一个人的行为总会受到心情的牵引,即使是同一件事,用不同的心情去对待,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走进办公室时如果心情轻松愉悦,就会很快进入工作角色,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质量好;心情低落,则工作效率低,质量差。由此可见,只要改变心情,完全可以改变工作的结果。
小乔在一家公司做文秘,大多数工作都是给客户回复电子邮件。客户提出的问题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回复的内容自然也就差不多。因此,为了方便工作,公司制定了一个专用模板,只要按照固定的格式填写即可。
一段时间后,小乔就对自己的工作厌烦了,觉得这份工作是小学生都会做的事情,没有一点技术含量。所以,她整天无精打采,能应付就应付。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乔发现,另一位和她从事同样工作的同事,每天都做得很开心,她就问:“你难道不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枯燥吗?”
同事说:“以前,我也觉得这是一件很枯燥的工作。后来,我不用模板里统一的内容,针对不同客户回复不同的内容,将每封回信都当作一次练笔的机会,很多客户都回信夸奖我的文笔好呢。”
不久之后,这位同事被提升为主管,理由是:她为公司争取了好几个大客户。
同样的工作,换一种心情,就能从令人厌烦的负担变成充满乐趣的享受。心情改变,事情就会改变,就是这么神奇。同样生活在高压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相同的环境:有的人牢骚满腹,无心做事;有的人却心情愉悦,游刃有余。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后者保持了较好的心情。
一天,小楠错过了公司的班车,为了避免迟到,就招手叫了一辆出租车。遇到了上班高峰期,没走出多远,车子就卡在了车阵中——堵车了。
司机不耐烦地叹气,小楠觉得这种气氛让人不舒服,就随口和他聊了起来:“最近生意好吗?”
后视镜里的脸立刻拉了下来,愤愤地:“有什么好?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也赚不到钱,真是遭罪!”
小楠意识到自己开了一个不好的头,立刻改变了话题,说:“你的车很大很宽敞,即使是塞车,也让人觉得很舒服……”
司机打断了小楠的话,激动地说:“舒服个鬼!不信你每天坐12个小时看看,看你还会不会觉得舒服?!”
接着,他又开始抱怨路上的车太多、路况太差等。小楠吓得伸了伸舌头,再也不敢做声了。出租车到了目的地,她逃也似地下了车,还下意识地看了看对方的车牌号,希望下次不要再遇到这位司机。
几天之后,小楠与朋友约好去郊区玩,上了一辆出租车。司机是位30多岁的女士,从她们一上车,女司机就笑容可掬。结果,路上同样遇到了塞车。
女司机打开收音机,播放着舒缓的音乐,嘴里还轻轻地哼唱。小楠问:“看来你今天心情很好嘛!”她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我每天都是这样啊,每天心情都很好。”
“为什么呢?”
小楠想起了那张满脸怨气的男司机的脸:“听说出租车司机的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
女司机笑着说:“没错,我家有两个孩子,父母的身体也不太好。我和我先生轮流开车,他开晚上,我开白天。虽然很辛苦,不过日子还是过得很开心……”
小楠充满了好奇心,问:“你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女司机停顿了一下:“说出来你别笑我,好吗?……我总会换个角度想事情。例如,我觉得出来开车,其实是客人付钱请我出来玩。比如今天,我碰到了你,你花钱请我跟你到郊区玩,这不是很好吗?平时,我很少有时间去郊区玩,到了那里,我可以顺道看看景色,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然后离开。”
小楠觉得和这样的司机同车出游,确实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于是,跟这位女司机要了电话,以后如果有机会还坐她的车。
出租车司机的心情不好,顾客心里也会感到不舒服,生意自然也不会好。保有一份好心情,受你感染,顾客的心情也会好起来,就会觉得满意,下次当然更愿意照顾你的生意,生意自然会越来越好。
其他工作也是一样!你习惯于抱怨自己的工作多么枯燥,老板多么苛刻,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地做事,永远也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不如把工作想象成一件愉快的事,不仅能借助这个舞台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能领到一份薪水,这难道不就是一种带薪学习的美差吗?如此一想,你的心情就会好很多,工作也会更有干劲;做出了成绩,老板自然会青睐你。
要想改变事情的结果,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心情。心情变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就会跟着变,做事的效率就会变,事情的结果当然也会与过去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