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快乐的带薪学习”是一种心态、一种理念,是适应当下社会大环境和企业内部小环境的一种思维方式。其实,认真思考这句话,就能真正从中体会到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工作与自我职业发展的关系、工作与经验积累之间的关系。
工作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的过程,还是自我知识积累的过程。进入岗位第一天,就开始了学习的新征程。从书本理论到实际操作,从闻所未闻到得心应手,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循序渐进、不断成长,不仅获得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还能得到技能的不断提升。
要想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要争取做到把工作当成一种“带薪的愉快学习的过程”。因为只有善于学习,才能化压力为动力;只有善于学习,才能不断追求进步,才能担当起更大的责任。
如果工作是一种学习,那么你学到了什么?很简单,在这家公司积累的经验,成为跳槽去另一家公司工作的资本或者筹码,比如,制作简历时,很多人都会将自己的工作经历、学到的东西罗列出来。而且,你在之前工作中表现得越优秀,学到的越多,你的价值就越高,这些远比大学毕业证更管用、更受欢迎。
举个例子:你刚从学校毕业时,工资水平一般都不能令你满意,但是如果你在公司努力工作三四年,身价和刚毕业时绝对不同,薪水也会远比初进职场时高出很多。这就是你在公司学习的结果,在这里学到了比在学校更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能把工作看作是一种带薪学习,就会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和自我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获得提升并真正转化为了经验,自己的个人价值才能被认可。
当然,也许你会说:“我的工作就是整天重复同样的内容,有什么值得学习的?”的确,从表面上看,工作中的学习似乎比学校中的学习面要窄,似乎总是在重复同样的事情,成年累月看一本书,也没什么学习的劲头了。有了这样的感觉,就不要把自己的关注点仅放在工作所涉及的内容上,工作内容仅仅是一个完善知识体系的1%或更少,可以适当地关注一下领域发展趋势和前沿论点,多参加一些培训和实践活动,多角度地发展自己。
小马在一家杂志社当记者,主要负责农业板块,由于主题的限制,他一年到头的工作就是唱“四季歌”:春天来了,写播种;夏天来了,写支农;秋天来了,写收获;冬天到了,写领导访工农。一年又一年,他真有些厌倦了,想另谋出路。
朋友劝告他,闲暇时尽量少参加一些饭局,多看看书,多写些文章,看到趣闻写点时评,有感而发写点散文,投给不同的杂志社,多头并进,多方“充电”,哪有时间去“倦怠”?小马深受启发,身体力行,果然干劲倍增。
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工作就是愉快地带薪学习。
老板之所以成为老板,必然有过人之处。之所以要向老板学习,不是因为他是老板,而是因为他很优秀。他之所以能成为老板,一定有许多你不具备的特质。比如,几乎在每一家企业里,老板都是最有责任心的人,他身系整个企业的命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值得你认真思考与学习。
能随时随地向老板学习,你做事就会更尽心尽力,就会像老板一样思考、像老板一样行动。潜心地向老板学习,就会主动地考虑企业成长,考虑企业的未来,就会觉得企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就会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做的。
反之,为了工作而学习,就会得过且过,不负责任,认为:自己永远是打工者,企业的命运与自己无关。如此,就无法得到老板的认同,就不会得到重用,也就只能做个低级打工仔。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的优点,一旦被你学习吸收,就会为你提供帮助。同事或者在工作技能上强于你,或者在职业技能上高于你,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技术技能,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便利。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你学习的东西,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
向客户学习,客户的知识经验就会成为你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让你的专业获得发展。发现了客户的不同需求,或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不同方式,都可能为你发展新产品或行销策略提供灵感。只要细心,就可以从客户身上学到各方面的知识,打开思路,获得可以享用终身的教益。把客户当成财富,不仅要把他当成你生意和工作上的财富,还要把他当成能帮助你实现自我提升的财富,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