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孙子兵法·形篇》)
【 大意 】古时所说的善于打胜仗的人,是在容易战胜敌人的情况下取胜的。
“投其所好”是兵法中的“胜于易胜”在交际过程中的一个体现,这就好比钓鱼要先知道鱼爱吃什么,再以之为饵的道理一样。
明白他的兴趣、他的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容易引起共鸣。白居易说:“动人心者先乎情。”情动而心动,心动后理顺,理顺了,自然万事大吉。
长期以来,“投其所好”一直被人们视作谀媚讨好、拍马奉迎的贬义词。其实,如果“投其所好”的目的是光明磊落、合乎情理的,那它则可称得上是与人交往中的一把万能钥匙。它的含义常指从对方的喜好、兴趣中的“闪光点”入手,从而博得人的好感,进而产生理解、接纳、合作等行为效果。
美国国内战争时期的领导人乔治采取的就是这种方式。常常有人问他:有些战时的领导人被踢开或遗忘了,你为何仍能掌握大权?他说:如果你的出人头地有任何理由的话,可能是因为你早已学到:要钓鱼的话,饵必须适合鱼儿。
这就表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你感兴趣的是你所要的,你永远对自己所要的感兴趣。但别人并不见得对你所要的感兴趣,他们只对他们自己所要的感兴趣。因此,唯一能影响别人的方法,是谈论他所要的,教他如何去得到。换句话说,一个人要逐渐学会以别人的观点思考,从别人的角度来看事情,如果你掌握了这一点,它就可以轻易地变成你事业中的一个里程碑,你所做的每件事都会在对方迫切需要的状况下有所收获。例如,有一天,美国哲学家爱默生和他的儿子要把一头小牛赶回牛棚,但是他们犯了一个一般人易犯的错误——只想到他们所要的:爱默生在后面推,他儿子在前面拉。但小牛所想的并不是它所要的,所以它四脚蹬地,顽固不前。爱尔兰女仆看到这些,想到了那只小牛所要的,便把她的拇指放入小牛的口中,让小牛吮着手指,同时轻轻地把它引入牛棚。从这一事例中可看出,这位女仆虽然不像爱默生那样博学多才、洞悉人间学问、能著书立说留传后世,但由于在此应用了“投其所好”这一方法,所以能解除这一困境。
所以,我们为人处世一定要牢记这样一条定律:交往之前,知晓别人内心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