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固把忍耐看作崇高的德性,有句俗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由是观之,忍耐是有目的的。
——林语堂《中国人之德性》
中国是一个崇尚德行的国家,从古到今,上至帝王,下至平民,无一不是尚德不尚武,所以也就可以解释为何中华泱泱大国很少有侵略他族的意图了。即使是有敌人,依我国人之意,也莫不是先强压怒火,忍耐着,以德报怨。因其大,才不怕被外国占个块块角角;因其大,才不怕外族进来跟你谈天说地;也因其大,才最终将每一个外人的后代都用“血浓于水”的方法同化掉了。
所以林语堂先生说,中国人的忍耐,确实是有目的的。就像他自己,在国外求学的时候穷到不名一文,太太患盲肠炎入院的一周靠桶老人牌麦片度日。这是林语堂一生最艰难的时日:他觉得肚子像个无底的大口袋,刚喝下一杯麦片转眼间又饿了,而且总是头昏眼花,周身冒汗。此时的林语堂深切理解了钱的意义,也体会到穷人挨饿的滋味!事后,林语堂一见麦片胃里就往上涌冒酸水,为此他一生都讨厌麦片。
太太回家得知后伤心得大哭,林语堂忙拿出妻兄廖超照寄给他的一千美元跟太太眉开眼笑地说:“凤,你看,现在钱已寄到,病也好了,后面就轮到我们过好日子了。”
他们的日子并没有好起来,因为付不起哈佛大学的学费,林语堂只好携妻子去法国勤工俭学,又辗转德国莱比锡大学深造,最终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和莱比锡大学博士头衔回国。如果当时没有对梦想的追求,没有对学业的渴望,林语堂是不会在忍耐贫穷中获得成功的。可见,忍耐需要理想的支撑。
当然,忍耐又是一种在无声无息中将祸患化解的高明手法,是我以不变应万变,是看你横行到几时。
清·金兰生《格言联璧·存养》中说:“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攻。”战国时期,有一位出生于魏国的范雎,因家境贫穷,开始时只在魏国大夫须贾手下当门客。有一次,须贾奉命出使齐国,范雎作为随从前往。到了齐国,齐襄王迟迟不接见须贾,却因仰范雎的辩才,叫人赏给范雎十斤黄金和酒,但范雎辞谢了。须贾却由此产生了疑心,认为范雎是把秘密情报告诉了齐国,才得赠送礼物。回国后,须贾将自己的疑心告诉了魏国宰相魏齐。魏齐下令把范雎传来,用竹板责打他,打折了肋骨,打落了牙齿。范雎假装死了,被人用箔卷起来,丢在外面。接着魏齐设宴喝酒,喝醉了,轮流朝范雎身上小便。后来,范雎设法逃出魏国,改换姓名,辗转到了秦国,当了秦国的宰相。
谁不想功成名就,谁不想轰轰烈烈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这世界上能干事的人不少,成大业的却不多,究其原因,方方面面,主、客观因素都有。比如要有良好的社会背景,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也要有智商、有文化、有修养,等等。其中,“忍”也是成就大业的必备心理素质。
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也就是说想成大业、干大事,就得忍住那些小欲望,或一时一事的干扰。对于有理想、有抱负,想为国家、为民族干一番大业的人这完全是对的。
成语“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讲到蔺相如身为宰相,位高权重,而不与廉颇计较,处处礼让,何以如此?为国家社稷也。“将相和”,则全国团结,国无嫌隙,则敌必不敢乘。蔺相如的忍让,正是为了国家安定之“大谋”,忍让成大事。一时的“糊涂”换得一国的平安,何乐而不为呢?相反,不忍让而“乱大谋”的事也不鲜见。楚汉相争时,项羽吩咐大将曹咎坚守城皋,切勿出战,只要能阻住刘邦15日,便是有功。不想项羽走后,刘邦、张良使了个骂城计,派人马到城下,指名辱骂,污辱曹咎。这下子,惹得曹咎怒从心起,早将项羽的嘱咐忘到九霄云外,立即带领人马,杀出城门。真是,冲冠将军不知计,一怒失却众貔貅。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难免会遭人非难排挤,说些刺耳的话。这些非议说大不大,还没严重到要法庭上见;说小不小,他人说的可能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非常在意,堵在心底,那份痛苦不就大大增加了吗?
要做到置若罔闻,泰然处之并不容易。如果只是不得已的“逼迫”自己这样做,其实是忍受着极大的痛苦熬煎,难以做到。
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做到表面迷糊,内心清醒,超然于随风而逝的毁誉荣辱,追求心灵的解脱和自由,岂非更加明智?
现实社会中,虽然人生一世,绝不能糊涂一世,事事糊涂,不是好事。但难得糊涂那么一会儿,于心灵并非坏事。这就是林语堂追求的糊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