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尽量不做出头的椽子

生活中有句俗语,叫做“出头的椽子先烂”,说的是一种为人不可太露的道理,《庄子》中的“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挺拔的树木容易被伐木者看中,甘甜的井水最容易被喝光。同样,在人生的竞技场上,不加选择而处处锋芒毕露的人很容易受到伤害。

当然,人要向着胜利的终点奋斗。“显露才华”作为一种必要的进取手段,还是要施行的,但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同时,“露”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否则,容易招致忌妒和猜疑,使得人在进取的道路上平添不必要的麻烦和阻力,妨碍自身才能的发挥。另外,“露”是为了做好事,而非显出别人的能力低,恃才放旷、目中无人不可取。简言之,即态度要端正。

三国时,曹操军营中有个主簿,名叫杨修,才华横溢,思维敏捷,但后来却因恃才放旷,最终被曹操以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之罪而斩首。

曹操曾建造一个园子,造成后他去看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挥笔在门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活”字。众人不解,只有杨修说:“门里添个‘活’字,就是‘阔’了,丞相嫌这园门太宽了。”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工匠赶紧翻修。又过几日,曹操再来看时,见园门按自己的意思改了,心里非常高兴。但是当他得知是杨修把他的意思猜透时,嘴上不说,心里却已经开始妒忌杨修了。

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杨修便是那秀于林之木,然而他“秀”得有些不是地方。他总是在无关重要的地方炫耀自己的才能,以致招来曹操的妒忌。才能用错了地方反而加速了失败。曹操本欲炫耀自己的心计,可是屡次被杨修点破,曹操焉能不怒,怎会容他?于是,推出去,斩!

后人叹杨修之死,诗曰:“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可说是一语道破杨修的死因。老子曾说过一段话,“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也就是说,为人要谦虚诚恳,不可锋芒毕露,盛气凌人。

看来,露与不露,关键在“度”,在时机,抓住机遇露一把,就可能一鸣惊人,功成名就。切不可露而无方,否则一步不慎,就可能事事不顺,倒霉透顶。这一点,杨修的例子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现实的启示。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视颇高的人,他们锐气旺盛,锋芒毕露,事事不留余地,处处咄咄逼人。他们有着充沛的精力,很高的热情,也有一定的才能,但这种人却往往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波折。

有一个被分配到某单位的大学生,下车间伊始,他就对单位的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未到一个月,他就给单位领导上了洋洋万言的意见书,上至单位领导的工作作风与方法,下至单位职工的福利,都一一综列了现存的问题与弊端,提出了周详的改进意见。他的所作所为招来了众多的妒忌和排斥,结果被退回学校再作分配。

作为一个只知锋芒毕露而不知自我防护者的典型,这位大学生由于在工作上不注意讲究策略与方式,结果不仅妨碍了个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还招来了妒忌和排斥。 iX0ibXI/RR/XUuml/UtfDn4+m6Yya/9dSptpOk/Jp65THVs735bppwVYp/3w83d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