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多情之极是无情

隔断红尘三万里,先生自号水仙王。

——李叔同《初梦》

李叔同出家以后,曾托友人将叶子送回日本。叶子不能接受,并找到李叔同在上海的老朋友杨白民。她向杨白民表示:日本的和尚是允许有妻室的,为什么李叔同要不顾往日的情分送她回日本呢?杨白民只好以中国佛教界的情况向她解释。最后她提出,要到杭州去见一见李叔同,并请求杨白民立即带她到杭州去。

杨白民无奈,只好带着她来到杭州,安顿下来后,他只身先到虎跑寺去通报。李叔同见日妻已经来了,也就不好回避,于是同意会面。会面的地点在杭州西湖边上的某家旅馆里。杨白民自管去散步,留下了这一对平日相爱的夫妻。交谈过程中,李叔同送给日妻一块手表,以此作为离别的纪念,并安慰说:

“你有技术,回日本去不会失业。”

会面结束后,李叔同就雇了一叶轻舟,离岸而去,连头也没有再回。叶子见李叔同决心坚定,知道再无挽回的可能,便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船失声痛哭。此后她就回日本去了,从此劳燕分飞,再无任何消息。

丰子恺曾评价他的老师说: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这是性格和做人的基本原则使然,从这一点来说,李叔同置与叶子的往日深情于不顾,决然而去,似乎也是“情有可原”的。既然尘缘已了,何苦还要苦苦留恋?

生死相许也好,恩断义绝也罢,此中机缘,怎是一个情字可以了得?多情与无情最是一言难尽。

庄子曾说过: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有人之形,无人之情”。

即应做无情人,用以应对无情人生。

无情故无伤。

无情故无悔。

无情故无一切失落,每天都是新天,每事都是新事,每人都是新人,绝不舔伤自怜,有的只是奋进于人群之中,不时自傲!

无情就不会无聊与无奈,可以避免这人生两大杀手的追杀。

无聊是一种病,蚕食我们的生命。我们不要无聊,要活得时时有意义。

无奈是一种伤,杀人于无形。我们不要无奈,要积极地想办法,应对一切困难。

那么计将安出?

那就是无情。无情者无畏,可以完美一生。庄子曰:“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意思是我们只需要具备人的形状就可以了,无需有人的七情六欲。

庄子这话并不是要人禁欲,而是指出人要无情,才能活出人的境界。

什么是“无情”?无情不是没有情,而是无俗情。世俗的七情说来是没有意义的。

无俗情,才能有真情,才能做真人。

无情有十重境界,详述如下:

一分无情,可以省事。

二分无情,可以省心。

三分无情,可以清静。

四分无情,可以减少恩怨情仇。

五分无情,可以真正地去爱人。

六分无情,情人互赏之。

七分无情,是多情。

八分无情,是绝情。

九分无情,是痴情。

十分无情,有真情。

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修炼成“真人”,其唯一的途径就是“无情”,绝世恩,弃人怨。庄子就是这样的无情人,他在妻子死时鼓盆而歌,在楚王聘他为相时大笑使者,无心世事,确是个无情人,被后世之人称为“南华真人”。

但庄子无情的背后是多情,他以唱歌的形式怀念妻子的好,以拒绝楚王的方式为天下人着想,绝不助纣为虐。

庄子的自由之身来之不易,我们当知他所提倡的“逍遥游”不是不顾一切、只管自己逍遥快活,而是在对他人无伤害的前提下进行的一场心灵自由之旅。他的指向是无限的,他的飞翔却是有限的,因此能带动无限。逍遥游的最后也是降落地面而踏实地生活。

庄子在追求一种至人之境,李叔同在寻求超脱之后的大自在,两者应有异曲同工之妙吧!一道一佛,都是超然与俗世的玄妙之境,对于你我之常人似乎总有遥不可及之感。 vmUuaEQrkJNH2IKBQNvnsoehFOgbvHhCv1RLmizezELxV4ThkgBA0dtIk2wCdqq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