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忍住内心的嗔狂 |
许多人都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信奉着一个字——“忍”,虽然信奉“忍”字的人很多,然而真正了解它内涵的人却少之又少。许多人将一幅幅“忍”字悬挂于客厅、卧室、钥匙扣上,然而他们就像“叶公好龙”一般,喜欢的不是真“忍”,而是书画上的假“忍”。
“忍”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坛经》说:“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在很多时候,“忍”体现在“不嗔不狂、不嚣张”上,也就是制怒与戒嚣张两方面。
忍辱是制怒的一部分,在面对一些无理取闹之人的讽刺与侮辱时,能够释放于心外才能制怒。唐代著名的寒山禅师所做的一首《忍辱护真心》,显示出了他对忍辱的参悟与制怒的本领——
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有记载说,寒山禅师曾问拾得禅师:“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贼我,厌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禅师答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寒山禅师点头称是,遂有此偈。
要知道,如果我们欲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时刻注意学会制怒,不能让浮躁愤怒左右我们的情绪。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曾经这样说:“我发现,凡是一个情绪比较浮躁的人,都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成功人士基本上都比较理智。所以,我认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就要控制自己浮躁的情绪。”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很多人为了一点很小的事情而怒容满面,甚至与其他人大打出手,这是欲成大事者的大忌。我们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动怒,愤怒情绪是人生的一大误区,是一种心理病毒。克制愤怒是人生的必修课,那些怒火横冲直撞而不加抑制的人是难成大器的。
“事临头,三思为妙,一忍最高。”你应当提高自己控制浮躁情绪的能力,时时提醒自己,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绪的波动。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喜怒无常,改掉这些坏毛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容易接受别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随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