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如果说陈忠实给中国农村的描写增加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把文化视角引入了农村话题,创建了百家村这样一个文化人格,路遥就是把创新精神、理想精神寄入农村。这是他的秘密,也是他的作品长久不衰的原因。”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王巨才曾对路遥作出过这样的评价。贾平凹在《怀念路遥》中说:“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出生在陕北清涧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的路遥,从小饱尝了贫穷的滋味和世俗的眼光,也正是这些,为他提供了写作的基础和灵感,他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有“农村味道”又有“城市气息”的人,他常说“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那个结果”,所以对他而言,那些无比沉重的劳动并不是生命的负担,而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路遥始终带着深深纠缠他的故乡情结和沉重的生命责任去感悟生活、创作作品,在他的笔下,生存环境的悲苦不仅仅是生计问题,更包含着发展空间等种种的限制。他所描绘的主人公都是坚毅而倔强的,《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人生》中的高加林等人物,无一不体现着不断追求发展和日臻完美的特质。这是路遥所钟爱的笔法,苦难越是深重,越是能够体现出战胜苦难的人的品行和道德,越是能够体现出那种难能可贵的执着和坚定。

古语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路遥就是这样一位拥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作家。他六岁便因为贫穷被过继到自己的大伯家,上学后更是受尽了同学们的嘲笑与讥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有了自己的成名作品,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而他却拮据得连去参加颁奖典礼的路费都凑不齐,赠送给文人好友的书籍还是借别人的钱买来的。一个作家,连自己出的书都买不起,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路遥一生生活在贫穷中,但是,他却并没有因此而畏惧,反而愈战愈勇,成就了一个更加强大的自己。

对于路遥来说,他敢于花六年的时间创作一部反映中国当代城乡社会巨大历史性变迁的史诗性小说,这在中国文坛上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他敢于忍受创作过程中常人无法想像的艰苦和寂寞,甚至为了创作,失去了家庭和爱人;他敢于迎风而立,对“惟洋是举”的文坛风气发出质疑和挑战,这种勇气和自信永远让人敬仰。在他与友人的通信中有这么一段话:“当别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国这盘菜的时候,我并不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饭而害臊。”他就是这样固执的一个人,他不在意世人的眼光,只在乎自己的心声。然而,时间也证明他是正确的,他的坚持是有价值的,茅盾文学奖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有人说,一个作家的生命长度并不是由他的年龄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他的作品的价值和思想。的确是这样,与新中国诞生于同一年的路遥,如果活到今天,也只有66岁,也仅仅是一个作家有所收获的年龄,可是他却在43岁的时候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那些爱他和恨他的人们,如同一颗流星般短暂地划过夜空,但是却留给了人们永远无法磨灭的辉煌和灿烂。

路遥的作品不仅绵延不绝地对无数读者进行着心灵的共振,还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奋斗。SOHO中国的董事长,中国地产界的大腕潘石屹曾经说过,他之所以能够走出黄土高原,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功劳”归结于路遥,每当他前进的道路遇到阻碍时,每当他的生活出现挫折和困难时,他都会读一读路遥的书籍,看看书中人物的行为和思想,然后,他就会产生更多向前走的信心与勇气。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路遥,走近这位充满传奇和神秘色彩的作家,他虽然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和品质却如同松柏般永久地屹立在文坛,屹立在社会,屹立在人们的心中! jZC+v9FS8IHVW/zCUMCjPrA1N/9K5majBjLouPVqa2Quu4yLMEt8lqKJnQIGPjO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