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及框架

中国在全要素生产率为负的宏观背景下推出《中国制造2025》,可谓是一剂及时良药。本节将重点介绍“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框架和路线图。

2.4.1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

目前中国GDP位居世界第二,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是还算不上制造强国,主要原因有:

·劳动生产率方面:美国是中国的8倍左右,日本是中国的7倍左右,英国是中国的6倍左右,德国是中国的5倍左右,这充分说明中国的制造业技术含量还不足(见图1-3)。

·能耗方面:201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分别为美国、德国、日本的3倍、5倍、7倍,为印度的1.2倍。中国制造业能耗过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性不容乐观。虽然中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位,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居世界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因此中国更需要关注能耗问题。

·国际分工方面:从微笑曲线来看(见图2-8),美国位居利润率最高的两端——研发、原材料及售后服务;德国和日本在产品设计、零部件制造、仓储运输及销售渠道上有非常大的优势;而中国在从事利润率最低的组装生产。例如一部苹果手机,根据加州大学和雪城大学三位教授合写的论文《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路利润》分析,2010年苹果每卖出一台iPhone,就独占58.5%的利润。拿走iPhone第二大块利润的是塑胶、金属等原料供应国,占21.9%。韩国凭借技术输出,享有的利润排名第三,不过也只有4.7%。虽然iPhone的零部件和组装主要还是靠中国台湾的企业,但台湾享有的利润比中国大陆还要少,只有0.5%,中国大陆其他生产制造企业总共分享1.8%的利润。

图2-8 微笑曲线

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是要将中国制造从“大而不强”变成“又大又强”。为了实现这个历史使命,其制定了6项具体任务:

·改变中国制造质量差、档次低的形象。

·提升产品附加值,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转移。

·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

·绿色制造,改善中国工业能耗高、环境污染大的现状。

·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实现企业生产管理和整个产业供应链互通。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方式。

结合前面介绍的中国制造业企业现状,这6项任务可谓是有的放矢、针针见血。另外从这6项任务也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决定改变以前中国制造业“成本+速度”的核心竞争优势,取而代之的是“创新+质量”。“成本+速度”让中国变成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创新+质量”将驱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2.4.2 “中国制造2025”的框架

为了实现制造强国这个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第二步:2035年迈入制造强国中列。

·第三步:2045年迈入制造强国前列。

如图2-9所示是“中国制造2025”整体构架(本书只做简单介绍,详细解读可参阅工信部王喜文博士的书籍《中国制造2025解读》)。

图2-9 “中国制造2025”整体框架

从推进方法上讲,《中国制造2025》确立了政府和企业两个推进主体。从政府的角度,那就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具体体现在由政府确定重点的推进领域以及给予相应的专项扶持资金,这点非常类似于大航海时代欧洲的崛起模式(见图1-1);从企业的角度,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能动性,释放企业活力。

从指导方针上讲,《中国制造2025》确定了5大指导方针: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

·创新驱动是为中国从当前的效率驱动型社会往创新驱动型社会过渡打好坚实的基础。

·质量为先是中国制造业当前的需要,需要改变“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让“中国制造”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中国再也不能走粗放式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道路了。例如2016年年底中国政府开始强制关闭了环境不达标的造纸厂,以及推动产能过剩行业的合并重组等举措。

·结构优化是要改变当前经济发展失衡的局面,比如房地产行业比重过大,高端制造业比重过小等问题非常突出。

·人才为本是所有战略落地的根本,中国近年来的“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就是非常好的说明。

从战略对策上讲,《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8项战略:

·强化制造基础。

·提升产品质量。

·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推行绿色制造。

·大力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

·推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

在这8项战略里,强化制造基础和提升产品质量是补课内容,以弥补与制造强国间的差距;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是手段,通过创新来带动发展;推行绿色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以及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是方向,为当前制造业升级转型导航;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是目的,只有当中国的企业群体强大了,在众多产业上具备国际领先水平(如德国的装备制造和美国的信息技术),中国才能真正地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

从重点领域上讲,《中国制造2025》指定了13个重点领域:机械工业、航空工业、航天工业、轨道交通、船舶工业、汽车工业、能源装备、钢铁工业、石化工业、电子信息、家电制造、纺织工业、仪器仪表。在这13个重点领域里面,中国的轨道交通已经具备世界领先水平,航天工业也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制造2025》给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指明了方向,解决了企业要“做什么”的问题,但是落实到每家企业,该“怎么做”呢?第3章升级之路将回答这个问题。 IWjbPH1fDBgKJL7eSuWorUsC6345nsokcFiOxgOb40rxIo9F5cwCvLpvY97n5q9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