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并不是凭空的想象和臆测,在很多情况下,先有模仿,然后才有创新,模仿与创新并不矛盾。
和国内大多数成功的互联网公司类似,腾讯的成功也是从模仿开始的,但腾讯成功的过人之处在于它能够在模仿中进行有效的创新。
腾讯的核心产品QQ就是模仿式创新的典型。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从不讳言QQ当初是作为ICQ的模仿者出现在中国用户面前的,但QQ的成功绝不仅仅因为模仿。
“QQ本身是一个仿制品,但是像离线消息、QQ群、魔法表情、移动QQ、炫铃等都是腾讯的创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创新的产品,才有了QQ庞大的用户群,这成为支撑整个腾讯体系的支点。”马化腾认为创新是QQ能够最终超越ICQ的关键所在。
实际上,在腾讯目前众多的产品中,人们都能找到它们模仿式创新的影子。和众多尝试多元化而惨遭失败的互联网公司不同,大举扩张的腾讯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取得了成功。
在有些人看来,腾讯的这种模仿式创新更像是在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但这样想的人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并不是一定要轰轰烈烈地去发明一个新的事物才叫“创新”。
“苹果教父”乔布斯曾经说过:“毕加索有一句格言是这样说的:‘好的艺术家复制作品,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我们从不为自己偷学伟大创意而惭愧。”换句话说就是,人们要让自己沉浸在人类创造出来的最美好的事物中,尽力让那些精华为己所用。
乔布斯这么说,并不是在谈论“窃取灵感”,而是在强调联想和整合这些理念,强调拥有多样化的体验可以激活创新的过程。
比如,“苹果”笔记本电脑的电源适配器名叫Magsafe,它是一块连接笔记本电脑和电源线的磁铁。
之前,许多计算机用户都经历过或害怕经历这样的事——脚绊在电源线上,接着就眼睁睁地看着电脑“砰”的一声翻落在地上。Magsafe的设计目的就是防止这种惨剧发生,它可以轻松安全地将电源线与电脑分离。
这个创意是“苹果”从日本人身上“窃取”的。日本人生产的电饭煲多年来一直采用磁性闩锁的设计,原因只有一个——防止里面的东西洒出来。
当Magsafe于2006年在“苹果”推出的Macbook中被采用的时候,各大论坛顿时被热情的“粉丝”们铺天盖地的留言所占领。他们觉得这是迄今为止见到的最酷、最有创意的设计。
当然,也有人以日本的电饭煲为例,说这个概念早就不算新鲜了。乔布斯认为,Magsafe确实不是一个新的发明,但“苹果”的竞争对手都没能想到去应用它,“苹果”却“拿来”了,并加以改进,这就是创新。
模仿式创新告诉我们,并不是什么都是自己做的才叫创新。正如马化腾所认为的:“技术这东西,不管是不是自己原创的,只要你有能力给用户带来比别人好的、一流的体验,你就是在创新。这种创新与掌握核心技术相比,同样重要。”
“创新和引入并不矛盾。例如日本和韩国的汽车,都是从引入做起然后才开始去创新的。我们所提倡的是聪明的引进,并不断地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马化腾说。
所以,面对创新这一命题,当你茫然无措时,不妨试着从模仿入手,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许会开辟出一条自己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