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直觉?直觉就是对人对事在没有进一步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在意识里形成的一种最初的判断。
直觉是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本能的反应。比如,走在马路上,迎面走过来一个人,你会下意识地去看对方是不是熟人;当孩子的头有点热,做母亲的马上就想孩子可能是发烧了;坐公交车的人特别多,你大概是会想是不是逢集的日子,等等。这些都是人凭着直觉做出的下意识反应。
直觉准吗?有时候很准,比如,从一个人的外貌特征、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基本就可以对这个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评价;但有的时候,直觉又不准,比如拿炒股来说,有的股民单凭某上市公司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就主观判断它的股票一定能赢利,结果买到手后却赔了个一塌糊涂,甚至看好的本是赢利的股票刚买上手就下跌,这样的直觉会让人失去理性的思维。
还有,一些简单的问题是能够通过某些直觉来解决的,但若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就往往需要更深一步的理性思考了。比如单位招聘员工,只看学历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个试用期,这样综合考察一个人,才能观察出他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直觉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拿开车来说,一个人在刚学会开车时往往开得很慢,开时也不敢和他人说话,不敢听音乐,大脑每时每刻都处于紧张状态;但当开得熟练后,他在某种程度上就形成了一种本能,开始放下紧张感,开车速度大幅提高,人也变得轻松了,甚至有了经验后,某些技能还被开发出来了。
所以,开启直觉,让直觉为己服务,也是创新的一种方法。当然,直觉可以利用,但不能滥用。
一般来说,依靠直觉行事并不是坏事。相反,这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正常模式。但人不能根据这种认知方法轻易对事物做出判断,而应该把事情彻底弄清楚后再做决断。
当然,利用直觉的难点在于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相信直觉。有一点可以借鉴,那就是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发现你的直觉大部分是准确的,这时你就应该自信一点,深入挖掘自己的潜能,让自己的直觉更加敏锐。当然,这种自信需要很长时间的反复试验和实践才能形成。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人要充分利用直觉,但也要学会质疑直觉。
比如,在进行员工招聘时,不要在直觉的左右下,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匆匆确定“合适”的人选。要全面了解每位求职者的真实情况,而不能仅仅局限在表面的简历和第一印象上,还应该对求职者进行各方面的测试和考察——而这些与直觉常常是没有关系的。
总的来说,人的直觉对于人处理事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人不能过于依赖直觉,甚至凭直觉行事。因为,直觉确实会起作用,但直觉起作用一定是在对各种主客观条件进行了观察、判断、综合的前提下。
人生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事物,花费时间、精力解决问题,用心用脑去体会生活,这样我们才能有所创新。所以,直觉能够引发创新,但不能说直觉就是创新。
人的观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观察仔细就必须静下心来,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这样才会有所发现。但直觉也很重要,当你有直觉时,应立刻思考这种直觉对你是否有帮助。
美国有一种训练直觉的方法叫“直觉思维法”,来源于特工的学习训练。
梅里美是一名出色的特工。一次,他接受了一项任务——潜入某使馆获取一份间谍名单。这是一项艰巨而棘手的任务,因为此名单放在一个密码保险箱内,梅里美只有想方设法获知密码,才能打开保险箱并安全返回,否则不仅任务完不成,还会暴露自己。
据情报透露,保险箱的密码只有格力高里知道。于是梅里美在所在机构的安排下进入使馆成为格力高里的秘书,并凭着自己的才智逐渐获得了格力高里的信任。可是,尽管格力高里比较信任梅里美,但他始终没有提过保险箱密码一事。梅里美多次试探打听却毫无结果。这时,上级下达命令,限三天时间内拿到间谍名单。梅里美焦急万分,到了最后一天的晚上,他决定铤而走险。
梅里美进入格力高里的办公室,试图用自己掌握的密码破解技术打开保险箱,可是试了很多次均是徒劳。此时,距离警卫巡查的时间仅剩十分钟了,怎么办?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上高挂着的一部旧式挂钟上,挂钟的指针分别指向一个数字,而且从来没有走过。梅里美猛然想起自己曾经问过格力高里是否需要把挂钟修一下,格力高里摇头说自己年纪大了,记性不好,这样设置挂钟是为了纪念一个特殊时刻。想到这儿,梅里美热血沸腾,他立即按照钟面上的指针指定的数字输入密码,在关键的几分钟内顺利打开了保险箱。
科学家把梅里美的这种“机智”称为“直觉”或“直感”,这种思维方式是与逻辑思维相对应的。梅里美对自己当时的想法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用他后来的话说就是“这部挂钟肯定与密码有关,它一定能告诉我密码”。
心理学家对此做了具体分析:
首先,梅里美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优秀特工,具备丰富的反间谍知识;其次,鉴于格力高里的特点——年纪较大,老奸巨猾,像密码这类重要文件应该是随身携带或放于一隐密处,但是格力高里的阅历使他处理事物更高一筹,他用一部普通的挂钟就藏住了机密;第三,梅里美脑海中梦寐以求的就是密码,由于头脑中都是密码,所以在紧要关头,他能获得直觉的灵感,从挂钟上领会到了玄机。
直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指不依靠明确的分析活动,不按照事先规定好的步骤进行,而是从整体出发,用猜想、跳跃、压缩思维过程的方式,直接而迅速地做出判断。
直觉思维在创新、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很大。比如,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能获得一些发明创造的灵感,而这些灵感的获得是与直觉密切相关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在解决问题时,有时会突发奇想,从而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和结果;有时会做出种种猜想和设想,从而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捷径。这与平日的观察和直觉思维训练其实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阿基米德定律的发现便是凭直觉解决疑问的一个有力的例证。
阿基米德在面临“结构复杂的金冠是否用同等重量的白银掺假”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他知道金与银的比重不同,同样重的金与银的体积也不同,要想知道金冠中是否含有同等重量的白银,关键就是测知金冠的体积。但是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检测出结构复杂的金冠的体积呢?当阿基米德带着问题跨入浴缸,看到浸入水中的身体与浴缸溢出的水时,他突然想到两者体积相同,继而得出了测量金冠体积的办法:把金冠置入水中,被金冠排开的水的体积就是金冠的体积。
阿基米德运用的就是一种跳跃性的直觉思维,这种直觉思维的运用使得困扰他的疑问迎刃而解,直觉与创新可说是互为关联。
在人类的发明创造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直觉思维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都与仔细观察有很大关系。
所以,我们在创新及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凭直觉抓住思维“冒出”的“闪光点”,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一名学生在栽培辣椒苗时,用细铁丝捆住一棵弯曲的辣椒茎杆,结果时,他意外地发现这棵被细铁丝缚住的辣椒苗的结果率高于未缚茎杆的辣椒苗。他凭直觉感到这一现象绝非偶然,一定有它的科学性。他抓住这一直觉,在老师的帮助下,有意识地进行了实验。
他以两排辣椒苗作为实验对象,一排辣椒苗均用细铁丝捆住茎杆,另一排则不捆。实验结果证实这名学生的直觉是正确的。原来,用细铁丝捆住植株茎杆,可有效地控制了光合作用产物的向下运输,使果实生长所需的营养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从而提高了结果率,增加了产量。这一发现受到了相关专业人士的赞同和认可。
可见,直觉对创新起着极大的作用,不容忽视。当然,人要发展直觉思维,首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累大量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其次,要积极主动地思考,仔细地观察,大胆地设想和猜测;第三,要注意的是,通过直觉思维得到的结论,一定要经过具体实验论证或试验之后方可应用于实践,绝对不要把直觉思维盲目地作为下结论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