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顺时而养,疾病远离你

食疗其实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其中除了要了解食物的性味、了解自身的体质之外,还需要根据天时来养。单就四季来说吧,不同的季节就有不同的饮食原则,顺应了这一原则,身体就不容易生病,逆着这一原则养生,身体就容易患病。那到底四季该怎么饮食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看。

《礼记·内则》针对四季饮食养生给出了这样的论断:“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说春天要多吃酸味食物,夏季多吃苦味食物,秋季多吃辛味食物,冬季多吃咸味食物。而药王孙思邈针对四季食疗却与此有些出入,他说:“春少酸增甘,夏少苦增辛,秋少辛增酸,冬少咸增苦。”药王之所以给出如此的论断,其实也是从五行相生相克的角度来说的。比如春季,肝旺伤脾,甘味养脾健脾,因此春天少些酸味食物敛肝,同时也要加入一些甘味的食物健脾,以避免肝侮脾。其他几个季节也是这样的道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礼记·内则》主要从补益角度来说,而孙思貌则是从扶衰角度来说的。

不过随着中医文化、中医理论的传承和完善,也经过了几千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到如今,我们更倾向于药王孙思邈的论断。这一点从《抱朴子》中也可以得到解释:“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因此孙思邈的四季食疗论断,对脏腑的顾护更周全。下面我们就分别从四季来看一看。

春应肝,饮食应少酸多甘

中医认为,春应肝,酸味入肝,因此此时适当吃些酸味的食物可以养肝。不过中医历来有“酸收”的说法,就是说酸味有收敛的功效。但春天是肝气升发的季节,因此,大量的食用酸味食品就会影响到肝气的升发了,肝气升发不畅,肝的疏泄功能就受挫,肝气郁结,又会使脾胃之气壅塞,这一点就符合“酸多伤脾”的理论。

其实春天最宜爆发慢性胃炎及胃溃疡等疾病,这也是因为春天肝气升发不利影响脾胃的原因。因此,春季还是少食酸味食物为宜,多吃一些能够健养脾气的甘味食物,有助于阳气的升发。

生活中的许多食物都是酸甘合一,比如西红柿、木瓜、佛手、柑、橘、橙子、柚子、桃、梨、赤小豆、蜂乳、莲藕、芋头、玉米、小麦、银耳等,既是酸味,也是甘味,春季可以适当多吃一些。酸味特重的,如醋、橄榄、柠檬、杏子、山楂、梅子等,春季最好不吃或少吃。

夏应心,饮食应少苦增辛

中医认为,夏季应心,都属火,也因此,炎热的夏季很容易出现心火上炎,此时就应该吃一些苦味的食物清泻心火,清心除烦,醒脑提神,而且苦味食物还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苦瓜、苦笋、苦菜等,都属于苦味食物。

不过“苦多伤肺”,过多地吃苦味食物,又会影响到肺的功能,因此,夏季除了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之外,还要兼顾辛味的食物。辛味的食物养肺,比如辣椒等,夏季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而且辣椒类的辛味食物,一般都属于温热性,适当多吃些此类食物,还可以去除避暑导致的寒凉之性。

秋应肺,应少辛多酸

中医认为,秋天应肺,辛入肺,因此秋季可以适当吃一些辛味的食物。不过秋天是收敛的季节,我们说秋高气爽,其实就是自然界将暑湿之气收敛之后,让天空显得空旷、清澈,因此我们才有秋高气爽的感觉。湿气少了,就导致了秋季的干燥,燥气很重,而辛味食物吃得太多的话,又会加重体内的燥,因此,此时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同时,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自然界开始收敛了,那么人体也该收敛,在五味食物中,酸具有收敛的作用,因此,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

其实,收敛的主要还是肺气。吃辛味食物可以促进肺气的宣发,但过度食用的话就会导致肺气过旺,而此时吃酸味食物就是收敛肺气,以防肺气宣发过度。另外,“辛多伤肝”,因此吃酸味食物也有养肝的效果。因此,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都要少吃;西红柿、柠檬、草莓、乌梅、葡萄等酸味水果,可以生津解渴,滋阴润燥,要适当多吃。

冬应肾,应少咸多苦

中医认为,冬天应肾,咸入肾。不过咸味食物虽然养肾,但多为寒性,冬天虽然是养阴的季节,但同时也要助肾阳,而大量咸味的食物无疑会损及肾阳,因此要少食用咸味食物。中医有“苦能胜咸”的理论,因此冬天增加一些苦味食物的摄入量,可以预防咸味食物对肾的损伤。另外,根据“咸多伤心”的说法,吃苦味食物也是为了养心。

上面我们通过春夏秋冬四季,说到了肝心肺肾,唯独没有谈及脾胃。其实,中医将脾胃对应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季节”——长夏。但长夏不像一年四季那样那么明确。从中医学角度讲,长夏指的是春、夏、秋、冬换季时的最后18天,18×4=72天,3个月-18天=72天,如此一来,每季都是18天了。

长夏是养脾胃的最佳时间段,脾胃在五行中属土,土化生万物,因此,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守护好身体的“土”。因此,中医将每个季节中都匀出18天来养脾胃,是非常有道理的。甘味的食物最养脾胃,不过在长夏时段,也不能吃太多甘味的食物,因为中医还有“甘多伤肾”的说法,甘味食物吃多了容易损伤肾气。因此,每逢长夏的时段,还应适当增加一些咸味的食物。

了解了四季食疗养生之“道”,然后顺应这一“道”,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段,重点选择某些恰当的食物食用,就能让脏腑得到全面的滋养,让脏腑更和谐。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的,不是说春季就一定要吃酸味和甘味的食物,而杜绝一切的辛、咸、苦味食物,只是对于肝火旺、脾胃较弱的人来说,更适合“少酸增甘”这一原则。

强身健体小妙招

熏食醋御寒

《本草纲目》认为,醋有“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的功效,并有熏醋防感冒的记载。在干燥寒冷的情况下,鼻黏膜干燥萎缩,防御功能下降,此时熏醋,能增加室内湿度,轻度刺激呼吸道黏膜,改善呼吸道防御功能。每日早、晚用醋在室内熏蒸1次,每次20分钟即可。当然,对醋等异味敏感的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应慎用此法。 sCDjwXfGtc+y0+D6hIOGzIcur8HirC4ZeCcQlpum20zwEcriMIPRRZ2N3tRpMM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