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予回应,充耳不闻你的唠叨

家长的烦恼:

周医生开的心理诊所最近门庭若市,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来寻求帮助的家长。一位母亲这样向周医生陈述自己遇到的问题:“当了十几年的妈妈,我第一次发现,教育孩子这么难,我儿子小时候开玩笑说,以后一定要找一个和妈妈一样好的女孩,可是现在我感觉他开始厌恶我,他的耳朵像个过滤器,同学和朋友的话他倒是听得进去,但对于我的话,他充耳不闻,让你的话在空气中穿过就完事。于是,我们的办法就是大声地吼他来提高他的听进率。不过,事后又总觉得这样不好,担心给他留下什么阴影呢。我该怎样办最好呢?”

对于这位女士的遇到的问题,周医生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吼孩子,这样无济于事。事实上,据调查,74%的孩子希望妈妈不唠叨。在父母中间,一般母亲在孩子的衣食住行方面倾注的心血更多,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便把这种关心当成唠叨,甚至对母亲的话充耳不闻。这是为什么呢?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他们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因此经常固执地与父母顶撞。很多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希望有自己单独的房间,希望有自己单独的书橱和抽屉,并且不愿意父母翻看或挪用自己的东西。不愿与父母沟通交流,对父母的教导表示厌烦。这些都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

而很多父母和案例中的这位女士一样,孩子不听,就加大唠叨的强度和数量。但这样真的有效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青春期的孩子把大人的话当耳旁风,当然也有父母的原因:家长讲话太嗦,孩子不愿听;或是孩子做错事,受大人责怪而装作听不见等。

心理支招:

1.多听少说,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有时候,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但却误用了灌输式教育方式。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平时对孩子的要求常常置之不理,也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这会使孩子感到沮丧、感到不被尊重。如果我们多听少说,孩子也就不会拒听大人的“命令”。

因此,每次我们在向孩子“发号施令”的时候,不妨先思考以下几点:

很多时候父母唠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要尽可能的关照孩子的需求;

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无奈;

教育孩子不要追求道理,要追求效果。比如,一味地要求孩子一定要按时起床,学习一定要有效率,这样有效果吗?

2.避免喋喋不休

调查资料显示,父母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把自己真正要讲的意思和许许多多“废话”,例如抱怨、絮叨或责备都夹杂在一起,或是把几件事和几个要求都混在一起跟孩子说个没完时,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3.不必大声说话

大喊大叫地对孩子发布命令,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虽然此时孩子的注意力都在父母身上,但他关注的只是父母脸上的愤怒表情,而不是父母所说的话。而父母越是温柔和轻声地说话,孩子越容易关注父母所说的话。

4.多给孩子一些决策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不是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是牙牙学语的幼儿,他们已经有了独立决策的能力,为此,家长不妨做出以下一些改变:

①尽量让孩子自己做决策,甚至有些情况下,你可以为孩子制造些自主决策的机会,而你要做的,并不是替孩子成长,你只能站在他的身边默默支持他、帮助他。

②给孩子一定的权力,让他自己负责任。他的房间归他管,你只有建议权,他有决定权。

③等孩子向你伸手、希望获得你的帮助的时候再出手。

④不要害怕孩子受挫折,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

作为家长,如果能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并能做到以上几点,相信我们一定能走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自然也不会对我们的话采取“置若罔闻”或者“随便敷衍”的态度了! SkRrIdL2hJOmkBz2jLHHr10NFG9Rh9Bxew+mBnj6nzCAiD07YuEGiWFFHGRgicH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