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NO.16

自欺欺人的时候,没有人觉得自己是骗子

哈佛大学商学院心理学教授佐伊·常思做过一个实验:

他找了23名男士作为被试者,在他们面前摆放了自己制作的两种体育杂志。一种杂志包含的范围很广,而另一种侧重于特写文章。教授每次都会更换杂志的内容和封面,让男人们挑选其中最喜欢的。

结果显示,无论内容如何,男人们都会一致地挑选泳装封面。他们的说法各不相同,有的说这本杂志的内容广泛,有的说这本杂志的文章写得好,却总是刻意回避自己对泳装封面没有抵抗力这一点。但事实显而易见,他们不过都是在找借口而已。

佐伊·常思教授还做过另外一个实验:

这一次的被试者是76名学生,他让这些学生参加一轮数学测验,总测评分有两个,一是模拟试卷,二是真实考试。在模拟考试时,教授故意在一半学生的试卷下方给出答案,引诱这些人作弊。然后,根据模拟的成绩,让学生对自己的真实考试成绩进行预估。当然,在真实的考试中,是绝对不会给出答案的,且题量更多。

结果表明,虽然学生们知道在真实的考试中不可能提供答案,但他们还是高估了自己的成绩。没有答案的学生,估计自己在真实考试中的正确率在72%以上,而有答案的一组则认为自己的正确率能够达到81%。

有人认为,可能作弊组的学生本身能力较高,但结果并非如此。真实的考试成绩出来后,这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是持平的。这就是说,在模拟考试中得到的高分,让作弊组的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幻想自己在真实的考试中也会表现得这样好,但实际上他们是在自欺欺人。

后来,教授又进行了改动版的实验。被试者是一组新的志愿者,他们被告知,估分正确的人能够获得20美元的奖金。虽然有奖金作为诱惑,但被试者依然高估了自己的成绩。这就证明,即便有奖励刺激,他们依然没有摆脱自欺欺人的枷锁。

结合这一系列的实验,佐伊·常思总结说:“我们对于真实世界的认知是带有自我欺骗性的,这种社会认知又加强了我们的自我欺骗,因此这个事实很难被意识到。”

看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吧!学历造假、论文剽窃、虚报业绩,“作弊者”比比皆是。有意思的是,人们觉得这些人会活在惊恐之中,但常思的研究却告诉我们,这些人根本不觉得自己在作弊,用他的话来说:“我们的发现,证实了人们不仅无法公正对待自己不道德的行为,甚至会因为这些不道德行为带来的正面结果而自视甚高。”

自欺欺人的那一刻,无论自己是否意识到这种行为带有作弊性质,但有一个事实不容置疑,那就是看起来完美无缺的借口,往往一说出口就会被人抓住把柄,到头来骗过的人只有自己。也许,这种做法有时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好处,可到了真正需要亮出实力的时候,还是要凭自己的真本事。如果看不清自己的状况,依旧沉浸在自欺欺人中,那也只能自食其果。 m2NEluou5fLtHCNUn2HOS0oNC7dGCcu2Vx1WkZ6iBvzJwfXervuNkODKYNjd0xS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