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春,宋督攻孔氏 ① ,杀孔父而取其妻 ② 。公怒,督惧,遂弑殇公。
君子以督为有无君之心,而后动于恶,故先书弑其君。会于稷,以成宋乱,为赂故,立华氏也。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 ③ ,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督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 ④ ,以亲郑。以郜大鼎赂公 ⑤ ,齐、陈、郑皆有赂,故遂相宋公。
①宋督:宋国大夫,名督,也称华父督。②孔父:宋国大夫正考父的儿子,孔子的祖先。时任宋国司马,掌管军事事宜。③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宋殇公是一个好战之人,他在位十年,发起了十一场战争。④庄公:宋穆公的儿子。⑤郜(gào):地名,现今山东省成武县。
鲁桓公二年春天,宋国大夫华父督攻打孔氏,杀死了孔父并霸占了他的妻子。宋殇公震怒,华父督很是恐惧,于是又杀死了宋殇公。
君子认为华父督心中早就没有君主,而后才做出了杀人的恶行,所以《春秋》一书中先记录了他弑君的事情。(桓公、齐僖公、陈桓公、郑庄公)诸侯在稷地会面,以商讨平定宋国叛乱的方法,因接受(华父督)贿赂的原因,便确立了华父督的执政地位。
宋殇公继承王位后,在位十年发起了十一场战争,百姓无法忍受这种生活。孔父嘉时任司马,华父督为大宰,(华父督)故意因百姓无法忍受这种生活为由,率先宣言说:“实际上这都是司马做的。”于是先杀掉孔父又杀掉宋殇公,并从郑国迎回公子冯立为新君主,以此来向郑国示好。又用郜地的大鼎贿赂鲁桓公,齐国、陈国、郑国也都有贿赂,所以(华父督)才坐上了宋国的宰相。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 ① :“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 ② ,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 ③ ,昭其俭也。衮、冕、黻、珽 ④ ,带、裳、幅、舄 ⑤ ,衡、 ⑥ ,昭其度也。藻、率、鞞、鞛 ⑦ ,鞶 ⑧ 、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 ⑨ ,昭其物也。钖 ⑩ 、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 ,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 。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 ?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 ,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 :“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 !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①臧哀伯:鲁国大夫,臧僖伯的儿子。②临照:临。③粢(zī)食:古时候祭祀时所用的饭食,以黍、稷为主。④珽(tǐng):古时候君王使用的玉笏(hù)。⑤舄(xì):鞋。⑥(yán):古时候在冠冕上加的装饰物。⑦鞞(bǐng)、鞛(běng):鞞,刀柄上的装饰;鞛,刀鞘上的装饰。⑧鞶(pán):古时候的人所佩戴的皮带。⑨五色比象:五色,黑、白、黄、青、赤;比象,用五种颜色绘出来的华、龙、山、虫等各色物象,泛指衣服的纹饰。⑩钖(yáng):马头上的装饰物,多为金属制成。 三辰旂(qí)旗:三辰,日、月、星;旂旗,总称,总共有九种旗帜。
登降:增减。 焉:于是。 雒(luò)邑:地名,今河南洛阳。 内史:官名。 臧孙达:臧哀伯。
夏四月,(鲁桓公)从宋国拿来了郜地的大鼎。初九,(鲁桓公)将大鼎置于太庙中。鲁桓公的做法并不符合礼制。臧哀伯进谏说:“作为人君,应该宣扬道德仁义而杜绝邪恶的产生,以此来为百官作表率,(即便这样)还依然担心会有所过错。所以又宣扬道德以教导子孙。所以用茅草建造太庙的屋顶,用蒲席铺就祭天大车,不用五味调和肉羹,不用细舂充当祭祀的饭食,以此来宣扬节俭。礼服、礼帽、蔽膝、玉笏、绅带、下衣、绑腿、鞋、横笄、瑱绳、冕弁、冠冕装饰,是为了宣扬法度。缫籍、佩巾、刀柄装饰、刀鞘装饰、皮带、革带、旌旗饰物、马鞅,是为了宣扬各个等级规格的数量。火、龙、黼、黻等图案,是为了宣扬纹饰。用五色绘出来各种事物,是为了宣扬其色彩。钖、鸾、和、铃,是为了宣扬其声音。旂旗上有日、月、星三辰,是为了宣扬其光明。行为准则,节俭而有法度,增减而有数量。纹饰、色彩得以记录它,声音、光明得以发扬它,以此来明确展示给百官,于是百官才会警戒惧怕,而不敢违反纪律。而今却丢弃美德而改立邪恶,并将贿赂的器具放在太庙中,将它展现在百官面前,百官效仿,又该如何惩戒呢?国家之所以衰败,就是因为官员的行为比较邪恶。官员之所以失德,是因为受宠贿赂的缘故。郜地的大鼎在鲁国的太庙里,哪还有比这更加明显的贿赂呢?周武王战胜商纣,将九鼎迁到了洛阳,(这样)还有些义士不赞同他的做法,更何况是将宣扬违乱的贿赂器具放在太庙里,这又该如何是好呢?”鲁桓公不听。
周国内史听说了这件事说:“臧哀伯的后人在鲁国应该永久地享有禄位!君主违反礼数而他并没有忘记用美德来加以进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