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刺杀董卓

为了选择一个刺杀董卓的适当时机,王允耐心地等待了将近两个月之久。

在汉献帝初平三年(192)的三月初,也就是“千里草,何青青”的儿歌开始在京城长安传唱的时候,王允就曾经与士孙瑞、杨瓒二人碰过一次头,商议动手的时机问题。为了避免董卓的猜疑,碰头是在一个祭台上进行。碰头地点怎么会选在祭台呢?还得稍作交代。

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根本,而农业靠的是风调雨顺,因此汉代的官方有请求老天爷下雨或止雨的礼仪。久旱不雨,官方祭祀上苍求下甘霖,这在当时叫做“请雨”。淫雨连绵,官方祷告天神停止降雨,则叫做“请霁”。请雨和请霁都在专门的祭台上进行。这年的气候反常,从年初开始,竟连降淫雨六十多日,涝灾把正忙于春耕的农民弄得叫苦连天。朝廷无奈,只好让主管民政的司徒王允登祭台请霁,而陪同王允祷告者,则是已在尚书台任职的士孙瑞、杨瓒二人。他们正好借机碰头密商一番,台下的人见他们神色严肃而口中念念有词,还以为真是在祈求上苍大发慈悲呢。

按照士孙瑞的意见,认为如今淫雨不断,雾气交侵,预示灾祸的彗星多次出现,是董卓将要灭亡的征兆,主张立即采取行动。但是王允却力主慎重选择时机,以求一举成功。经过苦思冥想,三人终于发现不久就有一个绝好机会。

原来,由于气候反常,十二岁的汉献帝患了疾病,正在医治调养,再过一些日子可望彻底康复。按照汉家惯例,天子患病痊愈,群臣要一同入宫朝见,向天子致以问候与祝贺,而后天子在宫中大开酒宴,款待群臣,尽欢而散。献帝到时候也将这样办。平常董卓的身边警卫人员很多,极难下手,但是他若进入皇宫,除吕布等少数几名卫队长官外,其余的卫士都不能进入。献帝病愈,董卓也应入宫赴会,等他入宫时突然动手,不是可以稳操胜券么?

混世魔王董卓的死期,就这样在请霁的祭台上定了下来。

他的死期,是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四月二十三日辛巳。

这一天,康复了的汉献帝在未央宫大宴群臣。汉代的长安城,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北郊,全城大体呈正方形,城周围长度合汉代六十里,相当于现今的五十里。在广阔的城区西南,便是宏大壮丽的未央宫。未央宫是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之后,由丞相萧何主持修建的,其宫垣的东西长约五里半,南北宽近五里,宫内殿阁林立,水木清华,尤以宫北的未央殿最为雄伟。未央殿修在龙首山的北坡,殿基宽阔而高峻,殿身更是金碧辉煌,从皇宫的北大门遥遥望去,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未央殿宛如天上的琼楼玉宇一般神圣绚丽。未央宫的南垣与西垣接近长安城墙,所以大门开在东面与北面。由于北大门之外面临城中的主干大道,自然而然成为未央宫的正门。

那时,董卓的军队集中驻扎在长安城的东面,他的府邸则处在军营的藩屏之中。从他的府邸到未央宫北门,足有十里之遥。这一天的清晨,董卓调集上万精兵,先把路上的百姓驱赶得干干净净,然后沿途设置警卫,左侧路边是步兵,右侧路边是骑兵,十里长街戒备森严,如临大敌。布置妥当,董卓开始更衣准备出发。他在内衣的外面先穿上一套制作精良的铠甲,再穿外面的礼服,束上腰带,挂上佩剑,整冠系履,登上那辆“竿摩车”。在车前车后护卫的是上千名侍从武士,紧靠车旁边骑马持矛的则是侍卫长吕布。

在前面的仪仗乐队开始奏起鼓吹乐,队伍浩浩荡荡向西行进。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的吕布,用眼角的余光瞟了瞟董卓,心中暗想:“老贼你不要太得意了,过不了多久我就要让你人头落地,血染黄沙!”

吕布的思绪正在飘荡,突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董卓的“竿摩车”,实际上是储君皇太子才能乘坐的礼仪专车。按照当时的制度,这种车由三匹马牵引,居中套辕的是辕马,在左右助拉的是骈马。那匹辕马不知何故猛然受了惊,一声长嘶之后,四蹄腾空忽地跳将起来。坐在车上的董卓猝不及防,往后一仰就滚跌到了地上。

吕布赶忙跳下马去,把董卓从尘埃中扶起。董卓满面恼怒,看了看泥污斑斑的礼服,喝令队伍向后转,他要回家更衣。

吕布陪他进入府邸的内堂,重新换上另外一套礼服。这时,董卓的一名小妾走上前来,说是今天兆头不吉利,劝他不要再前往皇宫。董卓听了把眼一瞪,那小妾吓得赶忙住了口。

大队人马再度出发。一个多时辰之后,董卓一行到达未央宫的北大门的宫阙之下。

按规矩,臣僚进入皇宫只能步行,而且不能走中门,必须走中门旁侧的掖门,也就是边门。作为权臣的董卓,哪里会遵守这些规矩?他向来都是乘车进宫,只是走掖门不走中门而已。说来也怪,新换的一匹辕马,刚才在长街之上还走得好好的,这时突然在掖门外面停下脚步不肯向前。驾车人在两名武士的帮助下,抓住马辔使劲往前拉拽了一阵,那辕马才又动步前行。看到这一切,连天不怕地不怕的董卓也起了疑惧之心,便向身旁的吕布把手一挥,吩咐道:“掉头回府!”

吕布心中一惊,暗想:诛杀老贼的计划今天即将付诸实施,如果老贼回府,不仅前功尽弃,而且还有走漏风声的危险。于是他立即趋前说道:“父亲不必多虑。有儿等在您身边侍卫,谁敢轻举妄动?我们进宫小坐一时即回府,如何?”

董卓看了看全身戎装杀气腾腾的吕布,略一沉吟后说道:“也好。那布儿你先进宫瞧瞧动静去。”

吕布心中巴不得听到这句话,他立即应允一声,手提长矛大步走进掖门去了。

掖门之内的警戒,全部由宫廷卫队担任。那时,未央宫的北大门又叫玄武门,把守玄武门的是宫廷卫队中一支小分队,有卫士一百名左右,其指挥官称为玄武司马。

在此之前,王允和士孙瑞早已经把玄武司马换为自己信得过的人了。因此,今天在玄武门值班的卫士中,王允顺利地插进去了十几名刺客。这十几名刺客,不仅都是吕布的心腹,而且都是一往无前的勇士。他们的领头人,是吕布的同郡老乡,现任骑都尉的李肃。

吕布一进门,就看到手持长戟端端正正站在路旁的李肃等人。他只用眼色向李肃略一示意,并不言语,继续向前走去。

在未央殿前的阶梯下,吕布碰到了尚书仆射士孙瑞。两人在拱手见礼之际,士孙瑞暗中塞给吕布一件东西,并且问道:“太师来了么?”

吕布把那件小东西迅速放入怀中,答道:“太师正在宫门之外。”

士孙瑞说:“公卿百官均已上殿,单等太师,我们一起到宫门恭迎他如何?”

吕布会心地一笑,便与士孙瑞一起掉头回转宫门。此时此刻,吕布心中不禁豪气上涌,颇有天降大任于身的神圣感觉,要知道他何以会如此,不能不提一下士孙瑞塞给他的那件东西。

此物是一小幅上面写有天子诏命的黄色丝绢,当时特称为“黄素诏”,也是董卓的一道催命符。原来,董卓一到达玄武门,即有人悄悄报告了早就到宫中的王允,王允马上与士孙瑞一起来到汉献帝所在的内室,屏退侍从,向皇帝请求下诏诛除逆臣董卓。十二岁的小皇帝自来对满脸凶相的董卓相当憎恶,糊里糊涂便点了头。当时皇帝的诏书,照例是由宫中的尚书台官员草拟,而担任尚书仆射的士孙瑞,正是尚书台的负责长官。于是,早有准备的士孙瑞,遵从王允的指示,立即在现场飞快写了一封简短的诏书,加盖皇帝印玺之后,藏在身上出外交给吕布。王允则留下来陪伴小皇帝,以免小皇帝向侍从随口说出秘密。

二人出了宫门,吕布抢先上前,贴近董卓悄声说道:“父亲,儿一直巡察到未央殿前,看到公卿百官均已在殿上等候您。宫中并无异常动静,尽可放心。”

这时士孙瑞也上前跪拜行礼,并代表皇帝敦请太师入宫赴会。董卓傲慢地挥了挥手,他的专车便缓缓驶入北宫门。

进门之后,董卓的车旁只余下吕布等七八名侍从官员了。那车拐了一个弯,刚进入正对中门的大路,站在路旁等候多时的李肃,厉声大喊了一声:“上!”便带着那十几名勇士杀上前来。

紧跟李肃冲在最前面的是三名勇士,他们分别叫做秦谊、陈卫、李黑。三人在此前早已有了分工,所以冲到近前时,李黑带了四五人用长戟叉住车轮,秦谊、陈卫则带了四五人截刺拉车的马,而李肃本人与两名勇士则从侧面直取董卓。

李肃挺起长戟,对准董卓肥厚的胸部就刺,董卓猝不及防,被刺了一个正着。可惜董卓外衣里面穿了一副精工制作的铠甲,那长戟的利刃只刺破了外面的礼服,却没有伤到董卓的皮肉。他立即动手拔腰间的佩剑,然而剑还未出鞘,另一柄长戟又刺入拔剑的右臂,他大叫一声便倒下车来。

滚到了地上,董卓才想起自己的干儿子兼保镖。他一边左躲右闪,避开长戟的利刃,一边高叫道:“吕布何在?吕布何在?”

此时的吕布早已经把怀中的黄色丝绢诏书取出,双手将其展开,同时大声宣布:“皇上有诏诛讨贼臣董卓!”

董卓一听,气得七窍生烟,怒骂道:“逆贼竟敢出卖我!”一翻身从地上爬起,抽出佩剑就要与吕布拼命。吕布迅速收起诏书。双手把长矛向前挺起,对准董卓直刺。董卓刚刚站直,雪亮的矛头不偏不倚正好刺中他的咽喉命脉,只见一股鲜红的血液喷涌而出,不可一世的混世魔王董卓,便倒在地上气绝而亡。

吕布把手一挥,命令一名勇士上前砍下董卓的脑袋。就在这时,董卓手下一名叫做田景的官员,与董卓的一名贴身家奴,共同上前扑到董卓的尸身上,不让那勇士的利刃砍下。吕布勃然大怒,挺起长矛就刺,转眼间又把田景和家奴刺死在董卓身旁。这下子再没有人敢乱动。

吕布手提董卓的脑袋,直奔未央殿。王允见大事成功,不禁喜上眉梢。他立即向殿内的公卿百官宣布这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同时吩咐吕布与有关官员,赶快去安抚董卓的太师府官员和所辖军队,说朝廷只惩治董卓,其下属官兵一律不问。吕布等人驰马出宫,沿途传达朝廷旨意,一直到董卓的驻地。那些官兵平素就畏惧骁勇的吕布,这时心里又想,你吕布是董卓的干儿子都背离他,我们又何必从一而终呢?结果官兵们毫无骚动不说,还纷纷向吕布等人大声欢呼“万岁”。在当时,“万岁”一词是常用的欢呼语,还没有成为皇帝的专称,所以长安街道之上,从西向东,“万岁”之声此伏彼起,响彻云霄!

消息一传开,饱受董卓暴虐蹂躏之苦的长安百姓,简直高兴得发了狂。他们涌上大街小巷,载歌载舞。有人把家中的珠宝玉器甚至日常衣服拿出来卖了,拿了钱去打酒割肉,邀请亲朋好友欢聚庆祝。

与此同时,董卓留在郿坞的家人却倒了大霉。一支由朝廷派遣的特别行动队,第二天赶到郿坞,把董氏家族的男女老少全部杀死,包括董卓的弟弟董旻、董璜。董卓的老母已有九十岁,颤颤巍巍地来到郿坞的大门口,跪在地上不住叩头,哀求道:“请饶老身一命!”那些士兵早已杀红了眼,依然手起刀落,把她一颗白发飘拂的头颅砍落尘埃。人杀完后,特别行动队开始查抄郿坞中董卓私占的财物,结果抄出黄金两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珍珠、玉器、锦绣以及各种供玩赏的珍贵工艺品,堆积如山。

董卓的尸身,被放在长安城内的市场上示众。孟夏四月的天气已经相当温暖,两三天后,董卓那肥胖异常的尸身,便被晒流了油。看守尸身的士兵,干脆把一束灯芯放在尸身的肚脐眼中,到晚上便点燃,明亮的火光竟然一连燃了几个通宵!

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朝廷开始论功行赏。首席功臣王允,说官位已经做了三公,说爵位已经封了县侯,都到了顶峰程度,所以对他的封赏,既非加官也不是晋爵,而是给了他一个“录尚书事”的头衔。所谓的“录”,意思是总领。当时的尚书台,是处理军国机要公务的中央机构,其长官是尚书令、尚书仆射。如果在尚书令、尚书仆射之上,再给一位高官以“录尚书事”的头衔,他就有权过问尚书台的一切公务了。通常这个头衔是给予比三公官位还高的大将军,三公中得到的人极少,因为“录尚书事”,便是朝廷的首席执政官员。

第二位功臣当然是吕布了。他首先是升了官,当上奋威将军,而且可以使用与三公规格相同的仪仗队,这在当时叫做“仪比三司”或“仪同三司”。其次他又晋了爵,封地在河内郡的温县(今河南省温县西),所以被称为“温侯”。最后他还得了一项奖赏,即协助王允,共同处理朝廷大政,成为朝廷的副执政官。

第三位应当奖赏的功臣自然是尚书仆射士孙瑞了。朝廷给了他一个县侯的爵位,这在别人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是士孙瑞却以自己并无功劳为由,坚决推辞不受,令众人很感意外。

这士孙瑞,字君策,乃扶风郡(治所在今陕西兴平市)人氏。他很有才干,而且智计不凡。他看到董卓被诛杀之后,王允、吕布二人立时显现出居功自傲的模样,心中便生出远虑来。他清楚地看到,董卓虽死,其部属尚在,特别是长安以东还有其野战军队数万人;王、吕二人居功自傲,势难妥善处理这批骄兵悍将;如果自己受了封赏,万一董卓的部属反攻倒算,自己还保得住性命吗?《老子》说的“福兮祸所倚”,不就是指这种情形么?于是,他把一切功劳归功于皇上的英明决策,归功于王允、吕布的忠诚勇敢,说自己毫无作为,不能白受重赏。王允见他态度十分坚决,也就不再勉强他了。

吕布平步青云,陡然成了朝廷的两位执政长官之一,经常前呼后拥,出入中央府署,自以为从此可以永保富贵,荣耀终生。谁知没过多久,士孙瑞所担忧的事情果然就发生了。这正是:

人头换得高官做,福祸相倚在眼前。

要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大变故,逼得吕布很快就黯然离开了朝廷的政治舞台,请看下文分解。 JG8Nlx4OtCZPEGz4yMMPjYoWlczRGB/UtWXwSnRNHsot0H5MepsqsStKydq9ChY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