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改换门庭

东汉的京城洛阳,是当时中华全国乃至世界东方最繁华的大都会。此处必须说明的是,东汉定都洛阳之后,曾经因为汉家王朝与五行当中的“火”相对应,而“水”将会克“火”,故而宣布将洛阳二字当中带水字偏旁的“洛”字,改用同音的“雒”字,所以当时的史籍文献,都称之为“雒阳”。到了曹魏代汉,建立新王朝之后,自认为与五行当中的“土”相应,与“水”不相克了,于是又宣布重新改回来,依旧称之为“洛阳”。本书为了方便读者,均统一使用洛阳的称呼。

作为五千万国民向往的首都,当时的洛阳城垣,南北长九里,东西宽六里,有城门十二座,通衢大街二十四条。城中心与北区为皇宫所在。东有马市和小市,西有金市和大市,南郊有鱼市和专门接待境外来宾的“四夷馆”。城中居民接近十万户,单是南郊的全国最高学府——太学,兴盛之时就有四方学子三万余人之多,与当今中国的名牌大学相比也不逊色。洛阳在城市的宏伟和经济的繁荣上雄冠天下,四方商贾辐辏,每逢良辰佳节,长街之上,真可谓“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挥汗成雨”,热闹之极!虽然在东汉末年,由于桓、灵二帝的大肆挥霍,贪官污吏的残酷搜括,这座曾经花团锦簇的城市,已经呈萧条衰落之态,不过帝都的规模气象犹存,仍然使吕布这位来自边塞草原的猛士受到强烈的震撼。

但是,更使他震撼的,是进城之后紧接着发生的一场政治大变故。

这一年的八月二十五日戊辰,大将军何进匆匆来到皇宫求见何太后,恳请太后下诏诛杀宦官。就在他与妹子告辞之后出殿时,宦官首领张让率领数十名手持武器的青年宦官,突然从两侧冲出,把何进拥到嘉德殿前的台阶之下,一阵乱剑将其砍死。

何进的部将吴匡、张璋,最先得到长官惨遭杀害的消息,二将立即点起大将军营的数千兵马,并会同其他将领,一起进攻何太后与皇帝所居住的南宫,要求交出杀人凶手。平素警卫森严的皇宫门外,顿时刀戟林立,金鼓齐鸣,变成一座可怕的战场!

张让等人得到报告,连忙部署皇宫内的警卫人员拒守。同时,趁着暮色渐浓,他与大宦官们带上小皇帝刘辩和皇弟刘协,从南宫北面的复道逃到北宫。所谓复道,又叫做阁道,就是现今的空中天桥。东汉京城洛阳的皇宫,由南宫、北宫两大部份组成,二宫之间有不大的距离,其间使用复道连接。

张让等人逃到北宫之后,司隶校尉袁绍才知道宫内出了大变故。他马上率领家兵,连同司隶校尉府的卫队,直奔北宫的南大门而来。刚到南大门的朱雀阙下,就迎头碰上趁乱打开南宫北面小门逃出的中常侍赵忠等人。袁绍不由分说,先一阵乱刀,把这个擅权多年的“天子老娘”砍成肉酱,然后挥兵攻打北宫的南大门。

眼看大难临头,聚集在北宫的宦官纷纷出逃。他们哪里知道,北宫已经被袁绍等人的兵马包围,宦官跑出去就被捉住处死,无一幸免。宦官是被阉割了生殖器官的男人,其外貌的特征是脸上没有胡须,士兵们都认准脸上光光的男人开刀,以致有的本非宦官的无须男子也误作了刀下之鬼。稍后人们猛然醒悟:宦官是割除了生殖器的!所以被误抓之男子,赶忙脱裤显露那救命的证据。然而就是这样,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也有两千多人的头颅落地,宫墙之外的街道上,伏尸狼藉,遍地血红。

八月二十七日庚午,袁绍的兵马首先攻破北宫的南大门,进入承明堂。张让等数十名幸存的宦官,急忙背负刘辩、刘协兄弟,悄悄从北宫北面的一道小门溜出皇宫。这北宫的北墙距洛阳城的北城墙不远,所以张让等人出宫之后,很快就从城北的谷门步行出城,直奔北面三十多里处的黄河渡口——小平津。袁绍等人闻讯,立即率领轻骑急追。当夜,走投无路的宦官,全部投入滔滔黄河自杀。擅权干政近百年之久的东汉宦官势力,至此被彻底消灭。

八月二十八日辛未清晨,朝廷的公卿大臣,一同赶往城北二十多里处的北芒山南麓恭迎圣驾。十四岁的小皇帝刘辩,带着九岁的弟弟刘协,在漆黑的荒野中摸索着走了一夜,到这时才在官员们的簇拥之下回转皇宫。

持续了三天三夜的大动乱结束之后,身为执金吾的丁原,在吕布的协助之下,忙着加强皇宫周围的警卫,维持大街小巷的秩序,缉拿趁机打劫的乱兵和地痞。好在丁原随身带来了几千并州的精兵,所以还能应付眼前的紧张局面。

皇帝回宫的第二天,吕布陪丁原出外巡察,鼓乐声中,仪仗队首先出发。汉代的高级官员外出,均按规定由仪仗队充当前导和护卫,而仪仗队员的多少则互不相同。在京城的高官中,仪仗队最为壮观的就数执金吾了。据文献记载,三公九卿的仪仗队,最多的百把人,一般仅几十人,但是执金吾出行时,最前面是二百骑兵,接着又有五百二十名持戟的步兵,鼓乐齐鸣,衣饰光鲜,当时的老百姓无不啧啧赞叹。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在没有发迹时,到京城长安看见过一次执金吾出行,不禁叹息说:“仕宦当作执金吾!”而丁原此次巡察,除了前面开路的仪仗队外,专车之后还跟随了数以千计的并州军,声势又比一般的执金吾出行大多了。

坐在专车中的丁原踌躇满志,骑马在车侧侍从的“飞将”吕布,俯视着道路两旁的凡夫俗子,不免也有几分自豪。他们哪里想得到,就在街道的另一端,有一个人正在打他们这支并州军的主意呢?

敢打这个主意的不是别人,即是与丁原同时进入京城的董卓。

董卓,字仲颖,乃凉州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省岷县)人氏。其人身材魁梧,膂力超人,更兼擅长骑射,能在飞驰之中左右开弓,箭无虚发。他少年从军,凭着一身超群的武艺,再加上杀人不眨眼的凶残,在军中一步步爬了上来,最后当上了前将军。东汉的军职,从高到低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四大类。在将军之中,以大将军居首,以下依次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以及名目繁多的杂号将军等。自右将军以上,都属于高级将领。丁原从并州刺史卸任之后,朝廷派董卓继任并州牧。董卓接受任命却并没有前往并州,而是统领着三千凉州子弟兵,驻扎在京城以西四百里处的河东郡,静观京城朝廷政局的变化。当他接到何进要他领兵进京的密令时,认为在政治上大捞一把的机会已到,立即挥兵上路,兼程东下。

八月二十八日辛未,董卓与公卿大臣一起,在北芒山迎接小皇帝刘辩兄弟回宫。看到这两个惊魂未定而且除了寡母之外毫无依靠的黄毛孺子,董卓不禁野心急剧膨胀,他要趁此千载难逢的良机,把号令天下的朝廷大权抓到自己手中!

控制朝政要有军事实力作后盾,出身行伍的董卓对这一点非常清楚。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军事实力,他就不禁要苦笑摇头。自己现今所统领的凉州子弟兵,虽说是久经沙场,能征惯战,但人数不过三千而已。这支军队放在一郡一县,无疑是能够震慑一切的力量,然而在赫赫皇都,就不足以左右局势了。进京以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兵力强盛,他还要弄一点小花招:夜深人静时,自己下令抽调一批将士,趁黑夜悄悄分散溜出城去,等到天色大亮,再集合整队,摇旗击鼓,浩浩荡荡开进城中,并声言是自己从凉州调来的援军。这一招倒还糊弄了不少愚民百姓,以为董卓真的有强大后援。不过时间久了难免露馅,再说虚张起来的声势,也当不得真刀真枪。思前想后,他认定扩充实力是当前最急迫的大事。于是,他立即派人在京城之内,大力招收原来属于何进、何苗兄弟指挥而现在却群龙无首的散兵游勇。今天在长街的另一端看到丁原这支精兵劲旅,一个念头有如电光石火般在董卓心中闪过:为何不把丁原的并州兵吞并了呢?

念头既已出现,接下来便考虑吞并的具体手段。采用硬性进取,恐怕只能打成平手,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智取。这时董卓想起了一个人,即是丁原的心腹部下吕布。

昨日进入京城之后,因为军队间的联络问题,董卓已经与吕布有过接触。经过仔细观察,董卓看出吕布性格贪婪,做事轻率。他决定以厚利作诱饵,试钓吕布这条大鱼。

于是,董卓当天就派可靠的说客,给吕布悄悄送去一笔厚礼。在欢谈之际,说客一再强调董卓对吕布器重之至,并含蓄地表示:如果吕布能带着丁原的脑袋去投靠董卓,董卓将首先让吕布当上正式的朝廷命官,然后再加官晋爵,从此步步高升,鹏程万里。

吕布听了心中一动,但是他并没有明确表示态度,还说了些丁大人待我恩重如山不忍背弃之类的话。说客离去之后,他开始陷入沉思之中。

回想自己追随丁原以来,入府则总办文书,出府则部署军务,职责繁重,工作辛劳。然而说到地位,始终只是主官的下属和幕僚,工作的成绩再好,也不过是为别人脸上贴金而已。何况丁原升任执金吾的要职后,对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难道我就一辈子忠实地追随他,永远做他的下属和幕僚,不能自立门户了么?大丈夫要想做一番事业,就顾不得忠厚仁慈这许多了。就算我不杀丁原,别人也可能替董卓办这件事,与其让别人得利,还不如我自己动手。即使董卓的许诺兑现不了,至少我可以取代丁原控制大部分并州将士,手中握有强兵,还怕得不到重要官职吗?改变境遇,此其时矣!

吕布打定主意,立即准备动手。当夜,丁原与吕布在执金吾府的内堂密室议事,这种两人相对的情况以往多的是,所以丁原根本没有想到面前的吕布暗藏杀机。吕布乘丁原转身之际,猛然抽出腰间佩剑,手起剑落,把丁原砍死。

吕布转身走出内堂,提着血淋淋的宝剑,厉声宣布丁原已经死亡。府内的文官武将,有的是吕布的亲信与同党,有的则被他以钱财收买,有的更惧怕他的骁勇,所以没有产生太大的骚动。吕布部署亲信控制丁原的军队,然后割下丁原的头颅,带着卫队向董卓的驻地疾驰而去。

当时京城洛阳的驻军,真正曾经攻城野战打过硬仗的,就是董卓的凉州军、丁原的并州军,以及何进、何苗兄弟当初指挥的中央军三支兵马。董卓先已把何氏兄弟的部属招收到麾下,现在吕布又带并州军前来投奔,兵力迅速扩大到上万人,所以史籍说是至此“京都兵权唯在卓”。

董卓没有食言,他见到丁原的脑袋后,马上向朝廷推荐吕布。朝廷的衮衮诸公,虽然都对吕布的行为颇有不满,但是一想到董卓手握强兵,心狠手辣,都不敢公然表示反对。于是朝廷次日发布正式任命文书,委任吕布为骑都尉。

这骑都尉是什么官呢?

当时的皇家卫队中,有一支精锐的骑兵分队,名叫羽林骑兵。“羽林”二字,取其“为国羽翼,如林之盛”的意思。后世把皇家卫队称作羽林军,其渊源即在于此。羽林骑兵平常戍守皇宫,皇帝外出时充当护卫,其指挥官是羽林中郎将,而监督这支骑兵行动的长官,即是骑都尉。

东汉官员的品级,在大将军和三公以下,从高到低分为中二千石(中字的读音同“仲”,石字读音同“时”,不读“担”)、二千石、比二千石、一千石、比千石、六百石、比六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比二百石、一百石、斗食、佐史共十六等。大体说来,到达二千石一等,即进入高级官员的行列,京官当中的九卿、执金吾属于中二千石,地方官当中的州牧、郡太守属于二千石,大县的县令属于一千石。骑都尉的品级属于比二千石这一等,已经接近高官的门槛,加之其职责是侍卫,随从天子,所以这一职位常常带有荣誉性的光环。

在此之前,吕布从未当过朝廷的正式命官。丁原委任他的主簿,只是幕僚性的职务,完全由主官自行任命,与朝廷的铨选机构无关。现在一下子官拜骑都尉,出入于宫廷之中,侍从于天子左右,他不禁有几分一步登天的得意感觉,早把丁原那满身血污的情景忘到爪哇国去了。

此时的董卓也感到得意非凡。手握强兵之后,董卓马上表示要过问政治,朝廷也马上以天旱久不下雨为由,把司空刘弘罢免,让董卓出任三公之一的司空。至此,这个出自边荒的悍将,登上了中央的政坛,他将会把东汉王朝,搅得天翻地覆。

吕布对董卓感激万分,董卓对吕布赞赏备至,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急剧升温。他们觉得,彼此的关系已经不能用上下级或好朋友来表达,而是情同骨肉了。于是,二人择一个良辰吉日,广邀贵客嘉宾,正式向大家宣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吕布认董卓为义父。

在众人的见证之下,这一对义父、义子,对天地神灵起誓,要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直到泰山变成一小块磨刀石而黄河变成一条小溪沟那一天!

而后众宾开怀畅饮,吃不完的珍馐美味,说不尽的甜言蜜语,到夜静更深方才散去。这正是:

利欲熏心抛信义,门庭改换做干儿。

要知道吕布给董卓当了干儿子之后,跟着混世魔王一般的干爹做了哪些伤天害理的大坏事,请看下文分解。 o0jJtRLin8IVa0Zub8T9b1ao4QjfPBidWI8wC8zYmOotw2eQVs+CcpaOq6auLChJ




洛阳掘宝

董卓收买了吕布,当上了三公,马上做出两件使朝廷百官震惊不已的事情来。

第一件事是废黜皇帝改立新君。八月二十八日辛未的清晨,董卓率军驰往北芒山迎接天子圣驾时,第一次看到小皇帝刘辩就印象不佳。问他事情的经过,这十四岁的少年竟然张口结舌,一点也说不清楚。董卓只好转头去问他九岁的弟弟,即封为陈留郡王的刘协,刘协倒不惊不慌,把事情叙述得明明白白。接着,董卓又得知刘协的生母王氏早死,是由汉灵帝刘宏的生母董太后一手抚养大的,他自认为与董太后是一笔难写两个“董”字的同族之亲,遂生出改立刘协为皇帝的心来。在中国古代,废嫡立庶,是违背典制的事;而以臣废君,更属大逆不道。但是,董卓哪管这一套,他在九月初一日甲戌,即进京三天之后,就召集群臣到南宫中的崇德殿,以何太后的名义,改立刘协为皇帝,废黜刘辩为弘农王。

第二件事是杀死何太后。废了刘辩,董卓认定不能再让刘辩的生母何太后稳坐在宫中,否则对新皇帝刘协和自己都可能不利。九月初三日丙子,他以何太后从前对婆婆董太后不孝顺为由,一杯毒药把何太后及其老母送上西天。

两件事情做完,董卓在九月十二日乙酉,宣布自己出任三公之首的太尉,正式成为专擅国政的首辅大臣。

董卓在京城中为所欲为,给一批本来就想割据称雄的地方长官,提供了一个最合适不过的起兵借口。数月之后,也就是汉献帝初平元年(190)春正月,函谷关(今河南省新安县东)以东的十一路诸侯联合起兵,公开宣布声讨废君弑后的逆贼董卓。哪十一路诸侯?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勃海郡太守袁绍,广陵郡太守张超、陈留郡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郡太守袁遗、破虏将军鲍信、奋武将军曹操。联军的盟主,是前不久从京城逃走的袁绍。

这一回该轮到董卓震惊不已了。

面对关东联军的浩大气势,董卓一面抽调军队前往抵挡,一面准备把都城迁往西面的长安以避联军的兵锋。二月初三日癸酉,他又用一杯毒药把被废黜的刘辩送去和母亲何太后团圆,然后在当月的十七日丁亥,下达了迁都长安的命令。上至皇帝公卿,下至上百万的百姓,全部被迫匆匆上路,史称是“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从洛阳到长安的八百多里道路,简直成了人间地狱!

董卓和吕布等人所商议好的,其实是一个完整的“三光”政策。把洛阳城中除军队之外的所有人撤到长安,这只是“三光”当中的撤光。作为第一步的撤光实施之后,留在洛阳的董卓,开始进行第二步的烧光和第三步的掘光。

烧光的命令一下,董卓的各路军队,便在洛阳城的内外放起火来。皇宫、宗庙、官府、城楼、街市、民居等等,凡是看得到的土木建筑,都在火烧之列。大火直烧得洛阳城周围二百里内变成一片焦土,鸡犬不留!

到了这时,董卓才把干儿子吕布叫到面前,给他下达了一项特别命令。吕布听令之后,强忍住心中的喜悦,点头应允,出营执行任务去了。

吕布要办的事,就是“三光”中的掘光。掘光什么呢?掘光洛阳四郊坟墓中埋藏的金银珍宝!换言之,吕布要扮演一回大盗墓贼的角色。

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以来,一百六十年间,长眠在洛阳四郊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其数量真是不少。王侯公卿暂不必说,单是东汉皇帝的陵墓,就有十一座之多。按墓主的在位先后,这十一座陵墓是:

光武帝刘秀的原陵,在城北十五里;

明帝刘庄的显节陵,在城东南三十七里;

章帝刘炟的敬陵,在城东南三十九里;

和帝刘肇的慎陵,在城东南三十里;

殇帝刘隆的康陵,在城东南三十里;

安帝刘祜的恭陵,在城东北二十七里;

顺帝刘保的宪陵,在城西十五里;

冲帝刘炳的怀陵,在城西北十五里;

质帝刘缵的静陵,在城东南三十里;

桓帝刘志的宣陵,在城东南三十里;

灵帝刘宏的文陵,在城西北二十里。

大体说来,皇陵集中分布在南郊和北郊。这些帝王陵寝,不仅修得高大雄伟,而且里面都埋藏着大量的金银珍宝。东汉盛行厚葬,而带动这股风气的是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明帝刘庄。

刘秀临死之前,曾经留下一道遗嘱,说是自己没有给天下百姓带来什么好处,死了之后丧事的办理,务必要简省节约,不能使用贵重物品殉葬,墓穴的上面不垒坟堆,更不种树,只是填平地面而已。其实刘秀的真实意图,倒并不是为天下的苍生,而是为他自己。当初他逐鹿中原,把赤眉军打得逃往长安,赤眉军对长安周围的西汉皇陵大肆发掘。此事使他明白:哪怕你是皇帝,只要坟墓中有令人垂涎的东西,保不住哪天就会被人挖出来曝尸荒野。所以在三十年后,他才有这么一道遗嘱。谁知他的儿子刘庄并没有照办。刘庄为了显示其孝心,不仅把丰厚的殉葬品放进老爸的棺椁,而且还在墓穴上垒了一座高达十多丈,周长有好几百步的大土馒头,上面栽满松柏之类的常绿乔木。此例一开,子呀孙呀自然照此办理,无数的金银珍宝埋下去,一座座陵墓冒出来。却不料这一切,倒给此后的董卓、吕布提供了财宝。

吕布点起本部兵马,几千人浩浩荡荡直奔洛阳城北郊北芒山南麓的原陵,首先在光武帝刘秀的头上动了土。这时,城郊的原野上已经断了人烟,吕布也不需要部署警戒部队,当下把全部人力分为几批,轮番上前挖掘,人歇而工具不歇,夜以继日地猛干开了。

十天左右,原陵的顶部挖出一个大洞,刘秀棺椁外围的一个特殊保护层露了出来。这一特殊保护层,当时的专用名称叫做“黄肠题凑”。

所谓的“黄肠”,就是木心发黄的柏木。将柏木锯为宽、厚各四寸余(约合今将近十厘米),长四尺(约合今九十六厘米左右)的方木条,然后平整地堆叠起来,在棺椁的外围形成一圈非常厚实的保护层。堆叠时有一个讲究,即柏木条的靠树根头梢这一端,要朝向里面的棺椁,而“头”在古代汉语中又称为“题”,头梢都朝里面而凑在一起,故名曰“题凑”。

干燥而带有浓烈香味的柏木,既可吸潮,又能防腐。按照汉代制度,黄肠题凑是天子死后的专用品,除个别异常尊贵的大臣和亲王经过特许可以享受外,其他人等一律不得使用,否则就是僭越,将会受到严厉制裁。

黄肠题凑的柏木一搬出地面,吕布就高兴得仰天大笑,立即吩咐士兵加快动作。汉代帝陵中用作黄肠题凑的柏木,一般总数不少于一万五千根,所以单是把顶部一层的柏木搬出地面,吕布又花了一整天。

这时,用红、黑两色油漆涂饰的外棺,赫然显现在深洞之下。吕布强压下心中涌起的狂喜,命令部下用十多根大绳,把外棺牢牢系住,然后慢慢吊上地面。

外棺一放稳,十多名身高力大的士兵走上前去,挥起利刀大斧,对准棺盖就是一顿猛劈。约摸费了半个时辰,厚重的第一层外棺盖才被完全打开,而第一层棺材与第二层棺材之间所放置的殉葬品,都被掏了出来。像这样如法炮制,一直劈开了第五层外棺,直接盛装尸体的内棺终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内棺尚未打开,从各层外棺之间掏出来的殉葬品,已经多得使在场的人瞪大了眼睛。且不用说那散发出奇光异彩的珠玉、金器,形制精巧的漆器、铜器,单是那些织造精良而花色绚丽的丝织品,就有锦、绣、绮、罗、绢、纱、绫、缣等品种,上面那千变万化的图案,更是巧夺天工。但是,吕布无心欣赏这一切,他现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口内棺上面。

内棺的上盖被撬松,六名壮汉将棺盖抬起。吕布上前一看,只见棺材之中,静静躺着一具尸体。而尸体全身,穿了一件上下连体并且是由许多小方玉片连缀起来的外衣,连头部、手掌、脚掌都严严实实地裹在里面。尸体周围放置珪、璋、琥、璜等殉葬品。在其头部的上方,悬挂一只小方漆箱,而漆箱朝脚的那一面空着,箱里所放的一面小铜镜,正照着尸体的全身。

这只盛有铜镜的小漆箱,当时的专用称呼叫做“温明”,是皇家手工作坊为死去皇帝制作的特别殉葬物,其用意是为处在黑暗之中的死者提供光明。不过,吕布没有注意温明。他的一双眼睛,盯着穿着玉片衣服的尸身。好半天后,他才吐出四个字:“金缕玉匣!”

当时所说的“金缕玉匣”,现今称为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死后所穿的特制殓服。每件玉衣,要用两三千块小玉片,每一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精细的加工,以保证死者穿上之后非常合身。玉片之间用金属丝连缀,按规格的高低分为金、银、铜三等。金丝连结的金缕玉衣,由皇帝享用,但是极少数亲王和大王,经过朝廷特许,也能穿上这种殓服躺进棺材。汉代的金缕玉衣,现今已有实物出土,1968年河北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一件,共用玉片二千四百九十八块,金丝二斤二两。据专家估计,一名熟练的玉工,完成这样一件玉衣的制作起码需要十年!

当下吕布指挥侍从,用利刃割断金丝,把玉衣从尸骸上脱下,又把内棺中的玉器、珠玑等搜取一空。然后用车装上全部金银珍宝,得意洋洋地离开了原陵。只留下刘秀的一具白骨,躺在一片狼藉的墓地上面朝着白云青天。

在原陵大捞一把之后,接下来附近的怀陵和文陵又遭了殃。挖完北郊的陵墓,吕布挥兵转移到南郊如法炮制。十一座皇陵挨着挖了个遍,周围公侯将相的坟墓也未能幸免。

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盗墓行动,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劫难。三十年后,自己也当了天子的魏文帝曹丕,曾说了下面一段感慨不已的话: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指董卓之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痛哉!

在这封诏书中,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导致汉帝诸陵被发掘的原因,就在于厚葬。并且一再叮咛:自己死后绝不使用金银珠宝作殉葬品!决不穿金缕玉衣!后人若有违反,便是不忠不孝!自己在天之灵将不会保佑他!

从曹丕的话中可以看出,这场文化史上的大劫难在当时人的心灵中,激起了多么大的震动。

吕布在洛阳一带起劲地当了好几个月的盗墓贼,掠得金银珠宝不计其数。这些东西大部分上交给了董卓,他自己当然也打了不小的埋伏。在夜静独处之际,他常常把这些稀世奇珍取出,一件一件地欣赏把玩,心中真有说不出的惬意,觉得半官半匪的日子真是舒心自在。

但是,关东联军中一员骁将的杀到,打断了吕布的好日子。这员骁将不是别人,就是孙权的父亲孙坚。

孙坚,字文台,乃扬州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市)人氏。他自称是孙子的后代,为人勇敢善战,因屡建军功而升任长沙郡太守。关东联军起兵讨伐董卓,他隶属于后将军袁术。在其他各路人马观望不前之际,他却从荆州的长沙郡(治所在今湖南省长沙市),向北面的京城洛阳杀来。汉献帝初平二年(191)二月,孙坚的兵马抵达洛阳南面一百里处的阳人聚(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北)地界。当时所谓的“聚”,就是民众聚居的地方,相当于后世的某某屯。董卓得知消息,不禁大吃一惊,他急忙抽调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前往阻击。这支军队的骑兵指挥官是吕布,而总指挥官则是董卓的另一员大将胡轸。

董卓让胡轸担任主将,原因不单在于他是出自凉州的老部下,而且考虑到他当时正担任东郡太守,官职的品级比吕布的骑都尉高一级。但是,董卓却没有料到这一安排坏了事。

原来这胡轸,虽然表字叫文才,性情却一点不文雅,最是急躁冲动,他接受指令之后,生怕众将官不服自己的指挥,预先就放出话来,他说:“此番进攻孙坚,我看总要斩他一两员不听话的部将,队伍才整顿得好!”

参加行动的将领们听了此言,心里老大不痛快。本来就有三分醋意的吕布,更是无名火从心头起,他暗自恨恨地说道,“整顿整顿,我要你整顿不成!”当下他就串联了几员同样憎恨胡轸的领兵官,悄悄对他们如此这般地吩咐一番,众人听了面露微笑,各自暗作准备去了。

军队出发的当天黄昏,赶到了阳人聚北面的广成聚(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北),这里距阳人聚还有三四十里。临行前胡轸接到董卓指示,要他在天黑前赶到广成聚扎营休息,半夜之后饱餐一顿上路,拂晓前到达阳人聚,立即发起突然进攻。胡轸正要传令全军停下安营,一旁的吕布却上前说道:“听说阳人聚的敌军已经望风而逃,我们应当跟踪追击,否则就让他们逃走了!”话音刚落,就有几员战将热烈附和,胡轸无奈,只好下令全军继续向阳人聚推进。

半夜过后,几千人马终于抵达阳人聚。到了一侦察,胡轸才发现敌军营垒坚固,防御严密,根本没有什么望风而逃的迹象,他不禁心中暗自叫苦。这时全军人饥马乏,胡轸马上传令就地歇息待命。于是将士们脱下铠甲,放下兵器,忙着找水饮马,埋锅造饭,原野中到处是乱哄哄的人群。

正忙碌间,吕布突然纵身上马,向自己的骑兵队高声叫道:“阳人聚的敌军杀来了,快随我撤退!”连喊三遍之后,他带起卫队便向北逃奔。

此前参与密谋的其他将领,立刻纷纷响应,带起各自的队伍跟着向北奔逃。这一下全军就完全乱了套,士兵们顾不得拾起铠甲、兵器,一窝蜂都跟着骑兵队狂奔。一直跑出十余里开外,天际泛出黎明的白色,大家这才发现后面并没有敌人的身影。

胡轸心中恼怒不已,断然命令全军向后转,前往昨夜歇息的地方拾取铠甲、兵器,按原计划进攻。这时,孙坚早有防备,而胡轸的人马毫无斗志,打了一个大败仗,结果孙坚当场斩了胡轸的部将华雄。这个华雄,本来已经被孙坚结果了性命,千年之后却被罗贯中《三国演义》移花接木,虚构成“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情节,又被拎出来“斩杀”了第二次。

胡轸带领残兵败将逃回洛阳城,被董卓骂得狗血淋头,而吕布则暗中高兴不已。不过吕布的高兴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孙坚乘胜推进到了洛阳城的南郊,董卓命令吕布去抵挡咄咄逼人的孙坚。

要说骁勇善战,吕布足可与孙坚抗衡。但是,孙坚刚刚取得大胜利,士气正盛,而吕布手中有了一批稀世珍宝,不愿意在沙场上拼命,所以两军在洛阳城郊一交战,吕布也和胡轸一样大败而逃。

当年四月,吕布随董卓撤离洛阳,西去长安。

孙坚率军进入洛阳,看到往昔繁华的京城,已成为一片废墟,不禁大为伤感。他在祭祀汉朝宗庙之后,立即亲自领兵前往城郊,对吕布发掘的陵墓进行修复。帝王将相的遗骸重新放入棺材,棺材又重新吊下墓穴,墓穴又重新填入泥土。至此,吕布一手制造的这场文化大劫难,才算有一个不是了结的了结。这正是:

皇陵盗掘谁之罪?官匪难分是一家。

要知道吕布接下来又与他干爹董卓之间,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之事,请看下文分解。 o0jJtRLin8IVa0Zub8T9b1ao4QjfPBidWI8wC8zYmOotw2eQVs+CcpaOq6auLCh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