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以后,语文课的生字越来越多,接着错别字就在平平的作业本上接二连三地出现。以前妈妈为了帮助孩子纠正这个不良习惯,给孩子讲道理,但苦口婆心,平平当下很听话改正了,可是第二天又接着犯,妈妈的教育根本没有什么效果。不过,这回妈妈换了一种方式——给孩子讲笑话,向孩子暗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她把平平作业本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总结起来,编成了小笑话。一天吃过晚饭,妈妈对女儿说:“平平,妈妈给你讲笑话,好吗?”
“太好了,我喜欢。”
“有一次妈妈出门给爸爸留了一张便条:‘12点我们在公元前见面。’后来,爸爸看到了便条,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穿越时空去和古人见面,时光可以倒流吗?不可以,所以我不能和古人见面,12点我不能来见你。’妈妈当时觉得又好笑又惊讶,你知道为什么吗?”妈妈把自己留给爸爸的便条交给正在大笑的平平看。
“不用看,我都知道。”平平眼睛一转,说,“妈妈把‘公园前’写成了‘公元前’,公元前是古时候的意思。你要爸爸穿越时空到古时候去见你啊?”平平接着大笑。
“平平,你太聪明了。”妈妈夸道,接着又讲,“有个小朋友不认真,一次他在作文中写道:‘老师,您送走了一庙又一庙的学生,又即将送走我们这一庙……’老师在批改时写的批语是:‘送走了你们这一庙,我就该升为方丈了!’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吗?”
平平摇了摇头。
妈妈解释说:“老师带的班级学生毕业了,那叫送走了一‘届’学生,而不是一‘庙’学生,用‘庙’字的话,那不就成了寺庙送走和尚了吗?老师不就成为方丈了吗?”
平平听完大笑起来:“太有意思了!妈妈,再讲,再讲!”
“还有个小朋友在作文中这样写:‘我今天吃了一盆蛋炒饭。’老师看了目瞪口呆,他的饭量实在惊人,又发现另一个小朋友也在作文中写道:‘我一天吃三吨饭,一吨早饭,一吨午饭,还有一吨晚饭。’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吃惊吗?”
平平笑着说:“因为他们写了错别字,第一个小朋友把‘盒’写成了‘盆’,第二个小朋友把‘顿’写成了‘吨’。”
“还有一个小朋友写日记:‘今天,我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忽然,我看到街道的墙角有一堆垃圾,当时我大吃了一斤。’”
听了这个故事,平平更是笑得前俯后仰,妈妈问道:“这几个笑话里面的人物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而闹出了大笑话,你知道是什么吗?”
“是错别字!”平平不假思索地说。
“那平平要不要写错别字?”
“写错别字会闹出笑话,我不要写错别字。”平平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
案例中,妈妈将写错别字出错的笑话告诉平平,笑过之余,让孩子认识到了写错别字出丑的难堪,唤起了孩子纠正错别字的意识。通常来说,孩子出现错别字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从汉字本身来说,结构比较复杂,笔画杂乱、类似性大、差异较小,字音相同或接近,孩子不容易区分,增加了汉字认知难度。
2.从孩子角度来说,孩子在认字时,对汉字的掌握比较笼统,观察区分不仔细,造成错别字的出现。平时孩子写作业疏忽大意,注意力不集中,也是错别字出现的重要原因。
3.孩子要掌握的字数量很多,但运用的机会很少,有些字词学过之后不常用,孩子也就随之忘记了。
识字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而错别字是学生学习汉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识字量逐步增大,孩子作业本中出现的错别字也越来越多。
错别字看上去好像是小问题,殊不知,稍不留神,就会惹出大麻烦。尤其在考试的时候,孩子不会解题还有情可原,最让人气愤的是,明明知道如何做,却在解题时因为一个小小的错别字而失分。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找出他写错别字的原因,对症下药,以减少孩子写错别字的概率。虽然说纠正孩子的错别字非常重要,但是家长也不必将孩子写错别字视为“洪水猛兽”,过分看重。随着将来学习的深入,大部分的错别字会自然纠正。
纠正孩子写错别字的几点建议
1.家长除了在学习上帮助孩子纠正错别字之外,也要注意在生活中让孩子找找身边的错别字、用错的成语,给孩子讲讲用错字的坏处,让孩子认识到应该写好写对每一个字,培养孩子正确面对汉字的态度。
2.每写错一个字,让孩子抄写5—10次,在一边写的同时一边嘴里说出该字结构、偏旁部首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这个字的正确书写在孩子头脑中的印象。
3.在孩子书桌上或者家中比较醒目的地方,贴上一张白纸,家长隔一段时间给孩子听写生字,当孩子出现错别字后家长就将该字写在这张纸上,并标明写错几次,隔一段时间再听写。如果继续犯错,就增加一次;如果纠正了,就将错别字划掉。这样让孩子带着成就感去学习,孩子才会有意识地纠正错别字。
4.将孩子出现的错别字编成笑话,让孩子在开怀大笑中得到教育,这样的方式也比较容易使孩子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