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要数》《应急良方》《养生食忌》为明代胡文焕纂辑。胡氏因体弱多病而好养生之术,生平喜藏书刻书。这三种医书均刻印于明万历年间,收于胡氏丛书 《寿养丛书》或 《医家萃览》之中,流传于世。书中介绍古代养生相关的医学理论、居家应急偏方与饮食禁忌,后世医学著作与养生书籍多引用之。
目前,这三种书均有明刻本存世,但或多或少都有破损毁坏。幸而后世有抄本流传,尤其是万历虎林文会堂刻本 《寿养丛书》的清代抄本,收录书目最多。本次整理的三种医书均被收于其中。此清抄本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李经纬研究员从中国书店购得,并影印出版 (简称清抄影印本)。本次校注整理工作,各书底本尽量选用明刻本,在刻本残缺不全的情况下,比较各抄本,择其善者为底本。具体如下:
《医学要数》存世刻本稀少,藏于山东省图书馆的万历刻本是本次调研查得的唯一刻本,但已 “纸张酥脆,不宜翻阅”。其抄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清抄本 《寿养丛书》。清抄本 《医学要数》虽然字迹清晰,但内容上讹误较多,甚至有错简。另一个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的两个万历新刻本抄本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抄本,均系同一祖本抄出。该系统的抄本虽然抄写年代不详,但字迹清晰,内容完备,讹误相对较少。其中又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的朱格抄本 (简称朱格本)为最佳,所以此次校注选择该本为底本,而以该图书馆的蓝格抄本 (简称蓝格本)、清抄本为主校本,以 《黄帝内经》《难经》《脉经》等十余部上古至明初的相关医书为参校本。
《应急良方》存世明刻本有二。一见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所藏万历刻本 《医家萃览》(简称 《医家萃览》本)。该本纸张损毁较多,以致多处文字漫漶不清。一见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所藏 《轩辕黄帝治病秘法应急良方》(简称合刊本)。该本为商贾将两本不全的书 “凑合以欺人”,只有下半部 《应急良方》,且残损较多,实为残本。上述两者均不如清抄本 《寿养丛书》所收内容完整。所以此次校注以 《寿养丛书》的清抄本为底本,以 《医家萃览》本、合刊本为主校本,以相关医书为参校本。
《养生食忌》存世明刻本较多,此次所见有四。对比其版式、刻字及全书内容,均无明显区别。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虎林文会堂万历壬辰 (1592)刻本,破损最少,字迹清晰,内容较为完整。所以此次校注以其为底本,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所藏万历映旭斋 《寿养丛书》癸巳刻本 (简称映旭斋刻本)、《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寿养丛书》影印本 (简称珍本丛刊本)为主校本,以相关医书为参校本。
1.本次整理采用简体横排,并采用现代标点方法,对原书进行重新断句标点。
2.原书中的繁体字,均改为现代汉语规范简化字。
3.异体字、古字,径改为规范简化字,不出校记。如“已上”改为 “以上”,“蓴”改为 “莼”,“亶中”改为“膻中”。通假字,一律保留,并出校记说明。文中表示上下文的方位词 “右”“左”改为 “上”“下”,不出校记。
4.原书中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的文字,以虚阙号“□”按所脱字数补入,并在校记中说明 “某书作某”。
5.对冷僻字词加以注音和解释。
6.《应急良方》原书无目录,今据内容提取目录,并与 《医学要数》《养生食忌》的目录一并置于每书正文之前,且依正文重新厘定。
7.每部书卷首书名有 “万历新刻”“新刻”“全”等字样,书名下署有 “钱唐胡文焕德父纂”或 “钱唐胡文焕德甫纂辑”字样,今均删除,不出校记。
8.校记中,书名较长者一律采用简称。《王叔和脉诀》简称 《脉诀》,《备急千金要方》简称 《千金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 《三因方》,《仁斋直指方论》简称 《仁斋直指》, 《医经溯洄集》简称 《溯洄集》,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 《政和本草》,《世医得效方》简称 《得效方》,《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简称 《药性赋》,《古今医统大全》简称 《古今医统》, 《订正太素脉秘诀》简称 《太素脉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