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针刺器具多种多样,有植物硬刺、石针、青铜针、陶针、银针、金针、合金针和不锈钢针,此外还有壮医莲花针等。现代壮医临床所用的针刺器具多由不锈钢制成,也有银针或合金针。最常用的是毫针(不锈钢针)和莲花针。
图8-1 毫针结构图
毫针的结构大体可分为五个组成部分,即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图8-1)。针的尖端锋利部分称针尖,针下部增粗持针的部分称针柄,针尖与针柄之间的主体部分称针身,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称针根,针柄的末梢部分称针尾。针柄与针尾多用钢丝或银丝缠绕,呈螺旋状或圆筒状。
莲花针(图8-2)是壮医针刺术常用针具。莲花针也称梅花针、七星针等,可购买,亦可自制。壮医莲花针的结构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即针体和针柄。针体固定于针柄的一端,用1~7枚不锈钢针集成一束,针与针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且针尖平齐、针身平行,用木头或塑料等固定,只露出针尖约0.5cm。通常用的莲花针由7枚不锈钢针集成,其针排列成圆形莲花状,故名莲花针,又名七星针。由5枚针制成的也习称莲花针。莲花针针柄与针体垂直,针柄可用竹棒、木棒或塑料棒制成,长15~20cm。针柄与针体连接的部分称柄根;针柄的另一端称柄尾,为手持部位;柄根与柄尾之间称柄身。针柄不宜过长,过长容易折断,且定位不易准确;针柄也不可过短,过短则起不到杠杆作用,不便于操作(图8-3)。
图8-2 壮医莲花针原图
图8-3 壮医莲花针结构图
壮医药线常采用苎麻线为原料,先用苎麻根皮搓成细线,直径可大可小,约0.7mm,后经30多种名贵壮药制备液浸泡加工精制而成。壮医药线的结构可分为两个部分,即线端、线身。药线的两端称为线端,又称线头;药线两端之间的主体部分称线身,又称线体(图8-4)。
图8-4 壮医药线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