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瑾明 ,壮族,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一批全国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壮医药分会名誉会长、广西民族医药协会名誉会长、广西中医学会学术顾问。曾任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广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壮医药研究所所长。1965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现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医疗专业,同年留校任教,长期从事中医药及壮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治学严谨,学验俱丰。
20世纪60年代,率先开展壮医药发掘整理研究,先后创建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研究室、壮医药研究所和壮医门诊部等研究基地,深入发掘整理壮医针灸等医技,是壮医临床的奠基人,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流派——广西黄氏壮医针灸学流派创始人。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中国壮医针灸学》《壮医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等著作十余部。其中,《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第一部以壮医命名的著作,《中国壮医针灸学》是对壮医针灸的第一次全面总结;主编的《中国壮医针灸学》被评为第十六届广西优秀图书一等奖;主持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整理和疗效验证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壮医有史以来首项科研成果;主持的“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脾虚证作用规律及疗效原理的研究”获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的“壮医针灸学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一等奖;主持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首次将壮医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率先在大学本科教学中开设壮医课程,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黄瑾明持有和传承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持有和传承的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入列全国首批民间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