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腧穴的性能与主治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统称穴位。

腧穴是“脉气所发”“神气游行出入”之处。经穴是经脉线上的反应点,与经脉一样伏于分肉之间,经络与腧穴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经络以穴位为据点,穴位以经络为通路,经络的功能主要是由腧穴的反映来体现的。腧穴包括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等。

1.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是指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循行线上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且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是腧穴主要部分。

2.奇穴 又称“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包括近代发现认可的新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如四缝治小儿疳积、定喘治哮喘等。

3.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阿是”之称,始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 /xcn/u57Yhr6nfCC4RC+vIwyCs3I+OXu8ODPb/GB1+u2t8/rx1gqepE5G6JoGA3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