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二节 <<<

现代经络研究

一、有关经络现象的研究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对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络系统联系人体上下内外,沟通脏腑肢窍,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经络系统的功能活动必然通过一定的方式反映出来而被人们所感知和认识。经络现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络现象是指循经出现的各种现象,如低电阻、高电位以及声、光、热、核等现象。狭义的经络现象,就是通常所说的经络现象,是指机体因某种原因引起循古典经脉路线出现的感觉传导和感觉异常,以及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病理性变化(如皮肤显痕、循经脱毛、出汗、汗毛竖立等现象)。它们是经络活动的外在显现,是古人创立经络学说的重要依据,也是经络客观存在的有力证据。经络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循经性,最主要和最常见的经络现象是循经感传现象。

近50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各种客观检测方法取得了大量证据和资料,证实了各种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并对其发生条件、主要特征、影响因素、发生机制及其生物医学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又把人们对经络及其活动规律的认识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1.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 循经感传是针灸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是指用毫针、脉冲电、按压等方法刺激人体穴位时,所产生的一种酸、麻、胀、重等感觉沿着古典经脉路线传导的现象。近代文献中称之为“经络感传”“针响”“经络针刺感应现象”“经络敏感现象”等。

1979年,全国第一届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将其名称统一,称为循经感传现象,简称循经感传或感传。

大量实验观测和调查资料表明,循经感传现象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因刺激方法的不同和受试个体差异,循经感传的性质多种多样。如针刺和指压时产生酸、麻、胀、抽动、冷、热等感觉传导;电脉冲刺激时,除有上述感觉外,尚有流水感、虫跳感、蠕动感等;艾灸时,多产生热感或麻感;穴位注射后以酸、胀、沉重感居多,偶有热感、冷感等。感觉的性质还和针刺的部位、深浅、手法等有关。如针尖浅刺时,在皮内引起痛觉,定位明确,不传导。但针尖深入皮下及肌层时则有胀感,再深刺则有酸、麻、胀、重的感觉。这说明古人关于“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以及“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勿过其道”的论述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总的来说,循经感传的性质多数为酸、麻、胀、重感,少数为虫爬感、麻跳感、流水感、冷感等。

二是循经感传的路线基本循经。循经感传的重要特点就是循经性,其路线与《灵枢·经脉》中所载的经脉循行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差异。通常在四肢部的感传路线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在胸腹部则不完全一致,头面部则偏离更大。而且在同一人身上进行重复试验,也会出现不同。变异的表现主要为超过、不及或串经。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对9例循经感传显著者88条经的观察表明:感传循行路线与古典医籍中所描述的经脉循行路线基本符合者占81%;福建中医研究院对67名受试者的480次观测结果表明,针刺胆经侠溪等穴引起的感传路线则有83%与古典描述的胆经循行路线基本一致;安徽中医药大学对18名受试者的耳穴所做的969次测试中,有905次出现循经感传,其中感传路线与古典经络循行路线相符合的占91.6%。总的说来,循经感传的路线基本和古典经脉循行一致。

刺激两侧同名经穴所引起的感传路线,有些受试者是对称的,有些受试者则不完全对称,个别受试者在刺激一侧穴位时,可同时引起两侧的感传。循经感传的循经性还表现在几条感传线同时行进时,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受试者可清楚地分辨出各自的循行路线。此外,循经感传路线还表现出与古典经脉交接、流注和衔接关系的一致性,如1例循经感传显著性受试者在刺激其任何穴位后所引起的感传均可在十四经脉连续传注。

安徽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结果证实,循经感传路线在人体上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生命活动功能线,它的分布位置是相对稳定的。

三是循经感传的宽窄不均,深浅不一。多数受试者的反应证明循经感传的路线通常呈带状,有一定的宽度,一般为0.5~5cm或更宽一点。但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经脉,或同一经脉的不同部位,循经感传的宽度并不一致。以电脉冲刺激井穴后发生感传为例,开始较细,约0.5cm,但到达肌肉丰满的部位则逐渐变宽,可达1~2cm,至躯干后可以更宽。同时,感传的宽度与刺激的方法和强度有一定关系,电脉冲刺激多呈一定宽度的带状,针刺或穴位注射呈线状、绳索状。感传尚有一定的深度,肌肉浅薄处较浅,肌肉丰厚处较深。

四是循经感传可回流,呈双向传导。循经感传可同时向两个方向传导。当对四肢井穴给予刺激时,感传可沿经向躯干、头面方向传导;而在头面、躯干有关经脉的穴位上予以刺激时,则感觉可以沿经到达该经的井穴;若在经脉中间某一点刺激时,感传可呈双向传导。如刺激曲池穴可出现感传由曲池向肩髃传导,又可出现由曲池向合谷传导。此外,还可发现部分受试者引发的感传传至终点后,并未消失,而是沿原传导路线返回至刺激穴位,称之为回流。此特性可视为循经感传双向传导的特殊表现形式。循经感传的双向性和回流特性是古人各种控制感传手法的作用基础。

五是循经感传的速度较为缓慢。循经感传的传导速度有快、慢两种。快的如触电样放射,可迅速走完全经;缓慢者如气流之缓行,在1.0~16.8秒之间,与自主神经传导速度(1m/s)及躯体神经传导速度(100m/s)相比,其传导速度明显缓慢。由于受试对象、刺激方法和部位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循经感传的速度也不一致,大多数受试者的传导速度表现为缓慢。福建省中医研究所对80名感传显著者的感传速度进行了1100余次检测,结果发现10cm/s者占76%,极少数超过20cm/s。总的趋势为缓慢。

循经感传的速度与受试者的个体差异、针刺的手法、刺激量的强弱、经脉的行程及环境温度等差异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刺激量越大,感传的速度越快,如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反而会影响感传的速度,甚至不引起感传。一般手三阴经行程短,全程感传时间短;足三阳经行程长,全程感传时间长。此外,循经感传的速度即便是在同一个体上,其各经的感传速度也并不相同。同时刺激感传显著者的几条不同经脉,受试者可自行分辨出何经的行进速度快,何经的行进速度慢。

六是循经感传存在停顿点。循经感传的普查发现,感传在行进时并非匀速传导,而是有快有慢,存在一个个停顿点,而这些停顿点又多为穴位所在处。同时还发现感传在通过关节或经穴时速度很慢,甚至暂时停顿。

七是循经感传可影响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在循经感传过程中,所出现的感传与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如针刺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当感传到达腹部时,可以出现胃部蠕动增强、肠鸣音亢进以及饥饿感;针刺手厥阴心包经,感传到达胸部,则有心跳加快、胸闷等现象出现;针刺膀胱经,则可出现排尿量增加的现象。

八是循经感传的趋病性。循经感传的趋病性,是指在病理情况下,循经感传传导的线路有“趋向病所”的特征。在某一脏腑有临床症候者,则该脏腑有关的循经感传出现率往往较高。如黑龙江中医学研究所调查227例胃经出现感传者,其中163例本经具有临床症候。另有人报道1例心脏病患者的不同经脉发生感传后,都有趋向心脏的集中现象。这种趋病性充分证明了古代医家所提出的“气至病所”是有其实践基础和依据的。

九是循经感传的可阻滞性。在感传线路上附加一个阻滞性刺激即可使正在传导的感传阻滞不再向前传导,一旦撤除阻滞因素,感传又可恢复,并继续向前传导,这一特性就是感传的可阻滞性。引起感传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压追、局部冷冻降温、局部注射生理盐水、皮肤触觉等。

机械压迫引起的阻滞现象,是最为常见的。有效的阻滞压力一般为300~800g/cm2,多数为500g/cm2。如在感传线上施加机械压迫,感传立即在该处被阻断,一般压迫点远侧端的部位感传消失,而压迫点近侧端的部位则感传保持不变或感传增强、宽度增加。而一旦解除机械压迫后,感传又立即恢复。

局部降温也可引起感传的阻滞,引起阻滞的临界温度约为21℃。如把冰袋放在感传线上,随着温度的下降,感传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撤去冰袋,随着温度的回升,感传又逐渐恢复。

在感传线局部注射少量生理盐水或奴佛卡因时,也可将感传阻断。此种刺激所引起的感传阻滞是即时性的,而恢复是渐进性的。

触觉刺激引起的感传阻滞与机械压迫所致的感传阻滞有一定的差异。从发生率来看,触觉刺激只对少数受试者的感传有阻滞或部分阻滞效果;从作用的特点来看,在触觉刺激作用下,感传的减弱、消失和恢复都是渐进性的,而且感传的减弱和消失同时波及刺激点的两侧,无明显的分界。

此外,存在于感传线上的瘢痕、手术切口、肿大的脏器、脓肿病变等也可使感传阻滞不前。

随着循经感传被阻滞,针灸对相应脏腑的效应也受到影响。

十是循经感传可被激发。循经感传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是比较普遍的,但仍有部分受试者不能测试出循经感传路线的存在。如果在经脉循行线的不同水平面上用小锤进行横向的连续叩击,则可测出对机械刺激特别敏感的一些点,甚至可出现特殊的麻胀感向受刺激的穴位放散,这些点的纵向排列或其感觉放散路线与该穴所属的经脉的路线一致。这种须附加叩击才能引出的循经感传,称为隐性感传。隐性感传在人群中的分布较显性感传更为广泛和普遍,有人对200例受试者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隐性感传者为137人,占68.5%。在一定的条件下,隐性感传可转化为显性感传,应用不同的方法使感传从不明显转化为显著,或从无到有、从短到长、从弱到强,随刺激次数的积累而使感传越来越显著的现象称为感传的激发。大量的实验结果证实,循经感传可以被激发。

2.循经感传现象的诱导与激发 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调查,肯定了循经感传现象的存在,但循经感传的出现率仅为20%,其中显著者不足1%。研究者认为,在人体中可能存在某些因素对循经感传的出现有掩盖作用,循经感传的出现是有条件的。首先取决于机体的功能状态,同时又受到刺激条件的影响,当两个条件都具备时,感传才会出现,而不具备这些条件,感传就不会出现。

循经感传可以被激发和诱导,激发和诱导的方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可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1)从改变刺激方法着手:第一是手法导气法,以传统的针刺手法施行激发,采用轻微捻转、震颤、循摄、叩击等措施,经过反复多次加强,可使90%的人出现感传,其中感传通达经脉全程者为30%以上;第二是反复短程接力刺激法,对于短距离感传者用电针在感传终止处再加刺激,可延长感传距离,这样多次短程接力刺激可提高感传程度,对所引出的感传做多次接力刺激,经多次反复后,原来需用接力刺激方能走完全程者可转化为基本不用接力而由井穴一点刺激即可引出长程或贯通全经的感传。有资料报道,采用这种方法可使感传的出现率提高到84.4%,其中通达全程者为22.1%。第三为循经加热法,将一直径为0.8cm、长度超过受试者三个大关节的胶管,沿经脉并紧贴体表放置,胶管内通以不断循环的40℃的温水,持续加热30分钟,与此同时,在本经原穴与加热终点穴各刺一针并通以脉冲电流,再以电针在本经线上的一些主要穴位进行接力刺激。有人报道在采用本法刺激前后,感传的出现率可提高近三倍,感传的长度明显加长。第四,药物循经导入法,将长条形的铅金属电极(外裹以纱布衬垫)作为药物导入电极置放于经脉循行线上,导入电流为直流电,电流强度为6~10mA,且药物导入电极用0.9%的生理盐水湿润。根据导入药物有效离子的极性确定药物导入电极与电疗机的正极或负极相连。试验表明,上肢疼痛的患者,沿大肠经导入乙酰胆碱后,感传的出现率由激发前的15%提高到70%,但导入药物的不同可使感传率的提高有所差异。

(2)从改变机体功能状态着手:部分学者从改变机体的功能状态着手对循经感传进行诱导和激发。常用的方法是入静诱导结合压穴方式进行激发,受试者取舒适体位,闭目、松弛、安静,排除杂念、全身放松、自数呼吸和“鸣天鼓”等方法,使受试者达到入静状态,再压迫穴位,可使循经感传率提高至85%以上;在气功入静的情况下刺激穴位,循经感传的出现率也会显著提高。而且这种诱导一旦成功,再刺激其他穴位均可引起相应的感传,此特性可保持数周甚至数月之久。

3.循经感传现象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循经感传与针灸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这不仅表现在循经感传调查中,受试者反映感传所到部位出现的酸、麻、胀、重的感觉,以及脏腑器官功能的相应变化,而且还表现在针灸临床疗效与循经感传的有无、强弱以及是否达到“病所”等直接相关。《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对“气至”时针刺治疗的显著效果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针灸大成》也明确指出:“有病远道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

历代医家均证实了“针下得气”和“气至病所”是针刺取得较好疗效的重要标志。

现代的许多学者通过对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疾病的研究也表明,循经感传与针灸疗效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感传越显著,疗效越明显。

痛证是针灸临床最常见的病证之一,诸多报道证实,凡针刺后,感传能到达疼痛部位的,镇痛效果十分理想。曾有人对2100例痛证患者针刺疗效进行统计分析表明,感传显著与感传不明显患者针刺镇痛效果的差异十分明显。

4.隐性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 在大多数经络感传不显著者的井穴施加电刺激后仍无循经感传现象出现时,若在该经循行线的不同水平面上垂直于经线,发现用小锤叩击,则可出现特殊酸麻胀感向井穴放散,这种须附加叩击才能引出的循经感传称为隐性感传。而这些可引出隐性感传的敏感叩击点均在循经线上,它们的轨迹称为隐性感传线。自1977年至1987年的10年间,各地先后对1030余人进行了调查,隐性感传出现率最低为58%,最高为100%,说明隐性感传在人群中的分布较显性循经感传更为广泛和普遍。显性感传者无须刺激井穴即可查出此线,而隐性感传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显性感传的事实表明,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可能同属于一种经络系统的功能现象。其中隐性感传是显性感传的发生基础,也是显性感传的继续和延伸。一旦具备了某种特定条件时,隐性即向显性感传转化。祝总骧等人通过观察证实,隐性感传线上除具有对机械和电刺激的高度敏感特性外,还有低阻抗、高叩诊音特性,并且还可出现某些形态上的变化。特别是在10例特异功能受试者身上观察到的叩击点达到一定部位时,即见皮肤色泽变淡并有“断线”或“弹跳感”等变化,似可显示某种体表轨迹。

总之,隐性循经感传的发现,证明了循经感传现象的普遍存在,是我国经络现象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此工作仍在继续研讨之中。隐性感传与显性感传之间的转化条件及其规律性的揭示,对循经感传的发生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的研究,以及对经络实质的探索等均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5.影响循经感传现象的因素 研究发现,循经感传出现率及其显著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机体功能状态、年龄、遗传等内在因素和刺激的方法、刺激的强度、测试时的环境等外界因素。

(1)刺激方法的不同是影响感传出现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在低频电脉冲刺激井穴的条件下,感传的出现率为20%左右,而一旦采取针刺穴位的方法,感传的出现率可达50%。还有许多研究者发现,艾灸时的感传出现率高达75%。对于同一种刺激法而言,当刺激强度增大时,感传反应也增强,且传导距离延长,但当刺激强度过大引起疼痛时感传反而减弱,甚至使原有的感觉传导发生停滞。

(2)刺激穴位的不同所引起的感传反应也不相同:一般在刺激非穴位时,其感传率均低于穴位刺激,而且感传传导距离也短。刺激井穴感传率高,刺激原穴感传率与刺激井穴相似。刺激其他经穴、奇穴、天应穴或非穴位刺激引出的感传则有循经、不循经和大面积放散等多种表现。

(3)测试环境的温度对循经感传的影响也相当重要:不少研究单位发现,循经感传的出现率与测试环境周围的温度高低有关。室温低时感传不易出现,或感传的距离短,且随着室温的增高,感传即易于出现,感传距离也相应增长。受试者皮肤和皮下温度的变化对感传的影响也非常明显。当皮温低于20℃时,感传很难出现;当针刺穴位或在经络循行路线加热后,感传增强,而在局部降温后,感传明显降低。季节不同,感传出现率也有影响。比较而言,夏秋季的感传出现率高,冬季的感传出现率低,如林文注等观察4744人,夏秋季感传出现率为6.16%,冬春季仅为3.0%。

(4)循经感传出现率与受试者的功能状态也是密切相关:健康人与患者均可出现循经感传,但两者之间的感传出现率是否存在一定的差异还不能确定。中国中医科学院和黑龙江中医学研究所等单位的观察结果显示,患者的感传出现率较健康人高出近7倍,尤以截瘫患者最为显著。安徽医科大学观察了400余例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发现他们的感传出现率可达85%以上,远远高于一般人群。但也有人报告,健康人的感传出现率较患者高,还有人认为健康人和患者的感传显著程度无明显差异。

(5)循经感传与遗传的关系更为密切:各地学者对一些循经感传显著者的直系亲属进行调查,发现其直系亲属中的感传出现率较一般人群高。

此外,受试者的心理状态、受试时的体位以及所测经脉的不同对感传出现率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一般在心情愉快、较平静状态下,感传出现率高,而在情绪不佳时的感传出现率则明显降低,但在气功诱导入静状态下的感传率又明显提高。受试者在测试时所取的体位对感传出现率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卧位最佳,坐位次之,站位较差。循经感传的普查还发现,对同一受试者来说,刺激不同经脉感传出现率也存在差异。一般上肢较下肢的感传出现率高,手三阴经又高于手三阳经。

总之,影响循经感传出现率的因素多种多样,认真研究各种因素对感传现象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和机制,对于提高感传率,增强针灸疗效和揭示循经感传的发生机制均有重要的意义。

6.循经感传现象本质的探讨 国内外学者对循经感传形成的机制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逐步开始的。循经感传作为一种主观感觉现象,它的形成必然包括从外部感受器到中枢各个环节的全过程。作为一种定位明确的感觉,它也必然是在大脑皮质上升到意识的领域。在这些基本点上,学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几种观点分歧主要在于对循经感传的特殊线路究竟是在什么部位形成有不同的看法。目前主要的观点有三种:外周动因激发说、中枢兴奋扩散说和外周中枢综合说。

(1)外周动因激发说:这种观点认为,循经感传形成的根本环节在体表。循经感传可能是由于“体表”(相对于脏腑而言)的神经感受装置被针刺时沿经传导的某种动因所依次兴奋,神经冲动相继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了主观感受到的循经感传。即“传在体表,感在中枢”。持此类观点的各个学者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但都认为循经感传的特殊线路和规律的形成取决于某种外周过程,中枢的作用是第二位的。

支持外周动因激发说的主要实验依据有:循经感传的路线与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管的分布并不一致;循经感传的速度明显比神经传导的速度慢;循经感传线上存在各种客观的生物物理特性,如高振声、低阻抗、高发光等,说明循经感传路线具有一定的体表物质基础;对循经感传线施加机械或冷冻等外界因素压迫,可出现感传阻滞现象,而在非感传线上施加压迫则无明显影响;截肢后循经感传仍可存在;感传不仅是一种主观感受,也可在某些人群中出现继发产生循经的红线、白线、丘疹、皮下出血等,还可发生循经性皮肤病。

(2)中枢兴奋扩散说: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循经感传形成的根本环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是由于针刺穴位时产生的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在大脑皮质内的定向扩散所致,即“感在中枢,传也在中枢”。

中枢兴奋扩散说的主要实验依据是:幻肢感传现象,用低频脉冲刺激截肢患者的残肢端穴位,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线性传导向失去肢体的部位传导,甚至传导可以达到手足末端的现象。幻肢感传说明已经失去的肢体上的感传现象与外周的组织结构无关,从而支持循经感传现象主要发生在大脑皮质的论点;循经感传现象是以皮质感觉功能为基础的,一旦大脑皮质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后,循经感传现象就不再出现;循经感传可以在条件反射的情况下出现。当一个无关刺激,经过多次重复强化实验,往往可以引起条件性的循经感传现象;颅内疾患有时可引起自发性感传和循经感觉异常。

(3)外周中枢统一说:外周说和中枢说都各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都只能解释循经感传现象的部分机制,因而有学者提出外周中枢统一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在循经感传过程中,外周和中枢的不可分割的总体,经络如果作为一个实体存在,不应局限于身体的某一局部,它应有从外周到中枢,从低级到高级的谱系。外周有循经的实质过程,中枢则有循经的功能联系。在某些情况下,中枢环节可能表现出自己的存在和影响,但中枢的特定联系只是外周实质过程的反映和投射,没有外周的实质过程,就不可能出现中枢的特定功能联系。也就是说,在外周和中枢的协调活动中,外周的实质过程起决定性作用。

二、经络的形态学研究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运用解剖学、组织学以及组织化学技术和方法对经络的形态结果基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经络腧穴与周围神经、血管、自主神经、淋巴系统、结缔组织,以及肌肉、肌腱分布有种种相关联系,并由此提出了经络与周围神经相关说、经络与神经节段相关说、经络与血管相关说等经络假说。有关具体内容参见“经络假说”部分。

三、经络的电学特性研究

经络的电学特性是最早被人们所认识的、说明经络客观存在的一个指标,也是研究最深入、被广泛应用于针灸临床的一个特性。大量的资料表明,经络及穴位具有特异的电学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穴位的低阻抗特性 穴位的低电阻特性是指当电流通过古典医籍所记录的经络及经穴部位时,该部位具有较周围皮肤为高的导电量(即低电阻)的特性。这是腧穴区别于非穴位的客观标志,也是经穴客观存在的重要证据。这一现象是由日本的中谷义雄在1950年发现的。此后,各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现已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电阻特性,而且研究者还发现穴位之间的导电量存在高低的差别。多数报道提示,头面部穴位的导电量较高,躯干部次之,手足末端最低。就躯干部的穴位来说,背部的导电量较骶部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正常人同名经脉两侧对称穴位的导电量极为接近,而每一经脉经穴的导电量的平均值与原穴的导电量非常接近,所以有人认为可以用原穴导电量作为反映生理病理状态的参考指标。不仅人体存在高导电量点或高导电量线,动物身体上也分布有良导点,这些点连接成线,与人体的经脉相似。这一发现下为兽医针灸学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为运用动物模型进行针灸原理和实质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它提示了经络系统可能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物性,对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穴位、经络之所以出现低电阻特性,研究者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人认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某些部位的汗腺和皮脂腺开口增大是经络和穴位处皮肤电阻低下的原因。但也有人认为内脏的病理变化,通过反射影响相应的皮下血管的变化,结果渗出物增加,可导致皮肤电阻的降低。

穴位皮肤导电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均能引起穴位皮肤电阻的变化。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机体处于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下,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和测量的方法以及采用不同的针刺或艾灸治疗时,经穴部位的皮肤导电量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2.穴位的高电位特性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有学者就发现了人体表面存在着许多皮肤电位较周围皮肤高而且随内脏功能变化而变化的特殊位点,它们的分布位置与传统中医记载的经穴位置十分近似。目前已有的报道均表明穴位的皮肤电位较非穴位高,并随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而改变,而且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全身各部穴位的电位并不相同。通过检测发现,面部穴位的皮肤电位最高,躯干穴位次之,四肢穴位较低,其中上肢又较下肢低。还有资料表明,不同特定穴的皮肤电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五输穴的皮肤电位由高到低依次为井>荥>输>原>经,而到合穴时再升高,足六经的五输穴(合穴除外)皮肤电位高于手六经。

穴位的皮肤电位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变化而发生波动。由于测量仪器的不同,测试的条件、方法存在差异,再加上受试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测试时间的不同,正常情况下各经穴皮肤电位的正常值尚不能确定。在实际应用中均是与对侧同名穴位对比,或与本经的穴位皮肤电位均值比较,来判断失衡与否。

影响穴位皮肤电位变化的因素较多,如测定时间、机体功能状态以及刺激的方式都会对穴位皮肤电位产生影响,穴位的皮肤电位可以随着机体功能的昼夜变化而波动。绝大多数以子时为界,子时前电位高,子时最低,子时后又升高,不同经脉的穴位在相同的生理状态或同一经脉的穴位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其穴位的皮肤电位变化也不相同。正常人体在进食、排尿、排便前后,相应经穴的皮肤电位会发生明显变化,如进食后胃经上多数穴位的皮肤电位明显升高,尤以足三里的变化最显著,而膀胱经上至阴、京骨二穴的电位却下降。排尿后膀胱经穴的电位升高,以昆仑、委中明显。排便后测的大肠经上多数穴位的电位出现下降。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双侧同名经穴的皮肤电位是保持平衡的,但在绝大多数患者身上却表现出双侧经穴皮肤电位差值增大的失衡现象。多数患者是在与疾病相关的经脉上出现左右同名经穴皮肤电位的失衡,如肝病患者在肝俞、行间出现电位失衡,而肺病患者则以两侧中府、肺俞的差值增大居多。在针刺经穴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受试者的穴位皮肤电位出现升高现象。但针刺的时间、针刺手法、针刺的方式不同所引起的变化也有差异。

四、经络的其他生物物理学特性研究

1.穴位的高发光特性 研究者发现穴位具有高发光特性。我国的研究人员在用光子计数器对人体体表发光强度测定中发现,人体表发光强度与年龄、体质、机体代谢活动旺盛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不同部位的发光强度也不一致。严智强等通过对人体穴位和非穴位1万余次的检测发现,穴位的发光强度均比非穴位处强。进一步的观察还表明,特定穴的发光强度与一般穴位又有差异,这一现象肯定了特定穴在机体调整作用中的特殊地位。穴位发光测定作为一种检测稳定、重复性较好的检测方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2.穴位和经络处的温度特性 不少研究者发现,经穴部位的皮肤温度高于非穴位处。日本的芹泽胜助教授等对50名20~30岁的正常男性所拍的头、胸、腹、背等部位的2万张全身红外线热像图照片研究结果表明,穴位比其周围组织的温度高出约0.5~1.0℃。1976年西条一止发现在胸腹部存在较周围部位高出0.5~1.0℃的高温线和高温点,这些高温点位置恒定,四季不变,大多与募穴的部位相符合,而且随生理病理的变化出现相应的变化,与经穴的特点颇为一致。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其温度仍然高于周围组织。秋原晖章用红外线摄影对体表拍照后发现,由温差可以清楚地确定出经穴的部位,其在体表的直径约为2mm。意大利的学者则认为通过此种方法可以描记出一个完整的经络分布图。

穴位温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相应脏腑的病变。严智强等对健康人、冠心病患者针刺治疗前后体温信息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经穴部位的温度值具有信息诊断意义。冠心病患者经穴部位的温度明显低于健康人。李佩群等采用DTC-Ⅰ型探穴测温仪对肺癌患者和无肺癌对照组的穴位温度进行检测,113例肺癌患者其新大郄穴(诊断恶性肿瘤的参考穴)温差均大于0.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穴位除与非穴位处的温度存在差异外,同一穴位不同深度的温度也有一定差异。喻凤兰等对曲池、手三里、足三里、承山等穴位按进针深度0.5、1.0、1.5cm三个不同深度进行温度比较,结果显示在1.5cm深处曲池的温度与其他两个深度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手三里、足三里、承山穴1.5cm与1.0cm两个深度的温度明显存在差异。日本的竹之内诊佐夫应用医用彩色热像仪对正常人和55例患者的面部热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证明,正常人的面部热像图轮廓清晰,无明显的色调变化。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即在面部相应部位出现特殊的颜色变化,以此来诊断疾病,准确率可达80.5%,其中糖尿病、心脏病、月经病以及子宫等病的热像图颜色变化尤为明显。

穴位和经络线上的温度变化除有诊断意义外,还可用于指导针灸治疗和判断病情的转归。研究者发现,针刺后,伴随着针感的出现和传导,其红外线热像图会在相应的经脉循行线上出现亮光带或暗带,而且可以多次重复。日本学者采用医用红外线热像仪观察了颈椎病、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的疗效,证实针灸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热像图也有明显变化。我国学者对面瘫的治疗也得出类似结论。冠心病患者经针灸治疗后,其穴位温度明显上升,其温度值向健康人水平恢复,而在非穴位则未见此种变化。

五、经络的生化特性研究

除了对经络的生物物理特性进行研究外,随着经络研究的逐渐深入,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开始了对经络生化特性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经络具有离子特异性 天津中医药大学从离子角度对经穴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在家兔的经穴部位存在着高Ca 2+ 的现象,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其相应的经脉线上的Ca 2+ 浓度出现特异性变化,其浓度的改变与脏腑的病变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针刺时,又会出现Ca 2+ 沿相关经穴重新分布的趋势。当用络合剂络合掉针刺部位或相应经脉线上的Ca 2+ 后,针刺效应也随即消失。这提示Ca 2+ 可能参与了经络活动,可能是经络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此外,经穴处的K + 、Na + 、H + 浓度与非穴位处相比,也有一定的差异。经穴处的K + 浓度较非经穴处高,而Na + 则低于非经穴处。H + 浓度的升高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应脏腑发生病变。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研究也表明,针刺穴位会出现K + 活度升高、Na + 活度下降或K + 活度降低、Na + 活度升高的现象。

国外有学者采用放射性同位素NaOH、CaCl 2 、TID作示踪剂,皮下注入足三里穴,结果发现Na + 可沿足阳明胃经上下运行,而Ca + 和TID则不能。

经穴上除具有离子的特异性外,经穴处的化学元素也呈特异性变化。昆明医科大学检测了胸膜炎家兔的耳穴染色区和非染色区的一些化学元素,结果发现胸膜炎家兔左右染色区Zn 2+ 、Fe 2+ 、Ca 2+ 等元素的含量不仅明显高于非染色区,而且也比正常家兔的相应区域高。经穴组织处的微量元素,在针刺时Zn的含量增高。

2.经络的代谢特性 目前的研究初步揭示,在经穴和经络循行线上,存在代谢旺盛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匈牙利学者观察到人体经穴处的CO 2 呼出量明显高于非穴位。近年来,我国学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除经穴外,经络线上的CO 2 呼出量也明显高于经线外。湖北中医药大学的王华等人观察到足三里、曲池、合谷、上巨虚等经穴组织深层的PO 2 较非穴位处高,而且穴位组织的PO 2 有较好的对称性和稳定性。

3.经络的其他生化特性 有人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穴位是与特定部位化学组成相似程度较大的细胞群,经络是化学组成相似程度比较大的细胞群的连续。张颖清通过分析脏器和与之相对应的穴位组织的氨基酸结构,并以非对应穴和其他脏器组织做对照,结果发现脏腑及其相对应经穴的氨基酸组成的相似程度,远比非对应穴位和其他脏器组织高,称之为经络的氨基酸特性。

有人发现沿经导入不同的化学物质,对循经感传的激发程度产生明显的差异。汪桐等人的实验揭示,沿经导入乙酰胆碱、肾上腺素、三磷酸腺苷后,循经感传的激发,以乙酰胆碱最好,肾上腺素次之,而三磷酸腺苷几乎没有作用。

六、微经络与全息的研究

生物个体是一个大系统,它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小系统组成,在大系统和这些小系统之间存在着全息对应关系,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全息现象。整个机体可以像制图似地被缩小到该机体的某一部位上,不同器官和功能可在其机体一定部位范围内的表明反映出来。

人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机体每一局部都包含着机体全部的信息,并可通过局部反映出来,即整体成比例地缩小,这就是全息。有人通过全息理论发现第二掌骨侧分布着一组穴位群,如果以整体上相关部位或器官的名称来命名,则穴位的排列结果正好是整体在这一部分的成比例的缩小。经过反复大量的测试,进一步发现,人体任何一个肢节,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都有着与第二掌骨侧相同的穴位分布规律,都是整体在这一肢节的缩影。也就是说,人体任一肢节或其他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部分穴位,如果以其对应的肢体上的部位的名称命名,则穴位排布的结果使任一肢节或其他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部分恰像是整个人体的缩小。而且,每两个生长轴线连续的肢节或每两个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部分,总是对立的两极联在一起。

1976年,美国学者Dale提出了“微针系统”的概念。他把针刺系统分为两类:一种是巨针系统,即经典的,分布于全身的经络和穴位;另一种就是微针系统,即身体某一特定部位反映机体的每个主要器官和脏器。目前的微针系统主要包括:头针、耳针、面针、鼻针、眼针、口针、唇针、舌针、颈针、手针、足针、腕踝针、第二掌骨侧针等。

Dale认为,微针系统上有经络的存在,称之为“微经络”,微针系统和巨针系统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微经络与传统经络之间的联系。经络的不平衡也可反映在微经络上。刺激微针系统中相应的反应点,通过微经络可以纠正经络的失衡,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Wg1JmpxKXBhE9cIutjzr97Av3+XzVSs5kIOSUhHxp6nEIPjqo8nV45miORS7Bc9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