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一节 <<<

经络系统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脏腑、经络、皮肉、筋骨、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均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各自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中医学认为,人体各组成部分既指实体结构,又含生理功能,即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以其经脉和络脉构成复杂的经络系统,广泛分布于人体各部。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了经络,并通过理性思维建立了经络学说。千百年来,经络学说不仅一直指导着针灸临床实践,而且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对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解释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指导中医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认为,经络概念的提出、经络学说的建立使针灸学走上了理性认识的发展道路,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络的含义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犹如直行的径路,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则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内属腑脏,外络肢节,行气血,通阴阳,沟通表里内外,网络周布全身,把人体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保持其功能活动的协调和平衡。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经络学说就是阐明经络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规律的学说。《灵枢·经别》指出:“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充分说明了学习和研究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在内连属于腑脏,在外联络于筋肉、皮肤。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组成。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同体内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即《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行的支脉,它们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补正经之不足。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浮络是循行于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它们主要是加强各部联系和网络经脉不及的部分。

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所以称“十二经筋”。经筋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所以,把全身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称“十二皮部”。

1.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属腑。

十二经脉“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在体内与脏腑有明确的属络关系。其中阴经属脏络腑主里,阳经属腑络脏主表。除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之间也存在着表里配偶关系。《素问·血志形气》提出:“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分布在人体内外,经脉中的气血是循环贯注的,即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而且与前后正中的督脉和任脉也相通。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也就是营气的运行顺序,其流注次序如下图(图1)。

图1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1)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少商穴)。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前行,走向示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2)手阳明大肠经:起于示指桡侧端(商阳穴),沿示指桡侧上行,经过合谷穴,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穴),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过大迎穴,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过地仓穴,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交于足阳明胃经。

(3)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迎香穴),夹鼻上行至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睛明穴),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夹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至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神庭穴)。

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胸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夹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穴。

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分支: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

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4)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商丘穴),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至冲门穴,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上行,夹咽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5)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夹食道上行,连于目系。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6)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直上过腕部外侧阳谷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深入胸腔,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

分支:从面颊部分出,斜向目眶下缘直达鼻根部,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7)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膂),深入腹腔,络肾,属膀胱。

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

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夹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昆仑穴,在足跟部折向前,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8)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指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然谷穴,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膻中穴,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9)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中,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

分支:从掌中劳宫穴分出,沿无名指出其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10)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外侧阳池穴,上行尺骨、桡骨之间,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项后,左右交会于大椎,上行到项,沿耳后(翳风穴),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

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在面颊部与前一分支相交,至目外眦(瞳 穴),交于足少阳胆经。

(11)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瞳 穴),向上至头角(颔厌穴),再向下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

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到目外眦后方。

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行至目眶下,向下的经过下颌角颊车穴,下行至颈部人迎穴,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后,进入胸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髋关节环跳穴处。

直行者: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肋,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

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12)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下至足大趾外侧端(大敦穴),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百会穴。

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在口唇之内。

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2.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由于它们的分布不像十二经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①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如:“阳维维于阳”,组合所有的阳经,“阴维维于阴”,组合所有的阴经;带脉“约束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冲脉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督脉“总督诸阳”,任脉为“诸阴之海”等。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奇经“溢出”,给予补充。③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府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1)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龈交穴处。

分支:从脊柱后面分出,属肾。

基本功能:督,有总管、统率的意思。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之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为“阳脉之海”。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的联系。

(2)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分支:从胞中出,向后与冲脉偕行于脊柱前。

基本功能:任,有担任、妊养的意思。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又称“阴脉之海”。任,又与“妊”意义相通。其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称“任主胞胎”。

(3)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起与足少阴肾经相并,夹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分支:与足少阴之大络同起于肾,向下从气街部浅出体表,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又有支脉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脚背,进入大足趾。

分支:从胞中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

基本功能:冲,有要冲的意思。冲脉上行至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或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冲脉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密切关系。

(4)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在腹面的带脉下行到少腹。

基本功能:带脉围腰一周,犹如束带,能约束纵行诸脉,调节脉气,使纵行诸脉之气不下陷。又主司妇女带下。

(5)阴跷脉、阳跷脉:跷脉左右成对。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

阴跷脉从内踝下照海穴分出,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从外踝下申脉穴分出,沿外踝后上行,经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夹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

基本功能:跷,有轻健跷捷的意思。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古人还有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之说。

(6)阴维脉、阳维脉: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基本功能:维,有维系的意思。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3.络脉 络脉亦称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另外,如再加上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细微络脉称为“浮络”。十五络脉对全身无数细小络脉起着主导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加强表里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渗注气血于体表。

十五别络的分布有一定的部位,其中十二经脉的别络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表里两经的别络相互联络;任脉之络分布于腹部,督脉之络分布于背部,脾之大络分布在身之侧部,胃之大络分布在左胸前乳下。其具体分部部位如下:

手太阴之别络:从列缺穴处分出,起于腕关节上方,在腕后半寸处走向手阳明经;其支脉与手太阴经相并,直入掌中,散布于鱼际部。

手阳明之别络:从偏历穴处分出,在腕后三寸处走向手太阴经;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肩髃,上行至下颌角,遍布于牙齿,其支脉进入耳中,与宗脉会合。

足阳明之别络:从丰隆穴处分出,在外踝上八寸处,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与各经的脉气相合,向下联络咽喉部。

足太阴之别络:从公孙穴处分出,在第一趾跖关节后一寸处,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手少阴之别络:从通里穴处分出,在腕后一寸处走向手太阳经;其支脉在腕后一寸半处别而上行,沿着本经进入心中,向上系舌本,连属目系。

手太阳之别络:从支正穴处分出,在腕后五寸处向内注入手少阴经;其支脉上行经肘部,网络肩髃部。

足太阳之别络:从飞阳穴处分出,在外踝上七寸处,走向足少阴经。

足少阴之别络:从大钟穴处分出,在内踝后绕过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贯腰脊。

手厥阴之别络:从内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浅出于两筋之间,沿着本经上行,维系心包,络心系。

手少阳之别络:从外关穴处分出,在腕后二寸处,绕行于臂膊外侧,进入胸中,与手厥阴经会合。

足少阳之别络:从光明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厥阴经,向下联络足背。

足厥阴之别络:从蠡沟穴处分出,在内踝上五寸处,走向足少阳经;其支脉经过胫骨,上行到睾丸部,结聚在阴茎处。

任脉之别络:从鸠尾(尾翳)穴处分出,自胸骨剑下行,散布于腹部。

督脉之别络:从长强穴处分出,夹脊柱两旁上行到项部,散布在头上;下行的络脉从肩胛部开始,从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

脾之大络:从大包穴处分出,浅出于渊腋穴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

胃之大络:足阳明经的另一支大的经脉,名虚里。它贯穿横膈,网络肺脏,出于左侧乳房的下方,其脉气搏动不停,应手可得。

十五络脉的作用:一是加强了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十二经脉的络脉,从四肢的肘膝以下部位分出,阴经的络脉走向相表里的阳经,阳经的络脉走向相表里的阴经,阴阳经的络脉相互交通连接。通过十二经脉的络脉,加强了十二经中互为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二是具有统属全身络脉的作用。十五络脉作为络脉系统的主干,统属全身络脉,十五络脉逐级分支为较小的络脉、孙络、浮络等,从而使十二经脉气血由线状流行逐渐扩展为面状弥散,充分发挥营卫气血津液对周身的渗灌、濡养作用。

三是输送营卫气血,渗灌濡养周身组织的作用。络脉输送营卫气血,濡养周身组织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孙络来完成的。孙络细小,密布全身,循行于经脉中的营卫气血,通过孙络而布散全身,以温养、濡润所有组织,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4.经别 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相为表里的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所以,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每一对相为表里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

(1)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一合):足太阳经别从足太阳经脉的腘窝部分出,其中一条支脉在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上行归属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后散布于心脏内;直行的一条支脉,从脊柱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脉气仍注入足太阳本经。足少阴经别从足少阴经脉的腘窝部分出,与足太阳的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在十四椎(第二腰椎)处分出,归属带脉;直行的一条继续上行,系舌根,再浅出项部,脉气注入足太阳的经别。

(2)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二合):足少阳经别从足少阳经脉在大腿外侧循行部位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毛际,同足厥阴的经别会合,上行进入季胁之间,沿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而上达肝脏,通过心脏,夹食道上行,浅出下颌、口旁,散布在面部,系目系,当目外眦部,脉气仍注入足少阳经。足厥阴经别从足厥阴经脉的足背上处分出,上行至毛际,与足少阳的经别会合并行。

(3)足阳明与足太阳经别(三合):足阳明经别从足阳明经脉的大腿前面处分出,进入腹腔里面,归属于胃,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过心脏,沿食道浅出口腔,上达鼻根及目眶下,回过来联系目系,脉气仍注入足阳明本经。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的股内侧分出后到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贯通舌中。

(4)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四合):手太阳经别从手太阳经脉的肩关节部分出,向下入于腋窝,行向心脏,联系小肠。手少阴经别从手少阴经脉的腋窝两筋之间分出后,进入胸腔,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在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相合。

(5)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五合):手少阳经别从手少阳经脉的头顶部分出,向下进入锁骨上窝。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腹中。手厥阴经别从手厥阴经脉的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分别归属于上、中、下三焦,向上沿着喉咙,浅出于耳后,于乳突下同手少阳经会合。

(6)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六合):手阳明经别从手阳明经脉的肩髃穴分出,进入项后柱骨,向下者走向大肠,归属于肺;向上者,沿喉咙,浅出于锁骨上窝,脉气仍归属于手阳明本经。手太阴经别从手太阴经脉的渊腋处分出,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胸腔,走向肺脏,散布于大肠,向上浅出锁骨上窝,沿喉咙,合于手阳明的经别。

十二经别的作用:一是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表里之间的特点,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经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加强了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十二经脉有表经和里经的相互配合,阳经为表,属腑络脏;阴经为里,属脏络腑。十二经别从其本经经脉分出之后,阴经的经别多走向相表里的阳经经别,这样就使十二经脉互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又增加了一种联系。十二经别在进入胸腹后,绝大多数经别多经过该经脉所属络的脏腑,特别是阳经经别全部都联系本经所属络的脏腑,就使体内一脏一腑的配合以及表里两经在内行部分的联系更加密切。

二是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部的联系。在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中,上达头面的多为阳经,阴经除心经和肝经外,多不联系头面部。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由于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从而突出了头面部经脉的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使“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如手足三阴经穴位之所以能治疗头面和五官疾病,与阴经经别合于阳经经别而上头面的循行是分不开的。临床上常用的列缺治疗偏正头痛就是阴经穴位治疗头面疾患的具体体现。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部的联系,也为近代发展起来的头针、面针、耳针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是突出了阳经的重要性。从经别的循行分别可以看出,阴经经别依附于阳经的经别,阳经经别较阴经经别更为重要。这不仅表现在形成六合过程中阴经经别合入阳经经别,还可以从经别深入体腔联系脏腑中得到证实。阳经的经别从肢体进入体腔后,大多数又再浅出颈项,仍合于所分出的阳经,阴经的经别从其本经分出之后,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的经别并行或会合,最后会合于相表里的阳经。十二经别中无论阴经经别或阳经经别,最终都归于阳经。而且在体腔内,阳经经别不仅联系本腑,还与本经所络之脏相联系,从而突出了阳经的重要性。

四是弥补了十二经脉分布的不足,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通过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不仅使经脉对所属络的脏腑的联系更为密切,而且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从面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如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手阳明大肠经上颈贯颊,均与咽喉无直接联系,但由于手厥阴心包经别“出循喉咙”,手阳明经别“上循喉咙”,所以手厥阴心包经的大陵、间使,手阳明大肠经的商阳、二间、三间都能治疗咽喉疾患。又如足太阳膀胱经上的承山之所以能够治疗与本经循行无直接联系的肛肠部位的疾患,也是因为足太阳经别“别入于肛”。

五是加强了各经与心的联系。由于诸经经别多与心联系,不仅加强了各经与心的联系,说明了心在五脏六腑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体现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临床上常用足阳明胃经上的足三里、内庭、解溪治疗癫狂、不寐、多梦等心经的病症,正是因为足阳明经别“上通于心”,从而沟通了足阳明胃经与心的联系。

5.经筋 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体系,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所以也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其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主司全身关节的屈伸运动。

经筋的分布,一般都在浅部,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经筋的分布,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循行走向不尽相同。其具体分布如下:

足太阳经筋:起于足小趾,向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在下者沿外踝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腨外),上向腘内侧,与腘部另支合并上行结于臀部,向上夹脊到达项部;分支入结入舌根;直行者结于枕骨,上行至头顶,从额部下,结于鼻;分支形成“目上纲”(即上睑),向下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后外侧结于肩髃;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出,上方结于耳后乳突(完骨)。又有分支从缺盆出,斜上结于鼻旁。

足少阳经筋:起于第四趾,向上结于外踝,上行沿胫外侧缘,结于膝外侧;其分支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后边结于骶部。直行者,经季胁,上走腋前缘,系于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者,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行于太阳筋的前方,沿耳后,上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颌,上结于鼻旁;分支结于目外眦,成“外维”。

足阳明经筋:起于第二、三、四趾,结于足背;斜向外上盖于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大转子部),向上沿胁肋,连属脊椎。直行者,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结于腓骨部,并合足少阳的经筋。直行者,沿伏兔向上,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向上分布于腹部,结于缺盆,上颈部,夹口旁,会合于鼻旁,下方结于鼻部,上方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为“目上纲”(上睑),阳明经筋为“目下纲”(下睑)。其中分支从面颊结于耳前。

足太阴经筋:起于大足趾内侧端,向上结于内踝;直行者,络于膝内辅骨(胫骨内踝部),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上向腹部,结于脐,沿腹内,结于肋骨,散布于胸中;其在内的经筋附着于脊椎。

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的下边,同足太阴经筋并斜行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髁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脊里,夹膂,向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会合。

足厥阴经筋:起于足大趾上边,向上结于内踝之前,沿胫骨向上结于胫骨内髁之上,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联络各经筋。

手太阳经筋:起于手小指上边,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内侧缘,结于肘内锐骨(肱骨内上髁)的后面,进入并结于腋下,其分支向后走腋后侧缘,向上绕肩胛,沿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分支进入耳中;直行者,出耳上,向下结于下额,上方连属目外眦。还有一条支筋从颌部分出,上下颌角部,沿耳前,连属目外眦,上额,结于额角。

手少阳经筋:起于手无名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结于肘部,上绕上臂外侧缘上肩,走向颈部,合于手太阳经筋。其分支当下颌角处进入,联系舌根;另一支从下颌角上行,沿耳前,连属目眦,上额,结于额角。

手阳明经筋:起于示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外侧,结于肩髃;其分支,绕肩胛,夹脊旁;直行者,从肩髃部上颈;分支上面颊,结于鼻旁;直行的上出手太阳经筋的前方,上额角,络头部,下向对侧下额。

手太阴经筋:起于手大拇指上,沿指上行,结于鱼际后,行于寸口动脉外侧,上沿前臂,结于肘中;再向上沿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结于肩髃前方,上面结于缺盆,下面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合会于膈下,到达季胁。

手厥阴经筋:起于手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内侧,上经上臂内侧,结于腋下,向下散布于胁肋的前后;其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

手少阴经筋:起于手小指内侧,结于腕后锐骨(豆骨),向上结于肘内侧,再向上进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行于乳里,结于胸中,沿膈向下,系于脐部。

十二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十二经筋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四肢、头面、躯干等处,在全身各关节部位结聚,使四肢百骸相互联系,或支撑人体得以坐立行走,或相互协调以进行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素问·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十二经筋附着、连属于骨骼,结聚于关节,对骨骼具有约束作用,可以使机体得以保持一定的位置和姿势。在经气的调节下,阴阳经筋协同作用,刚柔并济,使关节的屈伸活动自如。

6.皮部 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的分布部位分区。《素问·皮部论》:“皮有分部”;“皮者,脉之部也”。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经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称为十二皮部。“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就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

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是机体的卫外屏障,具有保护机体、抗御外邪和反应病证的作用。

生理状态下,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六淫之邪不能侵袭人体。而在病理状态下,皮部又成为最先感受外邪之处。皮部是经络的皮肤分区,与经脉、络脉,特别是浮络的关系极其密切。中医理论认为,凡是经络的局部疾患,多与其所统辖的皮肤部位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局部的疾患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则病邪蔓延,以致脏腑受损,罹患大病。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言:“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皮部理论在针灸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诊断方面,由于“皮部以经脉为纪”,故可根据体表皮肤局部的病理变化,如丘疹、硬结、溃疡等,作为经络脏腑疾病定位的依据。此外,由于皮部为浮络所分布,所以还可以根据皮肤和浮络的颜色变化可确定经络脏腑疾患的性质。《素问·皮部论》中已明确指出:“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在治疗方面,古代刺法中浅刺皮肤的“半刺”“毛刺”都是根据皮部理论而实施的刺法。近代临床中广泛应用的皮肤针、挑治法、敷贴法、灸法以及推拿、按摩等疗法,都是以皮部理论为指导的。由此可见,皮部理论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既是广泛的,也是相当重要的。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说明经络在生理、病理、诊断和防治疾病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功能是如下。

1.运行气血,调和阴阳 在正常情况下,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脏腑肌肤,和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以维持人体各部分的正常功能。《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和《难经》:“经脉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的论述就是这个意思。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窍,皮毛筋骨肉等,虽然有各自的生理功能,但在正常的功能活动中,必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协调和平衡,而这主要是通过经络来实现的。

2.抵御病邪,反应病痛 气血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如果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而使经气的运行失常,机体抵御病邪的能力就会减弱,罹至病患,即《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遂,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缪刺论》:“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则是指出了外邪致病的传变次序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轻而重的过程。

相反,脏腑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上来。《灵枢》关于:“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咳动肩背……邪在肝,则两胁中痛……”(《五邪》),“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邪气脏腑病形》),“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邪客》)等论述都说明经络具有由表及里,通内达外的作用。

3.传导经气,调整虚实 经脉具有感应传导经气、调整虚实的作用。针灸治疗当经气循经到达病所时,病痛就会减轻,乃至消失,异常的功能即趋于恢复。《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指出针刺治病的关键是“得气”(包括感传)。至于“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九针十二原》)以及“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根结》)的论述则更加明确的说明,针刺治疗主要是通过疏通经脉,调和血气,以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

4.保持机体与外环境的平衡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存于自然界之中,时时刻刻都在与自然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即《灵枢·邪客》:“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而人体的功能活动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只有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统一的平衡,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素问·宝命全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和《生气通天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则是这一思想的充分体现和具体描述。《灵枢·经别》:“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说明“天人相应”是通过经络而实现的。经络不仅保证了机体活动的协调,而且对于保持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和平衡,实现其正常的生命活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经络学说的应用

1.阐释病理变化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五脏六腑的传变途径;由于脏腑之间通过经脉沟通联系,所以经络还可成为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和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而且也是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通过经络的传导,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于外表,表现于某些特定的部位或与其相应的孔窍。

2.指导疾病的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脏腑,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即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辨证体系。另外,在临床实践中,还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部位,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可有明显的压痛或有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或局部皮肤出现某些形态变化,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灵枢·卫气》中明确指出:“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即通过经络所反应的病候,可以推究疾病的原因,明确疾病的性质,判断疾病的部位。这说明经络学说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经络学说是指导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以望诊和切诊为甚。望经络颜色,是临床望诊的内容之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灵枢·经脉》中曰:“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气青短者少气也。”这说明经脉的分布和变色,与临床望色诊断的关系十分密切。《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说诊病:“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可见经络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也提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素问·经络论》曰:“经之常色何?……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俱见者,谓之寒热。”

临床上运用广泛的望小儿指纹法,实际就是望诊小儿示指络脉。根据小儿示指络脉的浮沉、深浅、色泽和形状,可以判断小儿患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和转归。它和切脉诊断有相同的意义。

经络的望色诊断,除望小儿的示指络脉外,还包括望鱼际络脉和望指甲形色。鱼际位于手大指本节后肌肉丰满处,属于手太阴肺经之部,望鱼际络脉诊断的原理和切脉独取寸口的原理一致。此外,络脉中的气血是以脾胃为化源,胃气上至手太阴,所以诊鱼际络脉也可以候胃气。鱼际之络色青,主胃中寒;鱼际之络青而短小,主少气,属虚证;鱼际络赤,主胃中热。《四诊抉微》总结:“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久痹,赤黑青色,多见寒热。”

经络的切脉诊断,也是切诊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临床切诊,独取手太阴肺经寸口,但在临床上遇到危重患者时,除了寸口之外,还须兼切趺阳、太溪二脉,以验胃气、肾气之存亡。《素问·三部九候》所说的对人身上、中、下各部经穴的遍诊法,以及《伤寒论》提出的人迎、寸口、趺阳上中下三部合参诊脉法等,都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的。

经络的切诊还包括经络穴位的察诊,即用按压和其他方法在经络循行部位和腧穴上以及皮部,观察有无压痛、皮下结节,或者是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弛以及皮肤温度与电阻的变异现象等,借以协助诊断经络和脏腑病变的部位和性质等。针灸临床上一般是通过切按背俞穴及募穴、五输穴、原穴等特定穴来诊断脏腑及经络的疾患。如肝病患者多在肝俞、中封、太冲等穴压痛明显;肾病患者肾俞、太溪等穴有明显压痛。但这种现象只是在部分患者身上出现阳性反应,另一部分患者身上则不出现。

此外,经脉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根据经络的特异联系也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如心火上炎引起舌,特别是舌尖赤痛;肝火上升引起两目红赤;肾虚导致耳聋、足跟痛;肺气壅阻而致鼻塞不通等。

根据经络循行部位所出现的病候还可判断疾病所在的部位和与之相关的经脉脏腑。比如头痛应问清头痛的部位,以判断它属于阳明头痛,或少阳头痛、太阳头痛、厥阴头痛,为治疗提供依据;肩痛可根据疼痛的部位不同,分为阳明病、少阳病及太阳病。

3.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学说广泛地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对针灸、按摩和药物治疗,更具有较大地指导意义。

针灸疗法和按摩疗法,主要是对于某一经(脏腑)的病变,在其病变的邻近部位或经络循行的远隔部位上取穴。以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穴位的选取,首先必须按经络学说来进行辨证,断定疾病属于何经后,再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来选定,这就是“循经取穴”。

经络学说对中医其他各科的临床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最主要的表现在药物归经方面。

药物归经理论在《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成书时代尚未形成,至金元时期,在经络学说发展的同时,在大量药物治疗实践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经络理论进行总结,药物归经之说才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清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中解释说:“如柴胡能治寒热往来,能愈少阳之病;桂枝治畏寒,发热,能愈太阳之病;葛根治肢体大热,能愈阳明之病。盖其止寒热,已畏寒,除大热,此乃柴胡、桂枝、葛根专长之事。因其能治何经之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金元时代的张洁古,在他所编著的《珍珠囊》一书中,将药物归经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补土学派创始人李东垣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各经脉尚有引经药、报使药、向导药,使药物归经理论又向前发展了一步。后世医家不断对药物归经进行补充和发展,使之成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经络学说在药物归经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4.指导预防和养生 通过练气功和导引等,培育元气,顺应自然,合于天道,达到养生防病,颐养天年的目的。 kiKnNZkNj827/d3VX4FojaAWBXmE/CaZLQGsCifYOVTsifX7G09qKAt+cztnQgQ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