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正徘徊瞻顾,不知何以为计时,高升突然眼前一亮,那个在吃“门板饭”的,一定是了。杭州的饭店,犹有两宋的遗风,楼上雅座,楼下卖各样熟食,卸下排门当案板,摆满了朱漆大盘,盛着现成菜肴。另有长条凳,横置案前,贩夫走卒,杂然并坐,称为吃门板饭。一碗饭盛来,像座塔似的堆得老高,不是吃惯了的,无法下箸,不知从顶上吃起,还是从中腰吃起。所以那些穿短打的一见这位穿大衫儿的落座,都不免注目,一则是觉得衣冠中人来吃门板饭,事所罕见;二则是要看他如何吃法。不会吃,“塔尖”会倒下来,大家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就在这时,高升已经赶到,侧面端详,十有八九不错,便冒叫一声:“胡少爷!”

这一声叫,那班穿短打的都笑了,哪有少爷来吃门板饭的?

高升到杭州虽不久,对这些情形已大致明白,自己也觉得“胡少爷”叫得不妥,真的是他,他也不便答应,于是走到他身边问道:“请问,贵姓可是胡?”

“不错。怎地?”

“台甫可是上雪下岩?”

正是胡雪岩,他把刚拈起的竹箸放下,问道:“我是胡雪岩。从未见过尊驾——”

高升看他衣服黯旧,于思满面,知道这位“胡少爷”落魄了,才去吃门板饭。如果当街相认,传出去是件新闻,对自己老爷的官声不大好听,所以此时不肯说破王有龄的姓名,只说:“敝上姓王,一见就知道。胡少爷不必在这里吃饭了,我陪了你去看敝上。”

说罢不问青红皂白,一手摸一把铜钱放在案板上,一手便去搀扶胡雪岩,跨出条凳,接着便招一招手,唤来一顶待雇的小轿。

胡雪岩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肯上轿,拉住高升问道:“贵上是哪一位?”

“是……”高升放低了声音说,“我家老爷的官印,上有下龄。”

“啊!”胡雪岩顿时眼睛发亮,“是他。现在在哪里?”

“公馆在清河坊。胡少爷请上轿。”

等他上了轿,高升说明地址。等小轿一抬走,高升又赶了去见王有龄,略略说明经过。王有龄欢喜无量,也上了蓝呢大轿,催轿班快走。

一前一后,几乎同时抬到王家。高升先一步赶到,叫人开了中门,两顶轿子,一起抬到厅前。彼此下轿相见,都有疑在梦中的感觉,尤其是王有龄,看到胡雪岩穷途末路的神情,鼻子发酸,双眼发热。

“雪岩!”

“雪轩!”

两个人这样招呼过,却又没有话了,彼此都有无数话梗塞在喉头,还有无数话积压在心头,但嘴只有一张,不知先说哪一句。

一旁的高升不能不开口了:“请老爷陪着胡少爷到客厅坐!”

“啊!”王有龄这才省悟,“来,来!雪岩且先坐下歇一歇再说。也不必在外面了,请到后面去,舒服些。”

一引引到后堂,躲在屏风后面张望的王太太慌忙回避。胡雪岩瞥见裙幅飘动,也有些踌躇。这下又提醒了王有龄。

“太太!”他高声喊道,“见见我这位兄弟!”

这样的交情,比通家之好更进一层,真个如手足一样。王太太便很大方地走了出来,含着笑,指着胡雪岩,却望着她丈夫问:“这位就是你日思夜梦的胡少爷了!”

“不敢当这个称呼!”胡雪岩一躬到地。

王太太还了礼,很感动地说:“胡少爷!真正不知怎么感激你。雪轩一回杭州,就去看你,扑个空回来,长吁短叹,不知如何是好。我埋怨雪轩,这么好的朋友,哪有不请教人家府上在哪里的道理?如今好了,是在哪里遇见的?”

“在,在路上。”胡雪岩有些窘。

王有龄由意外惊喜所引起的激动,这时已稍稍平伏,催着他妻子说:“太太!我们的话,三天三夜说不完,你此刻先别问,我们都还没有吃饭,看看,有现成的,先端几个碟子来喝酒。”

“有,有。”王太太笑着答道,“请胡少爷上书房去吧,那里清静。”

“对了!”

王有龄又把胡雪岩引到书房,接着王太太便带着丫头、老妈子,亲来照料。胡雪岩享受着这一份人情温暖,顿觉这大半年来的飘泊无依之苦,受得也还值得。

“雪轩!”他问,“你几时回来的?”

“回来还不到一个月。”王有龄对自己心满意足,但看到胡雪岩却有些伤心,“雪岩,你怎么弄成这样子?”

“说来话长。”胡雪岩欲言又止地,“你呢?我看很得意?”

“那还不是靠你?连番奇遇,什么《今古奇观》上的‘倒运汉巧遇洞庭红’,比起我来,都算不了什么!”王有龄略停一停,大声又说,“好了!反正只要找到了你就好办了。来,来,今天不醉不休。”

另一面方桌上已摆下四个碟子、两副杯筷,等他们坐下,王太太亲自用块手巾,裹着一把酒壶来替他们斟酒。胡雪岩便慌忙逊谢。

“太太!”王有龄说,“你敬了兄弟的酒,就请到厨房里去吧,免得兄弟多礼,反而拘束。”

于是王太太向胡雪岩敬过酒,退了出去,留下一个丫头侍候。

于是一面吃,一面说,王有龄自通州遇见何桂清开始,一直谈到奉委海运局坐办,其间也补叙了他自己的家世。所以这一席话谈得酒都凉了。

“恭喜,恭喜!”胡雪岩此时已喝得满面红光,那副倒霉相消失得无形无踪,很得意地笑道,“还是我的眼光不错,看出你到了脱运交运的当儿,果不其然。”

“交运也者,是遇见了你。雪岩,”王有龄愧歉不安地说,“无怪乎内人说我糊涂,受你的大恩,竟连府上在哪里都不知道。今天,你可得好好儿跟我说一说了。”

“自然要跟你说。”胡雪岩喝口酒,大马金刀地把双手撑在桌角,微偏着头问他,“雪轩,你看我是何等样人?”

王有龄看他的气度,再想一想以前茶店里所得的印象,认为他必是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但不免有些甘于下流,所以不好好读书,成天在茶店里厮混。当然,这“甘于下流”四字,他是不能出口的,便这样答道:“兄弟,我说句话,你别生气。我看你像个纨绔。”

“纨绔?”胡雪岩笑了,“你倒不说我是撩鬼儿!”这是杭州话,地痞无赖叫“撩鬼儿”。

“那我就猜不到了。请你实说了吧,我心里急得很!”

“那就告诉你,我在钱庄里‘学生意’——”

胡雪岩父死家贫,从小就在钱庄里当学徒,杭州人称为“学生子”,从扫地倒溺壶开始。由于他绝顶聪明,善于识人,而且能言善道,手面大方,所以三年满师,立刻便成了那家钱庄一名得力的伙计。他起先是“立柜台”,以后获得东家和“大伙”的信任,派出去收账,从来不曾出过纰漏。

前一年夏天跟王有龄攀谈,知道他是一名候补盐大使,打算着想北上“投供”、加捐时,胡雪岩刚有笔款子可收。这笔款子正好五百两,原是吃了“倒账”的,在钱庄来说,已经认赔出账,如果能够收到,完全是意外收入。

但是,这笔钱在别人收不到。欠债的人有个绿营的营官撑腰,他要不还,钱庄怕麻烦,也不敢惹他。不过此人跟胡雪岩很谈得来,不知怎么发了笔财,让胡雪岩打听到了去找他,他表示别人来不行,胡雪岩来另当别论,很慷慨地约期归清。

胡雪岩一念怜才,决定拉王有龄一把。他想,反正这笔款子在钱庄已经无法收回,如今转借了给王有龄,将来能还最好,不能还,钱庄也没有损失。这个想法也不能说没有道理,悄悄儿做了,人不知,鬼不觉,一时也不会有人去查问这件事。坏就坏在他和盘托出,而且自己写了一张王有龄出面的借据送到总管店务的“大伙”那里。

“大伙”受东家的委托,如何能容胡雪岩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念在他平日有功,也不追保,请他卷了铺盖。这一下在同行中传了出去,都说他胆大妄为,现在幸亏是五百两,如果是五千两、五万两,他也这样擅作主张,岂不把一爿店都弄“倒灶”了?

为了这个名声在外,同业间虽知他是一把好手,却谁也不敢用他。同时又有人怀疑他平日好赌,或许是在赌博上失利,无以为计,饰词挪用了这笔款子。这个恶名一传,生路就越加困难了。

“谢天谢地,”胡雪岩讲到这里,如释重负似的说,“你总算回来了!不管那笔款子怎么样,以你现在的身份,先可以把我的不白之冤洗刷干净。”

润湿了双眼的王有龄,长长叹了口气:“唉,如果你我没有今天的相遇,谁会想得到我冥冥中已经害得你好惨。如今,大恩不言谢,你看我该怎么办?”

“这要看你。我如何能说?”

“不,不!”王有龄发觉自己措词不妥,赶紧抢着说道,“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怎么样把面子十足挣回来,这我有办法。现在要问你的是,你今后作何打算?是不是想回原来的那家钱庄?”

胡雪岩摇摇头,说了句杭州的俗语:“回汤豆腐干,没有味道了。”

“那么,是想自立门户?”

这句话说到了他心里,但就在要开口承认时,忽然转念:开一家钱庄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本钱也要有人照应;王有龄现在刚刚得了个差使,力量还有限;如果自己承认有此念头,看他做人极讲义气,感恩图报,一定想尽办法来帮自己,千斤重担挑不动而非挑不可,那就先要把他自己压坏,这怎么可以?

有些警惕,胡雪岩便改口了。“我不想再吃钱庄饭。”他说,“你局里用的人大概不少,随便替我寻个吃闲饭的差使好了。”

王有龄欣悦地笑了,学着杭州话说:“闲饭是没有得把你吃的。”

胡雪岩心里明白,他会在海运局里给他安排一个重要职司,到那时候,好好拿些本事来帮一帮他。把他帮发达了,再跟他借几千两银子出来作本钱,那就受之无愧了。

吃得酒醉饭饱,沏上两碗上好的龙井茶,赓续未尽的谈兴。王有龄提到黄宗汉的为人,把椿寿一案当作新闻来讲,又提到黄抚台难伺候,然后话锋一转,接上今日上院谒见的情形。

“那么你现在预备怎么样呢?”胡雪岩问——意思是问他如何能够把应运的漕米,尽速运到上海,交兑足额。

“我有什么办法?只有尽力去催。”

“难!”胡雪岩摇着头说,“你们做官的,哪晓得人家的苦楚?一改海运,漕丁都没饭吃了。所以老实说一句,漕帮巴不得此事不成!你们想从运河运米到上海,你急他不急,慢慢儿拖你过限期,你就知道他的厉害了。”

“啊!”王有龄矍然而起,“照你这一说,是非逾限不可了。那怎么办呢?”

“总有办法好想。”胡雪岩敲敲自己的太阳穴说,“世上没有没有办法的事,只怕不用脑筋。我就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包你省事,不过要多花几两银子,保住了抚台的红顶子,这几两银子也值。”

王有龄有些不大相信,但不妨听他讲了再说,便点点头:“看看你是什么好办法。”

“米总是米,到哪里都一样。缺多少就地补充,我的意思是,在上海买了米,交兑足额,不就没事了吗?”

他的话还没有完,王有龄已经高兴得跳了起来:“妙极,妙极!准定这么办。”

“不过有一层,风声千万不可泄漏。漕米不是少数,风声一漏出去,米商立刻扳价。差额太大,事情也难办。”

“是的。”王有龄定定神盘算了一会儿,问道,“雪岩,你有没有功名?”

“我是一品老百姓。”

“应该去报个捐,哪怕是‘未入流’,总算也是个官,办事就方便了。现在我只好下个‘关书’,”王有龄又踌躇着说,“也还不知道能不能聘你当‘文案’。”

“慢慢来,慢慢来!”胡雪岩怕他为难,赶紧安慰他说。

“怎么能慢呢?我要请你帮我的忙,总得有个名义才好。”王有龄皱着眉说,“头绪太多,也只好一样一样来。雪岩,你府上还有什么人?”

“一个娘,一个老婆。”

“那我要去拜见老伯母。”

“不必,不必!”胡雪岩急忙拦阻,“目前不必。我住的那条巷,轿子都抬不进去的,舍下也没有个坐处,你现在来不是替我增光,倒是出我的丑。将来再说。”

王有龄知道他说的是老实话,便不再提此事,站起身来说:“你先坐一坐,我就来。”

等他回出来时,手里拿着五十两一张银票,只说先拿着用。胡雪岩也不客气,收了下来,起身告辞,说明天再来。

“今天就不留你了。明天一早,请你到我局里,我专程等你。还有一件,你把府上的地址留下来。”

胡雪岩住在元宝街,他把详细地址留了下来。王有龄随后便吩咐高升,备办四色精致礼物,用“世愚侄”的名帖,到元宝街去替“胡老太太”请安。高升送了礼回来,十分高兴,因为胡雪岩虽然境况不佳,但出手极其大方,封了四两银子的赏号。

“我不肯收,赏得太多了。”高升报告主人,“胡少爷非叫我收不可,他说他亦是慷他人之慨。”

“那你就收下好了。”王有龄心里在想,照胡雪岩的才干和脾气,一旦有了机会,发达起来极快,自己的前程怕与此人的关系极大,倒要好好用一用他。

第二天一早,胡雪岩应约而至,穿得极其华丽。高升早已奉命在等候,一见他来,直接领到“签押房”,王有龄便问:“那家钱庄在哪里?”

“在‘下城’盐桥。字号叫作‘信和’。”

“请你陪我去。你是原经手,那张笔据上是怎么写的?请你先告诉我,免得话接不上头。”

胡雪岩想了一下,徐徐念道:“立笔据人候补盐大使王有龄,兹因进京投供正用,凭中胡雪岩向信和钱庄借到库平足纹五百两整。言明两年内归清,照市行息。口说无凭,特立笔据存照。”

“那么,该当多少利息呢?”

“这要看银根松紧,并无一定。”胡雪岩说,“多则一分二,少则七厘,统算打它一分,十个月的工夫,五十两银子的利息也就差不多了。”

于是王有龄写了一张“支公费六百两”的条谕,叫高升拿到账房。不一会儿管账的司事,亲自带人捧了银子来。刚从藩库里领来的,一百一锭的官宝六锭,出炉以后,还未用过,簇簇光新,颇为耀眼。

“走吧!一起到信和去。”

“这样,我不必去了。”胡雪岩说,“我一去了,那里的‘大伙’当着我的面,不免难为情。再有一句话,请你捧信和两句,也不必说穿我们已见过面。”

王有龄听他这一说,对胡雪岩又有了深一层的认识。此人居心仁厚,手段漂亮。换了另一个人,像这样可以扬眉吐气的机会,岂肯轻易放弃?而他居然愿意委屈自己,保全别人的面子,好宽的度量!

因为如此,王有龄原来预备穿了公服,鸣锣喝道去唬信和一下的,这时也改了主意,换上便衣,坐一顶小轿,把六锭银子用个布包袱一包,放在轿内,带着高升,悄悄来到了信和。

轿子一停,高升先去投帖。钱庄对官场的消息最灵通,信和的“大伙”张胖子一看名帖,知道是抚台面前的红人,“王有龄”三字也似乎听说,细想一想,恍然记起,却急出一身汗,没奈何,且接了进来再说。

等他走到门口,王有龄已经下轿,张胖子当门先请了个安,迎到客堂,忙着招呼,泡茶拿水烟袋,肃客上坐,然后赔笑问道:“王大老爷光降小号,不知有何吩咐?”

王有龄摘下墨晶大眼镜,从容答道:“宝号有位姓胡的朋友,请出来一见。”

“喔,喔,是说胡雪岩?他不在小号了。王大老爷有事,吩咐我也一样。”

王有龄停了停说:“还没有请教贵姓?”

“不敢!敝姓张,都叫我张胖子,我受敝东的委托,信和大小事体都能作三分主。”

“好!”王有龄向高升说道,“把银子拿出来!”接着转脸向张胖子,“去年承宝号放给我的款子,我今天来料理一下。”

“不忙,不忙!王大老爷尽管放着用。”

“那不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我也知道宝号资本雄厚,信誉卓著,不在乎这笔放款,不过,在我总是早还早了。不必客气,请把本利算一算,顺便把原笔据取出来。”

张胖子刚才急出一身汗,就因为取不来原笔据,那张笔据,当时当它无用,不知弄到什么地方去了。

做钱庄这行生意,交往的都是官员绅士、富商大贾,全靠应酬的手段灵活。张胖子的机变极快,他在想,反正拿不出笔据,便收不回欠款,这件事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把小胡找到,才有圆满解决的希望,此时落得放漂亮些。

因此,他先深深一揖,奉上一顶高帽子:“王大老爷真正是第一等的仁德君子!像您老这样菩萨样的主客,小号请都请不到,哪里好把财神爷推出门?尊款准定放着,几时等雪岩来了再说。倒是王大老爷局里有款子汇划,小号与上海南市‘三大’——大亨、大豫、大丰都有往来,这三家与‘沙船帮’极熟,漕米海运的运费,由小号划到‘三大’去付,极其方便,汇水亦绝不敢多要。王大老爷何不让小号效劳?”

这是他不明内情,海运运费不归浙江直接付给船商,但也不必跟他说破。王有龄依然要还那五百两的欠款,张胖子便再三不肯,推来推去,他只好说了一半实话。

“老实禀告王大老爷,这笔款子放出,可以说是万无一失,所以笔据不笔据,无关紧要,也不知放到哪里去了。改天寻着了再来领。至于利息,根本不在话下,钱庄盘利钱,也要看看人,王大老爷以后照顾小号的地方多的是,这点利息再要算,教敝东家晓得了,一定会怪我。”

话说得够漂亮,王有龄因为体谅胡雪岩的心意,决定做得比他更漂亮,便叫高升把包袱解开,取了五百五十两银子,堆在桌上,然后从容说道:“承情已多,岂好不算利息?当时我也听那位姓胡的朋友说过,利息多则一分二,少则七厘,看银根松紧而定。现在我们通扯一分,十个月工夫,我送子金五十两。这里一共五百五十两,你请收了,随便写个本利还清的笔据给我;原来我所出的那张借据,寻着了便烦你销毁了它。宝号做生意真是能为客户打算,佩服之至。我局里公款甚多,那位姓胡的朋友来了,你请他来谈一谈,我跟宝号做个长期往来。”

张胖子喜出望外,当时写了还清的笔据,交予高升收执。张胖子决不肯收利息,但王有龄非要给不可,张胖子也就只好不断道谢着收了下来。

等他恭送上轿,王有龄觉得这件事做得十分痛快有趣,暗中匿笑。这张胖子想做海运局的生意,一定马上派人去找胡雪岩。谁知胡雪岩已经打定主意,不会回他店里,现在让他吃个空心汤圆,白欢喜一场,也算是对他叫胡雪岩卷铺盖的小小惩罚。

回到局里,会着胡雪岩说了经过。胡雪岩怕信和派人到家去找,戳穿真相,那时却之不可,不免麻烦,所以匆匆赶回家去,预作安排。王有龄也换了公服,上院去谒见黄抚台,还怕他不见,特为告诉刘二,说是为漕米交兑一案,有了极好的办法,要见抚台面禀一切。

刘二因为他交了去的两张“条子”,王有龄都已有了适当的安插,自然见他的情,所以到了里面,格外替他说好话。黄宗汉一听“有了极好的办法”,立刻接见,而且脸色也大不相同了。

等把胡雪岩想出来的移花接木之计一说,黄宗汉大为兴奋,不过不能当时就作决定,因为兹事体大。

于是黄宗汉派“戈什哈”把藩司和督粮道都请了来,在抚署西花厅秘密商议。为了早日交代公事,大家都赞成王有龄所提出来的办法,但也不是没有顾虑。

“漕米悉数运到上海,早已出奏有案。如今忽然在上海买米垫补,倘或叫哪位‘都老爷’知道了,开上一个玩笑。”麟桂迟疑了一下说,“那倒真不是开玩笑的事!”

“藩台的话说得是。”督粮道接口附和,然后瞥了王有龄一眼,自语似的说,“能有个人挡一下就好了。”

所谓“挡一下”,就是有人出面去做,上头装作不知道,一旦出了事,有个躲闪斡旋的余地。抚、藩两宪都明白他的意思,但这个可以来“挡一下”的人在哪里呢?

黄宗汉和麟桂都把眼光飘了过来,王有龄便毫不考虑地说:“我蒙宪台大人栽培,既然承乏海运,责无旁贷,可否交给我去料理?”

在座三上司立刻都表示了嘉许之意,黄宗汉慢吞吞说道:“漕米是天庾正供,且当军兴之际,粮食为兵营之命脉,不能不从权办理。既然有龄兄勇于任事,你们就在这里好好谈一谈吧!”说完,他站起身来,向里走去。

抚台似乎置身事外了,麟桂因为有椿寿的前车之鉴,凡事以预留卸责的地步为宗旨。倒是督粮道有担当,很用心地与王有龄商定了处置的细节。

这里面的关键是,要在上海找个大粮商,先垫出一批糙米,交给江苏藩司倪良耀,然后等浙江的漕米运到上海归垫。换句话说,是要那粮商先卖出,后买进。当然,买进卖出价钱上有差额,米的成色也不同,漕米的成色极坏,需要贴补差价,另外再加盘运的损耗,这笔额子出在什么地方,也得预先商量好。

“事到如今,说不得只好在今年新漕上打主意,加收若干。目前只有请藩库垫一垫。”

“藩库先垫可以。”麟桂答复督粮道说,“不过你老哥也要替兄弟想一想,这个责任我实在担不起,总要抚台有公事,我才可以动支。”

“要公事恐怕办不到,要抚台一句切实的话,应该有的。现在大家同船合命,大人请放心,将来万一出了什么纰漏,我是证人。”

话说到如此,麟桂只得点点头答应:“也只好这样了。”

“至于以后的事,”督粮道拱拱手对王有龄说,“一切都要偏劳!”

这句话王有龄却有些答应不下,因为他对上海的情形不熟,而且江宁一失,人心惶惶,粮商先垫出一批粮食,风险甚大,有没有人肯承揽此事,一点把握都没有。

看他迟疑,督粮道便又说:“王兄,你不必怕!我刚才说过,这件事大家休戚相关,倘有为难之处,当然大家想办法,不会让你一个人坐蜡。王兄,你新硎初发,已见长才,佩服之至,尽管放手去干。”

受到这两句话的鼓励,王有龄想到了胡雪岩,该佩服的另有人。

谈到这里,事情可以算定局了。约定分头办事,麟桂和督粮道另行谒见抚台,去谈差额的垫拨和将来如何开支;王有龄回去立刻便要设法去觅那肯垫出多少万石糙米的大粮商。

等一回海运局,第一个就问胡雪岩,说是从他回家以后,就没有来过,时已近午,想来他要在家吃了饭才来。但一直等到下午三点钟,还不见踪影,王有龄有些急了,他有许多事要跟胡雪岩商量,胡雪岩自己也应该知道,何以如此好整以暇?令人不解。

他没有想到,胡雪岩是叫张胖子缠住了。王有龄出人意表的举动,使得信和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是津津有味地资为话题。胡雪岩在店里的人缘原就不坏,当初被辞退时,实在因为他做事太荒唐,拆的烂污也太大,爱莫能助。以后又因为胡雪岩好面子,自觉落魄,不愿与故人相见,所以渐渐疏远。现在重新唤起记忆,都说胡雪岩的眼光确是厉害,手腕魄力也高人一等。如今且不说有海运局这一层关系,可以拉到一个大主顾,就没有这层关系,照胡雪岩的才干来说,信和如果想要发达,就应该把他请回来。

这一下,张胖子的主意越发坚定了。他原来就有些内疚于心,现在听大家的“口碑”,更有个人的利害关系在内,因为他们这些话传到东家耳朵里,一定会找了自己去问。别的都不说,一张五百两银子的借据竟会弄丢了,这还成什么话?东家在绍兴还有一家钱庄,档手缺人,保不定会把自己调了过去,腾出空位子来请胡雪岩做,那时自己的颜面何存?

为此他找了个知道胡雪岩住处的小徒弟带路,亲自出马。事先也盘算过一遍,胡雪岩四两银子一月的薪水,从离开信和之日起照补,十个月一共四十两银子,打了一张本票用红封袋封好,再备了茶叶、火腿两样礼物,登门拜访。

说也凑巧,等他从元宝街这头走过去,胡雪岩正好从海运局回家,自元宝街那头走过来,撞个正着。胡雪岩眼尖想避了开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雪岩,雪岩!”张胖子跑得气喘吁吁的,面红心跳,这倒好,正可以掩饰他的窘色。

“张先生!”胡雪岩恭恭敬敬地叫一声,“你老人家一向好?”

“好什么?”张胖子埋怨似的说,“从你一走,我好比砍掉一只右手,事事不顺。”

胡雪岩心里有数。张胖子替人戴高帽子的本事极大,三言两语,就可以叫人晕晕糊糊,听他摆布。所以胡雪岩笑笑不答。

“雪岩!”张胖子从上到下把他打量了一遍,“你混得不错啊!”

“托福!托福!”

胡雪岩只不说请他到家里坐的话,张胖子便骂小徒弟:“笨虫!把茶叶、火腿拎进去啊!”等小徒弟往胡家一走,张胖子也挪动了脚步,一面说道:“第一趟上门来看老伯母,总要意思意思,新茶、陈火腿,是我自己的孝敬!”

见此光景,胡雪岩只好请他到家里去坐。张胖子一定要拜见“老伯母”“嫂夫人”。平民百姓的内外之防,没有官府人家那么严,胡雪岩的母亲和妻子都出来见了礼,听张胖子说了许多好听的话。

等坐定了谈入正题。他把王有龄突然来到信和,还清那笔款子的经过,细说了一遍,只把遗失了那张借据这一节,瞒着不提。

讲了事实,再谈感想。“雪岩!”他问,“你猜猜看,王老爷这一来,我顶顶高兴的是啥子?”

“自然是趁此可以拉住一个大主顾。”

这句话说到了张胖子的心里,但是他不肯承认:“不是。雪岩,并非我此刻卖好,要你见情,说实在的,当初那件事,东家大发脾气,我身为‘大伙’,实在叫没法子,只好照店规行事。心里是这样在巴望,最好王老爷早早来还了这笔款子,或者让我发笔什么财,替你赔了那五百两头。这为什么?为来为去为的是你好重回信和。现在闲话少说,喏,”他把预先备好的红封套取了出来,“你十个月的薪水,照补,四十两本票,收好了。走!”

一面说,一面他用左手把红封套塞到胡雪岩手里,右手便来拉着他出门。

“慢来,慢来!张先生,”胡雪岩问道,“怎的一桩事体,我还糊里糊涂。你说走,走到哪里去?”

“还有哪里?信和。”

胡雪岩是明知故问,听他说明白了,便使劲摇头:“张先生,好马不吃回头草,盛情心领,谢谢了。”说着把红封套退了回去。

张胖子双手推拒,责备似的说:“雪岩,这就是你的不是了!”

自此展开冗长的说服工作,他的口才虽好,胡雪岩的心肠也硬,随便他如何导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只是不肯松口。

磨到日已过午,主人家留客便饭,实在也有逐客的意思。哪知张胖子是抱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嬲住胡雪岩,再也不肯走的。“好,多时不见,正要叙叙,我来添茶!”他摸出块碎银子,大声唤那小徒弟,“小瘌痢,到巷口‘皇饭儿’,叫他们送四样菜来:木榔豆腐、件儿肉、响铃儿、荤素菜,另外打两斤‘竹叶青’!”

胡雪岩夫妇要拦拦不住,只好由他。等一喝上酒,胡雪岩就不便“闷声大发财”,听他一个人去说,少不得要找出许许多多理由来推托。无奈张胖子那张嘴十分厉害,就像《封神榜》斗法似的,胡雪岩每祭一样法宝,他总有办法来破。倒是有样法宝,足可使他无法招架,但胡雪岩不肯说。如果肯说破跟王有龄的关系,现在要到海运局去“做官”了,难道张胖子还能一定叫他回信和去立柜台、当伙计?

酒添了又添,话越说越多,连胡雪岩的妻子都有些不耐烦了,正在这不得开交的当儿,来了个不速之客。

“咦!”张胖子把眼睛瞪得好大,“高二爷,你怎么寻到这里来了?”

奉命来请胡雪岩的高升,机变虽快,却也一时无从回答,但他听出张胖子的语气有异,不知其中有何蹊跷,不敢贸然道破来意,愣在那里只拿双眼看着胡雪岩。

看看是瞒不住了,其实也不必瞒,于是胡雪岩决定把他最后一样法宝拿出来。不过说来话长,先得把高升这里料理清楚,才能从容细叙。

“你吃了饭没有?”胡雪岩先很亲切地问,“现成的酒菜,坐下来摆一杯!”

“不敢当,谢谢您老!”高升答道,“胡少爷不知什么时候得空?”

“我知道了。”他看一看桌上的自鸣钟说,“我准四点钟到。”

“那么,请胡少爷到公馆吃个便饭好了。”

把来意交代清楚,高升走了。胡雪岩才歉意地笑道:“实不相瞒,张先生,我已经跟王老爷先见过面了。我不陪他到信和去,其中自有道理,此刻也不必多说。王老爷约我到海运局帮忙,我已经答应了他,故而不好再回‘娘家’。张先生你要体谅我的苦衷。”

“啊!”张胖子咧开嘴拉长了声调,做出那意想不到而又惊喜莫名的神态,“雪岩,恭喜,恭喜!你真正是‘鲤鱼跳龙门’了。”

“跳了龙门,还是鲤鱼,为人不可忘本。我是学的钱庄生意,同行都是我一家。张先生,以后还要请你多照应。”

“哪里话,哪里话!现在自然要请你照应。”张胖子忽然放低了声音说,“眼前就要靠你帮忙,我跟王老爷提过,想跟海运局做往来。现在银根松,摆在那里也可惜,你想个什么办法用它出去!回扣特别克己。”

“好!”胡雪岩很慎重地点头,“我有数了。”

张胖子总算不虚此行,欣然告辞。胡雪岩也随即赶到王有龄公馆里。他把张胖子的神态语言形容了一番,两人拊掌大笑,都觉得是件很痛快的事。

“闲话少说,我有件正事跟你商量。”

王有龄把上院谒见抚台,以及与藩司、粮道会议的结果都告诉了胡雪岩,问他该如何办法。

“事情是有点麻烦。不过商人图利,只要划得来,刀头上的血也要去舐。风险总有人肯背的,要紧的是一定要有担保。”

“怎么样担保呢?”

“最好,当然是我们浙江有公事给他们,这一层怕办不到,那就只有另想别法,法子总有的,我先要请问,要垫的漕米有多少?”

“我查过账了,一共还缺十四万五千石。”

“这数目也还不大。”胡雪岩说,“我来托钱庄保付,粮商总可以放心了。”

“好极了。是托信和?”

“请信和转托上海的钱庄,这一节一定可以办得到。不过抚台那里总要有句话。我劝你直接去看黄抚台,省得其中传话有周折。”

“这个,”王有龄有些不以为然,“既然藩台、粮道去请示,当然有确实回话给我。似乎不必多此一举。”

“其中另有道理。”胡雪岩放低了声音说,“作兴抚台另有交代,譬如说,什么开销要打在里头,他不便自己开口,更不便跟藩台说,全靠你识趣,提他一个头,他才会有话交下来!”

“啊!”王有龄恍然大悟,不断点头。

“还有一层,藩台跟粮道那里也要去安排好。就算他们自己清廉,手底下的人,个个眼红,谁不当你这一趟是可以‘吃饱’的好差使?没有好处,一定要出花样。”

王有龄越发惊奇了。“真正想不到!雪岩,”他说,“你做官这么内行!”

“做官跟做生意的道理是一样的。”

听得这话,王有龄有些啼笑,但仔细想一想,胡雪岩的话虽说得直率,却是鞭辟入里的实情。反正这件事一开头就走的是小路,既然走了小路,就索性把它走通。只要浙江的漕粮交足,不误朝廷正用,其他都好商量。如果小路走得半途而废,中间出了乱子,虽有上司在上面顶着,但出面的是自己,首当其冲,必受大害。

这样一想,他就觉得胡雪岩的话,真个是“金玉良言”。这个人也是自己万万少不得的。

“雪岩,我想这样,我马上替你报捐,有了‘实收’,谁也不能说你不是一个官。那一来,你在我局里的名义就好看了,起码是个委员,办事也方便些。”

“这慢慢来!等你这一趟差使弄好了再说。”

王有龄懂他的意思。自己盘算着这一趟差使,总可以弄个三五千两银子,那时候替胡雪岩捐个官,可以捐大些。胡雪岩大概是这样在希望,自然要依他。

“也许。”他把话说明了,“我有了钱,首先就替你办这件事。不过,眼前怎么样呢?总要有个名义,你才好替我出面。”

“不必。”胡雪岩说,“我跟你的交情,有张胖子到外面去一说,大家都知道了,替你出面办什么事,人家自然相信。”

“好,好,都随你!”就从这一刻起,王有龄对他便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当天夜里又把酒细谈,各抒抱负。王有龄幼聆庭训,深知州县官虽被视作“风尘俗吏”,其实颇可有所展布,而且读书不成,去而捐官,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子,也就断了金马玉堂的想头,索性作个功名之士。胡雪岩的想法比他还要实际,一个还脱不了“做官”的念头,一个则以为“行行出状元”,而以发财为第一,发了财照样亦可以做官,不过捐班至多捐一个三品的道员,没有红顶子戴而已。

因为气质相类,思路相近,所以越谈越投机,都觉得友朋之乐,胜过一切。当夜谈到三更过后,才由高升提着海运局的灯笼,送他回家。

胡雪岩精力过人,睡得虽迟,第二天依旧一早起身。这天要办的一件大事,就是到信和去看张胖子。他心里在想,空手上门,面子上不好看,总得有所点缀才好。

胡雪岩又想,送礼也不能送张胖子一个人。他为人素来“四海”,而现在正要展布手面,所以决定要博得个信和上下,皆大欢喜。

这又不是仅仅有钱便可了事。他很细心地考虑到他那些老同事的关系、境遇、爱好,替每人备一份礼,无不投其所好,这费了他一上午的工夫;然后雇一个挑夫,挑着这一担礼物,跟着他直到盐桥信和钱庄。

这一下,就把信和上上下下都收服了。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感觉,胡雪岩倒霉时,不会找朋友的麻烦,他得意了,一定会照应朋友。

当然,最兴奋的是张胖子,昨天他从胡家出来,不回钱庄,先去拜访东家,自诩“慧眼识英雄”,早已看出胡雪岩不是池中物,因而平时相待极厚。胡雪岩所以当初去而无怨,以及现在仍旧不忘信和,都是为了他的情分。东家听了他这番“丑表功”,信以为真,着实嘉奖了他几句,而且也作了指示:海运局这个大主顾,一定要拉住。因为赚钱不赚钱在其次,声誉信用有关,这就是钱庄票号的资本。信和若能够代理海运局的汇划,在上海的同行中,就要被刮目相看了。

张胖子和胡雪岩都是很厉害的角色,关起门来谈生意,都不肯泄漏真意。胡雪岩说:“今天我遇见王老爷,谈起跟信和往来的事。他告诉我,现在有两三家钱庄,都要放款给海运局,也不是放款,是垫拨,因为利息有上落,还没有谈定局,听说是我的来头,情形当然不同。张先生,你倒开个‘盘口’看!”

张胖子先不答这句话,只问:“是哪两三家?”

胡雪岩笑了:“这,人家怎么肯说?”

“那么,你说,利息明的多少,暗的多少?”

“现在不谈暗的,只谈明的好了。”

“话是这么说,”张胖子放低了声音,“你自己呢?加多少帽子?”

胡雪岩大摇其头:“王老爷托我的事,我怎么好落他的‘后手’?这也不必谈。”

“你不要,我们总要意思意思。”张胖子又问,“要垫多少?期限是长是短,你先说了好筹划。”

“总要二十万。”

“二十万?”张胖子吃惊地说,“信和的底子你知道的,这要到外面去调。”

到同行中去调头寸,利息就要高了。胡雪岩懂得他的用意,便笑笑说道:“那就不必谈下去了。”

“不是这话,不是这话!”张胖子又急忙改口,“你的来头,信和一定要替你做面子,再多些也要想办法。这你不管了,你说,期限长短?”

“你们喜欢长,还是喜欢短?”胡雪岩说,“长是长的办法,短是短的办法。”如果期限能够放长,胡雪岩预备移花接木,借信和的本钱,开自己的钱庄。

张胖子自然不肯明白表示,只说:“主随客便,要你这里吩咐下来,我们才好去调度。”

这一问胡雪岩无从回答,海运局现在还不需用现银,只要信和能够担保。而他自己呢,虽然灵机一动,想借信和的资本来开钱庄,但这件事到底要跟王有龄从长计议过了才能动手,眼前也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这样踌躇着,张胖子却误会了,以为胡雪岩还是想在利息上“戴帽子”,自己不便开口,所以他作了个暗示:“雪岩,我们先谈一句自己弟兄的私话,你现在做了官,排场总要的,有些用度,自己要垫,我开个折子给你,二千两的额子以内,随时支用,你有钱随时来归,利息不计。”

胡雪岩明白,这是信和先送二千两银子,得人钱财,与人消灾,收了他这二千两,信和有什么要求,就非得替他办到不可。不过胡雪岩也不便峻拒,故意吹句牛:“这倒不必。信和是我‘娘家’,我有钱不存信和存哪里?过几天我有笔款子,大概五六千两,放在你们这里,先做个往来。”

“那太好了。你拿来我替你放,包你利息好。”

“这再谈吧!”胡雪岩问道,“信和现在跟上海‘三大’往来多不多?”

“还好。”

这就是不多之意,胡雪岩心里有些嘀咕,考虑了一会儿,觉得不能再兜圈子了,尔虞我诈,大家不说实话,弄到头来,会出乱子。

于是他换了副神态说:“我也知道你的意思,海运局跟你做了往来,信和这块牌子就格外响了。我总竭力拉拢。不过眼前海运局要信和帮忙。这个忙帮成功,好处不在少数。”

一听这话,张胖子越发兴奋,连连答应:“一定效劳,一定效劳。”

“话未说之先,我有句话要交代。”胡雪岩神色凛然地,“今天我跟你谈的事,是抚台交下来的,泄漏不得半点!倘或泄漏出去,闯出祸来,不要说我,王老爷也救不了你。做官的人不讲道理,那时抚台派兵来封信和的门,你不要怪我。”

说得如此严重,把笑口常开的张胖子吓得脸色发青。“唷!”他说,“这不是当玩儿的。等我把门来关起来。”

关上房门,两个并坐在僻处,胡雪岩把那移花接木之计,约略说了一遍,问张胖子两点:第一,有没有熟识的粮商可以介绍;第二,肯不肯承诺保付。

这风险太大了。张胖子一时答应不下,站起来绕室徘徊,心里不住盘算。胡雪岩见此光景,觉得有动之以利的必要,便把他拉住坐下,低声又说:“风险你自己去看,除非杭州到上海这一段水路上,出了纰漏,漕船沉掉,漕米无法归垫,不然不会有风险的。至于你们的好处,这样,好在日子不多,从承诺保付之日起,海运局就算借了信和的现银子,照日计息,一直到跟粮商交割清楚为止。你看如何?”

这一说,张胖子怦怦心动了,不须调动头寸,只凭一纸契约,就可以当作放出现款,收取利息,这是不用本钱的生意,加以还可借海运局来长自己的声势,岂不大妙?

张胖子利害相权,心思已经活动。做生意原来就是靠眼光、有胆气,想到胡雪岩当初放那五百两银子给王有龄,还不是眼光独到,甚至连张“饭票子”都赔在里面,在他个人来说,是背了风险,但如今来看,这笔生意他是做对了。

由于胡雪岩的现成的例子摆着,张胖子的胆便大了,心思也灵活了,他已决定接受胡雪岩的建议,但不便当时就作决定,还有一件事是非做不可的:到藩台衙门去摸一摸底,看看漕米运到上海的情形,藩台对王有龄是怎样一种态度。只要这两层上没有什么疑问,这笔生意就算做定了。

于是他说:“雪岩!我们自己弟兄,还有说不通、相信不过的地方?这就算八成账了!不过像这样大的进出,我总要向东家说一声,准定明天午刻听回话,你看好不好?”

“这有什么不好?不过我也有句话,大家都是替人家办事,身不由主。我老实说,也不必明天午刻,索性到后天好了,一过后天,没有回话,我也就不必再来看你,省得白耽误工夫。”

这就是说定了一个最后限期。张胖子觉得胡雪岩做事爽快而有担当,十分欣赏,连连点头答应。

回到海运局跟王有龄见面,互道各人商谈的结果。王有龄十分兴奋,说这天上午非常顺利,先去看了麟桂,说抚台已有表示,差额由藩库先垫,今年新漕中如何加派来弥补这笔款子,到时候再定办法,不与王有龄相干。又去看了抚台,黄宗汉吩咐,只要事情办得快,多花点钱无所谓。他还拿出两道上谕来给王有龄看,一道是八旗京兵有十五万之多,须严加训练,欠饷要设法发清,通谕各省,从速解运漕米银两,以供正用;一道是酌减文武大臣“养廉”银,以充军饷。可见得朝廷在粮饷上调度困难,如能早日运到,黄宗汉答应特保王有龄升官。

“照这一说,事情就差不多了。”胡雪岩心知张胖子要去打听情形,不过既然藩司有此确实表示,信和这方面当然可以放心,不必等张胖子正式回话,便可知事已定局。“该商量商量,好动身到上海去寻‘户头’了。”

“我想这样,请你陪了我去,局里当然要派两个人,那不过摆摆样子,事情全靠你来办。”

胡雪岩想了想答道:“真的要我来办,得要听我的办法。”

“好!”王有龄毫不迟疑地答应,“全听你的。”

为了办事方便,王有龄到底下了一通“关书”,聘请胡雪岩当“司事”,在签押房旁边一个小房间办事,作幕后的策划。首先是从藩库提了十万两银子过来,等跟信和谈好了保付的办法,把这笔款子存入信和,先划三万两到上海大亨钱庄。这三万两银子,一万两作公费使用,二万两要替黄宗汉汇到家乡,当然那是极秘密的。

然后,胡雪岩在局里挑了两个委员,一个是麟桂的私人姓周,一个跟粮道有关系姓吴,请王有龄下条子,“派随赴沪”,同时每人额外先送二百两银子的旅费。周、吴二人原来有些敌视胡雪岩,等打听到这安排出于他的主张,立刻便倾心结交。

胡雪岩又把张胖子也邀在一起,加上庶务、厨子、听差、上上下下一共十个人,雇了两只“无锡快”,随带大批准备送人的土产,从杭州城内第一座大桥“万安桥”下船,解缆出关,沿运河东行。

* * *

这时是三月天气,两岸平畴,绿油油的桑林,黄澄澄的菜花,深红浅绛的桃李,织成一幅锦绣平原。王有龄诗兴大发,倚舷闲眺,吟哦不绝。但别的人不像他那么有雅兴,周、吴两委员,加上胡雪岩、张胖子正好凑成一桌麻将。

打牌是张胖子所提议的,胡雪岩欣然附议。张胖子便要派人到头一条船上去请周、吴二人,一个说:“慢慢!摆好桌子再说。”

胡雪岩早有准备的,打开箱子,取出簇新的一副竹背牙牌、极精致的一副筹码,叫船家的女儿阿珠来铺好桌子,分好筹码。雪白的牙牌,两面茶几,摆上果碟,泡上好茶,然后叫船家停一停船,搭上跳板,把周、吴两委员请了过来。

一看这场面,两人都是高兴得不得了。“有趣,有趣!”周委员笑着说道,“跟我们这位胡大哥在一起,实在有劲道。”

“闲话少说,”吴委员更性急,“快坐下来。怎么打法?”

于是四个人坐下来扳了位,张胖子提议:一百两银子一底的“幺半”,二十和底,三百和满贯;若自摸一副“辣子”,三十两一家,便有九十两进账。

“太大了!”周委员说,“自己人小玩玩,打个对折吧!”

“对,对,打对折。”吴委员也说,“我只带了三十两银子,不够输的。”

“不要紧,不要紧!有钱庄的人在这里,两位怕什么?”胡雪岩一面说,一面给张胖子递了个眼色。

张胖子会意了,从身上摸出一沓银票来,取了两张一百两的放在周、吴二人面前,笑着说道:“我先垫本,赢了我提一成。”

“输了呢?”吴委员问。

“输了?”胡雪岩说,“等赢了再还。”

这是有赢无输的牌,周、吴二人越发高兴。心里痛快,牌风也顺了,加以明慧可人的阿珠,一遍遍毛巾把子,一道道点心送了上来,这场牌打得实在舒服。

四圈打完,坐在胡雪岩下家的周委员一家大赢,吴委员也还不错,输的是张胖子和胡雪岩,两个人的牌品都好,依旧笑嘻嘻地毫不在乎。

等扳了位,吴委员的牌风又上去了,因为这四圈恰好是他坐在胡雪岩的下家。再下一家是周委员,吴委员只顾自己做大牌,张子出得松,所以周委员也还好,氽出去有限。

八圈打完,船已泊岸,天也快黑了,自然歇手。算一算筹码,吴委员赢了一底半,周委员赢了一底,张胖子没有什么输赢,但有他们两家一成的贴补,也变成了赢家,只有胡雪岩一个人大输,连头钱在内,成了“四吃一”。

“摆着,摆着!”周委员很大方地说,“明天再打再算!”

“赌钱赌个现!”胡雪岩说了句杭州的谚语,“而况是第一次,来,来兑筹码,兑筹码!”

胡雪岩开“枕头箱”取出银票,一一照付,零数用现银子补足,只看他也不怎么细算,三把两把一抓,分配停当,各人自己再数一数,丝毫不差。

吴委员大为倾服,跷起大拇指赞道:“雪岩兄,‘度支才也’!”

吴委员肚子里有些墨水,这句引自《新唐书》,唐明皇欣赏杨国忠替他管赌账管得清楚的褒语。胡雪岩听不懂,但他懂得藏拙,料想是句好话,只报以感谢的一笑,不多说什么。

最后算头钱,那是一副牌一副牌打的,因为牌风甚大,打了十六七两银子,胡雪岩把筹码往自己面前一放,喊道:“阿珠!”

阿珠正帮着她娘在船梢上做菜,听得招呼,娇滴滴答应一声:“来了!”接着便出现在船门口。她系一条青竹布围裙,一面擦着手,一面憨憨地笑着,一根乌油油的长辫子从肩上斜甩了过来,衬着她那张红白分明的鹅蛋脸,那番风韵,着实撩人。

胡雪岩眼尖,眼角已瞟见周、吴二人盯着阿珠不放的神情,心里立刻又有了盘算:“来,阿珠,四两银子的头钱。”他说,“交给你娘!”

“谢谢胡老爷!”阿珠福了福。

“你谢错人了!要谢周老爷、吴老爷。喏!”他拈起一张银票,招一招手,等阿珠走近桌子,他才低声又说,“头钱不止四两。周老爷、吴老爷格外有赏,补足二十两银子,是你的私房钱。”

这一说,阿珠的双眼张得更大了,惊喜地不知所措。张胖子便笑道:“阿珠!周老爷、吴老爷替你办嫁妆。还不快道谢!”

“张老爷最喜欢说笑话!”阿珠红云满面,旋即垂着眼替周、吴二人请安。

“这倒不能不意思意思了!”吴委员向周委员说。于是每人又赏了十两。在阿珠,自出娘胎,何曾有过这么多钱?只看她道谢又道谢,站起身来晃荡着长辫子,碎步走向船梢,然后便是又喘又笑在说话的声音,想来是把这桩得意的快事在告诉她娘。

大家都听得十分有趣,相视微笑。就这时听得外面在搭跳板,接着是船家招呼:“王大老爷走好!”

王有龄过船来了,大家一齐起身迎接,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张信笺,兴冲冲地走了进来,笑着问周、吴二人:“胜败如何?”

属官听上司提起赌钱的事,未免不好意思,周委员红着脸答道:“托大人的福!”

“好,好!”王有龄指着张胖子说,“想来是张老哥输了,钱庄大老板输几个不在乎。”

“理当报效,理当报效。”

说笑了一会儿,阿珠来摆桌子开饭。“无锡快”上的“船菜”是有名的,这天又特别巴结,自然更精致了。

除此以外,各人都还带得有“路菜”,桌子上摆不下,另外端两张茶几来摆。胡雪岩早关照庶务多带陈年“竹叶青”,此时开了一坛,烫得恰到好处,斟在杯子里,糟香四溢,连一向不善饮的周委员,都忍不住想来一杯。

这样的场合,再有活色生香的阿珠侍席,应该是淳于髡所说的“饮可八斗”的境界,无奈有王有龄在座,大家便都拘束了。他谈话的对象也只是一个吴委员,这天下午倚舷平眺,做了四首七绝,题名《春望》,十分得意,此时兴高采烈地跟吴委员谈论,什么“这个字不响”“那个字该用去声”。大家听不大懂,也没有兴致去听,但礼貌上又非装得很喜欢听不可的样子,以至于变成喝闷酒,嘉肴醇醪,淡而无味。可餐的秀色,亦平白地糟蹋了,真是耳朵受罪,还连带了眼睛受屈!

胡雪岩看看不是路数,一番细心安排,都教王有龄的酸气给冲掉了。好在有约在先,此行凡事得听他作主,所以他找了个空隙,丢过去一个眼色,意思请他早些回自己的船,好让大家自由些。

王有龄倒是酒酣耳热,谈得正痛快,所以对胡雪岩的暗示,起初还不能领会,看一看大家的神态,再细一想,方始明白,心头随即浮起歉意。

“我的酒差不多了!”他也很机警,“你们慢慢喝。”

于是王有龄叫阿珠盛了小半碗饭,吃完离席。胡雪岩知道他的酒不曾够,特地关照船家,另外备四个碟子,烫一斤酒送到前面船上。

“好了!”周委员挺一挺腰说,“这下可以好好喝两杯了。”

略略清理了席面,洗盏更酌,人依旧是五个。去了一个王有龄,补上一个庶务,他姓赵,人很能干,不过,这几天的工夫,已经让胡雪岩收服了。

“行个酒令,如何?”吴委员提议。

“我只会豁拳。”张胖子说。

“豁拳我倒会。”周委员接口,“就不会喝酒。”

“不要紧,我找个人来代。”胡雪岩便喊,“阿珠,你替周老爷代酒。”

“嗯——”阿珠马上把个嘴撅得老高,上身摇两摇,就像小女孩似的撒娇。

“好,好!”胡雪岩也是哄小孩似的哄她,“不代,不代!”

阿珠嫣然一笑,自己觉得不好意思了:“这样,周老爷吃一杯,我代一杯!”

“如果周老爷吃十杯呢?”赵庶务问。

阿珠想了想,毅然答道:“我也吃十杯。”

大家都鼓掌称善,周委员便笑着摇手:“不行,不行!你们这是存心灌我酒。”说着便要逃席。

赵庶务和阿珠,一面一个拉住了他,吴委员很威严地说:“我是令官,酒令大似军令,周公乱了我的令,先罚酒一杯!”

“我替他讨个饶。”胡雪岩说。

“不行!除非阿珠来求情。”

“呀!吴老爷真正在说笑话了!”阿珠笑道,“这关我什么事啊?”

“你不是替他代酒吗?既然你跟周老爷好,为什么不可以替他求情呢?”

这算是哪一方的道理?阿珠让他缠糊涂了,虽知他的话不对,却无法驳他。不过,说她跟周老爷“好”,她却不肯承认。

“我伺候各位老爷都是一样的,要好大家都好。”

下面那半句话不能再出口,偏偏张胖子促狭,故意要拆穿:“要不好大家都不好,是不是?”

“啊呀呀!不作兴这样子说的。”阿珠有些窘,面泛红晕,越发妩媚,“各位老爷都好,只有一位不好。”

“哪一个?”

“就是你张老板!”阿珠说了这一句,自己倒又笑了,接着把腰肢一扭,到船梢上去取热酒。

取来热酒,吴委员开始打通关,个个逸兴遄飞,加以有阿珠如蛱蝶穿花般周旋在席间,周、吴二人乐不可支,欢饮大醉。

就这样天天打牌饮酒,跟阿珠调笑,船走得极慢,但船中的客人还嫌快。第四天才到嘉兴,吴委员向胡雪岩暗示,连日在船上,气闷之至,想到岸上走走。

这是托词,实在是想多停留一天。胡雪岩自然明白,便跟王有龄说了,在嘉兴停一天。

既到嘉兴,不能不逛南湖,连王有龄一起,在烟雨楼头品茗。那天恰好是个阴天,春阴漠漠,柳色迷离,王有龄的诗兴又发了。

张胖子却坐不住。“找只船去划划?”他提议。

“何必?”吴委员反对,“一路来都是坐船,也坐腻了。坐这里的船,倒不如坐自家的船。”

自家的船上有阿珠,南湖的船上也有不少船娘,但未见得胜过阿珠,就算胜得过,片时邂逅,也没有什么主意好打。

“我倒有个主意了。”张胖子失声说了这一句,发觉王有龄在注意,不便再说,悄悄把胡雪岩一拉,到一旁去密语。

张胖子是想去访“空门艳迹”。嘉兴有些玷辱佛门的花样,胡雪岩也知道,但王有龄的身份不便去,当时商定,张胖子带周、吴去结“欢喜缘”,胡雪岩陪着王有龄去闲逛。

于是分道扬镳,胡雪岩掉了个花枪,陪着王有龄先走。两顶小轿到了闹市,二人下轿浏览,信步走进一家书坊。

王有龄想买部诗集子。胡雪岩随手翻着新到的京报,看见一道上谕,上有黄宗汉的名字,便定睛看了下去。

上面有黄宗汉奏复椿寿自尽原因的原折,说“该司因库款不敷,漕务棘手,致肝疾举发,因而自尽,并无别情”。皇帝批的是“知道了”。胡雪岩知道,黄宗汉的那个麻烦已经没有了。这是否何桂清的功劳呢?

王有龄买了诗集子,胡雪岩也买了京报,二人无处可去,正好乘周、吴两人不在,回到船上去密谈。

看完京报上那道上谕,王有龄的心情,可说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黄宗汉脱然无累,圣眷正隆,今后浙江的公事,好办得多;惧的是久闻他刻薄奸狡,说不定过河拆桥,不再买何桂清的账,那就失去了一座靠山。

“雪公!”胡雪岩对他,新近改了这样一个公私两宜的称呼,“我说你是过虑。黄抚台想做事,要表功,我们照他的意思来做,做得比他自己所想的还要好,那还有什么话说?俗语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何学台把你领进门就够了,自己修行不到家,靠山再硬也不中用。你看!”

他指着京报中的一道上谕让王有龄看,写的是:

谕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定拟徐广缙罪名一折,已革署湖广总督徐广缙,经朕简派钦差大臣,接办军务,沿途行走,已属迟延;迨贼由湖南下窜,汉阳、武昌相继失守,犹复株守岳州,一筹莫展,实属调度失机,徐广缙着即照裕诚等所拟,按定律为斩监候;秋后处决。

“这位徐大帅,皇帝特派的钦差大臣,靠山算得硬了!自己不好还是靠不住,还是要杀头。”胡雪岩似乎很感慨地说,“一切都是假的,靠自己是真的,人缘也是靠自己,自己是个半吊子,哪里来的朋友?”

这番话听得王有龄连连点头。“雪岩,”他说,“不是我恭维你,你可惜少读两句书,不然一定比何根云、黄抚台还要得意。”

“我不是这么想,做生意的见了官,好像委屈些。其实做生意有做生意的乐趣。做官许多拘束,做生意发达了才快活!”

“喔!”王有龄很感兴趣地说:“盍言尔志!”

这句话胡雪岩是懂的。“说到我的志向,与众不同,我喜欢钱多,越多越好!”他围拢两手,做了个搂钱的姿势,“不过我有了钱,不是拿银票糊墙壁,看看过瘾就算数。我有了钱要用出去!世界上顶顶痛快的一件事,就是看到人家穷途末路,几几乎一钱逼死英雄汉,刚好遇到我身上有钱,”他做了个挥手斥金的姿态,仿佛真有其事似的说,“拿去用!够不够?”

王有龄大笑:“听你说说都痛快!”

“还有一样,做生意发了财,尽管享用,盖一座大花园,讨十七八个姨太太住在里面,没有人好说闲话。做官的发了财,对不起,不好这样子称心如意!不说别的,叫人背后指指点点,骂一声‘赃官’,这味道就不好过了。”

“唉!”王有龄被他说动了心,“照此看来,我都想弃官从商了。”

“这也不是这么说。做官也有做官的乐趣,起码荣宗耀祖,父母心里就会高兴。像我,有朝一日发了大财,我老娘的日子自然会过得极舒服。不过一定美中不足,在她老人家心里,十来个丫头伺候,不如朝廷一道‘诰封’来得值钱!”

“这也不是办不到的事。”王有龄安慰他说,“不过一品夫人的诰封请不到而已。”

捐班可以捐到三品道员,自然也就有诰封。胡雪岩此时还不敢存此奢望。“请个诰封,自然不是太难的事,只是做官要做得名符其实,官派十足,那就不容易了。”他笑笑又说,“不是我菲薄做官的,有些候补老爷,好多年派不上一个差使,吃尽当光。这样子的官,不做也罢。”

这话,王有龄颇有感触,便越觉眼前的机会可贵。“雪岩,”他问,“周、吴二人,怎么说法?”

什么事怎么说?胡雪岩无法回答,但他的意思是能够懂的:“雪公,你放心!这两位全在我手里,要他长就长,要他短就短,不必放在心上。我现在担心的是怕寻不着这么一位肯垫货的大粮商。”

“是呀!”王有龄也上了心事,“我还怕找到了,他不肯相信。”

“这——”胡雪岩摇摇头,“不要紧!只要他有实力,不怕他不听我们的话。”

看到他这样有信心,再想到他笼络人的手段,王有龄果然放心了。

等闲谈到晚,张胖子带着周、吴两人兴尽归来。仔细看去,脸上都浮着诡秘的笑容。胡雪岩当着王有龄不便动问,心里明白,他们此行,必为平生所未历。

“喔,喔,我想起件事。”张胖子忽然一本正经地说,“我今天遇到一个朋友,偶然谈起,松江有一家大粮行,跟漕帮的关系密切,他们有十几万石米想卖。倒不妨打听一下。”

胡雪岩还未开口,王有龄大为兴奋:“这下对了路了!”

“咦,雪公!”胡雪岩奇怪地说,“事情不过刚刚一提,也不知内情如何,你何以晓得对了路了?”

“你也有不懂的事!”王有龄得意地笑了,为他讲解其中的道理。

他对于漕运已经下过一番功夫,知道松江出米,又当江浙交界,水路极便,所以松江的漕帮是个大帮,也应该是个富帮。但唯其既大且富,便成了一个俎上之肉。松江府知府所以与四川成都府、湖南长沙府,成为府缺中有名的三个肥缺,各有特殊的说法,松江府兼管水路关隘,漕帮过闸讨关,不能不买他的账是一大原因。

年深月久,饱受剥削,松江漕帮的公款亏空甚巨,成了“疲帮”。王有龄判断这家粮行,实际上就是漕帮所开,现在有粮食要卖,来源大成疑问,可能就是从漕米中侵蚀偷漏而来的,米质不会好,但是米价一定便宜,差额便可减少许多。

“那好!”胡雪岩对此还未有过深入的研究,只听王有龄的话。

于是,张胖子重又上岸,去寻他的朋友,约定在松江与那粮商会面的时间,会面的地方就在船上。这是王有龄处事精细,怕上岸与粮商有所接洽,会引起猜疑。

张胖子回来,说是已经约好了。第三天到松江,舟泊城内泉野桥下,他那朋友自会约好粮行里的人来寻。而且他也证实了王有龄的判断,那家字号“通裕”的粮行,果然是松江漕帮的后台,不但经营米粮买卖,并且兼营票号,只是南方为钱庄的天下,跟北方通声气的票号难与钱庄抗衡。张胖子也知道有这家通裕,素无往来,所以不知道信用如何。

“你们明天再玩一天,”王有龄以一半体恤、一半告诫的语气说,“一到松江就要办正事了!”

事实上这天夜里就已开始办正事,大家在王有龄的船上吃饭,席间便谈起漕运。王有龄在这方面的学问,是从书本上得来的,所以只晓得规制、政令和故事。周委员却是老手,久当押运委员,在运河上前后走过七八趟,漕运中的弊病,相当了解。他所说的琐碎细节,虽有些杂乱无章,不如王有龄言之成理,但出于本身经验,弥觉亲切。

他们两个人的话,到胡雪岩脑子里一集中,便又不同了。一夜深谈,他成了一个既明规制又懂实务的内行。

“我现在要请教,”他也还有些疑问,“怎么叫‘民折官办’?”

“所谓‘民折官办’是如此——”

王有龄为他解释,漕粮的征收有五种花样,一种叫“正兑”,直接运到京城十三仓交纳;一种叫“改兑”,运到通州两仓交纳,这两处米仓简称为“京仓”“通仓”;再有一种“白粮”,就是糯米,亦运“京仓”,供给祭祀及搭发王公官员俸米之用,规定由江苏的苏州、松江、常州、太仓,以及浙江的嘉兴、湖州等五府一州缴纳。这三种名目都是征实物,应征实物,由于特殊的原因,征米的改为征杂粮,征杂粮的改为征银,都出于特旨,就称“改征”。

最后一种是“折征”,以实物的征额,改征为银子,这又有四种花样,“民折官办”为其中之一。换句话说,老百姓纳粮,照价折算银子,由官府代办漕米充“正兑”或“改兑”,就叫“民折官办”。

“我懂了,再要请教。是怎么一种情形之下,可以‘民折官办’?”

这细节上就要周委员来解答了。“那也没有一定。总之,为了官民两便。譬如说,朝廷有旨意,为了正用,赶催漕米,那就先动库款,买米运出,再改征银子,归还垫款;也有小户实在无米可交,情愿照市价折银,官府自然乐于代办;再有一种就是各地丰歉不同,丰收的地方,大家自然交米,正项以外,另外额定的‘漕耗’‘船耗’的耗米,以及浮收的耗外之耗,也都是米,这些米运到歉收的地方,价钱比较便宜,老百姓可以买来交粮,只要账面上做一道手续就好,也算‘民折官办’。”

“原来如此,那我们就用不着偷偷摸摸做了。”胡雪岩说,“现在军情紧急,赶催海运,我们动正项购运,有何不可?至于通裕这方面,既然是漕帮应得的耗米,而且准许‘民折官办’,那他卖米也不犯法。就算他们是偷盗来的赃货,我们只当他是应得的耗米好了!”

“不错啊!”一向口快的张胖子说,“麻袋上又没有写着字‘偷来的’!”

王有龄和周、吴二人都相视以目,微微点头。显然的,他们都有些困惑,这么浅显的道理,何以自己就没有想到?

“话是不错。”王有龄说,“照这样子做,当然最好,但海运局只管运,‘民折官办’是征粮那时候的事,藩司、粮道两衙门没有公事给我,我何能越俎代庖?”

到这里就看出胡雪岩一路来,把周、吴二人伺候得服服帖帖的效验了。他俩争着开口,却又互相推让,不过看得出来,要说的话是相同的,有一个人说也就够了。

周委员年纪长些,又是藩台麟桂的私人,所以还是由他答复:“这不要紧,藩台衙门要补怎么样一个公事,归我去接头。”

“粮道衙门也一样,归我去办好。”

“那就承情不尽了。”王有龄拱拱手说,“偏劳两位。”

“分所当为。”周、吴二人异口同声地。

“慢来!”张胖子忽然插嘴,“这把如意算盘不见得打得通!”

他说了其中的道理,确不为无见。通裕是想卖米,而自己这方面是想找人垫借,两个目标不同,未见得能谈出结果。

“那也不见得。”胡雪岩说,“做生意不能光卖出,不买进。生意要谈,就看你谈得如何。”

大家都点头称是,连张胖子也这样。“除非你去谈。”他笑道,“别人没这个本事。”

虽是戏言,也是实话。周委员私下向王有龄献议,“当官的”出个面,证明确有其事,实际上都委托胡雪岩跟张胖子去谈,生意人在一起,比较投机。

这番话恰中下怀,王有龄欣然接纳。而胡雪岩也当仁不让,到松江以后的行止,由他重新作了安排。本来只预备跟通裕那面的人在舟中一晤,现在却要大张旗鼓,摆出一番声势,才便于谈事。

* * *

一路顺风顺水,过嘉善到枫泾,就属于松江府华亭县的地界了。第二天进城,船泊在以出“巨口细鳞”的四鳃鲈闻名的秀野桥下。王有龄派庶务上岸,雇来一顶轿子,然后他和高升主仆二人,打扮得一身簇新,另外备了丰厚的土仪,叫人挑着,一起去拜客。

先拜松江府,用手本谒见,再拜华亭县和娄县。华亭是首县,照例要尽地主之谊,随即便来回拜,面约赴宴,又派了人来照料。接着,知府又送了一桌“海菜席”,胡雪岩作主,厚犒来使,叫把菜仍旧挑回馆子里,如何处理,另有通知。

“雪公!”胡雪岩说,“晚上你和周、吴二公去赴华亭县的席,知府的这桌菜,我有用处!”

“好,好,随你。”

话刚说完,张胖子的朋友带着通裕的“老板”寻了来了,看见王有龄自然要请安。王有龄受了胡雪岩的教,故意把官架子摆得十足。

张胖子的朋友姓刘,通裕的“老板”姓顾。王有龄请教了姓氏,略略敷衍几句,便站起身来说:“兄弟有个约会,失陪,失陪!”接着他又向张胖子道:“你们谈谈。凡事就跟我在场一样,说定规了就定规了。”

等他一走,周、吴两人声明,要陪同王有龄赴华亭知县之约,也起身而去。于是宾主四人,开始深谈。

深谈的还不是正题,是旁敲侧击地打听背景。顾老板坦率承认,通裕是松江漕帮的公产。接着,胡雪岩便打听漕帮的情形。

他是“空子”,但漕帮中的规矩是懂的,所以要打听的话,都在要紧关节上。他很快地弄清楚,松江漕帮中,行辈最高的是一个姓魏的旗丁,今年已经将近八十,瞎了一只眼,在家纳福。现在全帮管事的是他的一个“关山门”徒弟,名叫尤老五。

“道理要紧!”胡雪岩对张胖子说,“我想请刘、顾两位老大哥领路,去给魏老太爷请安。”

刘、顾二人一听这话,赶紧谦谢:“不敢当,不敢当!我把胡大哥的话带到就是。”

“这不好。”胡雪岩说,“两位老哥不要把我当官面上的人看待。实在说,我虽是‘空子’,也常常冒充在帮,有道是‘准充不准赖’,不过今天当着真神面前,不好说假话。出门在外,不可自傲自大,就请两位老哥带路。再还有一说,等给魏老太爷请了安,我还想请他老人家出来吃一杯,有桌菜,不晓得好不好,不过是松江府送我们东家的,用这桌菜来请他老人家,略表敬意。”

客人听得这一说,无不动容,觉得这姓胡的是“外场朋友”,大可交得,应该替他引见。于是欣然乐从,离舟登岸,安步当车,到了魏家。

魏老头子已经杜门谢客,所以一到他家,顾老板不敢冒昧,先跟他家的人说明,有浙江来的一个朋友,问他愿不愿见。胡雪岩是早料到这样的处置,预先备好了全帖,自称“晚生”,交魏家的人,一起递了进去。

在客厅里坐不多久,魏家的人来说,魏老头请客人到里面去坐。刘、顾二人脸上顿时大放光彩。“老张,”姓刘的对他说,“我们老太爷很少在里面见客,说实话,我们也难得进去,今天沾你们两位贵客的光了!”

一听这话,胡雪岩便知自己这着棋走对了。

跟着到了里面,只见魏老头子又干瘦、又矮小,只是那仅存一目,张眼看人时,精光四射,令人不敢逼视,确有不凡之处。

胡雪岩以后辈之礼谒见,魏老头子行动不便,就有些倚老卖老似的,口中连称“不敢当”,身子却不动。等坐定了,他把胡雪岩好好打量了一下,问道:“胡老哥今天来,必有见教,江湖上讲爽气,你直说好了。”

“我是我们东家叫我来的,他说漕帮的老前辈一定要尊敬。他自己因为穿了一身公服不便来,特地要我来奉请老辈,借花献佛,有桌知府送的席,专请老前辈。”

“喔!”魏老头很注意地问,“叫我吃酒?”

“是!敝东家现在到华亭县应酬去了。回来还要请老前辈到他船上去玩玩。”

“谢谢,可惜我行动不便。”

“那就这样。”胡雪岩说,“我叫他们把这一桌席送过来。”

“那更不敢当了。”魏老头说,“王大老爷有这番意思就够了。胡老哥,你倒说说看,到底有何见教,只要我办得到,一定帮忙。”

“自然,到了这里,有难处不请你老人家帮忙,请哪个?不过,说实在的,敝东家诚心诚意叫我来向老前辈讨教,你老人家没有办不到的事,不过在我们这面总要自己识相,所以我倒有点不大好开口。”

胡雪岩是故意这样以退为进。等他刚提到“海运”,魏老头独眼大张,炯炯逼人地看着他,而这也在他意料之中。他早就想过了,凭人情来推断,漕运一走海道,运河上漕帮的生存便大受影响,万众生计所关,一定会在明里暗里,拼命力争。现在看到魏老头的敌视态度,证实了他的判断不错。

既然不错,事情就好办了。他依旧从从容容把来意说完。魏老头的态度又变了,眼光虽柔和了些,脸上却已没有初见面时那种表示欢迎的神情。“胡老哥,你晓不晓得,”他慢条斯理地说,“我们漕帮要没饭吃了?”

“我晓得。”

“既然晓得,一定会体谅我的苦衷。”魏老头点点头,“通裕的事,我还不大清楚,不过生意归生意,你胡老哥这方面有钱买米,如果通裕不肯卖,这道理讲到天下都讲不过去,我一定出来说公道话;倘或是垫一垫货色,做生意的人,将本求利,要敲一敲算盘,此刻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是拒绝之词,亦早在胡雪岩的估计之中。“老前辈!”他抗声答道,“你肯不肯听我多说几句?”

“啊呀,胡老哥你这叫什么话?承你的情来看我,我起码要留你三天,好好叙一叙,交你这个朋友。你有指教,我求之不得,怎问我‘肯不肯听你多说几句’?莫非嫌我骄狂?”

“那是我失言了。”胡雪岩笑道,“敝东家这件事,说起来跟漕帮关系重大。打开天窗说亮话,漕米海运误期,当官的自然有处分,不过对漕帮更加不利。”

接下来他为魏老头剖析利害:倘或误期,不是误在海运,而是误在沿运河到海口这段路上,追究责任,浙江的漕帮说不定会有赔累;漕帮的“海底”称为“通漕”,通同一体,休戚相关,松江的漕帮何忍坐视?

先以帮里的义气相责,魏老头就像被击中了要害似的,顿时气馁了。

“再说海运,现在不过试办,将来究竟全改海运,还是维持旧规,再不然海运、河运并行,都还不晓得。老实说一句,现在漕帮不好帮反对河运、主张海运的人的忙。”

“这话怎么说?”魏老头极注意地问。

“老前辈要晓得,现在想帮漕帮说话的人很多,敝东家就是一个。但是忙要帮得上,倘或漕帮自己不争气,那些要改海运的人,越发嘴说得响了:‘你们看是不是,短短一截路都是困难重重!河帮实在不行了!’现在反过来看,河运照样如期运到,毫不误限,出海以后,说不定一阵狂风,吹翻了两条沙船,那时候帮漕帮的人,说话就神气了!”

魏老头听他说完,没有答复,只向他左右侍奉的人说:“你们把老五替我去叫来!”

这就表示事情大有转机了,胡雪岩在这些地方最能把握分寸,知道话不必再多说,只须哄得魏老头高兴就是,因此谈过正题,反入寒暄。魏老头自言,一生到过杭州的次数,已经记不清楚,杭州是运河的起点,城外拱宸桥跟漕帮有特殊渊源,魏老头常去杭州是无足为奇的。谈起许多杭州掌故,胡雪岩竟瞠然不知所答,反殷殷向他请教,两个人谈得投机。

谈兴正浓时,尤老五来了。他约莫四十岁左右,生得矮小而沉静,在懂世故的人眼里,一望而知是个极厉害的人物。当时由魏老头亲自为他引见胡雪岩和张胖子。尤老五因为胡、张二人算是他“老头子”的朋友,所以非常客气,称胡雪岩为“胡先生”。

“这位胡老哥是‘祖师爷’那里来的人。”漕帮中的秘密组织“清帮”的翁、钱、潘三祖,据说都在杭州拱宸桥成道,所以魏老头这样说。

“这就像一家人一样了。”尤老五说,“胡先生千万不必客气。”

胡雪岩未曾答口,魏老头又说:“胡老哥是外场人物,这朋友我们一定要交。老五,你要叫‘爷叔’,胡老哥好比‘门外小爷’一样。”

尤老五立即改口,很亲热地叫了声:“爷叔!”

这一下胡雪岩倒真是受宠若惊了。他懂得“门外小爷”这个典故。据说当初“三祖”之中的不知哪一位,有个贴身服侍的小僮,极其忠诚可靠,三祖有所密议,都不避他。他虽跟自己人一样,但毕竟未曾入帮,在“门槛”外头,所以尊之为“门外小爷”。每逢“开香堂”,亦必有“门外小爷”的一份香火。现在魏老头以此相拟,是引为密友知交之意,特别是尊为“爷叔”,便与魏老头平辈,将来至少在松江地段,必为漕帮奉作上客。初涉江湖,有此一番成就,着实不易。

当然,他要极力谦辞。无奈魏老头在他们帮里,话出必行,不管他怎么说,大家都只听魏老头的吩咐,口口声声喊他“爷叔”。连张胖子那个姓刘的朋友和通裕的顾老板也是如此。

“老五!浙江海运局的王大老爷,还送了一桌席,这桌席是我们松江府送的,王大老爷特为转送了我。难得的荣耀,不可不领情。”魏老头又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你先到船上替我去磕个头道谢。”

“不必,不必!我说到就是。”胡雪岩口里这样客气,心中却十分高兴。不过这话要先跟王有龄说明白,尤老五去了,便不好乱摆官架子,因而又接上一句:“而且敝东家赴贵县大老爷的席去了。”

“那我就明天一早去。”

于是胡雪岩请尤老五派人到馆子里,把那一桌海菜席送到魏家。魏老头已经茹素念佛,不肯入席,由尤老五代表。他跟胡雪岩两人变得都是半客半主的身份,结果由张胖子坐了首席。

一番酬劝,三巡酒过,话入正题。胡雪岩把向魏老头说过的话,重新又讲一遍。尤老五很友好地表示:“一切都好谈,一切都好谈!”

话是如此,却并无肯定的答复。这件事在他“当家人”有许多难处。帮里的亏空要填补,犹在其次;眼看漕米一改海运,使得江苏漕帮的处境异常艰苦,无漕可运,收入大减,帮里弟兄的生计要设法维持,还要设法活动,撤销海运,恢复河运,各处打点托情,哪里不要大把银子花出去?全靠卖了这十几万石的粮米来应付。如今垫了给浙江海运局,虽有些差额可赚,但将来收回的仍旧是米,与自己这方面脱价求现的宗旨完全不符。

胡雪岩察言观色,看他表面上照常应付谈话,但神思不属,便知道他在盘算。这盘算已经不是信用方面,怕浙江海运局“拆烂污 ”,而是别有难处。

做事总要为人设想,他便很诚恳地说:“五哥,既然是一家人,无话不可谈,如果你那里为难,何妨实说,大家商量。你们的难处就是我们的难处,不好只顾自己,不顾人家。”

尤老五心里想,怪不得老头子看重他,说话真个“落门落槛”。于是他用感激的声音答道:“爷叔!您老人家真是体谅!不过老头子已经有话交代,爷叔您就不必操心了。今天头一次见面,还有张老板在这里,先请宽饮一杯,明天我们遵吩咐照办就是了。”

这就是魏老头所说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胡雪岩在思量,因为自己的话“上路”,他才有这样漂亮的答复。如果以为事情成功了,那就只有这一次。这一次自然成功了,尤老五说过的话,一定算数。但自己这方面,既然已知道他有难处,而且说出了口,却以有此漂亮答复,便假作痴呆,不谈下文,岂非成了“半吊子”?交情当然到此为止,没有第二回了。

“话不是这么说!不然于心不安。五哥!”胡雪岩很认真地说,“我再说一句,这件事一定要你们这方面能做才做,有些勉强,我们宁愿另想别法。江湖上走走,不能做害好朋友的行当。”

“爷叔这样子说,我再不讲实话,就不是自己人了。”尤老五沉吟了一会儿说,“难处不是没有,不过也不是不好商量。说句不怕贵客见笑的话,我们松江一帮,完全是虚好看,从乾隆年间到现在,就是借债度日。不然,不必亟亟乎想卖掉这批货色。现在快三月底了,转眼就是青黄不接的五荒六月,米价一定上涨,囤在那里看涨倒不好?”

“啊,啊,我懂了!”胡雪岩看着张胖子说,“这要靠你们帮忙了。”

他这一句话,连尤老五也懂,是由钱庄放一笔款子给松江漕帮,将来卖掉了米还清。这算盘他也打过,无奈钱庄最势利,一看漕米改为海运,都去巴结沙船帮,对漕帮放款,便有怕担风险的口风。尤老五怕失面子,不肯开口,所以才抱定“求人不如求己的宗旨”,不惜牺牲,脱货求现。

至于张胖子,现在完全是替胡雪岩做“下手”,听他的口风行事,所以这时毫不思索地答道:“理当效劳!只请吩咐!”

一听这话,尤老五跟顾老板交换了一个眼色,仿佛颇感意外,有些不大相信似的。胡雪岩明白,这是因为张胖子话说得太容易、太随便,似乎缺乏诚意的缘故。

于是胡雪岩提醒张胖子。他用杭州乡谈,相当认真地说:“张老板,说话就是银子,你不要‘玩儿不当正经’!”

张胖子会意了,报以极力辩白的态度:“做生意的人,怎么敢‘玩儿不当正经’?尤五哥这里如果想用笔款子,数目太大我力量不够,十万上下,包在我身上。尤五哥你说!”

“差不多了。”尤老五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我们是疲帮,你将来当心吃倒账。”

“笑话!”张胖子说,“我放心得很,第一是松江漕帮的信用、面子;第二是浙江海运局这块招牌;第三,还有米在那里。有这三样担保难道还不够?”

尤老五释然了,人家有人家的盘算,不是信口敷衍,所以异常欣慰地说:“好极了,好极了!这样一做,面面俱到。说实在的,倒是爷叔帮我们的忙了,不然,我们脱货求现,一时还不大容易。”说着,向胡雪岩连连拱手。

胡雪岩也很高兴,这件事做得实在顺利。当时宾主双方尽醉极欢,约定第二天上午见了面,随即同船到上海。通裕如何交米,张胖子如何调度现银,放款给松江漕帮,都在上海商量办理。

等尤老五亲自送他们回到秀野桥,他们一看便觉得码头有些异样。原来是个虽不热闹,也不太冷落的码头,大大小小的船,总有十几艘挤在一起,但这时只有他们两只船,船头正对码头石级,上落极其方便,占了最好的位置。

“咦!”张胖子说,“怎的?别的船都走了!莫非这地方有水鬼?”

“没有,没有!”尤老五抢着答道,“这地方干净得很。我是怕船都挤一起,吵得你们大家晚上睡不着,想办法叫他们移开。”

这才看出尤老五在当地运河上的势力,也见得他们敬客的诚意。胡雪岩和张胖子连连道谢。

“今天晚了,王大老爷想来已经安置,我不敢惊扰。明天一早来请安。”说着,他殷殷作别,看客人上了船,方才离去。

阿珠还没有睡,一面替他们绞手巾、倒茶,一面喜孜孜地告诉他们说,松江漕帮送了许多日用之物,一石上好的白米、四只鸡、十斤肉、柴炭油烛,连草纸都送到了。而且还派了人邀他爹和那庶务上岸,洗澡吃饭,刚刚才喝得醉醺醺回来,倒头睡下。

“松江这个码头,我经过十几回,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胡老爷,”阿珠很天真地说,“你一定是‘在帮’的,对不对?”

“对,对!”张胖子笑道,“阿珠,你们这趟真交运了!怎么样谢谢胡老爷?”

“应该,应该。”阿珠笑道,“我做双鞋给胡老爷。”

“哪个稀罕?”

“那么做两样菜请胡老爷。”

“越发不中用了。”

张胖子是有意拿阿珠逗笑,这样不行,那样也不好,最后她无可奈何地说:“那就只有替胡老爷磕头了。”

“不错!”张胖子笑道,“不过也不光是替胡老爷磕,还要给胡老太太、胡太太磕头。”

“这又为什么?”

“傻丫头!”胡雪岩忍俊不禁,“张老板拿你寻开心你都不懂。”

阿珠还是不懂,张胖子就说:“咦!这点你都弄不明白,你进了胡家的门,做胡老爷的姨太太,不要给老太太磕头?”

这一下羞着了阿珠,白眼嗔道:“越胖越坏!”说完掉身就走。

张胖子哈哈大笑:“这一趟出门真有趣!”

“闲话少说。”胡雪岩问道,“你答应了人家放款,有把握没有?江湖上最讲究漂亮,一句话就算定局。你不要弄得‘鸭屎臭’!”

“笑话!”张胖子说,“我有五万银子在上海,再向‘三大’拆五万,马上就可以付现。不过,责任是大家的!”

“那还用说?海运局担保。”

这样说停当了,各自安置。第二天一早,胡雪岩还在梦中,觉得有人来推身子,睁眼一看是阿珠站在床前。

“王大老爷叫高二爷来请你去。”

“噢!”胡雪岩坐起身子,从枕头下取出表来看,不过才七点钟。

这时她已替他把一件绸夹袄披在身上。阿珠身子靠近了,芗泽微闻,胡雪岩一阵心荡,伸手一把握住了阿珠的手往怀里拖。

“不要嘛!”阿珠低声反抗,一面用手指指舱壁。

这不是真的“不要”,无非碍着“隔舱有耳”。胡雪岩不愿逼迫太甚,拿起她的手闻了一下,轻声笑道:“好香!”

阿珠把手一夺,低下头去笑了,接着把他的衣服都抛到床上,管自己走开。她走到舱门口却又转过头来,举起纤纤一指,在自己脸上刮了两下,扮个鬼相,才扭腰而去。

胡雪岩心想:上个月城隍山的李铁口,说自己要交桃花运,看来有些道理。转念却又自责,交运脱运的当口,最忌这些花样。什么叫桃花运?只要有了钱,天天交桃花运!这样一想,立刻便把娇憨的阿珠置诸脑后,穿好衣服,匆匆漱洗,到前面船上去见王有龄。

王有龄在等他吃早饭,边吃边谈,细说昨日经过。王有龄听得出了神,等他讲完,摇着头仿佛不相信似的说:“奇遇何其多也!”

“事情总算顺利,不过大意不得。”胡雪岩问道,“昨天总打听了些消息,时局怎么样?”

“有,有!”王有龄说,“得了好些消息。”

消息都是关于洪、杨的。洪秀全已经开国称王,“国号”名为“太平天国”,改江宁为“天京”。洪秀全的“尊号”称为“天王”,置百官,定朝仪。太平天国有十条禁令,也叫“天条”,据说仿自基督教的“十诫”。

太平天国的军队自然称作“太平军”,有一路由“天官丞相”林凤祥、“地官丞相”李开芳率领,夺镇江,渡瓜洲,陷维扬,准备北取幽燕。

“唷!”胡雪岩吃惊地说,“太平军好厉害!”

“太平军诚然厉害,不过官军也算站住脚了。”王有龄说,“向钦差已经追到江宁,在城东孝陵卫扎营,预备围城。另外一位钦差大臣,就是以前的直隶总督琦善,也率领了直隶、陕西、黑龙江的马步各军,从河南赶了下来,迎头痛击。我看以后的局势,慢慢可以变好,只看练兵筹饷两件大事办得如何。”

“照这一说,粮价一定会看好?”

“那当然。随便哪一朝、哪一代,只要一动刀兵,粮价一定上涨。做粮食生意的,如果囤积得好,能够不受损失,无不大发其财。”

“这就是了。”胡雪岩欣慰地说,“我们现在这个办法,倒真的是帮了松江漕帮的忙。”

王有龄点点头,两眼望空,若有所思,脸上的表情很奇怪,倒教胡雪岩有些识不透。

“雪公!”他忍不住问,“你想到了什么好主意?”

“对了,我有个主意,你看行不行?”王有龄放低了声音说,“与其叫别人赚,不如我们自己赚!好不好跟张胖子商量一下,借出一笔款子来,买了通裕的米先交兑,浙江的那批漕米,我们自己囤着,等价钱好了再卖?”

“主意倒是好主意。不过我们做不得,第一,没地方囤……”

“那不要紧!”王有龄抢着说,“我们跟通裕合伙,借他的地方囤米。”

“这更不好了。雪公!”胡雪岩正色说道,“江湖上做事,说一句算一句,答应了松江漕帮的事,不能翻悔,不然叫人看不起,以后就吃不开了。”

王有龄对胡雪岩十分信服,听他这一说,立刻舍弃了自己的“好主意”,不断说道:“对,对!我依你。”

“还有一层,回头尤老五来了,雪公,请你格外给他一个面子。”

“我知道了。”

不多久,尤老五上船谒见,磕头请安。王有龄十分客气,大大地敷衍了一番。接着就解缆开船,出城沿吴淞江东行,第二天上午就到了上海。 NJsfFpJMBLYIMqOMWUKLaFxMGfO9EfD20wXMy2dUkXdzkKFINLdJRMl4C1Sc0G6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