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思维中,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人类所感知的世界就是世界的原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其他生物感知的世界会和人类感知的世界不一样。人们也没有认识到,世界的本来面貌和人类感知的面貌也不一样,而这个本来面貌就是实在世界的面貌,人所感知的面貌就是实人世界的面貌。
我们感知的事物及其状态和关系属于实人世界,而“事实”则属于实在世界里对事物状态和关系的陈述。实际上,本书截至目前的论述中,关于“事实”这个词的定义都是专指“客观事实”,即独立于人知觉的事实。注意,这里所说的客观事实和传统上说的客观事实还不是一回事。
但从现在开始,有必要重新定义“事实”这个概念,即要扩展一下事实这个词的含义。它不仅是指实在世界的“客观”事实,也指实人世界里人们“感知”的事实。以前我们只承认实在世界里才有事实,实人世界则要以实在世界的事实为准绳,与实在世界相同的视为事实,不同的则不视为事实。也就是说,实人世界没有自己独有的事实。比如,我们只承认“太阳不管是中午还是傍晚大小都一样”是事实,而不承认“傍晚的太阳比中午大”也是事实。
新定义要说的是,现在两个世界分别有自己的事实。实人世界的事实并不以实在世界的事实为准绳,而是以自己世界里的标准为准绳。各自世界的事实只依据自己世界的标准,而不是依据其他世界的标准。
实在世界的事实依然是独立于人知觉的客观事实,而实人世界的事实则是人们感知的事实。这两者,都是事实。两者都以自己世界的标准为事实的依据。具体地说,就是实人世界的事实是以人们的感知为依据,而不是以实在世界里独立于人感知的事实为自己世界事实的依据。
所谓“事实”都是指对事物状态或关系的陈述,不管其在实在世界还是在实人世界。只不过,在实人世界里的事物及其状态或关系,是人们“感知”的事物及其状态或关系;在实在世界里的事物及其状态或关系,则是“独立于人知觉”的事物及其状态或关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事实和事物的区别,事实是一种命题式的“陈述”,必须用语句而不是单个词来表达,事物则可以用单个词来表达。
事实都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事实不会是单个正常检测者或知觉者感觉和知觉的陈述,而是相当多的其他正常检测者和知觉者也同样感觉和知觉的陈述。注意,这里的普遍性是针对正常检测者或知觉者的普遍性,而不是针对事物的普遍性。
与实在世界的客观事实不同,实人世界事实的普遍性并不一定都是适用于所有人的普遍性,有时是适用于某一部分人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实人世界的事实可能是所有正常人中的普遍事实,也可能仅仅是一部分人中的普遍事实。
陈述是对事物状态或关系的描述,这种描述构成事实。比如,我们说太阳在傍晚比在中午大,是在陈述实人世界里太阳的一个事实;我们说太阳不管是在中午还是傍晚都一样大,是在陈述实在世界里太阳的一个事实。这些事实是其各自世界里各个正常检测者和知觉者都认可的。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常常会犯的错误是将事物当作事实,事实不是事物,而是事物的状态或关系的陈述。太阳是事物而不是事实,太阳大小的陈述才是事实。事实必须用语句而不能用单个词来表达,而事物(比如太阳)则可以用单个词来表达。
为了方便,我们把实人世界里人们感知的事实称为“实人实”,而把实在世界的客观事实称为“实在实”。
实人实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在现实世界中感知体验到的事实。实人实或实人世界的实,是与人特殊的生理构造(主要是大脑构造)和心理特质密切相关的,是因为有了人,才存在的实,没有人就没有实人实。实人实既来自外界事物的感觉刺激——自下而上的外部因素,也来自人的文化背景、知识概念、过往经验、动机等自上而下的内部因素。内外二者合力呈现的事实就是实人实。
实人实是人们感知的事实,它们与客观事实并不相同,但实人实也是事实,也有自身呈现和运行的规律。
这里,我们用“实”这个字来代表不同世界各自的事实。事实和客观事实从此具有了不同的含义范围。客观事实是指独立于人知觉的事实,仅指实在世界的事实。而“事实”则有了全新的含义,只要具有针对所有检测者或知觉者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不管是否独立于人的知觉,都称为事实。具体是指在实在世界和实人世界中各自存在的事实,“实”在实在世界里就是客观事实,而在实人世界里就是人们普遍感知的事实。
所以,通过工具仪器检测而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实”是实在实,而加入了人的知觉解释因素的“实”是实人实。
同样的时间段,当我们与自己喜欢的异性在一起的时候,总感觉时间很短;而当我们在排队或坐车从一个地方赶往另一个地方的时候,总感觉时间很长,但钟表显示的却是相同的时间。这里用钟表来测量的时间是消除了人的知觉因素的时间,是独立于人知觉的事实,是实在实;而人们和喜欢的异性在一起或排队坐车的时间是加入了人的知觉及其解释因素的时间,对于当事人来讲也是真实的事实,这种事实就是实人实。
霓虹灯带给我们光运动的感知也是实人世界的事实,是典型的实人实。同样的原理,所有视频的运动画面都是由于人的知觉特征带来的实人实画面;而这些视频的运动画面对应的实在实,则是一系列在不同位置分布、以不同的时间间隔和波长依次点亮的点光源。实人实图像可以是运动画面,还可以是全息影像、虚拟现实景象等。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些丰富的画面感知都是一种“事实”——实人实。它明显是和实在实不相同的“实”。
区分实在实与实人实并适用不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有很多创业者在做创业规划时,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新创公司的新产品如果能比现在市场上卖得最好、牌子最响的主流同类产品质量更好,他的产品就一定能击败它。但现实往往是,其质量更好的产品上市后,不仅无法击败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而且常常面临生存难题。一些创业者常常由于难以理解这一现实,而陷入自我怀疑或失去方向的境地。
产品属于实人世界的事物,顾客对产品的认同是顾客对其所感知产品的认同。产品质量既属于实在世界的事实,也属于实人世界的事实,但两个世界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很不一样。产品质量在实在世界中就是通过实验不断验证的结果,比如一把椅子通过机器不停地模仿人的坐下起身来测量同类材料和工艺的椅子的耐用程度(当然也可增加其他实验数据),通过一坐一起的数据可以评判和比较自己生产的椅子和市场上同类竞争者椅子的质量差异。这个质量数据是衡量椅子质量的客观数据。但客观质量数据好的椅子就一定能战胜市场上质量数据差的椅子吗?显然不一定。
在实人世界中,顾客对椅子质量的感知不仅包括实验的质量数据,还包括对数据的信任度、产品外观的美感、对生产企业改进质量动机的信任度,以及产品口碑等一系列感知因素。产品的外观美感是顾客挑选产品的重要因素,但美感是顾客对产品美的感受,在实在实中是不存在的。有了实在实的质量数据,但由于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称,顾客并不一定相信这个数据。如何让顾客相信产品的质量数据,也需要一些实人实来配合,比如企业早期在产品上的投入大小,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前期企业投入(如固定资产投入、广告投入等)越多,其欺骗顾客的代价就越大,因此其可信度就会越高。已上市产品的口碑是顾客判断产品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但这种口碑需要较长时间周期的反馈才能获得。
在现实的市场竞争中,上述众多因素,每一项都可能让新创企业难以度过生存期。所以,那种认为自己产品质量好就能够打败市场上主流产品的思维,就是混淆了实在实和实人实的适用范围,是把实在实的适用规律运用到实人实领域的结果。
实人实不仅存在于我们现场的感知中,而且也存在于非现场的意象中。
意象(image)又称表象,就是当感知指向物不在场时,我们头脑中浮现的“基于感知”的形象。意象包括记忆意象和想象意象。既然意象是基于感知的形象,那么我们也可以把意象根据感觉分为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触觉意象、动觉和前庭觉意象。
记忆意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人脑中的重现,保留了感知事物的主要形象特点,比如朋友过去的相貌、笑容。记忆意象也包括了各种不同感觉渠道的感觉,例如面包店的意象除了面包房的形象之外,还可能包括面包香喷喷的味道、柔软的面包触感、面包房播放的背景音乐等。
想象意象是人脑在已有记忆意象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和整合而形成的新形象。想象意象和记忆意象都有一定的概括性,但是想象意象不同于记忆意象,它是在原有意象进行联结、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加工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创造的形象,是一种新的、过去未被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它既可以是实在世界中存在但人们没有感知过的,也可以是世界上尚不存在甚至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事物,比如美人鱼、外星人等。当然,想象意象仍源于人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
意象既然是基于感知的形象,也就属于实人实的范畴。
举个产品美感的案例——怀旧家居。我们从少年成长到中年的时候,现时的家居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我们长久居住在现代家居中时,我们常常对现代的家居没了感受,却对儿时的家居异常怀念,在你成长的环境变化巨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很多人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带有儿时记忆的家居,花费高价购买它们。从“客观事实”的角度看,这些旧家居都已淘汰多年,是不值钱的旧品,但由于这些旧家居身上寄托了自己好多儿时的记忆、儿时的喜怒哀乐,其价值(实人实价值)反而显得倍加珍贵。人的情感感知和“客观事实”又一次发生了冲突,我们到底是遵循人们感知的事实,还是遵循“客观事实”呢?从人感知事实的角度来说,这些有自己儿时记忆的旧家居是无价之宝;但“客观事实”是这些旧家居早已残缺不堪,没有价值。
顾客购买的显然不是客观事实意义上的旧家居,而是儿时的情感回忆,是一种在场的感知与不在场的意象的集合。这种集合毫无疑问地也是我们人类眼中的实,当然属于实人实。
实在实是独立于人知觉的实。实在实首先是在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出现,实在实都建立在独立于人的知觉并可以重复实验的基础上。随着伽利略和牛顿力学的建立,实在实的力量出现了大爆发阶段,人类历史的发展出现了突变。
人类社会真正的大发展起源于以牛顿物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量化研究表明,人类历史中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人类历史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
工业革命不仅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同时对人类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以牛顿物理学为基础的科学方法论几乎成了唯一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体系。从科学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分类上也能体现这种思维。学科体系共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三大类。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的地位基本得到普遍的认可,社会科学处于左右摇摆、颠沛流离的状态,而人文的命运则坎坷多变。人文是不是科学面临着巨大的争论,关键是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基础到底是什么还没有定论。
由于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功,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和社会意识都是以去除人的感性(知觉)因素的“客观事实”(实在实)作为我们思考的基础。实在世界的实,由于精确稳定并为人类进步做出了显而易见的贡献,几乎成了我们唯一依赖的实;而实人世界的实则由于涉及众多感性等不确定因素,不是被边缘化就是不被承认。
我们总试图以实在实来解释整个世界,对实人实或者视而不见,或者以各种方式归附于实在实。在我们解释世界的过程中,尽管屡屡出现让我们无法用单一实在实解释的现象,但我们更多选择的是用各种补丁来圆我们一元论的坚持。虽然一直都有存在和意识的二元理论,但由于这些理论都是以自上而下的哲学理论出现,思辨多于实证,以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所以影响式微。相比较而言,在物理科学的精美以及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生活翻天覆地的现实变化上,这种二元理论似乎总是处于羸弱和被压制的境地。这里的原因,不仅是其证据在力量方面的薄弱,更主要的是这些理论的定位都是自上而下的哲学思维,在证据和理论之间难以自洽。
对于实人世界,我们不缺乏大而无物、概念模糊的哲学思维,缺乏的是自下而上有可能被事实证伪的、概念明晰的简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