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眼见为实吗

我们亲眼所见到的,都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吗?

奇怪,难道“眼见为实”还有什么疑问吗?你或许会反问。

如果我再问,中午的太阳和傍晚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吗?你是不是会对我最初的问题产生反思:是呀,落山时的太阳比当空的太阳大,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经验,但天文学的研究却已证明了太阳落山和当空时的大小相同。

这足以说明,我们眼见为实的理念存有很大疑问。

霓虹灯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很常见的产品。商家为了在夜幕降临后吸引顾客的眼球,会安装一组霓虹灯来传递自己的特色。霓虹灯分静态和动态两种,动态的霓虹灯由不同颜色的、运动着的点光组成,这些运动着的点光再组成运动着的线和面,最后呈现在人们眼中的是一幅幅动态的图画。然而,这种我们看到的运动着的点光或画面,只是我们视觉上的错觉导致的,并不是“事实”。“事实”是这些点光或线形光并不运动,是安装在不同位置的光源按照先后顺序和时间间隔依次点亮与关闭而形成的视觉现象。

我们回顾一下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派创始人威特海默(Wert-heimer)所做的“似动现象”实验,就能清晰地了解我们的知觉和事实之间的不同。

1910年夏,在一次假期旅行的火车上,年轻的德国心理学博士威特海默远眺窗外的风景。电线杆、房屋和山顶尽管是静止不动的,可看起来却好像在飞奔。这引发了他对“似动现象”背后原因的思考。他决定结束这次假期旅行,立即在法兰克福下了火车,到商店里买了一个万花筒,先在旅馆里做实验。他很快地转动万花筒,仔细地观察其中的似动现象。接着,他到法兰克福大学去请教舒曼教授。教授同意威特海默使用自己的实验室做实验,包括使用教授自己设计的一种新型速读训练器。舒曼教授还推荐了两个学生作为被试和威特海默一起工作,这两名被试是柯勒(Wolfgang Kohler)和考夫卡(Kurt Koffka),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心理学学生和威特海默一起竟成为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三位创始人。

起初,威特海默在银幕上一先一后投影出两条垂直光线。如果这两条垂直光线先后投射的时间间隔超过200毫秒,被试看到的就是两条相继出现的光线,一先一后静止不动地出现在银幕上。如果两条光线投射的时间间隔很短,比如30毫秒,两条先后呈现的光线也是静止不动的。但是,如果先后呈现的两条光线的时间间隔适当,如60毫秒,则被试看到的就是一条光线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如果先呈现A线,后呈现B线,就会看到一条光线从A向B移动;反之,如果先呈现B线,后呈现A线,则被试看到的是光线从B向A移动。在另一个变换实验中,威特海默使用了一些灯,这些灯如果运动速度恰好到临界点,就好像只有一只灯在动一样。他还使用了多根不同色彩和不同形状的线条来实验,在一定情况下,这些东西都能制造出运动的错觉。哪怕威特海默把正在进行的事情告诉了他的几位被试,他们也无法使自己不看见这些运动。

光源并没有动,但似乎在动,这就是所谓的“似动现象”。霓虹灯呈现给我们的运动画面就是利用似动现象的原理制作的。同样,我们熟知的电影和电视呈现的动感画面也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

再举一个例子。在图1-1中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深色背景上的花瓶图形,还是浅色背景上两个人脸的侧面影像?哪一个是客观的?我们眼见的是哪个“实”?

图1-1 图形与背景

这是心理学“知觉”理论中的著名“图形与背景”原理。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图形上时,其他部分就是背景,反之亦然。知觉的事物没有变化,但由于人在知觉过程中注意力所集中的区域不同,我们知觉的事物就会变成不同的事物。

再看一个社会心理学案例。心理学家罗斯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重现了罗斯当年做研究生时的经历。在罗斯博士入学面试的时候,几位教授用他们最擅长的专业题目来考察他,令他对自己的无知深感不满,而对考官的睿智印象深刻。

在这个实验中,罗斯和他的同事随机指定一些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扮演考官,而另一些随机挑选的学生扮作学生,还有一些学生作为旁观者。研究者要求考官扮演者编制一些自己擅长并能证明自己知识丰富的难题:“班布里奇岛在哪里”“苏格兰女王是怎么死的”“欧洲和非洲哪个拥有更长的海岸线”。如果仅仅这几个问题就让你感觉自己的无知,接下来更难的问题就会让学生扮演者愈加自惭形秽了。

所有人都知道考官占尽优势。客观的事实是,考官和考生的智商与知识不相上下,但考生和旁观者还依然会错误地认为那些考官确实比考生懂得更多(见图1-2)。

图1-2 对一般性知识的评价

注:所有参加模拟测验实验的考生和旁观者都认为,那些被随机安排到考官组里的考生都要比自己懂得更多。事实上,考官和考生的身份都是随机安排的,只不过考官好像显得更有知识而已。这种错误认识的确证明了基本归因错误。

资料来源:Ross & others(1977)

后续的研究表明,这些错误印象绝不是较低社会智力的反映。正相反,那些聪明人和社交能力强的人更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日常生活中,那些拥有社会权力的人群通常发起和控制着话语权,这常常让人们高估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相似地,讲台下的听众也常常高估讲台上讲话人的智商。

心理学家把这个大家常犯的错误称为“基本归因错误”: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

这个规律与图形背景规律相似:当我们解释某人的行为时,这个人就是我们注意的中心,作为图形的人看上去似乎就是所有事情发生的根源;与此同时,我们就会忽视作为背景的周边环境的影响。当旁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考官和考生身上时,考官和考生现时的表现就是事情的根源,这时旁观者不由自主地会忽略他们都是随机挑选出来的这一背景,尽管旁观者知道这一点;同样,当考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考官身上时,也会忽略自身和考官都是随机挑选的这一背景。

以上案例清楚地表明,我们知觉到的现象和“事实”并不相同。

心理学家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词——错觉(illusion),来命名这类“特殊”的知觉。但错觉也属于知觉,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会犯这种“错”,还能称之为错吗?从科学验证的角度看是错的,但从生活中人的角度来看就不能说是错的,而是一种真实。

具体到霓虹灯这个产品,是“运动的光”还是众多“不动的光源”,哪个是顾客想要购买的?答案显而易见:当然是运动的光。如果这些光源不能形成运动的知觉(例如光源开闭间隔时间为30毫秒或200毫秒)或者错觉时,顾客还会购买吗?当然不会。

客观事实是独立于人的事实,而人所知觉的却常常与客观事实不一样。说到这,也许会触发你有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几百年来所一直争论不休的记忆神经,但这里我并不想讨论这些哲学问题,更不想以哲学家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它们,而是想用一个自下而上的、以实证为依据的科学方式来思考和讨论问题。 9ZQfbDSSW7Hp4Rkw2Vf9jcVFAN6mfyuuLgzC/ZqGC13Uom8PjSnH6At1PQvnh7o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