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理常识加油站

刺激脑细胞,保持灵活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大脑只使用了其思维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我们能迫使我们的大脑达到其一半的工作能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将一本大百科全书背得滚瓜烂熟;还能够学完数十所大学的课程。

我们每一个人就像一个发育极不充分的果实,有结1万多个果实的潜能,但是却只开发出了结几个、十几个、几十个果实的能力。大脑的潜在能力是巨大的。当代科学使我们懂得我们的大脑结构和工作情况,实验证明:如果大脑的潜能全部发挥会使我们目瞪口呆。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假设:一个正常的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脑力的10%;稍后又有学者撰文,认为不是10%,而是6%,或者4%,甚至2%。

人类的潜在能力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你也许有这样的体会:你的父母走进屋子,一言未发,而你已预感到他们将说什么,什么事情将会发生。童年时,对于父母所做的种种暗示,孩子更容易心领神会。这种感觉能力,到人们成年后反而逐渐消失了,当然,这种感觉能力在成年期通过训练也能够再度获得。临床心理学家们通过训练之后往往能够理解人们种种非言语的暗示。比如一个人板着脸走进办公室,在椅子上坐定,虽然他没讲一句话,一个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已经对他现状有很多了解。

人们不断感觉到的“下意识”是人类潜在能力的另一种表现。当听别人讲话时,人们同时也注意到了周围的嘈杂声音。但人们所感觉到的信息,只是他们感受的无数信息中的很小一部分。

创造力是人类潜在能力的又一个表现。我们所有的人,都具有惊人的创造力。科学研究证明,如果一个人参加过创造能力训练的话,他的创造力就会比以前更旺盛。

人的大脑可以被看成是一部计算机,但比现存的任何计算机都强大得多。很多学者认为,人的大脑功能实质上是无限的。人们之所以用计算机比拟人脑,就是因为人脑和计算机一样,在它活动着的时候,吸收了大量的信息。但人们还没有学会给自己编排解决问题的程序。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是: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人们利用这些大量储藏的信息解决问题呢?

如果我们不去唤醒自己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能力包括能力源),这些能力就会自我毁灭。就像肌肉如果不运用,就会萎缩。而这种萎缩程度之大,足可以危害身体。另一方面,如果你不断地挖掘你的潜在能力,你的一生都会充满令人激动的“探险”。

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粘住”或“冻僵”了不少人。当然提高个人潜力,并不是要推翻这些风俗习惯,而是在认识到它的束缚性的基础上,迈出新的一步。应该认识到,陈规旧习根深蒂固,正侵害着我们,阻止我们接受新经验。因此,这常常是我们发展潜能的最大障碍。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能力,挖掘更大的潜力,就要除去其中限制你发展的陈规旧习,让新的经验和信息输入大脑。要获得这些东西,清除旧有是值得适当冒险的。

人要使脑细胞保持灵活,就必须经常给它一些新的刺激,而激发大脑探索和研究新知识的欲望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也就是说,要经常保持求知若渴的态度,始终怀着好奇心,这样才能让头脑保持朝气,运转灵活,处事不死板,有弹性,记忆力也不会衰退。要使脑细胞保持灵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要时抛弃旧常识。

(2)经常抱着怀疑的态度,不要有根深蒂固的成见。

(3)不要把学过的知识奉为金科玉律,应经常想除此以外还有没有更方便、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

(4)接触启发智慧的游戏。

据说在爱因斯坦的书房的一个角落堆满了有关猜谜及智力测验一类的书籍,而且他经常喜欢做智力游戏。这提醒了我们应该怎样去锻炼脑力。另外,用象棋、围棋等来锻炼脑力都不错。自己感兴趣的健康爱好都是值得人们下功夫去发展的,因为它们不仅调剂生活,而且锻炼脑力,有助于头脑的灵活运转。 3pxsbbaNH0KY+vQ/uux1987AzvD2kJI6oDPQcIBhvI+EJRGisWhQ3FgVeRjeTqQ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