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同样,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个“好”字该怎样理解呢?有人认为,把孩子教“好”,是指让孩子将来学习上争得第一、长大后在某个领域出人头地;其实不然。教好孩子不一定跟财富、地位、名声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因此,“好”的标准也因人而异。教育“好”孩子是指父母在教育时要符合孩子的个性发展,不能单纯地以社会成就(如财富和名声)作为培养目标,而是要让他们做最好的自己。

把孩子“教好”,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强制要求他们成为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对孩子的尊重,也能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对女孩教育,父母应根据自己的“小公主”的自身特点制定教育方法,让她开心、健康地成长。

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父母都局限在自己的经验里,以成人的认识以及社会的要求为目标,一味地以自己的“需求”“教育”孩子、“塑造”孩子,甚至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其实,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所有经验和认识,以及感觉、需要,都跟成人有很大的差距,要教育孩子,首先就要清楚自己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想法、找准教育的目标,从孩子的发展出发,选择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还有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会循章据典。他们会振振有词地说:“教育讲方法有错吗?”教育讲方法的确没有错,但错的是家长们对方法的滥用和套用。我们知道,产生同样结果的原因未必是一样的;而同样的原因,也不一定发展成为一样的结果。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常忽略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经常套用某个专家的方法,或套用某本书上或者别人教育孩子的经验,却忘了“此孩子非彼孩子”,让自己的教育陷入死角和误区中。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要想使教育有成效,就必须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因材施教。如果盲目套用所谓的教育经验,听信“专家”的言论,违背自己孩子的个性和成长需要,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失败,也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教育孩子,重在原则和方法,原则和方法正确,就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原则和方法不当,就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

那么,在培养女孩的过程中,父母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 坚持“严”与“爱”相结合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家长对女孩往往更加宠爱,但爱也要有个度,不能溺爱。父母要把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把握好疼爱与溺爱的界限。

父母对女孩既要疼爱,又要对她严格要求,只疼爱而不严格要求,就成了溺爱。溺爱无度很可能会使孩子遭到毁灭。高尔基说:“爱护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会教育孩子,这就是一项伟大的国家事业了。”

当然,父母有时很难划清爱护和溺爱的界限,但溺爱的确是孩子一切不良品行产生的温床。因此,父母不能因为疼爱孩子便由她任意妄为,基本的教育原则什么时候都不能变。因为只疼爱,没有教育,就容易走向溺爱;只教育,而没有疼爱,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受到伤害。正确的做法是,把疼爱和讲道理融合起来,做到爱中有教,教中有爱。从孩子的学习、智力培养到日常生活中的品德教育,都应该坚持这一原则。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女孩,她们处于需要父母更多关心爱护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一方面要给她们充分的爱心和照顾,另一方面也要多方面要求她们,以使她们更好地成长。

2. 坚持教育上的一致性

一致性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求家庭所有成员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必须一致;第二,要求家庭与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相一致;第三,要求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因自己心情好坏而改变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和方法应长期如一。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随着自己情绪的变化来改变教育方式。高兴时,拿孩子当宝贝,爱护有加,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高兴时,拿孩子当出气筒,看孩子处处不顺眼。这种喜怒无常、时冷时热的做法,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家庭成员如父母、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也应一致,否则就会使彼此间的教育影响相互抵消,而且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该听谁的,甚至给孩子提供了提出某些不合理要求的可乘之机,因为孩子觉得反正有人护短,便有恃无恐。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做到要求一致、态度一致、方法一致。这样,孩子会感到家庭成员意见的统一,非服从不可,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得到强化和巩固,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会逐渐消除。除了家庭教育观念要一致外,家庭与学校、社会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也必须一致。上述各种教育互相配合,才可能将各种教育因素汇聚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帮助和引领孩子健康地成长。

3. 坚持“以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只有在与伙伴的共同交往、游戏活动中,才可能真正理解各种集体生活的原则,培养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合作等优良的个性品格。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也正是在学校生活中得以发展的。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后,会有强烈的结交同伴的愿望。为了保证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父母必须为其创造良好的集体环境,让孩子学会交往、学会共处。

比如,父母可采取多种形式,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孩子选择一些年龄相仿、性格相近的小“闺蜜”,使她们彼此交往。同时,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图书、玩具等拿出来和伙伴们一起玩,使她具备“分享”的意识。

还可以让孩子多去公共场所,多参加一些兴趣小组,多去少年宫等有许多伙伴可以一起学习、娱乐的地方,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使她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社会经验,为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既是父母抚养和教育的对象,又是发展的主体,是在自我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而成长起来的。父母要敢于让孩子去承担风险,不必事事插手甚至包办。因为孩子只有在跌爬滚打中,才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5. “表率”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最早、最直接和最经常的模仿对象。埃里克森人生八大发展阶段论曾指出:“年幼的孩子会模仿父母,以父母的形象为榜样,不加区分地予以认可和接受,因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关系到孩子的个性形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应加强自我教育,为孩子树立一个好形象,以表率的力量感染、教育孩子。

6. “适度”原则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要求、爱抚、批评、表扬时都应做到适度,过度或不及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父母对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进步和退步应给予正确客观的评价,给予适度的鼓励或批评、指正,以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过分的夸奖、表扬会使孩子沾沾自喜、骄傲狂妄;过度的批评、责罚则会使孩子胆怯、不自信、自卑;过多的保护会使孩子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减弱;而过于放任孩子又会使其变得自由散漫、随心所欲、任性蛮横。因此,父母只有把握住教育孩子的“度”,才有可能使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才可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qIdLY+m6JAExkoLfNsoKcm/Oj4FV6BTsCZ3vishBH6CanMqGUaPZPg5WeabKin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