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围绕地轴转动,地轴的两端便是被冰雪覆盖的两极地区,是地球上最不适宜生存的地方。然而,各种动物,包括北极的陆地哺乳动物、南极的鸟类以及两极均有的海洋哺乳动物,历经数千年的奇妙演化,竟得以幸存。能经受得起如此考验的物种并不多,所以它们鲜有竞争者。但也正因如此,它们可以繁衍至惊人的数量。生命是如此矛盾,在最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竟能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北极北部被冰冻的海洋所覆盖。数百年来,少数极其坚韧的人类在那里进行冰上探险,靠捕猎生存。而北极南部则相对温暖,对于生活在南部的人们来说,北极冰原曾一直是地球上最难涉足的领域,而现在已不再如此。挪威的朗伊尔城是斯瓦尔巴群岛中的一个小镇,位于北极以南1 125千米。每年,俄罗斯人都会在距北极仅115千米处建造一个冰上营地。要去北极,你可从小镇飞至营地,之后,某些健壮的旅行者会徒步前往,但大部分人会乘坐直升机——像我一样。
从北极归来的第二天,我回到俄罗斯营地,发现我的帐篷和飞机跑道之间的冰面上有一条几厘米宽的裂缝。那条跑道是一条没有碎冰、水平延伸的冰道。管理营地的俄罗斯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对裂缝已习以为常了。而那条裂缝却在持续扩大,在我离开两天后,它变成了28米宽。营地必须马上撤离。
▲ 回到遮蔽处。
毫无疑问,北极地区正在变暖。在不久的将来,每逢夏日,覆盖北极的海冰可能完全消融。届时,船只可以穿越太平洋,沿北美洲和欧亚大陆的北海岸,直接驶入大西洋。
地球南端则是另一番景象。南极并非被海洋覆盖,而是位于一片广阔的大陆中央。这片大陆远离人际喧嚣,直到两百多年前,人类才首次发现了它的海岸。
从那时起,人们便一心想征服南极。就当时而言,这恐怕是人类最具野心和勇气的壮举。而为了争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人们不惜一切代价。
这已成为往事。如今可乘飞机前往南极,那里矗立着一座宏大的建筑,处于架空状态,使得雪可以在其周围不断积累。它的内部不受极寒的侵扰,科学家们常年在里面开展科研工作,探索遥远的星球及星系,探究地球上的各种现象,而这些实验只有在南极的环境下才能进行。
这里的气候也在不断变化。建筑下面的冰层厚达5千米,在未来的几百年内恐怕也不会消融。然而在南极大陆周围,那一圈犹如巨型白色裙摆的海冰,其边缘正在瓦解。于是,到了夏季,原本看似耸立于内陆的山峦受无冰水域的阻隔,变为与大陆分离的岛屿。
南北极的这些变化对极地生物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那些为适应极冷环境而进化出的特性,在变暖的夏季里却成为束缚。原本在地球上更温和的环境中生存的物种正在向两极迁移,并逐渐取代那些原本独享极地的生物。尽管如此,对于人类而言,在极地工作依然极其困难:手如果接触到金属,皮肤会被粘掉;暴风雪能将旅行者禁锢在帐篷中数日之久;你脚下的海冰则有可能裂开,让你陷入绝地,孤立无援。
而对于极地神奇之处的记录也变得史无前例地重要和珍贵。为了拍摄野生生物,尤其是在冬季,摄制组要在地球上最为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在为纪录片《冰冻星球》工作的3年中,他们拍摄的照片所捕捉到的行为和现象,之前从未有过任何的胶片或数字影像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照片将变得愈发珍贵。因为这些宛如仙境的美景已存在了成千上万年,但在人类到达之后的一百年内,却可能会变得面目全非。这大概是我们最后的机会,来记录下这令人窒息的美景最灿烂的一面。
▲ 大卫·阿滕伯勒摆出海豹的造型。他正在观察北极熊的主要猎物——环纹海豹和它的幼子,纪录片《冰冻星球》的摄影师也拍下了大卫。
▲ 学习辨认海豹。一头南极积冰中的小虎鲸(幼年时皮肤呈铁锈色)跟着母亲学习如何分辨食蟹海豹(左边)和更可口的威德尔海豹(右边)。
▲ 南极堪德马斯岛附近的冰山。水注入冰山的裂缝中并迅速冻结,还来不及形成气泡,就形成了蓝色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