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把酒问天:扬州问渊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7年5月3日这天,我们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不仅车票在手,而且是有座的。我早年的旅行常常是先上火车,然后到列车长办公席前排队补座,我只求排队时间别太长,当然也希望能补到一张坐票。那时候的卧铺要高干才有资格坐。时代变了,今天火车准时出发了,真是今非昔比。

这次不是我单独出行,我的朋友李昕和殷云跟我一起开始了苏东坡和陶诗的追溯之旅。李昕20世纪80年代从中国去加拿大读大学,在美国和加拿大学习和工作了近二十年后回到中国,在一家跨国公司做高管,之后转做投资和管理咨询,他也留些时间搞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五年前,李昕读了我的《空谷幽兰》之后,到汤森港的寒舍跟我喝茶,之后我们每年都在美国和中国会面。殷云曾经是专业游泳运动员,1988年大学毕业后移居深圳,通过股市和楼市投资而实现了财务自由。当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时,她的兴趣却转向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回到教室学习中医和心理学。2012年,因阅读《禅的行囊》,她和我取得了联系,并尽可能地支持和参与我在中国的旅行,让我把更多的在中国寻幽探古的经历跟读者们分享。有这样两位朋友与我同行,安排旅行细节和专家访谈,我真的感到了退休的幸福。

我们乘高铁先到常州,在苏东坡仙逝的地方献上我们的敬意。苏东坡1100年北归中原,到了常州时病倒,次年故于此。我们在常州待的时间不长,在运河边敬杯酒,献上首诗就继续上路了。

常州和扬州分别在长江的南北两侧。我们开车从镇江向北跨过润扬长江大桥前往扬州。在1957年建成第一座长江大桥之前,经大运河从常州纵跨扬子江到扬州是最快的途径。扬州是京杭大运河上的大都会,是北宋时期中国商业和文化中心,与都城汴梁的重要性可以相提并论。商贾来自四面八方,包括经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阿拉伯人。扬州为当时第一纳税城市,俨如今天上海的地位。苏东坡写和陶诗是在扬州做知州时开始的,然后在惠州决定“尽和陶诗”,在海南岛的儋州完成了所有的和陶诗。所以扬州、惠州和儋州就是我们这次寻访苏东坡和陶诗踪迹的旅行主线。

虹桥火车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过桥半小时后,我们到达扬州瘦西湖北岸的涵田汇金度假酒店。我们决定奢侈一番,住进这家五星级的酒店,但酒店星级不是我们选择它的原因。我们想在苏东坡过夜的山脚下留宿。这虽是个小细节,但我们就是要沿着一些小细节来追寻偶像诗人的踪迹。苏东坡1092年在扬州任知州六个月。在这里,苏东坡开启了和陶诗的篇章。

我们到扬州时就开始下雨,且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夜。第二天早晨,雨稍小一点,我们开车到蜀冈山上。刚停车,雨也停了。我看到旁边有位出家人,便上前问路,正巧他就是我们要见的圣万法师。“这就是缘分”,法师说。能修方丈正在日本弘法,嘱托知客圣万接待好我们。圣万知道我们是来拜谒苏东坡遗迹时,就带我们径直往平山堂和谷林堂走去。

能修大和尚1999年出任大明寺方丈,之后创立了鉴真佛教学院。他是继鉴真大师之后日本唐招提寺唯一传戒和尚。能修大和尚主持重建了大明寺的栖灵塔、藏经楼、钟鼓楼等一批建筑,使大明寺的香火兴旺。从寺院的几处题字看得出来,能修方丈也是一位书法家。

大明寺建于南朝的刘宋大明元年(457年),以鉴真东渡闻名遐迩。唐代的鉴真和尚(688—763年)曾在大明寺讲律传戒,尽管五次东渡失败,他还是在六十六岁高龄而且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抵达日本,在奈良创建了唐招提寺,弘扬佛法。

平山堂位于大明寺西侧,为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所建。欧阳修(1007—1072年),号醉翁,四岁丧父,母亲以芦杆画地教他认字。他1030年进士及第并开始了仕途生涯。景祐三年,欧阳修参与了范仲淹领导的反腐廉政改革,受打击报复,被贬为夷陵县令。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职后,再次参与范仲淹等人推行的吏治、军事、贡举法等改革,但再次被守旧派击败,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又改知扬州、颍州、应天府。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被召回朝,任翰林学士,修撰《新唐书》和《五代史记》。欧阳修为后世留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记》等文学瑰宝,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对北宋文学的另一大贡献就是扶持了苏洵、王安石、苏轼、苏辙、曾巩等新派学人,将北宋文学推向一个辉煌时代,而这些新一代的文学才子们也创造了诗词的“宋调”。欧阳修极为赏识苏轼的文采,并将文坛宗主的衣钵传给苏轼:“我老将休,付子斯文。”而苏轼跟弟子们说:“昔欧阳文忠常以是任付与某,故不敢不勉,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

欧阳修

宋元祐七年(1092年),苏轼任扬州知州时,为纪念已故的恩师和贵人欧阳修而在平山堂旁建了谷林堂。堂内对联取自苏轼《谷林堂》诗的第一句:“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苏东坡并从中择取“谷”“林”二字命名“谷林堂”。对联前的条案上置有赤壁怀古意境的盆景。

在扬州,苏轼写了一篇《问渊明》,作为和陶渊明的一次精神对话。在这首诗中可以看到,苏轼赞同陶渊明在困境中乐观旷达、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但他认为陶渊明仍然没能很好地处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因而达不到更高的解脱境界。

谷林堂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

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则为日星悬。

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

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

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

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

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

立善求我誉,饥人食馋涎。

委运忧伤生,忧去生亦还。

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

应尽便须尽,宁复事此言。

随后,苏东坡写了第一首和陶诗《和陶饮酒》。和诗就是一唱一和,是与陶渊明灵魂上的对话和精神上的共鸣。苏东坡在《和陶归园田居》中有言:“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从中能够看出当时苏东坡对陶渊明诗比较喜欢,偶尔会作和陶诗。

苏东坡的《和陶饮酒》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陶渊明在公元415年左右写了《饮酒》二十首,近七百年之后,五十七岁的苏东坡向往陶渊明那种自在的生活,一边饮酒一边与陶渊明进行对话。苏东坡在引言里说,他常常把玩酒杯为乐,但他喝酒不多。这天,与客人饮酒过午,客人走了以后,便和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心里似有归隐的想法,但还不忍放弃仕途,因而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缠绵纠结。

在写《寻人不遇》一书时,我在每个诗人的生活或埋葬的地方都会读一首那位诗人的代表作,并献上一杯酒,表达敬意。但这次在扬州大明寺里,在法师陪同下,跟苏东坡对饮显然不合时宜。我从包里取出我的宣统版的《和陶合笺》,朗读了苏东坡的《和陶饮酒》之一。

和诗有几种写法。原作也称原唱,和诗是对答附和。和诗可以只作诗酬和,不与被和诗押韵;也可以与被和诗押韵,但不必用其原字;而“次韵法”则每押韵句须以与原诗相同的韵字结尾。苏东坡选择了最接近原诗的“次韵法”写了所有的和陶诗,从内容上与偶像对话,从韵律上与知音唱和。

陶渊明《饮酒》之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苏东坡《和陶饮酒》之一

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

云何得一适,亦有如生时。

寸田无荆棘,佳处正在兹。

纵心与事往,所遇无复疑。

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谷林堂的两侧陈列室内讲述的苏东坡的生平,尤其突出介绍了他在扬州的文学成就和政绩。在介绍他的杰出作品区,墙上挂的就是我选读的《和陶饮酒》,君子所见略同,让我也感觉在这里读了饮酒话题的诗不那么过意不去了。毕竟,陶渊明在诗里谈的远超于饮酒,他谈了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反省的人生哲理问题。

苏东坡在扬州虽然只做了半年的知州,但为当地百姓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缓付百姓官债。农民因连年的灾情缴纳不出官税,苏东坡上书陈请朝廷减免积欠赋税,给灾民们喘息休整的机会。第二件是取消劳民伤财的“万花会”。之前每年扬州芍药开花的春季,扬州官府大办“万花会”。苏东坡下令取消供特权阶层享乐的“万花会”,平民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第三是准允官船船夫顺带一些私人货物出售以补贴收入。这种务实的方案安抚了船民,和谐了官民关系,使船民以船为家,安居乐业。

我们刚从谷林堂走出来,大雨又倾盆而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圣万法师带我们乘电梯上到栖灵塔顶层俯瞰瘦西湖。栖灵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唐代诗人李白、白居易等均曾登临,并留下千古绝唱。1980年,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能修法师募资重建栖灵塔以纪念鉴真回归。我们站在塔顶,瘦西湖在烟雨朦胧里,“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

在谷林堂读“饮酒诗”

雨后栖灵塔倒影

我们婉谢了圣万法师用斋饭的邀请,因为我们要开车去南京,赶去深圳的飞机。我们要从深圳去惠州,苏东坡南贬岭南之地,也是他决意“尽和陶诗”之地。九百二十多年前的今天,苏东坡已经从定州出发,跋涉在到惠州四千里的路上。如果在今天他乘专车走京港澳高速中间不停的话,一天就到了。而当年他只能选择颠簸的陆路或略为平缓的水路。他并不急着赶到发配场所,而走水路还可以见些老朋友。就这样走走停停,六个月以后才到惠州。

临行前我请圣万法师转交能修方丈我写的《禅的行囊》。圣万代方丈致谢,并要了我的地址。而我结束此行回到家里,能修方丈写的书法已在等我了。打开一看,正是苏东坡在扬州写的第一首和陶诗《饮酒》。阿弥陀佛!

登栖灵塔望扬州

能修方丈书苏东坡和陶诗《饮酒》

惠州 李昕手绘 7nQC/XX0uPD58vNHLHLIYP/kyivXmVRCJbYwgcUn9jKimcAgj/TX4fAxfI5YuaT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