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儒家“天命”观的渊源

儒家的“天命”观,渊源于西周时期的天人关系观念。周人认为天命会随着人君是否有“德”而发生转移,无德之君会导致亡国,有德之人可以获得天命的惠顾;人君是否有“德”,天要从“民”那里了解,民意或民心成为衡量人君是否有“德”的事实上的标准。这样,“德”和民意或民心,就成为天与人交通的桥梁。

儒家的改造在于,进一步理性关注天与人交通的这座桥梁,形成以人之德(人性)为中心的人学思想,即儒学。儒学思想虽然是人学思想,但又不否认天命存在,反而认为人是天命的延伸,一部分;人性是天命的集中表现,清晰化;人心是天心的展示,凸显: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就是人的天职或使命的完成。在儒家眼里,人之所以为人,人成为真正的、理想的人的追求,具有根底于“天命”的神圣性和庄严性。于是,儒学思想主要是理性的人学思想,但它同时也包含宗教因素在内,有宗教功能,发挥着给人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作用。

儒家“天命”观在先秦时期以孔子和孟子(约前372-约前289)的“天命”观、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自然观为代表。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则是汉唐时期儒家“天命”观的主要形式。宋明理学的形而上学,是儒家“天命”观在理性思维高度发展条件下形成的信念形式。 lfvFUpJ6Nx7ZLpIoJ1RMbfSf7ItRvdT6FhFZrMbqDsL8V9U4MbDz6bGEaxgyX5A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