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运营的定义

很多刚步入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人都很想知道,互联网行业中怎么有这么多的“动物”,如“产品狗”“运营猫”“程序猿”“市场鸡”和“设计狮”等。其实,每个互联网公司都像一片森林,森林里的每种动物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之所以叫“产品狗”,最初是因为互联网公司的产品人员都比较可怜,要讨好这个讨好那个,还经常加班,常常累得像“狗”一样,但笔者认为,叫“产品狗”还因为狗是很聪明、很有灵性的动物,正如产品经理的品质;至于“运营猫”,则一开始完全是因为要与“产品狗”对应而衍生的,而猫这种动物敏感和观察入微的特质,也正是运营人员很需要的重要一点。

笔者认为,产品、推广、运营和研发是互联网公司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有部分公司将推广引入运营范畴),则“铁三角结构”或“铁三角理论”就变为产品、运营、研发,这3个业务为支点。

产品—产品人员将产品设计和策划出来。

推广—将用户招揽到产品里来。

运营—想办法把用户留下并产生价值,即让用户使用产品。

研发—研发人员将产品做出来,同时支持各个环节。

这样的“铁三角”应该是互联网公司基本的架构(研发支持产品、推广、运营这3个业务),如图1-1所示。

图1-1 互联网公司铁三角

作为铁三角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运营到底是做什么的呢?下面,我们将进行详细介绍。

1.1.1 千人千面的运营

说到运营,很多刚刚步入互联网行业的人员都会觉得做运营的人就是打杂儿的。平时我们看到最多的运营就是做新媒体运营的同学了,每天到处找段子或做活动来拉粉丝,希望粉丝能够认可自家的产品;也有很多做内容运营的人员,从传统媒体转到互联网行业,或者本身喜欢文字内容,每天编辑各种文章或制作各类专题推送给用户,希望增加自家产品的流量。一些做运营的人员每天就是和用户打交道,整理用户反馈的信息和在社区回帖等;还有一些运营的人员每天绞尽脑汁看各种数据和各种转化率,然后调整线上商品的价格、折扣,希望增加交易量,这些都是运营。诸如以上的工作还有很多,基本上产品人员和研发人员不负责的那些事情,运营都要负责。其实很多初入运营的同学都很疑惑:为什么做的都是这些看似打杂儿的工作?

的确,不同的产品形态,不同的产品阶段,或者运营分工是存在区别的。我们来看看上面说的这些同学,其实做的事情都是与用户、流量,与交易额相关的,这些都是运营工作的一部分。 所以,简单地说,所有与线上产品相关的人工干预都叫运营。 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是线上产品,而不是线下实体产品。其实很多线下的实体经济也有运营,如在超市,每天都有摆货员根据销售时节来进行货架和货物的摆放,希望能够增加销量,这些其实是运营的线下版。其次,线上产品主要指的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注:移动互联网产品是互联网产品的下一个阶段,基本可以说是两个事物),这两者的运营是一脉相承的,移动互联网赋予了产品更多的移动属性,同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群体呈现出更加多样性的特点。最后,强调的是人工干预,干预可以是推广或活动等,并伴随一定的目的性。只要是对线上产品进行了策略性干预,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都算是运营工作。

1 .1.2 运营的核心目标

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运营的3个核心目标,即增加新用户,促进用户黏度和提升活跃度,以及找到更合理的收费方式以增加产品收入,如图1-2所示。

图1-2 运营的核心目标

增加新用户: 即通过市场渠道推广、活动、换量及品牌宣传等各种方式增加新用户。

促进用户黏度和提升活跃度: 留存和促活。留存很多时候是由产品质量决定的,但是当用户可留可不留时,就要看运营了。促活就不用说了,就是希望用户天天都能使用自家的互联网产品,每天能多使用几次。活跃度越高的产品对于后期商业模式的推广效果就越好。互联网产品的活跃度一般指的是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

找到更合理的收费方式以增加产品收入: 简单说,就是通过运营让用户更愿意在你的产品上花钱,使产品能赚到更多的钱。

其实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一样,基本模式都是先用产品吸引用户,提高用户数量,然后再提升用户质量,让更多的用户进入产品中来,最后亮出商业模式,让用户更多地付费。这种规律与大多数时候资本市场的看法一致—一个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和商业化,而商业化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用户规模和单个用户ARPU(每个用户平均收入)值。因此,在不同的阶段,运营的侧重点不同,前面两个阶段更注重用户数量和用户质量,最后一个阶段注重产品收入。

我们来举两个例子,其中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京东,最早就是用其产品配送服务和正品品质来吸引用户,然后不断地做促销、推优惠,用新商品、新花样来促使用户选择京东,等京东的用户规模到达一定程度后,就开始提高零售价格,减少优惠力度,之后再提升免运费门槛,推出更多的增值产品,如会员PLUS(付费会员)、京东金融、京东到家等,让用户有更多的机会在京东的大生态圈内消费。再往下一步就是实现盈利,当然,如果京东的战略目标是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那么实现盈利会延迟,京东会员特权如图1-3所示。

另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是今日头条,首页如图1-4所示。今日头条上线时标榜自己的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的个性化推荐,每个人使用今日头条所看到的内容都会是不一样的,而且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之后,为了提高用户活跃度,今日头条不断地增加它的内容种类和内容源,增加了视频、自媒体,让用户能更方便地找到想要的内容,增加使用时长。后期为了实现盈利,开始加入各种广告、商城、游戏等元素来变现。再往后,一般都是要布局新产品,如最近很火的火山小视频、抖音短视频等,然后重新开始这样的运作轨迹。所以互联网的产品轨迹和运营的3个目的是相匹配的。

图1-3 京东会员特权

图1-4 今日头条首页

看完上面两个例子,大家应该能看出,运营的最终目的是收入。与其他公司一样,互联网公司不是慈善所,最终目的是要收入。个别谈理想的产品,也极少能摆脱商业的束缚。虽然投资人一开始会关注市场规模,但是最终还是要看商业模式和未来前景的,除非你自己花钱做产品、做情怀,那也一定是供小众用户使用,否则绕不开实现盈利这个最终目的。所以,对于运营来说,赚钱是运营绕不开的话题,最终目的一定是要让用户付费,通过产品带来更多的收入,这也是运营的核心目标。当然,还要追求用户体验,采用更合理的收费方式。 ufSAfIJk0ROQ7thizFVmg6gy+NwcLW4w+OMzlv226c4pw9OICAqEbdD8NC11mOc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