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寒门

咳嗽十六 附肺痿 肺痈

《丹溪心法》

咳嗽有风寒、痰饮、火郁、劳嗽、肺胀。春作是春升之气,用清凉药,二陈加薄、荆之类;夏是火气炎上,最重,用芩、连;秋是湿热伤肺;冬是风寒外来,以药发散之后,用半夏逐痰,必不再来。风寒,行痰开腠理,用二陈汤加麻黄、桔梗、杏仁。逐痰饮降痰,随证加药。火,主清金化痰降火。劳嗽,四物汤加竹沥、姜汁,补阴为主。干咳嗽难治,此系火郁之证,乃痰郁其火邪,在中用苦梗开之,下用补阴降火之剂,四物加炒柏、竹沥之类,不已则成劳。此不得志者有之,倒仓法好。肺虚嗽甚,此好色肾虚者有之,用参膏,以陈皮、生姜佐之,大概有痰加痰药。上半日多嗽者,此属胃中有火,用贝母、石膏降胃火。午后嗽多者,属阴虚,必用四物汤加炒柏、知母降火。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之。五更嗽多者,此属胃中有食积,至此时火气流入肺,以知母、地骨皮降肺火。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宜养血以流动乎气,降火疏肝以清痰,四物汤加桃仁、诃子、青皮、竹沥、姜汁之类。嗽而胁下痛,宜疏肝气,以青皮挟痰药,实者白芥子之类,在后以二陈汤加南星、香附、青黛、青皮、姜汁。血碍气作嗽者,桃仁去皮尖,大黄酒炒,姜汁丸服。治嗽多用生姜,以其辛散故也。痰因火动,逆上作嗽者,先治火,次治痰,以知母止嗽清肺,滋阴降火。夜嗽,用降阴分火。治嗽多用粟壳,不必疑,但要先去病根,此乃收后药也,治痢亦同。劳嗽,即火郁嗽,用诃子能治肺气,因火伤极,遂成郁遏胀满,不得眠,一边取其味酸苦,有收敛降火之功,佐以海石、童便浸附、瓜蒌、青黛、杏仁、半夏曲之类,姜蜜调,噙化,必以补阴为主。治嗽,灸天突穴、肺腧穴,大泻肺气。肺腧穴在三椎骨下两傍各一寸五分。

师云:阴分嗽者,多属阴虚治之。有嗽而肺胀,壅遏不得眠者,难治。肺痿,专主养肺气,养血清金。嗽而肺气有余者,宜泻之,桑白皮为主,半夏、茯苓佐之,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肺燥者当润之,属热者,桔梗、大力、知母、鸡清。声哑者属寒,宜细辛、半夏、生姜,辛以散之。肺虚者,人参膏、阿胶为主。阴不足者,六味地黄丸为要药,或知母茯苓汤为妙。阴虚气喘,四物汤加陈皮、甘草些小,以降其气,补其阴。白芍药须用酒浸晒干。湿痰带风喘嗽者,不可一概苦寒折之,如千缗汤、坠痰丸,更以皂角、萝卜子、杏仁、百药煎,姜汁丸噙化。湿痰带风,以千缗汤、坠痰丸固捷。痰积嗽,非青黛、瓜蒌不除。有食积人,面青白黄色不常,面上有如蟹爪路,一黄一白者是。咳逆嗽,非蛤粉、青黛、瓜蒌、贝母不除。口燥咽干有痰者,不用半夏、南星,用瓜蒌、贝母。饮水者,不用瓜蒌,恐泥膈不松快。知母止嗽清肺,滋阴降火。杏仁泻肺气,气虚久嗽者,一二服即止。治酒嗽,青黛、瓜蒌、姜蜜丸,噙,救肺。食积痰作嗽,发热者,半夏、南星为君,瓜蒌、萝卜子为臣,青黛、石碱为使。

戴云:风寒者,鼻塞声重,恶寒者是也。火者,有声痰少,面赤者是也。劳者,盗汗出。兼痰者,多作寒热。肺胀者,动则喘满,气急息重。痰者,嗽动便有痰声,痰出嗽止。五者大概耳,亦当明其是否也。

入方

治痰嗽。

杏仁去皮尖 萝卜子各半两

上为末,粥丸服。

清化丸 治肺郁痰喘嗽,睡不安宁。

贝母一两 杏仁五钱 青黛三钱

上为末,沙糖入姜汁泡,蒸饼丸如弹大,噙化。

治久嗽风入肺。

鹅管石一钱 雄黄一钱 郁金一钱 款花三钱

上为末,和艾中,以生姜一片,安舌上灸之,以烟入喉中为度。

治饮酒伤肺痰嗽,以竹沥煎紫苏,入韭汁,就吞瓜蒌杏连丸。

治咳嗽劫药。

五味子五钱 甘草二钱半 五倍子 风化硝各一钱

上为末,蜜丸,噙化。又云干噙。

治咳嗽声嘶者,此血虚火多。

青黛中 蛤粉上

上为末,蜜调噙化。

治嗽喘,去湿痰。

白术 半夏 苍术 香附各一两 贝母 杏仁去皮尖,炒 黄芩各半两

上为末,姜汁打糊丸。

治妇人形瘦,有时夜热痰嗽,月经不调。

青黛下 瓜蒌仁中 香附童便浸,晒干,上

上为末,姜蜜调,噙化豆大一丸。

治一人风热痰嗽。

南星 海粉各二两 半夏一两,制 青黛 黄连 瓜蒌子 石碱 萝卜子各半两 防风 皂角炭各三钱

上为末,神曲糊丸服,姜汤下。

治劳嗽吐血。

人参中 白术上 茯苓上 百合上 红花下 细辛下 五味子中 官桂下 阿胶上 黄芪中 半夏制,中 杏仁去皮尖,中 甘草下 白芍中 天门冬上

上锉,水煎。若热,去桂、芪,用桑白皮、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同煎。

又方 治嗽血。

红花中 杏仁去皮尖,上 枇杷叶去毛,中 紫菀茸上 鹿茸炙,中 木通中 桑白皮上

又云:加大黄。

上为末,炼蜜丸,噙化,一钱作一丸。

嗽烟筒 治痰嗽久远者。

佛耳草 款花二钱 鹅管石 雄黄半钱

上为末,铺艾上卷起,烧烟,吸入口内,细茶汤送下。

定嗽劫药

诃子中 百药煎上 荆芥穗中

上为末,姜蜜丸,噙化,一钱作一丸。

又方 治心烦咳嗽等证。

六一散加辰砂服,温水调下。

青金丸 治食积火郁嗽劫药。

贝母 知母各半两,为末 巴豆去油膜,半钱

上为末,姜泥丸,辰砂为衣,食后服,每五丸,白汤下。一云青黛为衣。

青金丸 一名与点丸。与清化丸同用,泻肺火,降膈上热痰。

片子黄芩炒

上为末,糊丸,或蒸饼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滚白水下。

青化丸 与青金丸同用,专治热嗽及咽痛,故苦能燥热湿,轻能治上。

灯笼草炒

上为末,蒸饼丸。又细末,醋调敷咽喉间痛处。

又方 治痰嗽。

礞石半两,煅 风化硝二钱半 半夏二两,制 白术一两 茯苓陈皮各七 钱半 黄芩半两,炒

上为末,粥丸。

又方 治咳嗽气实,无虚热者可服,汗多者亦用之。

粟壳四两,蜜炒,去蒂膜 乌梅一两 人参半两 款花半两 桔梗半两 兜铃一两 南星姜制,一两

上为末,蜜丸弹子大,含化。

苍莎丸 调中散郁。

苍术 香附子各四两 黄芩二两

上为末,蒸饼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姜汤下。

人参清肺散 治痰嗽咽干,声不出。

人参一钱半 陈皮一 钱半 半夏一钱 桔梗一钱 麦门冬半钱五味子十 个 茯苓一钱 甘草半钱 桑白皮一钱 知母一钱 地骨皮半钱 枳壳一钱 贝母一钱半 杏仁一钱 款花七分 黄连一钱

上水煎,生姜三片,如法煎服。

四物汤 见补损

六味地黄丸 见补损

知母茯苓汤 见肺痿

千缗汤坠痰丸二陈汤 俱见痰类

【附脉理】

《脉诀举要》曰:咳嗽所因,浮风紧寒,数热细湿,房劳涩难。右关濡者,饮食伤脾;左关弦短,疲极肝衰;浮短肺伤,法当咳嗽。五脏之嗽,各视本部,浮紧虚寒,沉数实热,洪滑多痰,弦涩少血。形盛脉细,不足以息,沉少伏匿,皆是死脉,惟有浮大而嗽者生。外证内脉,参考称停。

【附诸方】

华盖散 《和剂方》 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胸膈烦闷,头目昏眩。

紫苏子炒 赤茯苓去皮 陈皮去白 桑白皮 杏仁去皮尖,炒麻黄去根节。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食后温服。

败毒散 治伤寒发热,咳嗽头疼。

参苏饮 治上膈有热,咳嗽声重。

金沸草散 治感冒寒邪,鼻塞声重,咳嗽不已。并见伤风

小青龙汤 《和剂方》 治感寒咳嗽,喘息不得睡卧,及治伤寒表证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咳嗽气喘。见温热

五拗汤 《澹寮方》 治风寒咳嗽,肺气喘急。

麻黄不去节 杏仁不去皮 甘草生用 荆芥穗 桔梗各一钱二分

咀,生姜三片,同煎温服。咽痛甚者,煎熟后加朴硝少许。一方去桔梗、荆芥,用半夏、枳实等分。

加味理中汤 《仁斋直指》 治肺胃俱寒,咳嗽不已。

甘草炙 半夏汤泡 茯苓去皮 干姜不炒 白术 橘红 细辛北五味 人参各等分

咀,每服三钱,姜枣煎,食前服。

易简杏子汤 《拔粹方》 治咳嗽不问外感风寒、内伤生冷、痰饮停积,悉治。

人参去芦 半夏汤泡 茯苓去皮 甘草炙 芍药 五味子各二 两 细辛 干姜 官桂各五钱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用杏仁去皮尖五枚,姜五片,乌梅一个,煎至七分,去滓服。若新感冒,加麻黄等分。

橘苏散 《济生方》 治伤寒咳嗽,身热有汗,恶风,脉浮数,有热服杏子汤不得者。

紫苏叶 杏仁去皮。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白术 橘红 半夏洗七次 桑白皮炒 贝母去心 五味子各一两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七分,温服,不拘时。

紫苏饮子 《拔粹方》 治脾肺虚寒,痰涎咳嗽。

紫苏叶 桑白皮 青皮去白 五味子 杏仁 麻黄 甘草 陈皮各五钱 人参 半夏汤泡。各二钱

咀,每服一两,生姜三片,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温服。

人参荆芥散 《济生方》 治肺感风邪,上壅咳嗽,头目不清,言语不出,咽干项强,鼻流清涕。

陈皮去白 荆芥穗 桔梗 半夏汤泡七次 细辛洗去土 甘草炙人参 杏仁去皮尖 通草 麻黄去根节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八分,食后温服。

人参润肺汤 《圣惠方》 治肺气不足,喘咳 不已,并伤寒壮热,头疼身痛。

人参 干葛 桔梗 白芷 麻黄去节。各五钱 干姜五钱 白术甘草炙。各一两

咀,每服八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葱白二 茎,煎至八分,温服。

橘皮汤 《圣惠方》 疗春冬伤寒,秋夏冷湿,咳嗽喉中有声,上气头痛。

陈皮 紫菀 麻黄去根 杏仁炒 当归 官桂 甘草炙 黄芩各等分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煎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蜡煎散 《御药院方》 顺肺气,利咽膈,止咳嗽,化痰涎。

款冬花 茶花 甘草炙。各七钱半 五味子半两 桑白皮炒 桔梗 杏仁 紫苏叶各一两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入黄蜡少许,同煎,临卧服。

柯子散 咳嗽声音不出。

柯子三钱,去核,半煨半生 甘草二钱,半炒半生 桔梗五钱,半炒半生 木通三钱

上每服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入生地黄汁一小盏,搅匀,临卧,徐徐咽。

四圣散 《圣惠方》 治咳嗽,有失声音。

晋盐 葛根 槐花子 山栀子等分

咀,水二盏,加乌梅、甘草少许,煎一盏,入蜜少许,食后通口服。

八味款冬花散 《御药院方》 治肺经寒热不调,涎嗽不已。

款冬花洗,焙 紫菀茸 五味子 甘草炙。各七钱半 桑白皮炒 麻黄去节 杏仁汤泡去皮,炒 紫苏叶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盏半,入黄蜡皂角子大,煎至一盏,热服。

以上数方治感冒风寒新咳嗽之剂。

三拗汤 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喘急。方见喘类

杏参散 治胸胁胀满,上气喘急,咳嗽不得睡卧。

桃仁去皮,炒 人参 桑白皮蜜炙,米泔浸焙 杏仁去皮炒。各等分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枣煎,不拘时服。

苏沉九宝汤 《简易方》 治老幼素有喘急,遇寒暄不常,发则连绵不已,咳嗽哮吼,夜不得瞑。

桑白皮 甘草 大腹皮 官桂 麻黄 薄荷 陈皮 紫苏杏仁各六分

咀,每服三钱,水盏半,姜三片,乌梅半个,煎六分,服。

平肺散 《简易方》 治肺气上壅,喘嗽痰实,寒热往来,咽干口燥。

陈皮一两 半夏洗,七次 苦梗炒 薄荷各七钱半 紫苏 乌梅去核 紫菀 知母 桑白皮蜜炒 杏仁炒 五味子各钱半 甘草半两罂粟壳蜜炒,七钱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食后温服。

泻白散 《济生方》 治肺脏气实,心胸壅闷,咳嗽烦喘,大便不利。

桔梗去芦,炒 地骨皮去木 甘草炙 瓜蒌子 升麻 半夏汤泡七次 杏仁去皮尖 桑白皮炙。各等分

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煎八分,食后温服。

加减泻白散 《拔粹方》 治阴气在下,阳气在上,咳嗽,呕吐喘促。

桑白皮一两 地骨皮七钱 甘草 陈皮去白 青皮 五味子人参各五钱 白茯苓三钱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加粳米煎至一盏,食后温服。

青龙散 《御药院方》 治咳嗽,上气不得卧。

人参去芦 陈皮去白 五味子 紫苏各一两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三 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加减三奇汤 《拔粹方》 治咳嗽上气,痰涎喘促,胸膈不利。

桔梗五钱,去芦 半夏洗,七钱 陈皮去白 甘草 青皮去白。各半两 杏仁三钱 五味子四钱 人参 桑白皮 苏叶各五钱

咀,每服八钱,姜三片,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通口服食后。

人参润肺散 《直指方》 治嗽喘急,痰壅鼻塞。

麻黄去根节,二两 杏仁去皮尖 ,一两半 桔梗半两 人参去芦,二两 阿胶炒,半两 甘草炙,一两 橘红二钱半 贝母去心,炒,一两半

咀,每服八钱,水二盏,紫苏二叶,煎至八分,去渣,温服食后。

杏仁煎丸 《瑞竹堂方》 治老人久患肺喘,咳嗽不已,睡卧不安,服之立效。

杏仁去皮尖 胡桃肉汤泡,去皮衣

上各等分,研为膏,入炼蜜少许,和搜得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二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汤送下。

紫苏半夏汤 《拔粹方》 治喘嗽痰涎,寒热往来。

桑白皮二两半 陈皮去白 五味子各五钱 紫菀茸五钱 杏仁去皮尖,一两,炒 半夏汤泡七次 紫苏各五钱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生姜三片煎,日进三服。

清金汤 《圣惠方》 治男妇远年近日咳嗽,上气喘急,喉中涎声,胸膈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

粟壳蜜炒,半两 甘草炙,五钱 陈皮去白 茯苓去皮 杏仁去皮尖,炒 阿胶炒 五味子 桑白皮炒 薏苡仁 紫苏 贝母去心半夏曲

加百合、款冬花各一两,人参五钱。

咀,每服八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乌梅一个,煎至八分,食后服。

润肺膏 治咳嗽痰喘。

紫菀 杏仁去皮尖 款冬花各一两 麻黄 桔梗 细辛 柯子各五钱 枯矾一钱 生姜二两,取汁 清油半斤 蜜一斤 核桃肉一两

上先将油炼香熟,次入蜜又炼,去沫,却下末药搅匀,每服二三匙,临卧,白汤调服。

夺命丹 上气喘急,经岁咳嗽,齁 久不愈者。

信石一钱 白矾二钱 白附子三钱 南星四钱 半夏五钱,洗

上先用信石与白矾一处于石器内,火煅红,出火,黄色为度,切不可犯铁器,却和半夏、南星、白附子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七丸,小儿三丸,井花水吞下。忌食诸恶毒热物。

广按:此方治咳嗽痰喘,劫剂也。盖肺受火邪,气从火化,有升无降,加以脾湿生痰,则上壅而为喘嗽满闷,不得安卧矣。病作之时,固宜用此药以劫痰,然病安之后,即当用知母茯苓汤或人参五味子散、宁肺汤以补虚可也。

一方 治咳嗽痰喘。

南星炮 半夏汤泡。各一两 甘草三钱,炙 陈皮去白,一两半杏仁五钱,去皮尖 款冬花二钱 五味子三钱 人参二钱

每服水一钟半,生姜五片煎,临卧,温服。忌生冷、油腻。

广按:此方治咳嗽痰喘,攻补兼施也。

烟筒喘嗽方

款冬花 佛耳草 凝水石 人参 白芷 金精石 银精石等分甘草少用

上为末,不以多少,用香炉烧烟,芦筒吸入肺管,用米饮下。

以上数方治咳嗽喘急肺胀之剂。

半夏丸 《济生方》 治肺脏郁热痰嗽,胸膈塞满。

瓜蒌子去壳,另研 半夏汤泡七次,焙,取末。各一两

上二件和匀,姜汁打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姜汤下。

玉液丸 《和剂方》 治风壅,化痰涎,利咽膈,清头目,除咳嗽,止烦热。

寒水石烧令赤,出火毒,水飞过,三十两 半夏洗焙,为末,十两白矾枯,十两,研细

上合研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淡姜汤下。

玉芝丸 《和剂方》 治风壅痰实,头目昏眩,咳嗽声重,咽喉不利。

人参去芦 干薄荷 白茯苓去皮 白矾枯 天南星米泔浸,焙。各三两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和作曲,六十两

上为末,生姜汁煮面糊丸,如梧桐子,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下。如痰盛燥热,薄荷汤下。

祛痰丸 《瑞竹堂方》 治风痰喘嗽。

人参去芦 木香 天麻各一两 槐角子七钱半 陈皮去白 茯苓去皮 青皮去穰 白术煨。各一两 半夏七钱半 牙皂角去皮弦,酥炙,九钱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后、临卧,温酒送下,姜汤亦可。

利膈丸 《拔粹方》 治风痰实,喘满咳嗽,风气上攻。

牵牛四两,生用 半夏汤炮,二两 木香半两 青皮去白,二两槐角一两,炒 皂角去皮弦,酥炙,二两

加槟榔、大黄各五钱。

上为细末,生姜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姜汤下。

星香丸 治诸气嗽生痰。

南星 半夏各三两。用白矾一两,研,同水浸二味一宿 陈皮五两,泔浸一周时,去白,取三两 香附子三两,皂角水浸一周 时,晒

上四味,不见火,为末,姜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姜汤下。

此方家传秘方,累验。

星辛丸 治诸般咳嗽。

南星姜制 半夏曲 凝水石 枯矾 僵蚕炒 干生姜各一两

上为末,生姜汁糊丸如梧子,每服五十丸,姜汤下,食后。

瓜蒌半夏丸 治咳嗽喘满。

瓜蒌 杏仁去皮尖 枯矾各一两 半夏汤泡,二两 款冬花一两半麻黄去根节,一两

上为末,用瓜蒌汁、生姜自然汁,用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临卧,淡茶汤下。忌生冷咸酸。

玉壶丸 治风痰吐逆,咳嗽。

南星生用 半夏生用 天麻生用。各一两 白面三两

上为细末,同白面和均,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晒干,每服三十丸,以水一大钟,先煎令沸,下之煮五七次,候药浮起,即漉出晾干,用姜汤下。

透罗丹 治痰实咳嗽,胸膈不利。

皂角去皮弦,酥炙 黑牵牛炒 半夏各一两 大黄湿纸包煨,焙,一两 巴豆一钱,去油,另研 杏仁去皮尖,麸炒,一两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咳嗽甚者,三四服立效。

一方 取痰。

藜芦 人参用芦。各二钱 牙皂角去皮弦,炮,一钱 防风去皮细辛去土。各一 钱半

上用酸浆水一碗,食后温服。候吐痰觉胸中痰尽,用冷葱汤时呷,饮止为度。

人参散 《直指方》 治咳嗽痰壅,通用。

人参去芦 桔梗 半夏曲 五味子 细辛去叶 枳壳制 赤茯苓去皮 杏仁不去皮。各一分 甘草炙,半分

咀,每服一两,生姜五片,乌梅半个,水二盏,煎至八分服,食后。一方无杏仁,乌梅不用。痰嗽,加紫菀,添甘草。

人参饮 治痰嗽。

半夏汤泡七次 南星 寒水石 柴胡去芦 五味子 猪牙皂角甘草 款冬花

热加黄芩各等分。

咀,每服八钱,生姜五片,水一盏半,煎至八分,临卧通口服。

人参饮子 《百一选方》 治痰嗽,寒热壅盛。

人参去芦 桔梗 半夏 五味子 赤茯苓 白术各一 两 枳壳 甘草炙。各半两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五片,煎七分,空心服。治寒壅者,加杏仁不去皮、紫苏各半两。

辰砂半夏丸 治一切痰饮咳嗽。

用大半夏一斤,汤泡七次,晒干为末,用生绢袋盛,贮于瓷盆内,用净水洗出,去粗渣,将洗出半夏未就于盆内,日晒夜露,每日换新水,七日七夜,澄去水,将半夏粉晒干,每半夏粉一两,入飞过细朱砂末一钱,用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七十丸,用淡生姜汤下,食后服。

黄芩半夏丸 治上焦有热,咳嗽生痰。

黄芩末一钱 制过半夏粉一两

上二味和匀,用生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用淡生姜汤送下,食后服。

天竺黄饼子 治一切痰嗽,上焦有热,心神不宁,其效甚验。牛胆南星三钱 薄荷叶二钱 天竺黄二钱 朱砂二钱 片脑三 分 茯苓一钱 甘草一钱 天花粉一钱

上为末,炼蜜,入生地黄汁和药作饼子,每用一饼,噙化下,食后服。

白术汤 《济生方》 治五脏受湿,咳嗽痰多气喘,身体重著,脉来濡细。

白术二两 五味子 半夏汤泡七次 白茯苓去皮 橘红各二两甘草炙,半两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八分,温服不拘时。

以上数方治痰饮咳嗽之剂。

款冬花散 《和剂方》 治肺感寒邪,咳嗽喘满,胸胁烦闷,痰涎壅盛,喉中哮喘,鼻塞流涕,咽喉肿痛。

杏仁 阿胶炒 麻黄去根节 半夏汤洗,姜制 款冬花各一两桑叶 知母 甘草炙 贝母各二两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煎,食前温服。

洗肺散 治咳嗽痰盛,肺气不利。

黄芩二钱 半夏三钱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五味子各一两半 甘草半钱 杏仁去皮尖,一钱

咀,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七分,食后服,滓再煎服。

百花膏 《济生方》 治喘咳嗽不已,或痰中有血。

款冬花 百合蒸焙。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龙眼大,每服一丸,食后细嚼姜汤下,噙化尤佳。

贝母散 《御药院方》 治咳嗽多日不愈。

贝母去心,五钱 桑白皮五钱 五味子五钱 甘草半两,炙 知母一钱五分 款冬花二两 杏仁三两,去皮尖,麸炒

咀,每服一两,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人参散 《圣惠方》 治诸咳嗽喘急,不出言语,年久五服,日近三服,效。

人参 知母 贝母 半夏 杏仁 马兜铃去皮用肉 麻黄不去节。各半两 天仙藤二两

咀,每服八钱,水二盏,乌梅一个,蜜一匙,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服。忌酒醋、鸡面、咸酸、生冷。

广按:古方治火郁干咳嗽者甚少,治风寒湿咳嗽者甚多,盖由不分内外所因、新久之异故也。夫形寒饮冷,新咳嗽有痰,固当以温寒散湿为主,如人参、半夏之类可也;若夫气动火炎久咳嗽无痰,又当以清热润燥为先,然人参、半夏之类又在所禁,如天门、麦门、知母、贝母、石膏、瓜蒌之类可也。世人徒知肺主皮毛,外感风寒为寒,殊不知传里郁久变为热也,况肺为华盖,而五脏六腑火自内起,熏蒸焚灼作咳嗽者,亦良多矣。以上诸方颇合,亦须加减可也。

以上数方治火郁咳嗽之剂。

钟乳补肺汤 《和剂方》 治肺气不足,久年咳嗽,以致皮毛焦枯,唾血腥臭,喘乏不已。

钟乳碎如米 桑白皮各三两 肉桂去皮 白石英如米 五味子拣款冬花去梗 紫菀洗去土 人参去芦,二两 麦门冬去心,三两

上除钟乳、白石英外,同为粗末,后入钟乳等同拌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粳米三十粒,煎七分,用绵滤去滓,食后服。

人参润肺丸 《和剂方》 治肺气不足,咳嗽喘急久年不愈,渐成虚劳,及疗风壅痰实,头目昏眩,口舌干燥,涕唾稠黏。

人参 款冬花去梗 细辛去叶 甘草炙。各四两 官桂去皮 桔梗各五两 杏仁去皮炒,四两 知母六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细嚼,淡姜汤下。

人参养肺丸 《和剂方》 治肺胃俱伤,气奔于上,客热熏肺,咳嗽喘急,胸中烦悸,涕唾稠黏,或有劳伤肺胃,吐血呕血,并皆治之。

人参 黄芪去芦,蜜炙。各一两八钱 瓜蒌根 白茯苓去皮。各六两 杏仁去皮,炒,二两四钱 皂角子三百个 半夏汤泡七次,为未,生姜和作曲,四两,炒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细嚼,用紫苏汤下。如喘急,用桑白皮汤下。

团参饮子 《济生方》 治忧思喜怒,饥饱失宜,致伤脾肺,咳嗽脓血,增寒壮热,渐成劳瘵者。

人参 紫菀茸洗 阿胶蛤粉炒 百合蒸 细辛洗,去叶土 款冬花 杏仁炒,去皮尖 天门冬汤泡,去心 半夏汤泡七次 经霜桑叶五味子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煎七分,食后温服。气嗽加木香;唾血而热加生地黄;唾血而寒加钟乳粉;疲极咳嗽加黄芪;损肺唾血加没药、藕节;呕吐、肢满、不食加白术;咳而小便多者加益智仁;咳而面浮气逆加沉香橘皮煎,大便溏者去杏仁,加钟乳粉。

紫菀茸汤 《济生方》 治饮食过度,或食煎煿,邪热伤肺,咳嗽咽痒,痰多唾血,喘急胁痛,不得安卧。

紫菀茸洗 经霜桑叶 款冬花 百合蒸焙 杏仁去皮尖 阿胶蛤粉炒 贝母去心 蒲黄炒 半夏汤洗。各一两 犀角镑 甘草炙 人参各半两

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煎八分,食后温服。

人参保肺汤 治五劳七伤,喘气不接,涎痰稠黏,骨蒸潮热。见发热类

补肺汤 《拔粹方》 治劳嗽。

桑白皮 熟地黄各三两 人参 紫菀 黄芪 五味子各一两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煎至八分,入蜜少许,食后温服。

宁肺汤 《杨氏家藏方》 治荣卫俱虚,发热自汗,肺气喘急,咳嗽痰唾。

人参去芦 当归去芦 白术 熟地黄 川芎 白芍药 甘草炙 五味子 麦门冬 桑白皮 白茯苓去皮。各半两 阿胶蛤粉炒,一两

咀,每服一两,生姜五片,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食后。

五味黄芪散 《拔粹方》 治嗽咯血成劳,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脚膝无力。

麦门冬去心 熟地黄 黄芪 桔梗各半两 人参三钱 甘草芍药 五味子各二钱

咀,每服八钱,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温金散 《大全良方》 治劳嗽。

甘草 黄芩 桑白皮 防风各一两 杏仁一十七粒,制 人参去芦 茯神各五钱 麦门冬去心,二钱半

上以前五味用米泔水浸一宿,晒干,次入人参、茯神、麦门冬三味同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蜡一豆大,煎至八分,食后温服。

人参润肺丸

人参 山药 莲肉 款冬花 蛤粉 杏仁去皮尖。各一两 藕节五两 红枣煮,去核半斤 大萝卜一个,煮熟

上为末,枣肉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食后。

人参五味子散 《圣惠方》 治男女老稚诸虚百损,气血劳伤,涎喘咳脓,或嗽咯血,寒热往来,夜有盗汗,羸瘦困乏,一切虚损。

人参 五味子 桔梗 白术 白茯苓 甘草炙 熟地黄 当归各半两 地骨皮 前胡去苗 桑白皮炒 枳壳去穰,炒 黄芪炙陈皮去白 柴胡各二钱

咀,每服八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日三。烦渴加乌梅、青蒿煎,咳脓血加知母、阿胶煎,尤妙。

大宁嗽汤 《直指方》 治劳嗽,诸嗽通用,如神效。

北五味 茯苓去皮 桑白皮炒 紫苏 细辛 橘皮 枳壳麸炒杏仁麸炒,去皮 甘草炙 阿胶炒 粟壳去穰,蜜炒。各二钱 半夏汤洗,五钱

劳嗽加川芎。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枣一 枚,姜三片,乌梅半个,煎至一盏,温服。

加味人参紫菀散 《直指方》 治虚劳咳嗽。

五味子 人参 紫菀茸 陈皮 贝母 紫苏叶 桑白皮炒 白茯苓各一两 杏仁炒,去皮 甘草各七钱半

加川芎、半夏曲各一两,阿胶蛤粉炒,五钱。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姜七片,枣二枚,乌梅一个,煎至一盏,温服。

人参蛤蚧散 治三年肺气上喘咳嗽,咯唾脓血,满面生疮,遍身黄肿。

蛤蚧一对,全者,河水浸五宿,日换水,洗去腥,酥炙黄 杏仁去皮尖 人参 甘草炙。各五两 知母 桑白皮 茯苓去皮 贝母各三

上为细末,净瓷盒儿内盛,每日用茶点服一钱匕,神效。

广按:治嗽方中多用人参,以其肺虚故也。然肺受火邪,久嗽喘满吐血,与夫阴虚火动,午后发热兼嗽者,切宜忌之。然肺受寒邪喘嗽,与夫阳虚火动,昼夜发热兼嗽者宜用。亦须知母、贝母、天门冬、麦门冬、瓜蒌之类择其一二味监制可也。丹溪云:予每治病,以某药为主治,以某药为引经,以某药为监制是也。

以上数方治劳嗽之剂。

二母散 治嗽久不愈者,常服除根,累效。

知母 贝母等分

上为细末,老生姜切片,蘸药细嚼,白汤下。

人参紫菀汤 《百一选方》 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急久不愈者。

五味子二钱半 杏仁半两 人参 紫菀 甘草各二钱 缩砂一两桂枝二钱半 款冬花半两 罂粟壳去穰,姜炒制,一两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乌梅二枚,煎服。

人参理肺散 《拔粹方》 治喘嗽不止。

麻黄去节,炒黄,一两 米壳三两,炒 人参二两,去芦 当归木香各一两 杏仁三两,麸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人参款花膏 《和剂方》 治肺受虚寒,久嗽不已,咽膈满闷,咳嗽痰涎,呕逆恶心,腹胁胀满,腰背倦痛,或劳虚冷嗽,及远年近日一切嗽病服诸药不效者,皆治。

款冬花去梗 人参去芦 北五味去梗,炒 紫菀洗,去芦 桑白皮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鸡头实大,每服一丸,细嚼,姜汤下,临卧、食后服。

人参款冬花散 《拔粹方》 治喘嗽久不已者。

人参去芦 款冬花各五钱 知母 贝母 半夏各三钱 粟壳一两,炒黄

咀,每服八钱,水一盏半,乌梅一个,煎至八分,食后、临卧温服,加生姜五片同煎

补肺汤 《直指方》 治肺虚气乏久嗽。

阿胶炒 苏子 桔梗 半夏制 甘草炙。各半两 款冬花 砂仁 紫菀 细辛 杏仁去皮,炒 陈皮去白 桑白皮炒 青皮去白五味子 石菖蒲 草果各二钱半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四片,紫苏三叶,煎至八分,温服。

治多年喘嗽。

人参 麻黄 甘草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杏子五个,擂碎,无根水同煎,和滓食后服。

治远年近日一切咳嗽。

人参 五倍子 杏仁去皮尖。各五钱 半夏七钱

上用萝卜去顶取空,以蓖麻子去壳四十丸粒、明矾五钱为末,二味入萝卜内,以顶盖,纸裹煨,研丸,每服十丸,临卧,乌梅汤下。

人参汤 《经验方》 治远年嗽。

麻黄去节 杏仁去皮尖炒。各一两 甘草炙,四两 桑白皮 五味子 粟壳制 陈皮各五钱 麦门冬三钱 紫菀一两 人参去芦,四钱阿胶七钱,炒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治多年嗽。《百一选方》

杏仁去皮尖 半夏汤泡七次 南星生用 甘草生用。各等分

咀,每服八钱,生姜七片,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八分,食后温服。

诸般嗽不已。

粟壳制,上 乌梅去核,中 陈皮去白,上 人参去芦,上 木香下 五味子中 桔梗炒,上 杏仁去皮尖,炒,上 石膏中 甘草下

咀,每服八钱,虀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九仙散 治一切咳嗽。

人参 款冬花 桔梗 五味子 阿胶 乌梅各一两 贝母 罂粟壳各半两 桑白皮 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白沸汤点服。

人参清肺汤 《和剂方》 治肺胃虚热,咳嗽喘急,坐卧不安。并治久年劳嗽,唾血腥臭。

阿胶炒 杏仁去皮,炒 桑白皮 地骨皮 人参 知母 乌梅去核 甘草炙 罂粟壳去蒂盖,蜜炙。各等分

咀,每服三钱,水盏半,生姜、枣子各一枚,煎至一盏,食后温服。

以上数方治咳嗽喘急久不愈之剂。

广按:肺主皮毛,人之无病之时,荣卫周流,内气自皮肤腠理普达于外,一或风寒外束,则内气不得于外达便从中起,所以气升痰上故咳嗽,宜用辛温、辛凉之剂以发散风寒,则邪退正复而嗽止也。

又按:肺为华盖,凡饥饱劳役,喜怒忧恐,与夫饮醇醪、食厚味,则火升痰上而伤于肺,亦作咳嗽,宜用降火豁痰之剂,则火降痰消而咳止也。

又按:肺主气,运行血液,周流一身,今也肺受火邪,气从火化,有升无降,为嗽为喘,久而不治,虚极至损,则不能运行气液,发为烦热、惊悸,咳唾黏涎脓血,宜用补虚润燥、开郁散火之剂,则肺得清正而嗽止也。故治咳嗽,要知新久之异、虚实之殊、补泻之宜也矣。

咳嗽治例出《明医杂著》

王节斋曰:咳谓有声,肺气伤而不清;嗽谓有痰,脾湿动而生痰。咳嗽者,因伤肺气而动脾湿也,病本虽分六气、五脏之殊,而其要皆主于肺,盖肺主气而声出也,须分新久虚实。新病,风寒则散之,火热则清之,湿热则泻之;久病,便属虚、属郁,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兼郁则开郁。滋之、润之、敛之、降之,则治虚之法也。

主方

杏仁去皮尖 白茯苓各一钱 橘红七分 五味子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春作多上升之气,宜润肺抑肝,加川芎、芍药、半夏各一钱,麦门冬炒、黄芩、知母各五分;春若伤风致咳,鼻流清涕,宜辛凉解散,加防风、薄荷、紫苏、炒黄芩、麦门冬各一钱;夏多火热炎上,最重,宜清金降火,加桑白皮、知母、炒黄芩、麦门冬、石膏各一钱;秋多湿热伤肺,宜清热泻湿,加苍术、桑白皮各一钱,防风、黄芩、山栀炒,各五钱;冬多风寒外感,宜解表行痰,加麻黄、桂枝、半夏、生干姜、防风各一钱,肺经素有热者,再加酒炒黄芩、知母各五分。若发热头疼,鼻塞声重,再加藳本、川芎、前胡、柴胡各一钱;若有痰加半夏、枳壳,风痰再加南星姜汁炒,湿痰脾困少食加白术、苍术,有痰而口燥咽干,勿用半夏、南星,宜加知母蜜水拌炒、贝母、瓜蒌仁、黄芩炒;若夏月热痰,或素热有痰,加黄芩、黄连、知母、石膏;上半日咳者胃中有火,加贝母、石膏、黄连,五更嗽者同治;黄昏咳者火浮于肺,不宜正用寒凉药,宜加五味子、诃子皮敛而降之;若咳嗽久肺虚,滋气补血,加人参、黄芪、阿胶、当归、生姜、天门冬、款冬花、马兜铃、酒芍药之类,肺热咳喘去人参,用沙参,此兼补气血也;若午后咳者属阴虚,即劳嗽也,宜补阴降火,加川芎、当归、芍药、熟地黄、黄柏、知母、竹沥、姜汁、天门冬、瓜蒌仁、贝母,此专补阴血也;若火郁嗽,谓痰郁火邪在中,宜开郁消痰,用诃子皮、香附米、瓜蒌仁、半夏曲、海石、青黛、黄芩为末,蜜调为丸,噙化,仍服前补阴降火汤药,失治则成劳;若痰积、食积作咳嗽者,用香附、瓜蒌仁、贝母、海石、青黛、半夏曲、软石膏、山楂子、枳实、姜炒黄连为末,蜜调噙化;若劳嗽见血,加阿胶、当归、芍药、天门冬、知母、贝母、桑白皮,亦于前肺虚、阴虚二条择用。大抵咳嗽见血,多是肺受热邪,气得热而变为火,火盛而阴虚,不得安宁,从火上升,故治宜泻火滋阴,忌用人参等甘温补气之药,然亦有气虚而咳血者,则宜用人参、黄芪、款冬花之类,但此等证不多耳。因咳而有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咳者,痰为重,主治在脾。但是食积成痰气上升以致咳嗽,只治其痰,消其积而咳自止,不必用肺药以治嗽也。

肺痿

《丹溪心法》

肺痿治法,在乎养血养肺,养气清金。曾治一妇人,二十余岁,胸膺间一窍口中所咳脓血,与窍相应而出,以人参、黄芪、当归补气血之剂,加退热排脓等药而愈。

【附脉理】

《脉诀举要》曰:寸数虚涩,肺痿之形。

【附诸方】

人参养肺汤 治肺痿证,咳嗽有痰,午后热,并声飒者。

人参去芦 甘草 阿胶珠各一钱 茯苓一钱半 柴胡四钱 五味子 贝母 杏仁炒 桔梗炒。各一钱半 桑白皮二钱 枳实一钱五分

咀,每服八钱,生姜三片,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八分,食后温服。

知母茯苓汤 《宣明方》 治肺痿喘嗽不已,往来寒热,自汗。

茯苓 甘草炙。各一两 知母 五味子 人参去芦 薄荷 半夏洗七次 柴胡去苗 白术 款冬花 桔梗 麦门冬去心 黄芩各半两 川芎 阿胶炒。各三钱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一盏,去渣,通口服,食后。

人参平肺散 《拔粹方》 治心火克肺,传为肺痿,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嗌不利。

桑白皮炒,一两 知母七钱 甘草炙 地骨皮各半两 五味子三百个 茯苓 青皮 人参各四钱 陈皮去白,半两 天门冬去心,四钱

如热加黄芩四钱,紫苏叶、半夏各半两。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或为末,姜汁丸,弹子大,噙化亦得,食后。

紫菀散 《拔粹方》 治咳嗽唾中有脓血,虚劳证,肺痿变痈。

人参一钱 紫菀半钱 知母一钱半 贝母一钱半 桔梗一钱 甘草半钱 五味十五粒 茯苓一钱 阿胶炒,五分

咀,水煎服。一云各等分,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食前 服。

劫劳散 《拔粹方》 治心肾俱虚,劳嗽,二三声无痰,遇夜发热,热过即冷,时有盗汗,四肢倦怠,体劣黄瘦,饮食减少,夜卧恍惚,神气不宁,睡多异梦。此药能治微嗽,唾中有红线,名曰肺痿,若不治,便成羸劣之疾。

白芍药六两 黄芪 甘草 人参 半夏洗 白茯苓 熟地黄当归 五味子 阿胶炒。各二两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三枚,煎至一盏服,不拘时。

肺痈

《丹溪心法》

肺痈已破,入风者不治。用《医垒元戎》搜风汤吐之。或用太乙膏成丸,食后服。收敛疮口,止有合欢树皮、白蔹煎饮之。合欢,即槿树皮也,又名夜合。

【附论】

广按:书云:咳嗽有浊唾涎沫,或咳嗽唾中有红线、脓血,名曰肺痿,热在上焦故也。如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名曰肺痈,咳伤肺叶成也。

【附脉理】

《脉诀举要》曰:寸数而实,肺痈已成,寸数虚涩,肺痿之形。肺痈色白,脉宜短涩,死者浮大,不白而赤。

【附诸方】

桔梗汤 《济生方》 治肺痈咳嗽脓血,咽喉多渴,大小便赤涩。

桔梗去芦 贝母去心膜 当归去芦,酒浸 瓜蒌子 枳壳去穰,麸炒 薏苡仁炒 桑白皮蜜水炙 防己各二两 黄芪去芦。一两半 甘草节生用 杏仁去皮尖,麸炒 百合蒸。各半两

咀,每服五钱,水盏半,生姜五片,煎八分,不拘时服。如大便秘,加大黄;小便赤少,加木通。

消脓饮 《直指方》 治肺痈脓腥,气上冲而呕,咳嗽。

南星生,一两 知母 贝母 白芷 生地黄 阿胶炒 川芎桑白皮炒 白及各半两 甘草炙 防风 射干 桔梗 紫苏叶 天门冬去心 薄荷 杏仁不去皮 半夏姜制。各七钱半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煎至八分,食后温服。

黄芪散 治肺痈。

用白紫蜜炙,为细末,每服一大匙,食远,黄芪汤调服。

一方 治肺痈吐脓。

桔梗炒,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每服一两,水一钟半,煎八分,空心服,吐尽脓为效。

霍乱十七

《丹溪心法》

内有所积,外有所感,致成吐泻,仍用二陈汤加减,作吐以提其气。此非鬼神,皆属饮食,前人确论,乃阳不升,阴不降,乖隔而成。切莫与谷食,虽米饮一呷,入口即死。必待吐泻过二三时,直至饥甚,方可与稀粥食之。脉多伏欲绝。见成吐泻不彻,还用吐提其气起。或用樟木煎汤吐之亦可。大法生姜理中汤最好,不渴者可用。如渴者用五苓散,有吐者以二陈汤探吐,亦有可下者。转筋不住,男子以手挽其阴,女子以手牵乳近两边,此《千金》妙法也。转筋皆属乎血热,四物汤加酒芩、红花、苍术、南星煎服。干霍乱者最难治,死在须臾,升降不通,当以吐提其气,极是良法,世多用盐汤。此系内有物所伤,外有邪气所遏,有用吐者,则兼发散之义,有用温药解散者,不可用凉药,宜二陈汤加解散药。

二陈汤加川芎 苍术 防风 白芷又云白术

上锉,姜五片,煎服。

治霍乱方

苍术 厚朴 陈皮 葛根各一 钱半 滑石三钱 白术二钱 木通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锉,入姜煎汤,下保和丸四五十丸。

戴云:霍乱者吐也,有声有物。凡有声无物而躁乱者,谓之干霍乱也。

二陈汤 见痰类

理中汤 见中寒

五苓散 见湿热

四物汤 见补损

【附论】

广按:人于夏月多食生冷,因脾虚不能运化,加以外感风寒,则挥霍紊乱上吐下泻也。人见仓卒,躁扰痛闷似有鬼神,然实非鬼神,乃饮食痞隔,上下不通,将欲吐泻,故如是也。

【附脉理】

《脉诀举要》曰:滑数为呕,代者霍乱,微滑者生,涩数凶断。又曰:滑而不匀,必是吐泻霍乱之候,脉代勿讶。

【附诸方】

姜附汤 治中寒,霍乱转筋,手足厥冷。

理中汤 治中寒,霍乱吐泻。并见中寒

通脉四逆汤 《济生方》 治霍乱多寒,内冷脉绝。

吴茱萸炒,二两 附子炮,一两 桂心去皮,不见火 木通 细辛白芍药 甘草炙。各半两 当归去芦,三钱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酒半盏,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温服。

七气汤 《三因方》 治七气郁结五脏之间,互相刑克,阴阳不和,挥霍变乱,吐利交作。

半夏汤洗,五两 厚朴姜制 桂心各二两 白芍药 茯苓去皮。各四两 紫苏叶 橘皮各二两 人参去芦,一两

每服四钱,水一盏,酒半盏,生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温服。

五苓散 治霍乱吐泻,烦渴引饮。见湿热

香朴饮子 治伏热吐泻,虚烦作乱。见中暑

藿香正气散 治中湿霍乱吐泻。

不换金正气散 治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头疼。并见冒寒

二香散 治暑湿相搏,霍乱转筋,烦渴闷乱。

藿香二两 半夏 陈皮 桔梗 白术 大腹皮 茯苓 厚朴紫苏 白芷各一两 甘草二两半 黄连二两 香薷一斤 扁豆半斤

每服用水一钟半,生姜三片,葱白二根煎,食后热服。此即藿香正气散、黄连香薷饮相合也。

既济汤 《医方集成》 治霍乱后虚烦不得眠。

人参去芦 甘草炙 淡竹叶炙。各半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 附子炮,半两 半夏汤洗,五钱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姜五片,粳米百余粒,煎,空心温服。

麦门冬汤 《济生方》 治霍乱已愈,烦热多渴,小便不利。

麦门冬去心 橘皮去白 半夏汤泡七次 白茯苓去皮 白术各一两 人参去芦 甘草炙。各半两 小麦半合

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乌梅少许,煎八分,温服。

木瓜汤 《直指方》 治霍乱吐泻,转筋扰闷。

酸木瓜二两 茴香微炒,二钱半 甘草炙,二钱 吴茱萸洗炒七次,二两

咀,每服四钱,姜五片,紫苏十叶,煎服,空心。

桂苓甘露散 治中暑霍乱吐泻,发渴引饮。见中暑

加减理中汤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炙。各等分

若为寒气、湿气所干者,加附子一两,名附子理中汤;若霍乱吐泻,加陈皮、青皮各一两,名治中汤;若干霍乱心腹作痛,先以盐汤少许频服,候吐出,令透,即进此药;若呕吐者,于治中汤内加丁香、半夏一两,每服生姜十片,同煎;若泄泻者加橘红、茯苓各一两,名补中汤;若溏泄不已者,于补中汤内加附子一两;不喜饮,米谷不化者,再加缩砂仁一两,共成八味;若霍乱吐下心腹作痛,手足逆冷,于本方内去白术,加熟附,名四顺汤;若伤寒结胸,先以桔梗、枳壳等分煎服,不愈者,及诸吐利后胸痞欲绝,心隔高起急痛,手不可近者,加枳实、茯苓各一两,名枳实理中汤;若渴者,再于枳实理中汤内加栝蒌根一两;若霍乱后转筋者,理中汤内加火煅石膏一两;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官桂一两半,肾恶燥故去术,恐作奔豚故加官桂;若悸多,加茯苓一两;若渴欲饮水者,添加术半两;若腹满者,去白术,加附子一两;若饮酒过多及啖炙煿热食,发为鼻衄,加川芎一两;若伤胃吐血,以此药能理中脘,分利阴阳,安定血脉,只用本方。

三因白术散 治中暑,呕吐晕眩,及大病后调理失宜,劳复如初,及脾胃虚损,面色痿黄,饮食不美,口吐酸水,滑泄腹鸣,饮食所伤,霍乱吐泻,并宜服之。

白芷 甘草炙 青皮去白 白茯苓 桔梗 山药 香附子各三两 干姜半两 白术 陈皮各一两

每服水一钟,生姜三片,枣一枚,木瓜一片,紫苏叶三二片,煎,食前服。若吐泻,加白梅煎;喘加桑白皮、杏仁;伤寒劳复加薄荷;膈气加木通,入麝香少许;中暑呕逆,加香薷,霍乱加藿香;产后泄泻加荆芥;气厥入盐煎服。

调中白术散 治大病后吐泻烦渴,霍乱,虚损气弱,及酒毒呕哕。

白术 茯苓去皮 人参各半两 甘草一两五钱,炙 木香一钱藿香半两 葛根一两

上为末,白汤调服二钱,烦渴加滑石二两,甚者加姜汁。

人参汤 《经验方》 止吐逆,及治泻后烦渴,常服调中和气。

茯苓去皮 人参各半两 葛根一两 藿香去土 木香 甘草炙。各一钱半

咀,每用水二盏,煎至一盏,通口服。泻后渴甚者,加滑石一钱。

止渴汤 《经验方》 治霍乱烦渴。

甘草炙 人参去芦 麦门冬去心 茯苓去皮 桔梗 瓜蒌根泽泻 葛根各半两

上为末,蜜汤调二钱服。

回生散 《百一选方》 治霍乱吐泻,但一点胃气存者,服之回生。

陈皮去白 藿香去土,等分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姜盐饮 《直指方》 治霍乱欲吐不吐,欲泻不泻。

盐一两 生姜半两,切

上同炒令色变,以水一碗煎熟,温服。甚者,加童子小便一盏。

治绞肠沙证《经验方》 治手足厥冷,腹痛不可忍者,以手蘸温水于病者膝腕内拍打,有紫黑点处,以针刺去恶血即愈。又一法用麻弦小竹弓,蘸香油或热水,括手足、胸背、额项,即愈。

备急大黄丸 疗心腹诸痛,卒暴百病,用此药吐下即愈。方见伤食

广按:干霍乱者,乃寒湿太甚,脾被绊而不能动,气被郁而不能行,所以卒痛而手足厥冷、恶心呕哕也。俗名搅肠沙者,盖言痛之甚也。除用药不言外,北方刺青筋以出气血、南方括胸背手足以行气血,俱能散病。然出气血不如行气血之为愈也。盖霍乱乃气病,非血病也,今刺青筋固能散气,而血因之以伤,况人之一身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今不足者,又从而伤之,是不足之中又不足也。少壮之人庸或得免,而衰老之人则不免于死也。何以言之?气为血之先导,血为气之依附,今阴血既乏,则阳气失其依附,必然发越,不死何待?书曰:阳虚必恶寒,阴虚必发热。盖气有余便生火,火动则发热,热久而阴血愈消。经曰:阴虚则病,阴竭则死。此之谓也。 n8S9vhrwsPoNE75VVRmblL/V5qYodCq8IelrxkwPF7X90KM9ieOQrPlCBUKsKi8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