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WHO的战略目标是多国参与,将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领域,建立全球性的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公共卫生方法,共同改变全人群的健康状况。我国卫生部也积极响应,推进建设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体系,以全人群策略为基础,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做好慢性病监测工作,建立防治示范区,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基础,以健康管理为手段,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为重点,以预防和减少慢性病危害为目的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已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了慢性病防治队伍网络化、管理规范化、干预常态化、监测自主化。中国从2005年以来开始启动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总体上已经确立了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原则,但尚停留在理念和表层,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医疗宣传力度低,民众普遍认识不足

医疗宣传力度低,导致普通民众对慢性病的了解不全面、对慢性病严重危害普遍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发现慢性病的征兆,以便尽早控制病情。目前我国公众对慢性病的风险因素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由于对健康教育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健康教育者能力欠缺,且居民参与率不理想,使得健康教育针对性差,效果不理想,人们对慢性病的知晓率比较低。2008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6.48%,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8.80%。美国国家医学统计中心研究结果显示,低健康素养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增高。据对不同年龄组居民最关注的健康知识比较,居民对慢性病的关注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各种慢性病的几率也增大,所以老年人对慢性病的关注度普遍较高,老年71~80岁组对慢性病(66.7%)的关注度最高。

国内有关研究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2012年全国健康素养调查显示,2012年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10.31%、8.59%和6.86%,与2008年相比,分别提高了3.28%、0.92%和1.63%。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幅度最大,也提示经济水平同样影响健康素养的提升。调查还显示,2012年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1.79%,比2008年的9.94%提高了18.61%;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7.13%,比2008年的3.43%提高了107.87%。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幅度远大于城市居民。即使在英国这样发达的国家,穷人的预期寿命也比富人短得多,患疾病的几率也要大许多。这种差异不仅仅是因为单纯的公共卫生领域的社会不公平,其背后更多的是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作用。居民的社会地位越低,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支配和控制能力就差,就越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和身体的伤害也就越明显。不良的社会经济环境具有累积作用,对人类的健康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经费匮乏,特别是预防性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慢性病防治的投入,仅以癌症早诊早治为例,中央财政投入已从2005年的5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亿元,但与慢性病的严峻形势和防治需要相比投入仍显严重不足。同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支出结构不合理,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对天津和甘肃的调查发现慢性病费用分别占医疗总费用的70.9%和64.7%,其中治疗、辅助治疗和零售药品费用占到支出的97%和94%,而预防性投入仅占1.9%和1.4%。另外一项研究显示,糖尿病医疗费用的81%用于并发症治疗,原发病治疗费用仅为19%。这种状况若不及时加以改变,仍把经费主要用在疾病的治疗甚至是晚期治疗,慢性病的疾病负担会更加沉重,即便是发达地区也难以承受。

三、缺乏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机制和宏观政策突破

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与慢性病防治相关的管理环节被人为地割裂,直接影响了慢性病防治的整体效果,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慢性病防治中的职责划分仍然存在较多的弊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职能不到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主动提供慢性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动力,医防严重分离,不利于慢性病防治的一体化,慢性病防治各运行环节的衔接不畅。

慢性病既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呼吁各国政府、公民个人、民间团体和私营部门全面参与,协力应对。联大会议通过的慢性病预防控制政治宣言再次强调贫穷、财富分配不均、缺乏教育、迅速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以及经济、社会、性别、政治、行为和环境方面的健康决定因素,导致了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需要所有会员国和其他相关利益方在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范围内采取集体和多部门行动,拟定多部门公共政策,以期创造公平的健康促进环境,使个人、家庭和社区有能力做出健康选择,实现健康生活,可见慢性病急需公共政策的支持,但目前在政府各部门间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和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四、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日常工作繁杂、临时任务多、人员数量有限,且专业技能不同、知识水平和素质存在差异,而系统学习培训、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很少,导致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素质技能不足和决策能力有限;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参与慢性病防治的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满足不了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工作需要,甚至连基本的医疗质量都得不到保障。

尽管近年来政府出台了相关的行政法规,不断加强社会卫生认知教育、普及卫生资源配置、注重基层卫生医疗专业人员的培养、引导公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血糖仪、心率监测仪甚至手环等电子仪器的应用使得居民能随时随地关注自身健康,但是有一个关键的实质问题仍摆在我们面前,就是传统的临床诊疗技术和预防医学的方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慢性病早期或者康复期人群健康问题,而慢性病综合防治医疗技术的研发,这需要在医疗战略指导思想、技术研发和医疗服务新模式的建立上均做出有效的工作。

就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慢性病的防控来说,目前医务人员配备不足,管理尚待完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部分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慢性病的预防、护理、控制和治疗,而目前医务人员比例不合理,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慢性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将急、重、危及疑难病例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但是病人在经过治疗后在社区继续观察治疗,他们却不愿意也不放心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治疗,这是主要阻碍慢病防控进展的原因。很多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不足,不够先进,彩超、脑血流图机、X光影像机等并未广泛普及,这造成了地区差异,防治情况良莠不齐,因此群众对于基层医院的信任度也大大下降,倾向于去大型医院就诊,而优秀人才也因为能力受到限制,发挥空间小,不愿意到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去,造成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人才匮乏,对于疾病的诊疗与判断不到位,并且管理不当,卫生系统内部竞争加剧,医院等级职责不分,职称晋升不合理,这些都在筛查、防治慢性病中形成恶性循环,为慢性病的防控带来一定的困难。 /NGA86VxxEv1iuxPXr7nbKLRJI+NizHXn33qMI8FIgtmG+zWULivIlG3kRFoq9H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