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脑心同治”理论概述

1912年Levy提出中枢神经系统与心脏相互有联系。1937年Dozzi首先报告了脑血管病人的心功能障碍,其后有许多临床及心电图报告。1947年,Byer等首次报告了脑血管意外时心电图的改变。1983年Main等报告28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23%出现心律失常,而发病前无心脏病史。此类脑源性心电图改变,有人称为“脑心综合征”。自20世纪60年代初,赵步长教授潜心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吸取古今医学之精华,在中医学及西医学“脑心相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特点,从宏观准确性出发,至微观精确性入手,在1993年,在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中创新性地提出了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理论体系——“脑心同治”理论,首次总结和创立了“脑心同治”理论,用“脑心同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赵步长教授在创新性地提出“脑心同治”医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30余年临床实践经验研制而成了脑心通胶囊,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历经2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本理论成为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中医整体观思维的创新思想体系,“脑心同治”理论认为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脑心同治是联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必然之路。 MlyL3fnQniF8Q2gTD+ORtSGfYprdnHNDUIn0Q+M6BSMo93uAjDw39UFDXv5q0mV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