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试论经源

源,原也,始也,根也。经源即经水之化源。女子月经源于何脏,古今医家各有见解。如傅青主提出:“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而李东垣则认为脾胃为精血生化之源,并以临床“妇人脾胃久虚,形体羸弱,气血俱衰,而致经血断绝”为证。尚有人提出冲任督脉为月经之源之说。编者认为,要探讨月经之源,必须从月经生理病理方面来论证,才能得到较全面的认识。明于月经之源流,对于指导临床治疗经源不足所致的闭经、月经量少等妇科疾患有重要的意义。以下从三个方面陈述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五脏均生血,肾为月经先天之源

最早系统阐述月经产生与断绝这一女子生理特征的著作首推《素问》:“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胞络者,系于肾”。其后,诸家亦有论述,如傅青主认为“夫经水者,乃天一之真水也,满则溢而虚则闭”,“经原非血也,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是至阴之精而有至阳之气,故其色红似血,而实非血”;“经水早断,似乎肾水衰竭”。可见,肾为月经先天之源,其生理盛衰根源于肾气之盛衰,而肾中之阴精—天癸的“至”与“竭”更与月经的至与竭息息相关。由于肾主水,癸亦属水,月经由天癸这种先天元气所施化,故前贤又称月经为“月水”“经水”。女性月经来潮与竭止,是肾气自然盛衰的过程,肾精化气生血而为月经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其精为化血之源,是月经的物质基础。

其次,经由血化,肾藏精,精生血,肾精为月经由满而溢的物质基础。“人始生,先成精”,“人之初生,必从精始,精之于血,若乎非类……而血即精之属也”。由此可见,精能化血,血能生精,精血相生相济,精亏则血少,血少则精竭,故临床治疗月经过少、闭经时,采用补血生精法,补血可充精,益精能生血。

再者,冲为血海,任主诸阴,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胞脉所系。天癸未至之时,冲任功能处于潜伏状态,当二七天癸至,任通冲盛之时,经血来潮。故张景岳提出:“经本阴血也,何脏无之,唯脏腑之血皆归冲脉,而冲为五脏六腑之海。”《景岳全书·妇人规》认为“冲脉为月经之本”,然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而通于肾,冲任之本在肾。肾主元阴元阳,肾阴通于任脉,在天癸的作用下,任脉通,太冲脉盛,任脉所司的精血、津液才能旺盛充沛;冲主血海,得肾精之充实,聚脏腑之精血,其血海才能按时盈泄于胞宫,血海满而下溢,使月经如期而至。肾虚则冲任脉衰,血海枯竭,可致经水闭绝。

由于经本阴血,“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月经的产生与施泄过程,虽然与五脏化生有关,但肾主命门而为精血之海,“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在生化阴血的过程中,与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如肝藏血而主血海,肝的疏泄功能不仅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与条畅,还可影响其藏血功能。“肝主藏血”“肝司血海”“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意在说明肝为血脏,与月经的化生和调节息息相关。若肝郁气滞,疏泄不及,可致月经紊乱、闭经;若疏泄太过,则血气逆乱,藏血失职,可致月经过多、崩漏、经行吐衄等疾。

生理上,肝为乙木,肾为癸水,同居下焦,乙癸同源,根据水生木的母子关系及肝肾的生理特征,肝血为肾精的来源之一,而肝血有赖肾精滋养,精充血旺,肝才能发挥其对月经的藏泄作用,故“补肝血,又莫如滋肾水,水者,木之母,母旺则子强,是以当滋化源”。心生血,使“津液和调,变化而赤,是谓血”,又“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心之血气下通,参与月经化生。故月经为血所化,心气、心血不足可直接影响到经血的生化与胞宫的藏泄功能。但心属火属阳,位居于上,肾藏精主水,位居于下,一为根基,一为枝叶。正常生理情况下是心肾相交,水火互济,根壮则枝盛,根衰则枝萎。但病理状态下则心肾失交,水火不济。肾阴不足,则心阳独亢;肾阳不足则心阳衰微,阳虚气弱则血行不畅,均可影响到胞宫的藏泄而出现月经异常。

肺主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其“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故肺气不足,帅血无力,可出现月经涩少、闭经等改变。此外,肺气还能辅助心脾化生气血。“谷气入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气者,泌其津液,化以为血”;肺主气为水之上源,肾为水脏,内藏真元而为气化之根基,肾的经脉上连于肺,故肺主气的功能需建立在肾气摄纳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故有“肺出气也,肾纳气也,故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也”之说。又肺属金,肾属水,肺肾金水相生,肺阴不足,可致肾阴亏损;肾阴亏损,阴虚火旺,也可煎熬肺阴,以致血海枯竭而致月经量少、闭经。

脾主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气的充实、天癸的萌生、冲任通盛都有赖后天脾胃转输的精微作为后盾。但脾阳根于肾阳,只有在肾阳的温煦、推动下,脾阳才能发挥其生化气血的功能。

由此可见,虽然五脏俱能生血,但肾为月经先天之源,“经本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故肾水既乏,则经血日以干涸。“少阴脉细,女人则经水不通”,“经水早断,似乎肾水衰凅”,故临床治疗经源不足的疾患,如月经量少、闭经,通常五脏兼顾,以肾为主,常取得较好的疗效。又因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脑相通,主宰人体生理病理活动,调节胞宫定期藏泻,这与现代西医提出的下丘脑功能衰退所致闭经等说法是一致的。生殖系统内蕴肾之藏泻、冲任盈亏的内在规律,结合肾-天癸-冲任-胞宫(简称肾轴)而制定的月经周期疗法,可使中医治疗闭经效果显著。

二、脾为月经后天之源

月经的主要成分为血,经血由津液阴精所化,由于脾胃居中焦,职司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又主中气,血之能循经而行,赖脾气统摄,故月经与脾的生化、统摄有密切关系。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经下行与冲脉汇于气街以充盈血海,故有“冲脉隶于阳明”及“谷气盛则血海满”之说。冲脉之血总由阳明水谷所化,而阳明胃气又为冲脉之本,胃的受纳腐熟功能正常,则气血充足,血海满盈,说明月经的化生,亦与胃气有直接关系。脾胃相表里,同为气血生化之源,正如《女科经纶》所说:“妇人经水与乳,俱为脾胃所生。”《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故脾胃健运,则经血生化有源。临床上,大凡脾胃虚弱者,会不同程度出现月经疾患。

其次,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生精。精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精与生俱存,而后天之精则全靠饮食化生之精以充养、转输,只有先后天之精相互补充、相互为用才能保持天癸旺盛。古有张诘古提出补肾不如补脾之说,实为经验之谈。

再者,冲为血海,始于胞宫,其支络与足阳明胃经会于气街,冲脉隶于阳明,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又为水谷之海,水谷盛则冲脉气血盛,血海满盈,则溢而下之,故经充而血足。

由此可见,脾为后天之本,主生化气血,其为经血后天之源。病理上,“二阳之脉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则女子不月”,二阳指的是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胃为仓廪之官,主纳水谷,忧思善虑,伤及心脾,心不生血,脾失健运,胃不受纳,无以化生水谷精微贯注经脉,血脉遂枯,故月事不以时下。或因恣食生冷,暴饮伤胃,或脾胃久虚,痰湿壅滞经髓,均可使血枯或血闭而致月经不行。故临床上从健脾益气、养血调冲,或从温化痰湿入手,常可获效。

三、经源于肾而生于胞宫

胞宫,又称“女子胞”,是女子特有的器官,属奇恒之腑,既具有脏“藏而不泻”的功能,又具有腑“泻而不藏”的作用。它在肾气、天癸、冲任的作用下,具备贮存经血、孕育胎儿、化生经水、排泄经血的功能。冲、任、督三脉均起于胞宫,分别与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相会,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上述脏腑经络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月经藏泻的生理功能,完成月经前期、行经期、月经后期的阴阳气血转化,使月经能定期行与止,这与现代医学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修复、增生、分泌、脱落等周期性改变相似。陈修圆指出“人身之血海,胞也”,《血证论》指出“血者,阴也,冲任主之,故应癸水,而即输血于胞中,血之应水而下”,说明了胞宫在月经生理中的作用。病理上,“女子风寒在子宫,绝育十年无子”。《诸病源候论》曰:“妇人月水不通……风冷邪气客于胞内,伤损冲任之脉……致胞络内绝,血气不通故也。”临床治疗子宫发育不良之闭经、不孕常从补肾养血、温宫理胞入手,选用温补奇经之血肉有情之品,可促进胞宫发育。

综上所述,经者,血也,其由先天之肾精与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脏腑、经络的统一协调作用下,形成了女子独有的生理特征—月经。故肾为月经先天之源,脾为月经后天之源。无源则无流,源流不可截然分割,二者在生理上互相滋生、互相促进,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先天不足者,滋其肾阴;后天不足者,补其脾胃。张景岳云:“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实验研究也证实,补肾药可提高性腺功能,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月经的产生由肾气为主导,而经量的恒定、经期的规律受脏腑、气血、经络调节。故在肾气充盛,肾精充足,天癸泌至,冲任通盛的情况下,气血作用于胞宫,使血海满溢,月经方可来潮。

一般而言,脏腑功能正常,肾精脾血充盈,任通冲盛则月事以时下。然胞宫为女子奇恒之腑,具有藏泻经血、孕育胎儿的特殊功能,在月经的生成与排泄过程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试想如果没有胞宫的特殊功能,冲主血海而司月经就不能实现,纵然肾气冲盛,脾血充足,冲任通畅,六脉平和,体质强壮,仍无行经的可能。故从广义而言,经源于脾肾,由五脏精气所化,但从狭义而言,经生于胞宫而行于胞宫。故曰:经源于肾而生于胞宫。 9/gJMNTaWPaMR9i04/vdVqEILIoqNMvWExr08FMwZFWXT8xj5wDFcvVRl6FNrfd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