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2章 药铺奇遇记(一)

张春花不甘心,接着道:“娘,昨夜我和家康也商量过了,三月马上就要来了,家康也还要上京赶考,这可是咱们家的大事啊。你看这今年庄稼收成也不行,都已经冬末了,才卖出去800文钱,这进京的盘缠何时才能凑得够?”

“唉,你说得对,家康的事是咱们家的大事,我们老顾家全部的希望可就寄托在他一人身上了。”说着,杨六莲露出了一脸愁容。

“娘,依我看,要不这样,反正家宁这也算是嫁过一回人了,咱们就挑个近点的人家,把她给许出去吧,这样没准还能要点礼金回来!”

“啊?还嫁?这哪还嫁得出去啊?”

张春花早就算准了杨六莲会这么问,“你还记得英子吗?就是住村口那个,昨日我在村里遇见她了,她家里不是有个弟弟,今年三十出头,正愁找不到姑娘家呢。”

杨六莲摇了摇头,“不行不行,你是说那缺了两个胳膊的毛二狗?这哪能啊,这不是害家宁吗?”

张春花一看杨六莲不同意,一把将她推开,捡起地上的锄头就往外走。

嘴里念叨着:“不愿意?呵,你还真以为你闺女是什么皇亲国戚呢?”

杨六莲拿起铲子和镰刀,追了上去。

再说另一头,顾家宁摇摇晃晃地坐了四个时辰的驴车,终于来到了镇上。

一路上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

她找钱庄换了几吊钱装在包袱中,和那驴车主人商量好,太阳下山就到这条巷子口来,还给了10文钱作为定金。

顾家宁先是顺着街道转悠了两圈,发现古代的街道原来就像现代的夜市一般,卖什么的都有。

那些小贩一个个推着木制的小车,看到人就热情的招呼几声,自然纯朴。

“姑娘,要看看丝巾吗?这可是上好的绣品。”一位穿着花哨的大娘对着顾家宁招手道。

顾家宁笑着摇摇头,左右环视的寻找其药铺来。

还是先买药吧,买完了药再来逛逛也不迟,等会儿还得买两身衣服,也不知道钱够不够。

她目标明确,在询问了两个商贩后径直转入下一个街道。

在古代,这药铺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开的,那必须得是镇上德高望重的大夫才有资格开设,并且还需要得到官府的认可,这倒有点像现代,要想做点什么生意就得经过工商部门的许可证。

一家名为“杏仁堂”的药铺吸引了顾家宁的注意。

她拍了拍身上的灰土,抬脚准备跨过门槛。

“诶诶,干什么呢你?”两个头带小帽的药童将她拦了下来。

顾家宁眉头微皱,“我来买药。”

其中一个圆脸,灰衣褐裤的小童笑了笑,双手抱臂道:“要看病,喏,到对面的‘济世馆”去。”他的脸上挂着嘲讽的笑意。

她回首看了眼他说的“济世馆”,不得不感叹一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难怪刚才她走过来时没有看到这家“济世馆”,原来是牌匾都被风雨的常年冲刷,弄的掉了色,如果不仔细看,压根就看不到牌匾上的字。 nxJgfAILDU9oeLK8XCi5JEwQr6hzmZrMgBXkrrtOiUP6HdCRglmO6Y+g4qMADIP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