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的学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学被引入中国以后,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发展也为发展经济学这门学科注入了新的生机。
本书作为普及性读物,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和图表,来表达学术性深奥理论,向更多的非从事经济学研究或不具经济学专业背景的普通民众,普及发展经济学的专业化知识,以期望发展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及其发展能够更接地气、更兼有民间本色,以期望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多地进入庙堂之上的学术研究之巅。
发展经济学经过战后7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其内容及理论观点也日益博大精深。鉴于本书是为了向普通民众普及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而不是关于学术理论创新的专著,本书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对既有的、具有很强代表性、而且与中国经济实践有密切联系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及观点,进行通俗化解读,而不是包罗万象地囊括所有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有的章节是按照不同作者的观点进行分类比较,有的章节是按照不同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解读。
基于上述写作安排,本书第一章分别解释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21世纪的经济发展目标应该如何理解。当普通民众所理解的国家宏观战略经济发展目标与自身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标是一致的,实现这样的目标就更有力量。第二章是从逻辑上延续第一章对经济发展目标的理解,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历史上著名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
无论发展中国家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工业化道路和技术创新是绕不过去的坎,第三章、第四章重点解释了几种经典的工业化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这些不同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对过往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起了指导性作用,有的理论现在仍然具有较强适用性和借鉴意义。
技术进步需要优质的人口资源来承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穿衣吃饭问题和安居乐业问题,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也就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本书的第五章、第六章内容涉及了人口增长、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以及城市人口扩张及城市病问题等。
在追求富裕生活的过程中,有的人快速地致富了,有的人还是一如既往地一贫如洗,社会财富的增长并不能自动地平均分配给每个人,甚至可能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两极分化。幸福者是一样的幸福,而贫困者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贫困,如何衡量贫困或者解决贫困问题,既是当今政策的重点也是学术研究的重点。本书第七章对解释贫困的基本理论作了通俗叙述。
在开放的国际背景下,谋求进步的国家必然要参与到国际经济往来中,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既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的共同进步作贡献。本书第八章结合中国实践,以数据图文的方式解释了国际投资理论。
当然,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并不止以上所述,中国国内、国际上有许许多多的学者正在从不同的视角,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发展中国家人民摆脱贫困走向美好生活,而普通大众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美好生活建设中。学术研究与民众生活并不是分割的,而是具有必然内在联系的,本书希望用通俗化语言来进一步强化这种联系。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余珮副教授写作了第八章,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今朝教授协助处理了本项目的事务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