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每天都是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一来住处离公司相对比较近,二来也可以锻炼身体。这一天,她像往常一样下班,骑着自行车走在回家的路上,郑红对这条路已经太熟悉不过了。但是今天却发生了一件令郑红非常生气的事情。回家的路是东西方向的,郑红一般走这条路的辅路,主路每天的车流量都相当大,而且经常堵车,这也是郑红不乘坐公交上下班的原因之一。那一天,郑红照旧行走在辅路上,因为主路上堵车严重,就有很多车转到辅路上来。在这个过程中,有一辆车在转向辅路的时候,速度相当之快,把正在骑行的郑红吓了一跳,差点人和车都摔倒在地上,由于郑红骑车技术较好,这才没有发生意外。但是车主并没有下来慰问,直接就开走了。这让郑红非常生气,记下了车主的车牌号。但是当郑红回到家向家人说起这件有惊无险的事情时,却怎么也想不起那辆车的车牌号码了。
在许多电影中,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情节,就是发生车祸的主人公在受到伤害后来到警察局报案,能很快地报出肇事车辆的车牌号,但是故事中的郑红怎么就想不出来呢?明明当时她是看到了全部的字母和数字的。其实,如果电影中的情节是主人公报不出车牌号码更符合实际一些。心理学家曾经就人的记忆问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向被测人在不超过半秒钟的时间内展示一组4行,每行4个字母的材料,实验的结果显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人们最多能记住4个到5个字母。人的记忆分为三种,分别是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如果我们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记住某样东西,那么凭借的就是瞬时记忆,但是瞬时记忆的容量相当之小,而且可以维持的时间也非常之短。所以郑红明明看清楚那位车主的车牌号,却在回家后忘记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瞬时记忆也会随着感官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拿记忆时间的长短来衡量视觉和听觉的瞬时记忆,视觉的瞬时记忆时间不超过0.5秒,但是听觉的瞬时记忆时间就可以达到2秒左右。从容量上来看,视觉记忆的容量就比听觉容量要大,我们可以同时看很多东西,却不能同时听清很多声音,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瞬时记忆的时间如此之短而且容量有限,那么它存在的意义在哪?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需要瞬时记忆?可以想象一下,你坐在教室里,眼睛在不自觉地看着书本上的文字,老师在讲台上讲着知识点,你能听懂老师在讲些什么,但同时你也能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动静。你可以听到旁边同学翻书的声音,可以感受到座椅还是像以前那么坚硬不舒服,你可以感受到今天的温度和昨天的差不多,你也可以闻到教室外面传来的阵阵花香……这些感觉都是存在的,只是有时我们没有注意到它们,就好像它们不存在一样。但是这时,有个人迟到突然推开门进来,你抬头去看他,或许,你早就从教室外的脚步声猜到了有人要进来。这时就是瞬时记忆发挥作用了,它使你停下看书的动作转而看向那位同学。这就说明你确实能够随时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瞬时记忆的作用就是使你的器官保持了所有刺激,以供你去做出选择要不要去注意到。我们需要瞬时记忆,因为我们判断环境中哪些刺激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是需要时间的,但是时间又不宜太长,因为太长的判断时间会使我们丢失后来可能更为重要的信息。
有时我们希望可以记住一些东西,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记住一些知识点,就需要这些知识点通过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甚至是长时记忆当中,这个进入的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需要我们反复地去看知识点或通过联想记忆等方法达到长久记忆的目的。
爱德华兹曾经说过:“锻炼记忆的良好方法是锻炼自己的注意力。”我们在生活中也有体验,想记住的东西大部分能记住,那些不想记住的怎么也记不住,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想记住某样事情就会投入充足的注意力,反之就不会,这也就造就了记忆上的差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关头,美国的军队英勇至极,将日本打得溃不成军,这种形势下对于美方来说是势在必得,美军的士兵也纷纷乐观起来。但是美国军方的将领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如果自己方的士兵觉得自己会取得胜利,日本一定会被打败,就很有可能丧失应有的斗志,那么美军就会失去自身的优势。于是将领们商议要在不影响士兵的斗志和士气的前提下,让士兵们明白日本军队虽然一定会被我们打败,但是还是有些困难,需要时间,需要付出很多的力量。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向士兵们表达这样一个想法,怕说的方式不对会影响士兵们的斗志,于是他们向心理学家寻求帮助。
心理学家为此展开了一次实验。他们把士兵们分成两组,编号为一组和二组。对一组的成员进行的是单面传播,也就是只对士兵们说,现在我们有很大的优势,向士兵们强调现在的有利因素,指出只要两年的时间,我们就能取得战争的彻底胜利。对于二组的成员,进行双面传播,就是一方面告诉他们我们现在的有利因素,比如他们的整体军事实力比日本要强,另一方面也说明自己方的不利因素,比如士兵们可能坚持不下去,在过程中也向他们说明日本方的优势,比如日本军人比较顽强等。在向他们综合分析了双方的优势和劣势之后做出结论,虽然现在日军的败局已经可以确定,但是战争仍然不会立即结束,他们起码还能顽强抗争两年时间。
单面传播和双面传播无所谓好坏,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如果士兵们的相关知识经验不多,对军事方面知道的知识并不多时,那么采取单面传播的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如果士兵们具备充足的军事知识,也就意味着士兵可以在对方提供给自己的信息上权衡利弊然后做出结论,那么双面传播的效果就会比单面传播的效果好。
所以,单面传播和双面传播的效果不能确切地说出哪个不好哪个好,而是要在具体的问题上具体分析。上述的事件其实也就是一个劝导士兵改变态度的过程,那么被劝导的士兵就是接受者,而对士兵进行劝导的一方就是传播者。在实验当中我们发现接受者的知识水平是决定到底是单面传播有效还是双面传播有效的条件之一。除此还与接受者先前的态度有关。如果是那些认为战争马上要结束的人,即原先的态度与传播的信息不一致,那么双面传播更能说服他们改变态度,相信战争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而那些认为战争将持续的人,即原先的态度和传播的信息一致,单面传播更能坚定他们已有的看法。但是除了这些,影响劝导效果的还有其他因素。
TFBOYS是当下年轻人非常喜爱的一个偶像组合,郝眉也不例外。郝眉是一名初中生,非常迷恋TFBOYS中的成员,她的卧室里挂了许多TFBOYS成员的照片,他们的音乐也是郝眉日常生活中听得最多的歌曲。但是郝眉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好,这让郝眉的妈妈非常担心,毕竟再过一年郝眉就要面临中考。为此郝眉的妈妈一直想给郝眉买一款好的家教机,因为郝眉的妈妈和爸爸学历水平都不高,不能在学习上帮助郝眉。但是郝眉死活不让妈妈买,她说买来自己也不会用,等于没有用,所以这事就一直被搁置了。但是有一天,郝眉竟然主动向妈妈提出自己想买一款家教机,郝眉的妈妈就在想是什么使女儿的态度转变如此之大,是谁劝导了女儿让她从拒绝的态度转变为接受呢?了解了之后,妈妈才知道,原来这款家教机的代言人就是女儿非常喜欢的TFBOYS组合,由此她也就转变了自己的态度,愿意购入家教机。
故事中郝眉的态度之所以转变就是因为产品是自己的偶像代言的,偶像的吸引力促使她转变了态度。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出:传播者的吸引力有影响、劝导的效果。相比妈妈的劝导,在郝眉的心中,自己偶像的吸引力比较大,所以,郝眉也转变了自己的态度,主动要求购买家教机。
其次,在沟通的过程中,传播者的可信度也会影响劝导效果。就像在日常生活中,你的朋友告诉你喝可乐对身体不好和专家告诉你喝可乐对身体会造成伤害,明显我们更愿意相信后者的言论。而且,接受者如果觉得传播者的态度是真诚的,则更容易被劝导,相反,则较为不容易。
孟子幼年时期家住在坟地的附近,孟子总是喜欢玩些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看见孟子每天这样在坟墓周围嬉戏玩耍,觉得这个地方非常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了市场附近住了下来。可是住在这里,孟子总是学商人们买卖东西,孟母又觉得这个地方也不适合让孟子居住,于是就再一次搬家,这次搬到了书院旁边。这之后,孟子就常常模仿学生学做礼仪的事情。孟子的母亲认为给孟子找到了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长久地住了下来。
上面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深知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所以,为了孟子自身的成长,数次搬家,当孟子表现得像贤人之后便长久地居住下来。
曾经有一批医生和心理学家专门前往某地去研究一个和猴群长期生活在一起的男孩,这个男孩是被当地的村民发现的。在发现他的时候,他全身赤裸,身体的大部分都长满毛发,走路是用四肢,就像猴子一样,还可以用四肢完成跳跃等动作。在被村民发现之后,这个男孩被送进一家精神病院,继而又被转到另外一家医院进行照顾。男孩起初只吃香蕉,就像猴子那般喜欢香蕉,把香蕉当作主食,性情也是十分狂躁。过了一段时间,他学会了用双脚直立行走,慢慢地也习惯吃人们的各种食物,他又从新回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当中,性情也变得比以前温顺很多。之后人们给他取了名字,叫作约翰。据了解,约翰8岁,是因为当年与家人在森林中走散留在了森林当中,猴子们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于是,约翰就和猴子一样习得了它们的生活习性。
“猴孩儿”的故事,佐证了我们所提到的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除了“猴孩儿”,著名的“狼孩儿”事件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从古至今,我们都不应忽略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足以改变一个人,对一个人的人格进行塑造。美国的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的埃里克森曾说过:“人在成长过程中有一种对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在西汉时期,有一个人叫作匡衡,出身十分贫寒,但是他天生喜爱读书。由于家贫,他没有钱也没有时间去读书,正好隔壁人家有书,他只好在闲暇时间给人家做工去赢得借书的机会,这让匡衡十分满足。但是每到夜晚,匡衡就十分苦恼,因为没有光,家里又没有钱买油灯,所以不能看书。有一天晚上,匡衡发现自己家裂开的墙缝中可以透过邻居家的光亮,内心十分高兴,于是他把墙缝凿的更大了,方便自己读书。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匡衡凭借对知识的热爱,终于成了一位大学问家。
我们时常能听到“逆境出人才”这句话,其实,在困苦的环境中,人们努力适应环境,寻求发展,这样更容易磨炼、塑造个人的意志,才能成为强大的人。
人格是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得到塑造的。在适应生活的过程中,人格的劣质部分会遭到淘汰。幼稚的人格品质得到保留并进一步得到发展与完善,每个人都具有人格,人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人格具有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由遗传、教育程度、环境等因素决定的,而每个人的遗传、教育程度与生活环境都不尽相同,所以,每个人的人格不同。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环境对人格影响的重要意义。
第二,人格具有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是一个人习惯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我们通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人格具有统合性。人是非常复杂的物体,人的行为也具有多样性、多层次性。但是人格的多元性并不是简单的物理堆积,而是有机的一个整体。
第四,人格具有功能性。也就是说人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人格是决定一个人喜怒哀乐、生活成败的根源所在。
第五,人格具有可塑性。人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短时间段的稳定性,但是纵观一生,它还是可以被塑造的,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时,它就可能发生改变。
社会就像一个大熔炉,可以历练出许多不同人格的人,其实环境的因素是可控的,也是影响极大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重视环境对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做到“近朱者赤”,而不是“近墨者黑”。
一位先生有两个弟子,其中一个弟子叫小二,另外一个叫小三。这位先生也不知因为什么,总是看小二比较顺眼,看小三就有些不顺眼。
有一天,小二和小三一大早坐在一起读书,但是不一会儿,先生就听不到读书的声音了。于是先生抬头看看是什么情况。只见小二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先生对着他笑了笑。随即又看到小三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于是就生气地走到小三的跟前,狠狠地拍了他一下,小三吓了一跳,之后便听到先生吼道:“你怎么一看书就睡觉!你看看小二,他睡着还在看书呢!”
故事中的先生自然非常可笑,对待同一件事情时,因为对象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其实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见的偏见现象。偏见的出现使我们不以客观的态度,而是以自以为是的态度去看待他人的行为。我们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有时会犯先入为主的毛病,先对别人“下定义”,然后根据这个“定义”去评价这个人的种种行为。
有两个女人坐在同一个桌子上喝饮料。其中的一个女人把自己的伞放在桌子旁边,另外一个女人喝完饮料准备离开的时候,迷迷糊糊地就把这把伞顺手拿起。伞的主人冲她大叫:“喂,你拿我的伞做什么!”准备离开的那个女人一脸尴尬,连忙道歉说是忘记自己没带伞,这是一时误拿。由于这件事,这个女人就想自己应该去买一把伞,顺便帮儿子也买一把,于是她到超市买了两把伞。在回家的路上,她正巧又跟那位之前被她误拿雨伞的女人坐在同一辆公车上。那个女人看到她手里拿着两把伞,就鄙夷地说道:“看来你今天的收获不小啊!”
故事中的女人就是用自己的臆断猜想那个错拿自己伞的女士是个小偷。对于偏见的解释是这样的: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是这样解释偏见的:“人们依据有错误或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来的、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敌对或者负向的态度”,如果人们产生偏见而不及时纠正,便可能演变成歧视。
一位年轻的犹太人和一位年老的犹太人坐在火车同一节车厢上。年轻的犹太人非常想知道现在的时间,但是他没有手表,看到旁边年老的犹太人有,就问他:“先生,您能告诉我现在的时间吗?”老犹太人看了看他,却没有回答。“对不起,您可以告诉我现在几点吗?我非常着急,想知道时间。”老犹太人还是不答。“我真的非常想知道现在几点了,您为什么不回答我呢?”老犹太人答道:“先生,火车的下一站就是终点站,你是我不认识的人,如果我回答你的问题,那么按照犹太人的传统,我就要邀请你到我家里做客。我家里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儿,而你又长得非常英俊,你们见到后一定会相爱,她一定就想要嫁给你,但是我怎么能让我的女儿嫁给一个连手表都买不起的人呢!”
我们在看待每件事情、每个人的时候,往往凭借的是自己过去的知识与经验。但是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去判断新的人和事就有可能出现偏差。故事中的老犹太人因为年轻人没有佩戴手表就认为他是一个连手表都买不起的人,这就是一种偏见。还有我们通常认为“生意人都很狡猾”“女人的驾驶技术都很差”……这些都是一种偏见。
偏见是因为我们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带着自己强烈的主观意识去看待问题而造成的只看表面、自以为是,凭借自己的见解和见识产生的一种观点或结论。其实偏见是人人都有可能产生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不同的,在看待问题时可能因为知觉、爱憎情感和褒贬态度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结论,偏见也就因此产生。
被狗吠的不一定是小偷,长胡子的人也不一定是艺术家。哈兹立特有句话说道:“偏见是无知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减少偏见,以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衡量一个人的行为。
相信很多人都想象不到,在镁光灯下美丽典雅的戴安娜王妃曾一度患上暴食症。在与英国王储查尔斯的蜜月游轮上,她每天都要经历好几次暴食、催吐的发作。在温莎城堡,一名男仆就曾撞见她着急地将一整块馅饼塞进自己的嘴里。在一次桥牌聚会上,朋友们也曾看着她吃掉了约0.9斤的糖果。“暴食症很可怕、非常可怕……在游轮上,一天会发作四次。我会狼吞虎咽地吞掉我能找到的一切,两分钟后又感到恶心,非常疲惫。”戴安娜曾如此说道。从戴安娜的传记看来,其实早在20岁,戴安娜与查尔斯订婚后,她便开始出现暴食症的症状,之后便一直受暴食症的折磨。
在戴安娜的宫庭生活中,冲突、焦虑、痛苦、忧郁都始终伴随着她,她的暴食症也日益加重,在与查尔斯的婚姻出现嫌隙之后,戴安娜的病情又再一次加重。戴安娜的录音中曾经说过这样一些话:公众们想要一名童话般的王妃过来碰触他们,然后一切就变成金的,他们所有烦恼就都被遗忘了。但他们很少意识到,那个人内心却在自我折磨,因为她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够好。我非常恨我自己。我感觉自己配不上查尔斯。戴安娜怀着威廉王子时,因为深感残缺,她“把自己扔下楼梯,明明知道还怀着一个孩子”。她也多次试图用刀片割伤自己手腕。
文中的戴安娜王妃患上的是心因性暴食症,暴食症在医学上属于进食障碍的一种,被称之为“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贪食症是这样被定义的:不可控制的多食、暴食。暴食症是一种饮食行为障碍。患者极度怕胖,对自我的评价常受身材及体重变化而变化。经常在独处或无聊、沮丧和愤怒之情境下被引发暴食行为,无法自制地直到腹胀难受才可罢休。暴食后虽暂时得到满足,但随之而来的罪恶感、自责及失控的焦虑感又促使其利用不当方式(如催吐、滥用泻剂、利尿剂、节食或过度剧烈运动)来清除已吃进去的食物。暴食症多发于女性身上,暴食症患者并不是胖子,她们的体重往往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她们的体重波动很大,短短的一段时间内,体重可能会有四到七公斤的波动。
其实患上暴食症的人往往在心理上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身为王妃的戴安娜一样,常常感觉到自卑与焦虑,对自己缺乏信心。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受挫,这种挫败感来自不同的方面,可能来自婚姻,也或许是其他方面,如此一来,食物就成了他们应对不良情绪的工具。
其实不光是暴食症,现实生活中,种种的不良嗜好都是心理原因在作怪。例如,常见的疯狂购物欲、恋物癖、洁癖和厌食症等,拿洁癖来说,一个人爱干净,讲究卫生无可厚非,这是于人于己都有益的事情,但是凡事讲究一个“度”,一旦过度则就成了洁癖,严重情况下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历史上有一位名叫倪云林的,就是一位有洁癖的人。他专用的文房四法设有专人照看,一天要把它们清洗好几次。他们家门前有有棵树,他也吩咐专人进行清洗,每天清洗好多次,活生生地把两棵树洗死了。他在用水方面也是非常挑剔,每次家里的佣人从外面挑水回来,他总是吩咐要用前面的一桶水煮饭,后面的一桶水洗脚。原因是他害怕后面的一桶水里沾染了佣人的屁味。其实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打水的地方离他家很远,而且路十分不好走,在回来的过程中,佣人难免会换肩进行休息,前后水桶的位置也会来回换,但是他并没有考虑这些。他家的厕所也很不一般,厕所的下面有木格,中间则塞满鹅毛。大便掉下去之后,鹅毛自然飘起来将其覆盖住,这样设置之后,厕所一点臭味都没有。
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来家里做客,说是晚上要留下来过夜,这可把他折磨坏了。夜里,他听到朋友在房间里咳嗽并往地上吐了一口痰,结果他失眠到天亮。等到仆人们起床,他赶紧命令一个人去找痰的位置,然后把它清理掉,仆人找了半天没有找到,于是拿着一片树叶冒充,结果他看都不敢看一眼,就吩咐他把这片树叶扔到三里之外。朋友看到这样的情况十分尴尬,连忙告辞了。
因为洁癖,倪云林单身了大半辈子,有一天他看上了一位歌妓,于是带这位歌妓回家过夜,但是担心歌妓身体不干净,就让她去洗澡。洗完之后,还是一百个不放心,又让歌妓再洗一遍,结果折腾得歌妓都感冒了。
其实患有洁癖的人是非常痛苦的,他们很难感知幸福,只会感到紧张和痛苦,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讲究卫生上,从而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其实他们也知道过分讲究卫生完全没有必要,但是又会从内心衍生出强烈的焦虑和恐惧,不得不采取行动来安慰自己。洁癖是一种心理障碍,归根结底是内心的完美主义在作怪,同时也是一种强迫症。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这样的境况,一种是不知道自己所面临的是一个绝好的机遇。另一种是我们明明知道自己面前的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是感觉自己还没准备好,所以一直犹犹豫豫,但是,当自己感觉准备好了,决定把握住这次机会时,却发觉机会不等人。这两种情况其实都让我们非常懊恼,但是后一种情况更加令人不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对我们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在自知的情况下,由于自己的犹豫不决而导致错过却是非常令人沮丧的事情。
这则寓言是关于一位很有智慧的哲学家的故事。他满腹经纶,常常为人们排忧解难,但是面对自己的问题,他却常常无法正确抉择。有一位姑娘非常爱慕这位哲学家,大胆向他表白,希望可以嫁给他。这位姑娘长相甜美,也非常惹人喜爱,哲学家并不反感她,而且有些喜欢,但是出于一贯的理性作风,他还是选择进行周密的思考之后再做出决定,于是他对这位姑娘说:“请允许我考虑一下好吗?我要权衡一下接受与不接受的利与弊。”
出于对哲学家的爱,这位姑娘答应了哲学家的请求,但是哲学家这一考虑就是十年时间,在这十年时间里,他充分考虑到了结婚与不结婚的利与弊,最终决定迎娶这位姑娘。但是,等哲学家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那位姑娘时,发现那位姑娘已经结婚了。听到这个消息的哲学家非常懊恼,惋惜自己失去了那样一位美好的姑娘,从此之后,也开始对自己失去了原有的信心,不再相信自己所谓的分析理论了。他开始认为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凭心而为,按照内心的想法去做就可以,过多的分析是多余的。尤其是在面对机遇的时候,如果进行过多的分析,就会导致自己不能及时抓住机遇,遗憾终生。在这位哲学家的人生快走到尽头时,他烧光了自己所有的著作,并留下遗言说道:“人的前半生应该不犹豫,后半生应该是不后悔。”
可以这样说,人的一生就是由各种各样的选择累积而成的,每一件事其实都是我们选择的结果。是休息还是看电视?是继续工作还是去逛街?是坚持早起做运动还是好好睡个懒觉……这一切都是做出选择的过程。做出选择的学问,也被称为决策理论。这一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不断在被更新,即使在同一时期,关于决策理论也是众说纷纭。早期,人们认为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就应该像故事中的哲学家一样,经过长时间的分析才可以,但这毕竟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需要立即做出决定的场合中,这种方式并不适用,是脱离实际的。之后,“有限理论”的观点产生了,有限理论的支持者认为,人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只要有利于当时情况就可以了,不必有太过于长远的考虑,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与精力。还有一种观点是这样认为的,人类从诞生以来,能够生存到现今,说明人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也就是说明人类在不断的选择过程中,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都能适应它。所以在面临决策与选择的时候,凭着本能去做出选择就足够了,而且本能是我们进化过程中的天性使然,根本不用施以理性的分析就可以做到。
但是所有的理论都是在不断完善与更替过程中的,并没有人能断言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哪种观点是错误的,毕竟人做出选择与决策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做出怎样的决策与选择,都是因为动机,动机不同,则选择不同。
所以,在我们一生当中,面对机遇的时候,要勇于实践,如果在此过程中考虑太多因素,就很有可能错过很多东西。哈佛的一位教授也这样告诉学生们:“在你认为时机合适的时候就要勇敢地抓住机遇,因为我们想象中的完美并不存在。”
波士顿一个乡村自建的别墅群非常引人入胜,不光是别墅群本身令人叹为观止,自建这一乡村别墅群的主人也特别令人感兴趣。据说,这个乡村别墅群的主人名字叫作希瓦勒,成长在19世纪末期,是一位工作辛苦且普通的乡村邮递员。他的工作就是每天穿梭在不同的乡村之间,把信件安全送到每一家主人的邮箱中。送信的路是非常难走的,希瓦勒每天不知会被绊倒多少次。有一天,不出意料的,希瓦勒又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但是不同的是,希瓦勒今天特别想看看绊倒他的那块石头究竟长成什么样子。于是他低下头看个究竟,发现那块石头长得非常奇怪,但是他很喜欢,就想把它收藏起来。萌生出这一想法之后,他把这块石头顺手放在了邮差包里。本来拿着邮差包走在崎岖的路上就非常辛苦,包里又多了一块很重的石头,可想而知,走路的辛苦程度又增大了,看到希瓦勒包里有一块石头的人都劝他把石头扔掉,但是希瓦勒不听,坚持背着这块石头上路。
日子久了,希瓦勒包里的石头也多了起来,于是,他萌生了想要用这些石头建造一座城堡的念头。有了这个念头之后,希瓦勒每天送信会推着一辆独轮车上路,看见好看的石头就会捡起放在独轮车里。车里载的石头越多,希瓦勒送信的艰难程度越高,但是这并没有抹杀掉他捡石头的念头,反而让他乐在其中。希瓦勒每天的工作变成了白天去各村各家送信并捡石头,晚上就用这些好看的石头建造属于自己的城堡。因为没有专门学过建筑学的知识,希瓦勒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建造着自己心中的城堡。
看到只是一个邮差员的希瓦勒每天不停地建造自己的城堡,很多人都对他冷嘲热讽,觉得他一定是疯掉了。但是希瓦勒丝毫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建造梦想当中。就这样,他坚持了20余年。在这20余年的时间里,围绕着他的住处,一栋栋风格不一且别样的建筑伫立起来,有哥特式的,有拜占庭式的,有印度神教式的……但是他周围的人并没有因此而认同他的做法,只是觉得希瓦勒偏执且非常幼稚,他们看待希瓦勒就像看待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样。但是有一天,波士顿一家报刊的记者看到了希瓦勒建造的城堡群,非常惊叹,在报刊上报道了希瓦勒和他所建造的城堡,于是希瓦勒的盛名就此传扬开来。希瓦勒曾经在自己城堡群的入口处雕刻了这样一行字:“我只是好奇一块有愿望的石头可以走多远。”这行字,至今还存在,这行字所在的石头,就是当时绊倒希瓦勒的那块石头。
故事中,我们钦佩希瓦勒的自信与坚持,正因如此才为自己最终的名声大噪提供了可能。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好的行为,是会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的。自然而然,坏的行为就会拖垮甚至毁灭我们的生活。
意大利著名的浪子贾科莫·卡萨诺瓦就是一个坏行为导致自己生活毁灭的代表人物。他是18世纪众所周知的情圣,也是一位冒险家和作家。自学生时代起,贾科莫·卡萨诺瓦就开始了自己的赌博生涯。他人生的大起大落似乎都与赌博有关,从关于他的传记里我们知道,贾科莫·卡萨诺瓦当时的赌博也是有策略的,他的策略就是在开始的时候,下小赌注,如果赢了,下一局就以相同的赌注开始,如果输了就在下一局下双倍的赌注,直到赢了就不再翻倍了。依照这种下赌注的方法,贾科莫·卡萨诺瓦在最初开始赌博的时候,赢了几把,但是在不久之后,便开始无穷尽地输。有一次,他竟然拿自己的情人作为赌注进行赌博,最后也是以失败告终。
贾科莫·卡萨诺瓦就是一个坏行为产生坏的结果的典型代表。在生活中,我们采取任何行为的时候,都要“三思而后行”,要充分思考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路,让好的行为去产生好的结果。
居易·德·莫泊桑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一位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以描写各种讽刺人性与现实状况的小说著称。在他的著作《项链》中就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马蒂尔德是一位爱美的姑娘,她和一位朋友关系非常要好,在她们还是少女的时候,曾经幻想过太多美好的生活。但是马蒂尔德最终的结婚对象并不是一位优秀的男人,而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婚后,马蒂尔德并没有过上自己梦想过上的贵妇生活,而是辛苦地维持着家庭生活。结婚之后不久,马蒂尔德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华丽的舞会,这才是马蒂尔德心目中梦想的生活,每天都有舞会,可以不愁吃喝……于是,马蒂尔德在衣柜中找到一身漂亮的衣服,打算高高兴兴地去参加舞会,但是她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项链去搭配自己的服装。没有佩戴任何首饰就出席晚会,这对于马蒂尔德来说是万万不能的,这会让大家瞧不起。于是马蒂尔德厚着脸皮去借自己朋友的项链,好友借给了她一条钻石项链。
佩戴了钻石项链的马蒂尔德非常高兴,在舞会上玩得异常高兴,仿佛重新回到了少女时期。她把这个功劳归结到这串项链上,她认为,没有项链她不可能玩得那么开心。但是在舞会结束的时候,她却发现项链不见了。她非常着急地到处寻找,但是都没有找到,于是她只好借钱去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项链还给自己的朋友。她和丈夫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变得更加拮据了。为了还清债务,马蒂尔德拼命地去工作,时间一久,往日的美丽与风采就渐渐消失不见了,而且在如此繁重的生活压力之下,马蒂尔德老得比同龄人都要快。终于在拼命工作后的20年,马蒂尔德顺利还清了自己的债务。
有一天,马蒂尔德的朋友看见马蒂尔德变得如此沧桑,就问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马蒂尔德在还清债务之后内心轻松了很多,就向朋友说清了其中的原委。听到整个事情经过的朋友非常惊讶,同情地对马蒂尔德说:“亲爱的马蒂尔德,你不知道我借给你的那条钻石项链其实是假的吗?”
莫泊桑笔下的马蒂尔德是非常可怜的,为了让自己在舞会上华彩夺目而赔上了自己一生的青春年华。这是她虚荣心作祟的结果,如果当时不是因为虚荣心,也不会借朋友的钻石项链,如果没有钻石项链,就不可能借钱去还债,也就没有了因为还债而带来的生活负担,更不会让自己在岁月的摧残下失去往日的青春与美丽。一个人的行为可以产生好的影响,自然也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虚荣心属于人性的弱点,而这种弱点就会导致类似马蒂尔德的结局。我们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不好的行为,以免行为产生不好的影响,努力让行为产生有益的影响,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小郑是一个调皮的初中生,对待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对待学习更是如此。为此他的爸爸妈妈也是非常着急,但是一点办法没有。有一次,小郑的妈妈参加了一个讲座,听了很多教育专家讲到对于孩子的教育要采取积极鼓励式的,而不能一味地进行批评教育。于是小郑的妈妈就开始对小郑采取这种鼓励式的教育方式,只要小郑完成了一件事情,即使对于别的孩子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也会对小郑采取鼓励与赞赏的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小郑只要有一丝一毫的进步,妈妈也会让全家人对小郑进行赞扬。久而久之,小郑的自信心提高了,而且变得越来越自律了。在学习上,小郑也变得认真起来,成绩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小郑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采取鼓励式的教育是非常有用的,这不仅构筑了孩子的自信心,也给他很大的进步动力。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是因为小郑妈妈及其他成员的行为对小郑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使得他在自己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优秀。
一个人的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产生有益或是有害的影响,知道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要在生活中端正自己的认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让行为产生有益生活的影响。
聪聪是一位小男孩,小的时候,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对于聪聪向来是有求必应。爸爸平时工作比较忙,所以对聪聪的教育就落在了妈妈的身上。聪聪的妈妈是一位非常外向的女人,自己的朋友也很多,常常会召集朋友在家里聚会。在此过程中,聪聪总是由妈妈和各位阿姨们陪着玩。聪聪有个毛病就是不爱吃水果,但是妈妈认为吃水果对身体非常重要,所以常常劝着聪聪吃水果,她总是端着一盘水果对聪聪说:“聪聪,如果你不吃,我就给隔壁的小朋友吃了。”听到这样的话,即使聪聪不喜欢吃水果,也会将水果盘接过来,吃上一些。
上高中的时候,聪聪开始了自己的寄宿生活。因为从小家庭的娇生惯养,聪聪在刚开始寄宿生活的时候感到非常苦恼,什么都要自己干。但是聪聪的性格非常热情大方,他和宿舍的其他人往往会有聊不完的话题,生活上大家互相帮助,时间久了,聪聪也渐渐适应并喜欢上了寄宿的生活。但后来发生了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
聪聪也如其他寄宿的同学一样,每周回一趟家,每次从家回来,大家都会带一些吃的过来,宿舍的人也会互相分着吃,但是聪聪就从来不和大家分享自己带的东西,总是说自己没有带什么,只是一味地吃其他同学的。有一天,在舍友都没有回来的时候,聪聪躲在宿舍吃自己从家来特意带来的牛肉干,就在他吃的很开心的时候,舍友们回来了,宿舍的空气似乎都凝结了,大家只好当作没有看到。
故事中聪聪性格的形成其实与他妈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她妈妈性格非常外向,聪聪从小就在非常欢快的环境下长大,所以性格也是热情外向的,这使得聪聪在开始寄宿生活时能够迅速和舍友打成一片。但是聪聪极大的缺点就是不懂得分享,以自我为中心。这与妈妈在小时候对他的教育也有关系,当他的妈妈用“再不吃我就给其他小伙伴吃了”这样的方式鼓励聪聪吃水果时,就形成了聪聪“吃独食”的性格。
每个人出生以后,家人及周围的一些人就开始对我们的性格产生影响。如果妈妈是一个热情的人,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会是热情开朗的。但是如果孩子的妈妈是一位内向而含蓄的人,只是凝视孩子但很少与孩子们交流,那么孩子自身性格也会是偏向内敛型的。
当然不只是母亲会在性格上或是在其他方面带给我们影响,其他人、环境、事情都会对我们性格的形成、行为的方式产生影响。我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学家曾经就对被野兽抚养长大的狼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是虽然狼孩具有人的大脑,但是因为养育他的是野兽,所以他的性格是与野兽相同的。
中国有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是一个人的性格是天生的,无法改变的。其实不然,一个人的性格是由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决定的,而且与后天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想改变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在人的幼年时期。
知道了人的性格可以在后天的环境中改变,我们也就开始掌握培养性格的方法。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开朗外向一些,那么就要尽量保证他可以接触的人是外向乐观的。除了外在的力量作为推力之外,我们自身也要懂得利用环境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发现自身是一个缺乏意志力的人,那么就要时刻提醒自己去接触意志力顽强的人,从他们身上去感受意志顽强的魅力,时间一长,我们也就习得了这种性格魅力。
总之,人对人的影响是可以在不知不觉、不动声色的条件下实现的,我们要善于利用环境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