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哪来这么多人

——拥挤实验

当我们身处拥挤的人群中时,例如上班高峰期的地铁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会不经意地发生变化,想赶紧从这拥挤的人群中脱身,脾气也会变得十分暴躁,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关于拥挤环境对人们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很早就引起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关注。

在拥挤的空间中,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会出现异常变化

有关拥挤现象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在一些公共场所,的确会出现人群过密的情况,这个时候人们的情绪会变得易怒,而且也很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但是,由于这种拥挤的状态所维持的时间比较短暂,所以无法进行深入研究。当然还有一种研究方式,那就是观察那些比较拥挤的地方,例如贫民窟和监狱等。但是,这些地区存在许多不可控的因素,例如贫民窟之所以犯罪率比较高,或许并不是因为拥挤的环境,而可能是因为贫穷,也可能是由于吸毒行为的高发生率。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高犯罪率。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拥挤的监狱环境与不太拥挤的监狱环境相比较,结果发现,拥挤监狱中的死亡率、杀人率、自杀率、生病率以及犯错率都要高于不太拥挤的监狱。这项研究结果虽然可以说明高密度的居住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但是除了拥挤的因素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了这些行为。

除了以观察为研究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实验研究。但是,如果在实验中使用人作为被试,那么让被试长期生活在一个拥挤的环境中,势必会给被试的身心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所以,心理学家约翰·卡尔霍恩只好选择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

不论在医学上还是心理学上,选择动物作为被试,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不用受到道德伦理的压力,坏处就是把对动物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应用到人类身上的时候必须时刻小心。例如某些物质可以引起鼠类疾病,但是却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没有丝毫影响。以此类推,影响鼠类社会行为的环境因素并不一定就适用于人类。总而言之,拿动物作为被试,可能会成为指引研究人类行为的重要途径,但也有可能会走入一条死胡同。

卡尔霍恩之所以会选择做拥挤实验,是受到之前一个实验的启发。在之前的实验中,卡尔霍恩是为了研究在一个对过度繁殖没有自然控制(例如天敌和疾病等)的环境中,白鼠的繁殖率会达到何种程度。卡尔霍恩把一群小白鼠放到一个安全且密闭的环境中,这里不仅有充足的食物,同时也没有天敌的存在,甚至就连疾病的发生都被人为地控制在最低限度。起初,卡尔霍恩以为白鼠会无限制地繁殖。

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在实验的27个月内,一共才有150只成年白鼠。如果按照白鼠的繁殖率,这段时间应该有5000只成年白鼠才对。成年白鼠的数量之所以这么少,并不是因为白鼠的繁殖能力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幼鼠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拥挤的环境下,成年白鼠所面临的压力很大,导致繁殖能力和抚育后代的能力严重下降,进而导致几乎没有幼鼠可以活到成年。

卡尔霍恩为了研究在一个高密度的环境中,白鼠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变化及其原因,进而设计了一个拥挤实验。在实验中,卡尔霍恩选择了一个10英尺×14英尺的房间作为实验室,实验室被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圈1、圈2、圈3、圈4,每个部分用隔板隔离开来,隔板被通上电,当白鼠想要穿过隔板进入另一个圈内时,就会感觉到被电击的痛苦,从而知道隔板是不能碰的,但是它们仍然可以到其他圈内。因为在这个四个部分中间还有通道,这些通道可以让白鼠从圈1到圈2,从圈2到圈3,从圈3到圈4,但是圈1和圈4之间是不能互通的。

在所有的圈内,都有充足的水和食物,甚至连白鼠用来筑巢的材料都有。卡尔霍恩会往每个圈内放入12只成年白鼠(这是卡尔霍恩通过长时间对白鼠研究所发现的最佳投放数量),也就是说整个实验室内一共被放入了48只成年白鼠。而且这个投放数量的密度并不是特别大,只能算是中等程度的密度。卡尔霍恩认为,如果想增加白鼠的话,每个圈内还可以增加20只白鼠。卡尔霍恩之所以选择中等程度的密度,是想让成年白鼠在实验室内不断地进行繁殖。当成年白鼠自由繁殖到80只左右时,卡尔霍恩就会把多余的断奶后的幼鼠转移出实验室,以保证白鼠总数量的稳定。接下来的工作便是长达16个月的观察记录,观察白鼠在拥挤环境中的行为表现。

虽然实验室的环境中没有天敌与疾病的侵害,但是自然界的斗争依然存在,这种斗争局限于成年雄鼠,它们会像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一样,为了得到更多的地盘、食物乃至雌鼠而开始相互斗争。这种斗争的现象发生在所有的圈内,但是每个圈内的情况又不尽相同。圈1与圈4的环境比较特殊,只有一个出入口。这两个圈内的雄鼠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地位,通常会守在那个唯一的入口处,同时还会把圈内的其他雄鼠赶出去,只留下适量的雌鼠,当然它还会禁止其他雄鼠的进入。圈1与圈4中的雄鼠会拥有8只到12只雌鼠。它们为了保障自己所拥有的优势地位,会不分昼夜地守在入口处,随时准备战斗。不过有时候,圈1和圈2的霸主也会放水,让个别雄鼠进入自己的领地内。但是,这些雄鼠通常都是毫无存在感的,它们到圈1或圈4内后总是默默地呆在角落里,不与雌鼠交配,也不会争夺圈内的食物,只有到饥饿的时候,才会走出圈内觅食。

由于圈1和圈4属于易守难攻的地方,所以这里不存在所谓的拥挤,圈内的雌鼠可以建筑舒适的窝,可以生育且抚养好后代,雌鼠完全可以扮演好母亲的角色。这里的大部分白鼠都会表现出正常的行为,繁殖行为也比较正常,繁衍的幼鼠有一半可以长大成年。

圈2和圈3的情况就比较糟糕了,一共有60只左右的白鼠拥挤在这两个狭小的空间内。在这种拥挤的环境中,白鼠纷纷出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行为,卡尔霍恩称之为“行为沦丧”,也就是一些极端的、病理性的行为。

圈2和圈3中的白鼠出现了不寻常的攻击性行为。在自然界,白鼠的攻击行为十分正常,通常发生在雄鼠之间。处于统治地位的雄鼠一般比较强壮,霸占着食物以及雌鼠。当然也有不少后起之秀挑战这只雄鼠的地位。如果发起挑战的雄鼠能够击败这只雄鼠,那么食物和雌鼠将会易主。但是在拥挤的环境中,雄鼠居然会攻击雌鼠和幼鼠,有时候还会对那些不爱动的雄鼠发起挑战。雄鼠甚至还出现了一种怪癖,那就是咬其他白鼠的尾巴,这是一种在自然界或正常状态下十分罕见且不正常的行为。这些喜爱攻击的雄鼠身上经常会出现秃斑。

与经常性的攻击性行为相反,还有一些白鼠表现得十分安静,它们与世无争,躲避一切争斗,默默地静守一隅。这些雄鼠与好斗的雄鼠比较起来,看似十分健康,它们不仅体格肥硕,而且皮毛完好。但是,这些雄鼠的精神状态却不怎么样,它们似乎完全不能适应这个拥挤的环境。这些雄鼠在圈内走动的时候显得十分迷糊,好像处于睡眠或催眠的状态,无视其他白鼠的存在,同时其他白鼠也会忽视它们。这些白鼠对性活动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即使在面对发情的雌鼠时也可以做到坐怀不乱。

有一些白鼠虽然对争夺地位不感兴趣,但是却纵欲过度,总是十分活跃地去寻找雌鼠,也因此遭到其他体格强壮的白鼠的教训。此类白鼠在追求雌鼠的时候不会遵守自然的交配程序。正常情况下,雄鼠在追求雌鼠的时候,雌鼠会跑到洞里,雄鼠则十分绅士地等待雌鼠从洞里出来,然后再进行交配。有些主动的雄鼠会在洞口跳舞来勾引雌鼠。也就是说,雄鼠想要获得交配权,就必须在雌鼠自愿的情况下。但是,此类白鼠却会强迫雌鼠进行交配,例如它们不会等待雌鼠从洞中出来,而是直接跟着雌鼠进入洞内。而且,此类白鼠还出现了一种十分残忍的行为,即食用同类白鼠,当它们发现雌鼠的洞内有死去的幼鼠时,一般会吃进肚子里。

有一些白鼠则是疯狂地进行交配,对交配的对象不加分辨,任何白鼠都可以,例如雄鼠、幼鼠以及没有发情的雌鼠等。此类白鼠也经常受到体格健壮的雄鼠的攻击。所有雄鼠在雌鼠处于发情期的时候,会一起追逐雌鼠,直到雌鼠筋疲力尽,不能继续奔跑。

上述三种情况都是雄鼠的。圈2和圈3中的雌鼠也表现得格外异常。在自然界中,筑巢是雌鼠所拥有的一种本能,这是雌鼠为生产幼鼠而必做的准备工作。正是基于这种本能,卡尔霍恩才为白鼠准备了许多小纸条作为筑巢的原材料。但是,拥挤的环境使雌鼠丧失了筑巢的能力。起初,雌鼠还会主动地收集许多纸条,尽管它们所筑的巢穴并不合格。后来,雌鼠越来越懒得收集纸条,就连不合格的巢穴也不再建筑。于是,幼鼠刚出生的时候,就直接被抛弃在地面上。

雌鼠在保护幼鼠的本能上也出现了纰漏。当雌鼠预感到危险的存在时,通常会把幼鼠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但是圈2和圈3内的白鼠则丧失了这一本能,它们有时候会转移一些幼鼠而忘记转移另一些幼鼠,有时候则会在转移的过程中不小心把幼鼠丢在地上。这些被丢弃的幼鼠通常都会面临死亡,要么是自己饿死,要么是被其他成年雄鼠吃掉。圈2和圈3中幼鼠的死亡率也远远高于圈1和圈4,死亡率大约在80%至96%之间。此外,雌鼠在怀孕和生产的过程中会伴随着一些并发症出现,从而导致大量的雌鼠死亡。据统计,在实验结束时,圈2和圈3内的雌鼠已经死亡了将近一半。

实验结果说明,高密度的生存环境改变了白鼠的社会行为以及生存的自然行为。这个实验结果似乎同样适用于人类,因为拥挤的环境的确会对人们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一点,有相关的实验证明,被试就是人类。

在这项实验中,被试被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被试需要在一个非常拥挤的小房间内完成实验者所交代的复杂任务;另一组被试则需要在一个不太拥挤的大房间内完成实验者所交代的复杂任务。结果发现,拥挤环境下的被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远低于不太拥挤环境下的被试。此外,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还测试了被试的生理指标。结果发现,拥挤环境中被试的生理指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包括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实验者还发现,拥挤环境下的被试彼此之间还充满了敌意。

虽然卡尔霍恩的拥挤实验是在小白鼠身上进行的,但是实验结果依然适用于人类。有一项以人为对象的拥挤实验,结果证明,拥挤的环境会对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消极的影响。

实验者让一部分被试待在非常拥挤的小房间内(每人只有3平方英尺的范围);让另一部分被试待在不太拥挤的大房间中,然后让被试完成相当复杂的任务,例如把不同的形状进行归类、讲故事等。

实验结果是,那些在拥挤条件下的被试的成绩明显低于在不太拥挤条件下的被试的成绩。而且在拥挤环境中,被试的血压会升高,心率会加快。最重要的是,在拥挤环境中人们容易对周围的人产生敌意。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人的情绪会变得越来越坏,会觉得时间越来越难熬。

人多的场合别冲动

在拥挤的场合,由于环境的压力,个人空间受到侵犯,人会变得冲动易怒,富有攻击性。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处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是出于无奈,相互理解和体谅,才能和睦相处,心情愉快。如果因为一时冲动,造成无法收拾的后果,就得不偿失了。当内心的攻击欲望膨胀时,不妨做几个深呼吸,冥想片刻,或者转移一下注意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熄灭心中的怒火。 /HesSNC3bQIQm+G2V0VWn5A59Bkuhwsaej/qSXMesZovx5/LYxsHXpdyMF3Q3Sn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