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争强好胜

——个体与团体竞争实验

人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争强好胜,但和对手竞争并打败对手一定会让自己受益吗?心理学实验证明:有时候,竞争反而会损害自身的利益,合作才能共赢。

心理学家多伊奇等人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竞争实验,多伊奇把被试分成两两一组,每两个人是竞争对手的关系,而且分别担任两家运输公司的经理,他们的具体任务就是让自己的车辆以最快的速度从起点跑到终点。他们需要让自己的运输速度够快,因为速度越快,赚的钱就越多,而实验者告诉被试要尽可能多地赚钱。

在运货物期间,每个被试都有两条运输线可以选择,一条运输线属于个人专用线,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有权利走这条路线,但是这条路线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金钱,对被试来说并不划算。

另一条运输线是两两成对的竞争对手所共同拥有的,这条运输线还有一个形象的叫法,那就是“近道线”,顾名思义,如果被试走这条路线的话,会省下很多时间,能尽快到达终点。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近道线道路比较狭窄,每次只能容许一辆车通过。这样一来,两两成对的被试就形成了竞争的关系。

当然,除了竞争之外,被试还有其他办法,那就是合作。但是,只要被试想要走这条又近又窄的路,除了合作这一种办法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这种合作方式的具体做法就是,双方在商量的前提下,交替使用这条近道线。

在实验开始之前,实验者明确告诉被试,即使他们在合作的前提下使用近道线,也必须花费时间等待。但是这种等待是值得的,毕竟近道线比个人专线更经济和有效。

在实验开始之后,实验者会给被试计分,具体计分方式就是被试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营速度,被试的分数越高说明赚的钱越多。

实验结果表明,两两成对的被试很少合作。因为竞争关系的存在,他们每个人都想赚更多的钱,最后赢得比赛,所以他们都不愿意合作。在近道线的使用上,往往狭路相逢,谁也不让谁,经常出现僵持不下的局面。

此外,实验者发现,即使在实验中,被试偶尔出现了合作,但那并不是真正的合作,只是为了赢得比赛所做出的暂时性妥协,也就是说这种合作的现状是竞争所造成的。而且,实验者还发现,被试似乎并不在乎自己在实验中的得分,即使得分少也要和对手竞争下去,似乎战胜对手才能实现这次比赛的意义。

实验结束后,实验者问被试为什么宁愿选择竞争也不愿意进行合作。大多数被试的理由是,希望自己可以战胜竞争对手。这个实验结果说明,人们在心理上更倾向于竞争,因为每个人都有想赢的心理。

这个实验主要是关于个体竞争,也就是说,在个人竞争的条件下,大多数人只会关心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必要性。但是在群体竞争之中就不是这样了。多伊奇等心理学家认为,在群体竞争的条件下,群体内成员之间会形成合作的关系,他们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并且会共同活动。

每个人都有归属感,总是把自己归属于某个团体之中。这样一来,团体与团体之间就会形成竞争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群体竞争。在群体竞争之中,群体内的成员之间相互团结,但是对于群体之外的成员,人们往往会把他们视为竞争对手,甚至是敌人。

在群体竞争中,还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人们会尽力维护自己所在群体的利益与荣誉,并且对竞争团体产生敌意和偏见。

这种群体竞争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心理学家谢里夫等人为了研究这种社会现象,专门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群体内合作、群体间竞争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缓解。

在实验开始之前,实验者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实验场地的选择,最终实验者选择了位于俄克拉荷马州“强盗洞”州立公园内的美国童子军营地。因为这里森林茂密,比较适合实验的进行。

实验者在选择被试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一共需要22名被试,而且年龄、背景、智力和身体素质等方面比较相似。最终实验者挑选的被试的平均年龄在11岁左右,而且都是俄克拉荷马五年级的小学生,成绩中等。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也十分相似,都来自中产阶级家庭,而且父母的感情不错。最重要的是,被试之间并不互相认识。

由于被试都是小学生,所以实验者只能把实验安排在暑假期间。整个实验被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团体的建立和形成。被试到达实验场地后,实验者会把他们随机划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会分配到一个场地进行活动。虽然孩子们相互之间并不认识,但是随着他们在一起玩耍和做事,渐渐形成了一个团体,他们开始接受“我们是一伙儿的”这个团体概念。在实验者的安排下,两个小组还分别为自己的团体起了名字,即响尾蛇队和老鹰队。仅从团体的名字看,这两个小组就是死敌。

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被试之间出现团体竞争。实验者会安排两个小组进行比赛活动,最终赢得比赛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

在竞赛活动期间,两个小组的成员之间开始出现矛盾,他们攻击竞争对手,这说明每个被试的团体意识越来越强烈。后来被试的攻击行为越来越野蛮,例如老鹰队的成员烧毁了响尾蛇队的队旗,而响尾蛇队为了报复,毁坏了老鹰队的小木屋。甚至于最后,实验者不得不出面阻止被试的攻击行为。

第三阶段的任务是促成两个团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毕竟在第二阶段内,两个团体之间的矛盾已经形成。所以,实验者为了减少两个小组对竞争对手的偏见,专门安排了一些活动,让这两个小组可以心平气和地交流,例如让大家一起吃饭、看电影等。但是让实验者惊讶的是,这种促成双方交流的方式并不能缓和两个小组之间的紧张氛围,他们的矛盾并没有消除,他们依然会相互敌视,甚至还会攻击对方。

为此,实验者不得不改变原定的实验计划,组织一些新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之中,实验者会给被试制定一些特殊的目标,这些目标无法由一个小组完成,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实现。例如,蓄水池问题。营地的蓄水池发生了问题,所有的成员都面临缺水的困境。所以两个小组的成员不得不合作,共同寻找问题的所在。当他们发现蓄水池的问题是因为输水管被堵住了,便一起清理被堵住的输水管。当蓄水池被修好时,所有的成员都十分高兴。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成员之间的团体偏见开始减少。到实验结束的时候,成员之间的团体偏见已经完全消除,大家像刚来这里时那样不分彼此,例如坐车的时候,座位不分小组。

在第一阶段内,个体会归属于某个团体中产生归属感,这有利于团体的形成以及培养团体的凝聚力。在第二阶段内,团体之间的竞争会让团体内的成员更加团结。在第三阶段内,当两个竞争的团体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时,会放弃之前的敌对和偏见,开始寻求合作。这种合作的关系,能使两个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

抑制自己的竞争欲望

竞争似乎是一种遗传的生物本能,是在漫长的生存竞争历史中沉淀形成的。但事实证明,很多情况下,选择合作对我们来说更有利。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会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事后却要承受竞争的恶果。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审时度势,适当抑制争强好胜的欲望,通过合作实现彼此的利益。 ev+iTXSv86/rePAu7J/yinezDdWorAlx9YahMsWlzC4jKtYb0UenGvZ+siV8bOD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