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随大流,跟风跑

——从众心理实验

从众的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如果有一个人驻足观看某一幢建筑,接下来就会有人慢慢聚拢来,五个十个甚至更多的人跟着一起抬头看;大街上两个人吵架,本不是什么大事,路过的人驻足观看,就吸引了大批人就近围观,结果人越来越多,连交通都瘫痪了,站在最后面的人都不知道,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一场吵架;在一间屋子里,如果只有你感觉冷,其他人都说热,你一定会怀疑,是不是自己搞错了,或者自己正在发烧,才会感觉冷。在你伸手摸额头的瞬间,你的意识已经做出判断——“我有可能会搞错,但一屋子人不会搞错。”

美国作家詹姆斯·瑟伯曾经用一段文字描述从众心理:“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迟到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

对于从众,心理学家也有不同的观点。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认为,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斯蒂芬·弗兰佐将从众定义为对知觉到的团体压力的一种屈服倾向。尽管对从众的定义描述有差异,但实质是基本相同的,即从众是在压力下发生的行为改变。

心理学中,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是最早从事从众行为研究的人。1935年,他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报告,反驳了高尔顿·奥尔波特关于群体问题的观点——他人在场对一个人完成任务具有促进作用,随着任务难度加大,可能会产生抑制。谢里夫则认为,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组合,群体大于个体之和。谢里夫使用的实验方法是“游动错觉”。

游动错觉指的是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当人们盯着一个静止不动的光点时,会感到光点向各个方向移动。实验时,谢里夫将被试分成三个人一组,然后要求其判断光点移动的距离。每一组判断之后,将自己的结果告诉其他组的人。一开始,被试判断上的差异很大,有的人认为光点移动了零点几英寸,有的人则认为移动了七八英寸。

阿希实验是从众心理的经典实验

渐渐地,被试的判断开始趋向一致。到第三个阶段时,所有被试的判断基本上一致,好像冥冥中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标准似的。很显然,实验从开始到结束,被试之间形成了一个团体规范,这个规范对每个人都产生了影响,而且是不自觉的影响。实验结束后,谢里夫询问被试,他们在进行判断时是否受到他人影响,所有人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1951年,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进行了社会心理学中最经典的从众行为研究,即“阿希实验”。后来,“阿希实验”成为一个心理学专有名词,被收录在心理学词典中。阿希做的也是视觉判断的实验。实验者给被试呈现18组卡片,每组卡片中的第一张都是一条垂直线段,即标准线段,第二张是三条垂直线段,即比较线段。比较线段中,有一条和标准线段一样长,被试的任务就是找出那条线段来。18组卡片的不同在于,标准线段和比较线段的位置在发生变化。

实验者将被试分为7人一组,让7个被试一起围着圆桌子坐下,然后呈现卡片,要求被试作答。第一组卡片,每一位被试根据自己的判断作答,7个人的判断结果一致,而且都是正确的。第二组卡片依然如此。第三组卡片出现时,坐在第一位的被试给出了一个错误答案,接下来的5位被试依次给出错误答案,到第7位时,他开始有些疑惑,不知道该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跟随他人的意见,最后,他小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呈现第四组卡片时,第7位的答案和前面6位还是不一样,看着前几位被试眼神坚定的样子,他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判断,认可了其他人的判断。这时,从众行为产生了。

其实,一切都是安排好的。7人一组的实验,只有第7位是真正的被试,其他人都是实验助手,即所谓的托儿,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干扰被试的正常判断。他们在前两组卡片呈现时给出正确答案,在第三组卡片呈现时给出错误答案,从而影响第7位被试的反应。阿希在三所大学,共123名大学生中做了这个实验。结果只有四分之一的被试拒绝屈从群体意见,其他人都在群体压力下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哪怕他的最初想法是对的。

从众来自群体压力。人们总是选择相信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即使一群人的观点和理所当然的判断完全相反,个体也会随大流,跟着走。表面上看,从众是一个理性的判断。跟着大多数走,因为人们相信,众人的智慧一定胜过个体的智慧。即使错了,责任是大家的,即责任分散,即使做了错事,也会因为人口基数大而减轻负罪感。

阿希的研究报告发布之时,恰好二战结束,人们正在反思纳粹的暴行。为什么德国军人会那样服从,毫不怀疑地执行上司的命令,残害数以千万计的无辜生命。阿希的论文证明,即使人们标榜个性,主张每个人都具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力,事实上,独立思考和判断不过是人的理想状态,然而人们尚不能做出独立的判断,尤其是面对群体压力时,个人的思考和见解都埋没在群体压力当中了。

在阿希实验之后,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从众的原因。动物具有明显的从众本能。在动物群体中,一致行动是长期进化的结果,羊群、瞪羚等草食动物集体活动,可以提高种群的生存概率,尤其是幼崽的生存几率;狮子、鬣狗等集体活动,也会大大增加狩猎成功的几率。可以说,从众行为是具有进化优势的。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从众能够获得一定的报酬或者规避风险。当需要为某一个重要问题做决策时,趋同会规避掉决策者独自一人承担的风险,为了逃避惩罚,决策者也会与他人趋同,推卸掉自己的责任。

拿单个人来说,自我意识强的人,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判断,不容易做出从众选择;公众意识强的人常常将他人的期望作为行为标准,因此更容易从众。尽管人们希望用从众的方式避免他人的消极评价,有时候,人们也会用拒绝从众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对个人行为控制欲望强的人不会从众,当控制自由受到限制时,人们会用拒绝来保持自由。学生团体中比较常见,如几个人告诉A不要和某个人交朋友,不喜欢被别人掌控的A却偏偏要和这个人来往,通过拒绝,A保持了自己的自由。此外,社会地位越低的人,越可能从众;对他人或组织的承诺越大,越可能从众;女性的从众倾向比男性高,不过,最新的研究表明,女性只有在要求当面反对对方时会选择从众。

环境因素则包括群体的规模和凝聚力。阿希实验中,实验者通过改变人数来观察从众行为,最开始,随着人数的增加,从众行为也在增加,但是,一旦超过四个人,人数的增加和从众行为已经没有必然的联系了。当人数达到15人时,人数对从众行为的影响和3个人差不多。此外,群体凝聚力越大,从众的压力越大,个体更容易放弃自己的意见,跟随大多数人行动。

在一个小团体中,人际关系也是决定从众与否的重要因素。人多就会构成一种压力,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从始至终坚持自己的意见,尤其是那些善于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便是这个道理。做出与众不同行为的个体,不仅会面临被其他成员孤立的处境,还可能遭受背叛和惩罚。

模仿别人的做法

当然,从众行为并不是毫无方向的。就像羊群总是跟着头羊一样,人在决定是否从众、从哪一方的众时,会根据所从之众的权威性做出判断。模仿也是同样的因素,就像在人行横道闯红灯的人,只要一个人迈出了闯红灯的第一步,其他人就陆陆续续地跟着。如果所有人都在等,那么又会产生另外一种从众——在共同遵守交通规则的群体压力下,没有人愿意迈出第一步。 aQ+DeAk5EKiD7mAXZYnYCUwnCBzjcFpAyriL2utdoxzClbGQ2gT9r0xB1M+K92D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