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孟子

孟子,名轲,约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前385)前后,约卒于周赧王十一年(前304)前后,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政治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的主要继承人。

孟子本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当孟子出生时,他的祖先早已经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到了邹国。传说“孟母择邻教子”的故事,虽然不见得十分可靠,但足以说明孟子幼年受到了母亲比较严格的家庭教育。

孟子一直崇拜孔子,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他心中十分景仰孔子的学问,很为自己不能直接受教于孔子而感到遗憾。《孟子·离娄下》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对孔子尊崇备至,他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景仰孔子、学习孔子,终于成为儒家的第二个最重要的理论家,而他在宋明理学中的实际影响已超过孔子本人。

由于孟子有坚定的信仰和广博的学问,所以在当时已有很大的影响。据说他游说魏王、齐王之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声势十分浩大。他有很高的政治抱负,希望用自己的仁政学说辅佐当时的大国之君治理国家,进而以“仁政”统一天下。但是当时几个大诸侯国都忙于攻伐,一些小国也为如何在大国的缝隙中谋求生存而忧虑,所以尽管这些国君很尊敬孟子,给他以优厚的礼遇,但最终都不能采纳他的学说。孟子的学说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却不适应当时各诸侯国眼前的急需,使他的学说被视为迂阔而无用。然而,孟子思想的理想主义光芒在历史上是普照的。

孟子先后游历过魏、齐、宋、滕等国,历时约二十年,但政治抱负始终得不到施展,所以晚年又回到故乡专门从事教育事业,他从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很大的慰藉。他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 他把得到好学生、教育好学生当作莫大的乐趣,事实上这种乐趣是一般人所得不到的。

孟子在政治上有道德主义、改良主义倾向。他主张统一天下,但关于统一天下的方法却与法家人物的主张不同。孟子主张首先通过仁政争取民心,然后兴“仁义之师”以征服天下;各国诸侯则多取法家的理论富国强兵,以武力征服天下。孟子不是激进的革命派,却也不是反对变革的守旧派。

孟子在哲学上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他所说的天也有客观意志的含义,他说:“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认为君子开创事业,为的是让后代继承,至于事业能否成功,则取决于天意。他还认为尧把天下让给舜、禹把天下传给儿子启都是天所决定的。由此说来,孟子的思想似乎有命定论倾向。但孟子比孔子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他强调“思”的作用,“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 ,也就是肯定了理性认识的重要地位。他认为人的理性可以认识事物的规律。他说:“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孟子·离娄下》) 。这里所说的“故”即事物之所以然,也就是规律。天虽然极高,星辰虽然极远,但只要找到其规律,那么即使一千年以后的冬至,也可以坐而求得。孟子既承认客观规律,又强调主观能动性,这在哲学史上也是有重要意义的,不能因孟子强调主观能动性就说他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wjaptgUD00m/dI8PlNy23DDCDEJ1BZ1WwmVVpNk7tUnzqYc0O1oUjWDyW55Bsqi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