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把痛苦藏起来
——隐秘的抑郁症

提到“抑郁症”这个词,人们脑海中都会出现情绪低落、愁容满面、焦虑难耐的表情。的确,抑郁症的主要特征就是情绪持续低落,严重时还会出现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比如失眠、口干、便秘、食欲减退、性欲减退等。从闷闷不乐到悲恸欲绝,患者的情况会日益严重,直到患者不能自控,将寻死看作解脱的唯一出口。典型的抑郁症特征很明显,医生非常容易判断,不过,抑郁症中还有许多隐秘的类型,比如嗜睡型抑郁、激越型抑郁、疑病型抑郁。

嗜睡型抑郁表现就是贪睡,开始时,睡个两三天,抑郁症状就消失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越来越明显,睡眠时间也越来越长。实际上,嗜睡是一种社会逃避行为,是以退缩方式面对心理危机的消极方法。

激越型抑郁的一大特点就是易怒,芝麻小事就大发雷霆,觉得眼前的一切都不顺眼。激怒是痛苦和压抑的释放,也是寻求帮助的讯号。本质上,激越型抑郁仍然表现为情绪低落。

疑病型抑郁患者则出现肌肉痛、头痛、背痛、胃痛、心慌、神经衰弱等症状。经过检查,患者身体上并不会出现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身体上的疼痛也是释放的方式,患者试图用肉身的痛苦来代替精神痛苦,此外,身体病痛也是博取同情和关注的方式。

微笑型抑郁症也是隐秘的抑郁类型之一。微笑型抑郁症患者的共同点是将抑郁的情绪掩盖在微笑的面纱之下。当患者无法应对外界的压力时,他们既不选择倾诉,也不愿意放下尊严向他人求助,于是,将自己变成了“人前狂妄,人后哭泣”的双面人,独自吞下所有的苦水。微笑型抑郁症多发生在社会地位高、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和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最认真的人身上,而且男性多于女性。他们将郁闷、哀愁、内心痛苦压抑到最深处,表面上和颜悦色,“醉笑陪君三千场,不诉离伤”。如此一来,长久的压力无处发泄,精神开始扭曲,一旦到了无法承受之时,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情绪急转直下,从一个自信满满的人,变成了一个极度自卑的人,甚至自暴自弃,情绪跌入低谷深渊。

在机关工作的人、在企业管理层任职的人和白领阶层会错误地认为,患上抑郁症会很没面子,在同事、上司面前表现出情绪低落是一件很失礼的事。因此,许多人非常抵触抑郁的早期症状,比如疼痛、头晕、颈肩痛、失眠、乏力等。他们不认为这是心理问题,而是因为饮食不规律、工作过度劳累导致的暂时的身体状况而已。况且,几乎所有的白领都有失眠的毛病,他们更倾向于将其看做是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或是植物神经紊乱,而不愿意和抑郁症扯上关系。

郑凯在毕业前跳楼自杀的消息震惊了所有人,老师、同学和他的父母都不曾想过,一个成绩优异、性格开朗,脸上经常挂着灿烂笑容的小伙子,竟然会选择这样一条不归路。

平时,郑凯是同学们的开心果,聚会或者集体活动,他都是最积极、最踊跃的一个。在刚刚完成的毕业答辩中,他的硕士论文因为观点独到、资料翔实受到了多位教授的表扬,下半年,他就可以顺利进入研究所工作了。面对着大好青春和前程,没有人想得通,郑凯为什么会自杀。

父母整理他的遗物时,找到了他一个月前照的毕业照。照片上,他的笑容灿烂,和同学们一起摆出各种古怪、搞笑、滑稽的造型,丝毫看不出他有什么不愉快。他的日记本、手机短信都没有透露任何情绪上的问题,以至于他父母根本不相信儿子会突然自杀。直到两位老人打开了他的博客,才发现郑凯隐藏的内心世界。

在最后几篇文章中,“郁闷”“开心不起来”“虚伪”等词汇频繁出现,在自杀前一天的博客上,郑凯写道:“独自一个人时,我终于不用再僵硬地笑,终于可以不用再那么虚伪了。我要走了,活着真没意思。”

心理专家分析,郑凯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的症状——这是抑郁症患者的“三低”表现——但他属于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在灿烂的笑容、敏捷的反应和坚定的意志之下,隐藏的是一颗脆弱的、沮丧的、悲观厌世的心。

其实,轻生的郑凯和人前人后做双面人的白领一样,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他们微笑,也是为了面子而微笑,不希望因为一丁点的情绪问题影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他们会这样安慰自己:我胸有大志,我出类拔萃,我事业成功,这样的我,怎么可能患抑郁症呢?他们的错误在于,将优秀、成功和情绪看做是因果关系:我优秀,我成功,所以我没有情绪问题。

人生在世,怎么可能有人没有烦恼,不曾出现过情绪问题呢?成功的企业家也会遇到事业发展不顺的时候;高级干部也会生气、发怒、被人冤枉;演艺明星时不时地就会绯闻缠身,形象受损。喜怒哀惧本是人之常情,只流露喜悦,不流露悲伤、愤怒、恐惧的人,微笑一定不是发自真心的。心中的抑郁也不会因为表面的微笑而远走,相反的,它们会沉积起来,在心理防线脆弱的时候,突然崩溃。

四川小伙子周进进入国企工作后,一直顺风顺水,他踏实肯干,态度谦逊有礼,两年间,他就被提拔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周进想,既然工作上了一个台阶,就应该好好表现,不要辜负领导对自己的赏识。在公司,他每天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对下属体贴入微,对客户照顾周到,只要人在公司,他一定是脸上挂着和气、谦虚的笑容,和每个人礼貌地打招呼,耐心倾听每个人的要求。

回到家后,他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话不想说,饭不想吃,动不动就和老婆吵架。后来,他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窗帘拉下,躲在房间里痛哭一场。只有这样,他才觉得舒服。没事的时候,他宁愿一直躺在床上,不运动,也不出门。周进说:“哪怕心情再郁闷,工作中也要保持精神饱满,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这样的要求,让他患上了微笑型抑郁症。

社会分工让人的情绪不仅仅代表人内在的真实感受,还变成了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为了应付这些需要,不高兴的人也要做出标准的微笑,强作欢颜。这种行为具有表演的性质,就像是戴上了一副快乐的面具,而真实的自我则在面具下备受煎熬。

通常来说,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越强,认知水平越高,就越容易患上微笑型抑郁症。如果不从根本上调整自己的心态,微笑永远都是假面,内心永远无法变得阳光起来。以下是几个自我调节的方法,喜欢戴着面具的“双面人”不妨试一试。

1. 重新审视自我。正视自己,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自我评价,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2. 提升适应能力。与周围环境和睦相处,对周围的人、事不要过分敏感、偏激,甚至愤世嫉俗。当然,也不必为了讨好别人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建立一个让自己觉得舒服的人际环境,才能减少面对糟糕心境的概率。

3.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人生总有顺境、逆境、得意、失意,当生活发生变故时,淡定从容是最佳表现。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求助于心理书籍,进行一番自我疏导。

4. 向朋友倾诉。倾诉是一个永恒的好办法,心理压力过大时,不妨和亲人、朋友聊聊天,互相交换观点,倾诉的过程就是发泄的过程。

5. 快乐运动。运动时,人体会释放出一种叫内啡肽的“快乐因子”,这是一种天然的抗抑郁成分。内啡肽在体内保存两三天,也会让情绪保持愉悦两三天。坚持长期运动,相当于源源不断地生产抗抑郁成分,自然不必担心被抑郁所困了。

如果以上方法无效,请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E34Wt3yNQIx2enm0s2lP3BG7vRJEgtj3/gT21SoefmjRFpRNX5vLCxi+gEqIEKr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