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横行世界的心灵杀手
——抑郁症

2014年8月11日下午,美国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被发现死在家中,享年63岁,警方认定死因系自杀。其后,威廉姆斯的公关人员对外声明,十几年间,他一直在和抑郁症做斗争,同时饱受毒品和酗酒的困扰。

许多人听到威廉姆斯自杀的消息,感触最大的并不是抑郁症导致他的自杀,而是为被媒体誉为“为美国带来快乐的第一人”竟然会患上抑郁症感到诧异。这个给全世界电影观众带来快乐的天才演员,他的快乐却被抑郁症偷走了。

多年来,威廉姆斯一直扮演温柔、和煦、安定的角色,给人以莫大的安慰,观众从他身上能看到生命的快乐。他死了,似乎证明一切都是一场幻觉。威廉姆斯的去世正好印证了那句话:最善于讲笑话的人,往往比那些听笑话的人更容易不快乐。人们觉得有趣的人,可能正被烟酒、肥胖困扰,还可能罹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精神病。

人们不能接受一位喜剧演员的自杀,这仿佛是在告诉人们“娱人者不能自娱”——即使给千万人带来欢笑,却不能让自己快乐起来。讽刺的是,就在威廉姆斯自杀前两天,他还在旧金山的画廊看画展,他和宾客谈笑,看起来兴致很高。两天后,他竟然告别了这个世界。

喜剧演员也会抑郁吗?

他那么有钱,事业那么成功,有什么好抑郁的?

事事遂心,生活美满的人也会得抑郁症,真是不能理解!

说这些话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旁观者,而旁观者是无法理解抑郁症病人的。电影《守望者》里有这样一段故事:一个人去看医生,说他感到非常抑郁:“生命太过严苛,太残酷了……我在危机四伏的世界里孤身一人……”医生听后,给了他一个非常简单的处方:“今天晚上,最伟大的小丑帕格里亚齐在城里有演出,去看看吧,应该会让你心情好起来。”病人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医生,我就是帕格里亚齐。”

抑郁症和经常从年轻人嘴里蹦出来的抑郁、郁闷是两码事儿。嘴里说着“哎呀,好郁闷啊”,“我抑郁呢”的人,只不过是被日常生活中一时的悲伤情绪困扰,抑郁症则是众多情绪并存的一种状态。抑郁症是一种病。抑郁症和生活轨迹上的伤心、痛苦、悲哀是不一样的。丢了钱包,伤心一阵子;考试落榜,痛苦一阵子,这些不愉快都是正常的。

抑郁症则来自完全不同的领域,抑郁症病人没有感受,没有兴趣,对生活没有回应。女孩子在大姨妈光顾的几天里还会抑郁、烦躁、没有精神呢,抑郁症并不是一天两天心情不好,也不是听到“一切都会过去的”“振作起来吧”这样的安慰就会没事儿。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根据统计,每10个男性中就有1个可能患有抑郁症,女性的比率更高,每5个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中,10%~15%有自杀危险。有人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杀手。

抑郁症分为三种,轻度抑郁症、中度抑郁症和重度抑郁症。轻度抑郁症通过心理调节可以恢复正常心态,重度抑郁症则会给人的身体、心理甚至生命带来威胁。重度抑郁症病人整日无精打采,对生活中的一切失去兴趣,同时伴有烦躁、暴怒、焦虑等情绪,出现幻觉;说话语速慢,语音低,反应迟钝,开始出现交际困难;有的甚至卧床不动,出现抑郁性木僵状态,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和身体是相互作用的,重度抑郁症患者面容憔悴,头痛、头晕、全身无力,有严重的睡眠障碍。为了摆脱这种痛苦的状态,许多病人选择死亡,认为死亡是一件幸福的事儿,终于可以解脱了。可见,抑郁症折磨人的精神,将人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轻度抑郁症治疗起来比较简单,治愈的几率大一些;重度抑郁症比较危险,治疗时间会很长,过程也比较麻烦,重度抑郁症病人身边必须24小时有人陪伴,防止其选择自杀。

抑郁症最明显的特征是情绪低落。病人情绪低沉、焦虑、烦躁,坐立不安,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整日愁眉不展,忧心忡忡,身体感到疲乏无力。重度抑郁症患者会悲观厌世、绝望、妄想,出现幻觉,觉得生不如死,度日如年,有严重的自杀倾向,并且许多人自杀成功。

按照CCMD-3(2006年)中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只要符合以下9种情况中的4种,持续发作两个星期以上,就可以诊断为抑郁症。

1.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 性欲减退。

抑郁症是一种受遗传因素影响的疾病,一位抑郁症病人的家族中,患抑郁症的概率要高于其他没有抑郁症病人的家族,约高出30%~42%,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概率就越高,其中同卵双生子的患病概率最高可达93%。有一点需要说明,抑郁症有遗传因素,并不代表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就一定会患抑郁症,有些抑郁症和病人的性格、生活经历、精神刺激有关。对自己要求高,做事力求完美的人容易患抑郁症,另外,实际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经济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都会影响人的情绪。一旦这些因素交叉起来,患抑郁症的概率就更大了。

奇怪的是,一些饱受抑郁症折磨的人反而更有创造力。早在1987年,爱荷华大学的安德烈亚松就找来30个具有创造性的作家和普通人做对比,其中80%的作家都受过精神疾病的苦,其中重度抑郁和双相障碍居多。普通人比例要小很多,只有30%。

1995年,肯塔基大学的路德维格针对1004人进行了生平研究,研究对象来自艺术、科学、政治、商业、军事等各领域的佼佼者,这些人中,50%的艺术家、46%的作曲家和47%的小说家以及77%的诗人曾经经受酗酒、吸毒、抑郁、焦虑、自杀等疾病的困扰。

许多支持“积极情绪促进创造力”观点的人不认为抑郁症会激发人的创造力,不过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抑郁症病人特别容易自我反省,这种倾向促进了创造力。正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才为艺术创作找到了灵感。

并非所有人都能从抑郁症恶魔的手中成功逃脱。国内知名主持人崔永元深陷抑郁两年后,重新回到观众视野;作家李兰妮和抑郁症斗争二十多年,至今依然受抑郁症困扰,但是她决定好好活着。而一些没有他们幸运的人,则被抑郁症击垮,把死亡之路当做解脱之道,比如韩国演员李恩珠,比如以《南京大屠杀》一书闻名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比如香港演员张国荣。 ux8KVjRXBKjQoWCjFcObumvSgSf82FRHv2xfF3vCcdsxATOxlvGBOrJ3QhU4PQk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