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本册序
历史是民族和国家的“记忆”

茅海建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
澳门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

我主张青少年学生平时多看一些历史书,如果能养成一个从小读史的习惯,那就更好了。学习历史会让人聪明,学习历史会让人变得有智慧。

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又有些什么道理呢?

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记忆”。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各种事情,胜负成败,都成了每个人自己的“记忆”;我们每天都要学习很多东西,学会了,知道了,也成为每个人自己的“记忆”。这些个人经历的“记忆”和被“记忆”的知识,使我们了解了科学,也了解了社会,让我们能比较理智地看待各种杂乱的现象,能比较聪明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事务,最重要的,是少犯过去的错误。一个人的“记忆”有很大的用处,究竟有多大,很难完全说清楚,但若失去“记忆”,却是人生最大的灾难之一。

历史是一种集体的“记忆”,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民族和国家的“记忆”。这一类的“记忆”,告诉我们是从哪里走来的,记录各个民族和国家胜负成败的多种经历。学习历史,就是将这类庞大的“记忆”变成我们个人的知识,即所谓“以史为鉴”。这里的“鉴”是镜子的意思。听多了即聪,看多了则明,我们不就能变得聪明起来吗?知识多了,理性会增强,我们不就能变得更有智慧吗?从英文来看,历史是“他人的故事”(history),从他人的身上知道很多故事,学到很多经验,不就是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吗?从小开始学习历史,让“他人的故事”伴随着自己成长,你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具有能力与魅力。

学习历史,就是这样有意思的事情。

我这个年代的老人,从小都看过《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那是在50多年前,还只有自然科学部分。可是,人文社会科学也很重要啊,历史知识,尤其是中国历史知识也很重要啊,于是就有了这么一本书——《人文社科·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历史》。我们这些编写的人,想通过这么一本书,让青少年朋友能比较方便地触摸到历史,让“他人的故事”变成你们的知识“记忆”,让民族和国家的“记忆”成为你们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或许还真能让你们变得聪明起来,变得更有智慧。

《人文社科·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历史》中一共有220个问题,述及我国从远古到清末约五千年的历史,按照年代发展的时序来铺排篇章。你可以从前面看、从中间看、或者先翻到后面看,可以断断续续地阅读,这是我们这本书的一个特点;但若一口气读下来,却会让你获得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

这本书中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选择了中国历史中的关键节点,即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教育、宗教、艺术等众多领域;有如一把折扇,打开之后,展开了全景式的画面,也展示出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每个问题,就是一篇小品文,大约是1000多字,10分钟左右可以看完,可根据你的空暇时间长短,多读或少读。聚沙成塔,积少为多,你不妨在此来一个小小的驻足凝望与遐想……

这本书是集体劳动的成果,多次协商讨论,最终由北京、上海、广州的八名作者承担:石琨先生负责上古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共五个篇章;任仁仁先生负责宋代篇章;李飞跃先生负责元代篇章;董佳贝女士、刘海滨先生、梁敏玲女士、鲁志浩先生负责明代和清代篇章 ,吴乃陶女士做了部分资料的整理工作。我们这些编写的人,水平可能不高,文字可能不精,但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本书里介绍的知识是可靠的,绝对没有“戏说”。 WjtXRbuckdsxwuDRnIIu1E0rvyPTOlsBxJgZVtv23X/7uho0zlaOwW8XUlZAMl4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