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为什么会有“一言九鼎”这个成语?

鼎是一种用来烹煮和盛放食物的容器,它本身便是一个象形字。我们看它的字形,还保留着上似锅具、下如支架、中间像灶的样子。在远古时期,人们烧土为陶,鼎也是陶作的。到了商周时代,青铜文化发达起来,鼎也成为青铜器中最重要的一种器物。除了日常使用的功能外,鼎还是祭祀神灵时所用的礼器。传说大禹在治理九州的水患之后,曾征集了九州之地的矿物金属(主要是铜、锡等),铸造了“九鼎”,在上面刻下了九州山川以及各种奇异的动物、植物,相当于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

鼎基本上是三足两耳的造型,当然也有四足方鼎。从禹铸造九鼎以后,鼎就成为政权的象征。商灭了夏,便把九鼎迁到自己的都城;周灭了商,也做了同样的事情。所以商周时期,把一个王朝的建立称作“定鼎”。在东周定王时,楚国发展迅猛,雄心勃勃的楚庄王曾经到洛邑参观九鼎,并且询问鼎的大小轻重,却被一个叫王孙满的人严厉地驳回了,他说鼎是王权的象征,他人是没资格过问的。所以后来的人就把图谋夺取政权叫做“问鼎”。到了秦统一天下的时候,九鼎就不知下落了,传说是沉没在水底,秦始皇曾专门派人打捞,最终也没有结果。

周代的时候规定:士可以用一鼎到三鼎,大夫可以用五鼎,诸侯可以用七鼎,只有天子才可以用九鼎。所以天子说的话,有“一言九鼎”之重。也有文献或考古发掘显示,天子竟然有用到了十一鼎的。不论如何,这种等级分明的“列鼎而食”制度,是西周政治的一个特点。它源于西周初期建立的森严的礼乐和宗法制度。“礼”是贵族所要遵从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礼制的目的就是进行等级的区分,属于哪个等级,就用哪个等级该用的东西,就按照哪个等级的规矩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等级的划分依赖于宗法制。我们知道,商代的时候,老王去世新王继位,新王可能是老王的儿子,也可能是他的弟弟,这都是被允许的。而到了周代,则奉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并且在每一个族人的分支中,还要再依据嫡庶长幼分出大宗与小宗,由此构成了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这种结构是不能轻易打破的。

西周灭亡以后,旧的宗法关系和分封制度在连年不断的征伐战争中逐步瓦解,在春秋时代就开始出现“礼坏乐崩”的情况,诸侯竞相逾越规矩,仿照享用周王的待遇,而卿大夫则仿用诸侯的待遇。所以,生逢此时的孔子对这种现象痛心疾首,曾多次指责这种不恰当的逾矩行为。秦汉以后,鼎所蕴含的政治方面的象征意义逐渐淡薄。今天,有关鼎的形状及其特殊的寓意还留存在一些汉语成语之中,如三足鼎立、问鼎中原等。 w1XblAOmhgkx7/7y5p6/nG+NsYE9n/jA09EXzw6EBsWHByS8nJzWsWAQl9I1wz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