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第4天 四季养生理论

【原文】

春三月 1 ,此谓发陈 2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3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4 ,被发缓形 5 ,以使志生 6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7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 8 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 9 ,奉长者少 10

夏三月 11 ,此谓蕃秀 12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13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14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 15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16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17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18

秋三月 19 ,此谓容平 20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21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22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23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24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 25 ,奉藏者少。

冬三月 26 ,此谓闭藏 27 ,水冰地坼 28 ,无扰乎阳 29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30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31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 32 ,奉生者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注释】

1春三月:指立春至立夏前一日,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

2发陈:推陈出新。指春季万物生发、生机蓬勃的气象。

3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自然界的生发之气都已发动,万物欣欣向荣。

4广步于庭:即缓缓散步于庭院。

5被发缓形:意为披开束发,松缓衣带,让形体舒展。被,通“披”。

6以使志生:使志意顺着春天生发之气而活动。

7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指精神志意活动顺应春阳生发之气;杀、夺、罚,指精神志意活动违逆春阳生发之气。

8养生之道:保养春生之气的方法。下文的“养长之道”“养收之道”“养藏之道”,即保养夏长之气的方法、保养秋收之气的方法、保养冬藏之气的方法。

9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寒变,由于春生之气不足,不能生夏火而导致的寒性病变。

10奉长者少:春生是夏长的基础,如果春天养生不好,提供给夏天养长的基础就差。下文奉收、奉藏、奉生之义皆仿此。奉,供给,资养。

11夏三月:指立夏至立秋前一日,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

12蕃秀:繁茂秀美。形容夏季万物生长茂盛,一派华美的景象。蕃,茂也,盛也。秀,华也,美也。

13天地气交,万物华实:阳气生于春而极于夏,主万物发生;阴气生于秋而极于冬,主万物成形。阴阳升降于夏至交接,夏至前后,各种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华,同“花”。实,果实。华实,用如动词,犹言开花结果。

14无厌于日:不要厌恶夏天昼长天热。

15使华英成秀:要使人的神气旺盛,精神饱满,以适应夏气成其秀美。华英,神气。秀,秀丽,此处有旺盛意。

16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使体内阳气宣发于外,好像是“所爱在外”,以与夏季阳盛的环境相适应。若所爱在外:形容精神外向,意气舒展,对周围的事物兴趣浓厚。

17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痎疟,疟疾的总称,此由夏季失于养长,心气受伤,暑气乘虚而入,至秋新凉外束,寒热交争所引起。

18冬至重病:因为与前后表述不同,可能是衍文。

19秋三月:指立秋至立冬前一日,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

20容平:万物形态平定,不再繁盛生长。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所以称为容平。容,生物的形态。平,平定。

21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季风气劲急,大地一片清肃景象。

22与鸡俱兴:人之起居时间与鸡之起居时间一致。兴,起也。

23使志安宁,以缓秋刑:使神志安宁,顺应秋收之气,可以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秋气肃杀,故称“秋刑”。

24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收敛神气而勿外露,从而使肺气清肃。“收敛神气”与“无外其志”意近,“秋气平”与“肺气清”义同。

25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飧泄,泻下不消化的食物,也称完谷不化。此由违逆秋收之气,损伤肺脏,不能提供冬天养藏的基础引起。

26冬三月:指立冬至立春前一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

27闭藏:阳气内藏,万物潜伏。

28坼(chè):裂也。

29无扰乎阳:指气象而言,谓万物生机未受到干扰而顺利闭藏起来。

30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使神志内藏,安静自若,好像有隐私而不外泄,得到心爱之物而窃喜。

31无泄皮肤,使气亟夺:不要使皮肤过度出汗,导致阳气频频耗伤。亟,频数,屡次。夺,损失,耗伤。

32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痿厥,手足软弱无力而逆冷。此由违背冬藏之气,损伤肾脏,不能提供春天养生的条件而引起。

【现代日常应用】

本部分论述了人在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顺应四时之气的变化来调神、调形的养生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人应该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不同特点,适当调节个人生活起居和精神情绪。春夏季节,就要顺从生长的特点,使体内阳气不断地生长;而秋冬季节,就要顺从季节的收藏特点,注意回避秋季肃杀和冬季严寒的气候,不要使体内的阳气发散,即便是取暖,也应注意不要出汗太多,以免潜藏的阳气随汗液外散。人在依循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来规范自己的形体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使精神愉悦,这样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还能增强抗病和康复的能力。

第5天 治未病

【原文】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2 ,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注释】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顺从生长之气蓄养阳气,秋冬顺从收藏之气蓄养阴气。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

2锥:《黄帝内经太素》作“兵”。兵,即兵器。

【现代日常应用】

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可以考虑顺应四季以药物和饮食调治相关疾病,如李时珍所说:“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地。”(《本草纲目·四时用药》)又如近代名医秦伯未就曾提出,对阳气不足的哮喘病人,不宜用化痰镇咳药,主张在春夏季用补阳药以温养体力,促使机体自然好转,可防止秋冬发作,其理由是借助夏天阳旺来培植秋冬之不足。目前所提倡的“冬病夏治”就是建议阳虚病人,如患入冬即发之冬病,则在夏季予养阳药物,如金匮肾气丸;而“夏病冬治”就是建议阴虚病人,如患入夏即发之夏病,则在冬季予养阴药物,如生脉散。还有,现在大力提倡的“三伏灸”可以预防冬天发生的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文中最后以疾病与战乱相比拟,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反映了《黄帝内经》以预防为主的思想。目前很多医院也在大力倡导“治未病”,而且也设立了“治未病”中心,受到市民的欢迎。 SkrnPTCa1eaW/lYUlYBye2QQQC4hxHBnDenOL0bARoP9wsmqHVEVcZPXMQntc8D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