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帝王后宫之谜

世界历史源远流长,帝王们自命为天子,被天下人奉若神明。历史上的帝王加在一起成千上万,他们有的对社会起过巨大的作用,影响了历史的进程,被后人所称颂;有的则是过眼烟云,在历史画卷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历史的演绎和文明的进步是多元化的,如同男女两性的相互依存。帝王政治的主流离不开后宫统治的映衬和补充,在男性占绝对主宰的历史舞台,因为女性的加入而更加精彩,也更加充满了悬疑。

罗马皇帝克劳狄真是傻子吗?查理大帝加冕是事出偶然吗?伊凡雷帝杀死了亲儿子吗?威廉二世是死于意外吗?埃及艳后为何神秘而死?伊丽莎白女王为何终身不嫁?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幼女曾生还于世吗?这些未解之谜吸引着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

古埃及图坦卡蒙法老是死于谋杀吗

古埃及以其灿烂的文明和神秘的传说吸引了无数历史学家和考古学者。在开罗南700多千米的尼罗河西岸,埋葬着30多个法老,学者们称之为“帝王之谷”。

1922年,考古工作者在“帝王之谷”内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前十八王朝的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图坦卡蒙是著名的阿蒙普特四世(即埃赫那吞)王后尼费尔提提的女婿。这位君主政绩平平,没有什么大作为。他大约于公元前1361年登基,当时年仅10岁,娶了一个12岁的少女。19岁时他便死去了(也有人认为他死时18岁)。这些就是史料传说对他生平的全部介绍。图坦卡蒙的陵墓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完整、最有价值的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1972年和1976年图坦卡蒙墓中出土的部分珍贵文物先后在伦敦、华盛顿展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欧美观众,再次轰动了整个世界。图坦卡蒙之死又一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古老、神秘的图坦卡蒙之墓发掘成功后,人们终于见到基本上完整的法老墓葬,也第一次看到了法老的葬制。

整座墓由前室、墓室、耳室、库室组成。除墓室外,所有的地方都放满了家具、器皿、箱匣等各类器物,其中包括墓主人的宝库。墓中的每件器物,都以金银珠玉装饰而成。在墓室中还发现了两尊真人大小的乌木镀金雕像,据学者们认为是图坦卡蒙的形象。这两尊雕像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充分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在8年的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了2000多件文物,墓中奇珍异宝非常丰富。

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被密封在重重的棺椁之中,在棺材外面的4层是涂金的木椁。最里面的是黄金打制成的棺椁。当揭开裹在木乃伊脸部的最后一层亚麻时,人们突然发现图坦卡蒙的脸上靠近左耳垂的地方有一处致命的创伤,创伤是怎么造成的?凶手是谁?这一切都成了谜。

结合一些文献史料的记载和刚出土的壁画文物可以大体得知:由于图坦卡蒙登基时年纪非常小,只得同老臣阿伊共掌大权。他在19岁时突然死去。在他死后,他的年轻皇后请求赫梯王派一王子与她完婚。可是赫梯王子在来埃及途中被人杀害。接下来,老臣阿伊继承了王位。

可是,从这些零散的资料与传说中无法揭开图坦卡蒙猝死之谜,谜底在哪里?也许仍长眠于尼罗河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下,我们只有期待更多的出土资料来揭开这个谜底,也许会由此发现更多不为人知的谜团,从而为世人留下更多的悬念和无限的遐想。

figure_0069_0022

图坦卡蒙法老的黄金面具

尼禄与罗马城的毁灭

公元1世纪,古罗马城十分繁荣,一度成为欧洲的政治、文化、经济、贸易中心。然而后来,这座繁华的都市竟在一场大火中变为废墟。究竟谁是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古今史学家对此一直存在着争议。

公元64年7月18日,罗马城内的圆形竞技场附近突然发生了一起可怕的火灾。顺着当日的大风,烈火迅速蔓延,一直持续了9天之久。全城14个区被烧毁了整整10个区,其中3个区化为焦土,其他各区只剩下断瓦残垣。在罗马城历史上,这是被记入史册的一次空前的大灾难。大火吞噬掉了无数生命财产,许多宏伟壮丽的宫殿、神庙和公共建筑物被付之一炬,同时遭到这场浩劫的还有在无数战争中掠夺来的金银财宝、艺术珍品以及不朽的古老文献原稿。

按照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尼禄下令放的这场大火。尼禄在罗马历史上以残暴著称,幼年丧父的尼禄由其母亚格里皮娜抚养成人。亚格里皮娜这个女人阴险多谋、酷好权势。公元54年她以残酷手段毒死尼禄的父亲克劳狄,年仅17岁的尼禄便是她在毒死克劳狄后推上皇帝宝座的。尼禄也是个残忍凶暴、骄奢无度、放荡不羁的君主,经常在宫廷中举办各种盛大的庆典和赛会,宫女时常被命令佩戴着贵重的装饰品裸体跳舞,作为君主的尼禄整日不理政事,肆意挥霍,纵情享乐。他还常以多才多艺的大艺术家自诩,扮成诗人、歌手、乐师乃至角斗士亲自登台表演,甚至还在希腊率领罗马演出队参加各种表演比赛,并以此为荣。罗马国库在尼禄纵情享乐、挥金如土下渐渐耗损殆尽。于是他增加赋税,任意搜刮,甚至以“侮辱尊敬法”等莫须有的罪名没收、掠夺富人的财产,试图扭转危机。帝国各地和各阶层对尼禄的残暴压榨都感到非常愤怒。

公元64年发生在罗马城内的火灾,据说尼禄不但坐视不救,且涉嫌唆使纵火,因此被怀疑是罗马大火的纵火者而遭到众人的谴责。传闻说他纵火焚烧罗马古城仅仅是因为对简陋的旧城感到厌烦或是为了一观火光冲天、别开生面的景致而取乐。据说当时他登上自己的舞台(一说花园的塔楼),看着烧成一片火海的罗马,在七弦琴的伴奏下,一边观赏狂暴的大火造成的恐怖情景,一边高声吟诵有关古希腊特洛伊城毁灭的诗篇。甚至在这场大劫之后,他还在罗马城已遭受巨创的基础上,在帕拉丁山下把自己的“黄金之屋”修建起来。这座“金屋”里的陈列,不仅有金堆玉砌的宫廷建筑中常见的装饰,而且有林苑、田园、水榭、浴场、水池和动物园,供人领略其特有的湖光水色、林木幽邃的风景。黄金、宝石和珍珠把整个宫殿内部装饰得富丽堂皇。餐厅的天花板用象牙镶边,管中喷出股股香水。在浴池里则是海水和泉水的混合物。尼禄看到这座豪华别致的建筑物时,赞叹说“这才像个人住的地方”。传说尼禄还想建立一座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新首都。

为了消除群众对他的不满情绪,尼禄便找别人当他的替罪羊。他下令逮捕那些所谓的“第一批受迫害的基督徒”,并说他们就是纵火嫌疑犯。通过这种暴行,尼禄企图转移人们的视线,使人们憎恨那些“纵火犯”。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可笑的伎俩反而更加使这个暴君的凶恶面目暴露无遗。

但究竟尼禄是否就是罗马大火的纵火者呢?古今史学家对此意见很不一致。

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认为放火焚烧罗马城的的确是尼禄,尼禄想利用罗马大火的废墟来修造一座新的宫殿。他又说,因为火是从埃米里乌斯区提盖里努斯的房屋那里开始的,这表明尼禄是想获得建立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首都的荣誉。

苏联学者科瓦略夫等则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人民中间传说,城市的被烧是出于尼禄的意思,他仿佛是不满意旧的罗马并想把它消灭以便建造一个新的罗马。另一个说法是,烧掉城市是为了使元首能够欣赏大火的场面并鼓舞他创造一个伟大的艺术品。显而易见,这些说法与事实不符,而火灾则是偶然发生的。特别应当指出,火灾是在七月中满月的日子开始的,而在那样的日子里,它的‘美学’效果是不怎么好的。”

繁华的古罗马城在顷刻间化为乌有,这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这场大火究竟是不是尼禄所为,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作为一名君主,尤其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暴君,尼禄对古罗马城的灭亡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傻子”皇帝克劳狄

公元41年1月24日,罗马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地中海沿岸的初春,带着咸味的海风不时吹来,更是增加了几分寒意。但这一天却并不显得冷清,罗马城中的人们三五成群地伫立在街道两边翘首期盼,或是在街头巷尾走来走去。元老院议事厅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这种熙熙攘攘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两天,一切似乎还没有停止的迹象。在3天前,罗马帝国皇帝盖乌斯被近卫军在皇宫里刺杀,现在元老院正在为新皇帝的人选争执不下。突然,大墙外面一阵混乱,人们疑惑地看过去,只见皇帝的近卫军正众星拱月般地簇拥着一个人走过来,他就是被暗杀的皇帝的叔叔,罗马人众所周知的“傻子”克劳狄。

原来当皇帝被暗杀的时候,当时已50多岁的克劳狄正好亲眼看见了一切经过,吓得躲在窗帘后面簌簌发抖。近卫军发现后将他拖了出来,本来准备杀了他灭口,但看到他又老又丑、胆小怕事,才放过了他。当元老院的元老们为了新皇帝的人选几天来争论不休的时候,近卫军们就恶作剧般地拥立他为皇帝。

军营里的士兵们不断高呼着克劳狄的名字,议事厅里却如死一般的寂静,元老们面面相觑,好长时间才缓过劲来。近卫军和士兵们拥有强大的武装,他们的意志不能违反,尽管内心有一万个不愿意,元老们还是赶紧争先恐后地把元首惯有的权力和头衔授给了克劳狄。于是,罗马历史上第一个由近卫军拥立的、也是唯一以“傻”著称的皇帝克劳狄,就这样在垂暮之年传奇般地登上了罗马权力的最高峰。更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当时的罗马帝国经过长期的对外扩张,已经成了一个以地中海为内海、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这个“傻子”皇帝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竟达13年之久。人们不禁要问:他到底仅仅是貌似痴呆、大智若愚呢,还是真的低能,受人操纵、愚弄?

克劳狄的“傻子”称呼由来已久。克劳狄于公元前10年出生于罗马行省高卢的首府鲁恩,他的父亲德鲁素斯就是这个省的总督。虽然出身高贵,但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克劳狄是不幸的。无情的病魔不仅损害了他的健康,毁坏了他的容貌,而且影响了他的智力和思维正常发育。他身体弱不禁风,行动迟缓笨重,也不善于和人交谈,为此他饱受痛苦、歧视和嘲笑,是奥古斯都家族有名的“丑小鸭”。

figure_0071_0023

这尊公元1世纪时的雕像将克劳狄表现为主神朱庇特,借此突出皇帝无尽的权力并弘扬他的荣耀。

不过,历史记载中对克劳狄的评价却充满了矛盾,众说不一,并由此引发了后人长期的争论。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貌似痴呆的克劳狄一世,不但在学术上有自己的见解,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克劳狄当政前的皇帝胡作非为,使罗马帝国事实上已经陷入了危机,国库空虚,元老大半丧亡,整个国家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克劳狄面对这么一大堆烂摊子,处理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信心、意志和智慧令所有人都赞叹不已。他登上帝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赏近卫军士兵,感谢他们的拥戴之功,并因此缓解了皇帝与军队之间的关系;以宽容、合作的姿态同元老院建立了良好关系;下令取消对有关被控叛国罪者的审讯;召回了一些被放逐的元老,并归还了他们被没收的财产等等。这些措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创造了一种难得的团结气氛。在外交上,他归还了前皇帝从希腊不择手段弄来的雕像等一些珍贵艺术品,同时又御驾亲征,率领罗马军队横渡泰晤士河,征服了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小国家。克劳狄也很重视与民众的关系,一上台就宣布废除了一些不合理的赋税,向行省居民赠送公民权,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扩大了帝国统治的基础。

当时罗马最著名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塞涅卡,对克劳狄的描述、评价却是前后截然相反,甚至是自相矛盾。在公元42年的一封信里,他称赞皇帝是“恺撒之后最好心的人”;但在不久后的一篇讽刺文里,他又把皇帝描绘成一个暴君、傻瓜,讥讽他会在死后变成一个南瓜(在当时的人眼中,南瓜是愚蠢的象征和代名词)。后来的历史学家塔西佗等人也沿用了这种说法,一面称赞克劳狄在统治初年宽厚仁慈,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士兵和公民的喜爱;另一面又嘲笑他是个毫无主见的笨蛋,只会听从妻子和奴仆们的意见行事,不像是一个皇帝,更像是一个奴仆。苏托尼乌斯在他的《十二恺撒传》里写道:“由他自己决断的事甚至没有他的妻子和被释奴命令的多,因为他总是依他们的利益和希望做事。”总而言之,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大都倾向于否定他,认为他的确是一个傻子。

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历史学界掀起了对克劳狄个性特征和功过是非的再评价、再研究的热潮,但结果同以前大致相同,学者们各执己见,看法不一。看来要想彻底揭开蒙在克劳狄脸上的面纱,只有期待更多的考古资料的问世,从而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克劳狄死于公元54年,死因不明,据说在服食了妻子为其准备的毒蘑菇后,经过12个小时的痛苦,一句话没说就死去了,死后被元老院奉为神。

从魔鬼到天使的罗马皇帝提图斯

提图斯是以贪婪出名的罗马皇帝韦斯巴香的儿子,但是与他臭名昭著的父亲相反的是,他在位的两年多里,让人无法找到任何瑕疵,得到了民众最高的赞誉。但提图斯刚上台的时候,人们对他充满怀疑甚至是恐惧,而且公开宣称他会是第二个尼禄(曾被怀疑放火烧了罗马城,以残暴闻名)。

少年时代的提图斯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体格和气质,在许多方面堪称完美,他相貌英俊,既威武又和蔼,身体非常健壮,精通武艺和骑术。他在文化上的修养也很深厚,以记忆力超强著称,对一切学问都很感兴趣,而且不用打草稿就能顺口用拉丁文和希腊文作诗。他在音乐方面也很有天赋,吹拉弹唱,无一不精。即使有这样高的才华,提图斯也未能得到罗马公众的喜爱,反而遭到他们的谴责和憎恨。

提图斯拥有一大群狐朋狗友,而这些朋友大都是罗马城中名声最坏的人,其中包括很多同性恋者和太监。提图斯却和他们通宵达旦地厮混在一起,并且他和犹太国王阿格里巴一世的女儿贝勒尼斯的关系暧昧,据说甚至有和她结婚的意图。人们还怀疑他营私舞弊和谋取贿赂。除了这些罪名外,人们还觉得他是一个冷酷残暴的人,在担任近卫军长官时,他的行为既专横又暴虐,只要有人引起他的怀疑,他就秘密地派遣卫队去把他干掉。

对于这样一个魔鬼般的人物,罗马民众早已不抱任何希望了,可是当上皇帝后的提图斯却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充分展示了一个统治者所应具有的美德。他一上台就把贝勒尼斯送出罗马城,对于他和贝勒尼斯来说,这个决定都是非常痛苦的。他最喜欢的情人中有一些是舞艺高超的舞女,很快她们就成了舞台明星,但是他不仅断绝了和她们的来往,而且绝对不到公共剧场观看她们的表演。他很尊重别人的财产,甚至连正当的和习以为常的捐资都不肯接受,更不用说是像他的父亲那样向民众勒索财物了。

对于别人的要求,他都尽量给予满足。当家人向他进谏说他许诺太多难以兑现时,他回答说,不应该让任何人在同自己的皇帝交谈后大失所望地离开。每天晚上,他都会回想自己一天的光阴,有时会为没有给任何人做件好事而悔恨不已。当罗马发生天灾时,他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救济难民,把自己别墅中的装饰物拿去修复神庙。

更可贵的是提图斯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宽容和忍耐,为了让自己的双手从此不沾任何血腥,他宣布接受大祭司的职务。他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签下过判决任何人死亡的命令。当两名贵族青年被揭发有反叛的意图后,提图斯没有对他们采取任何处罚措施,只是警告他们放弃这种念头,因为皇权是命运赐给他的,谁也夺不走。如果他们想要别的东西,他倒是情愿相让。而在对待自己的弟弟时,他的表现就特别宽容。自从他登上皇位后,他的弟弟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暗算他,甚至公开煽动军队暴动,但是提图斯不但没有处死或流放他,还一如既往地对外宣称他是自己王位的继承人,坚持让他享有从前的所有荣誉。有时提图斯还私下同弟弟交谈,流着泪恳求弟弟收手,希望兄弟俩能够继续像从前那样相亲相爱。

公元81年9月13日,提图斯病逝在自己的别墅中。噩耗传开后,罗马民众悲痛不已。元老院的元老们等不及发布讣告,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元老院的议事大厅里,用最美妙的词汇对提图斯进行百般颂扬,抒发自己对皇帝的感激之情。总之,一切提图斯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到的荣誉,在他死后都加倍地得到了。

提图斯年轻时以残忍而出名,后来又因为生活散漫而污损了名声,即位后,他不仅没有被万能的权力迷倒,反而改善了自己的道德,使他和他的政府成为智慧与荣耀的模范。提图斯在位只有两年就病故了,时间没有给他滥用权力和放纵欲望的机会,他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永远是他的慷慨、慈爱和宽容。

是什么原因使提图斯这样一个人人厌恶的魔鬼变成了圣洁的天使?这是英年早逝的提图斯留给后世人的最大疑惑,可惜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还不能准确地解释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个难解之谜的答案,很多教育、个人修养方面的难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查理大帝的加冕事出偶然吗

法兰克王国是公元5世纪末到10世纪末由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在罗马帝国逐渐衰落的时候,法兰克人正逐步崛起。他们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地区,属于日耳曼人的一支。486年,一位叫克洛维的人率领军队把西罗马人赶出了高卢地区,以巴黎为首都,建立了墨洛温王朝。8世纪前期,管理宫廷事务的权臣查理·马特逐步掌握了王国的实权。751年,马特之子“矮子丕平”废掉墨洛温王朝国王,自立为帝,建立了加洛林王朝,但新王朝最强大的局面却是由丕平的儿子——查理大帝开创的。

查理生活的年代正是西欧封建化过程急剧进行的时候,查理所实行的政策措施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得到新兴封建地主阶层的拥护。查理是位好战的国王,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他长年累月率军四处征战,使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经过50多次战争,查理使法兰克王国成为控制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大帝国:西临大西洋,东到多瑙河,北达北海,南至意大利中部,差不多囊括了昔日西罗马帝国的全部国土。

795年,罗马教皇阿德一世逝世,查理支持利奥三世当选为新的教皇。利奥三世为了答谢查理,在罗马为他大唱赞歌,从而引起了罗马贵族的不满。反对者冲进教皇官邸,逮捕了利奥三世,准备将他送进修道院受刑,扬言要刺瞎他的双眼,割掉他的舌头。利奥首先向拜占庭国王求救,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逃出监狱后他又向查理求援,查理亲自带兵护送利奥三世回罗马,并用武力平息了这场纠纷。利奥三世对查理感激涕零,抓住一切机会报答他。公元800年的圣诞节,罗马教皇利奥三世给查理加冕为“罗马人皇帝”,史称查理大帝。

关于查理加冕称帝的问题,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查理根本无意加冕,那只是教皇一厢情愿的报恩行为。在《查理大帝传》中详细记述了加冕的全过程:公元800年12月25日,教皇召集了附近地区所有愿意参加弥撒的人们来到圣彼得大教堂,当晚一切显得格外隆重,教堂内灯火通明,音乐悠扬地回荡着。弥撒仪式开始了,查理望着基督像,全心地沉浸在仪式的庄严之中。突然,教皇利奥三世大踏步地走到查理面前,将一顶西罗马皇帝的皇冠戴到他头上,并高声宣布:“上帝为查理加冕,这位伟大的、带来和平的罗马皇帝,万寿无疆,永远胜利!”参加仪式的教徒也齐声高呼:“上帝以西罗马皇帝的金冠授予查理,查理就是伟大、和平的罗马皇帝和罗马教皇的保护人!”

教皇利奥三世本想用这样的方式给查理一个意外的惊喜,但他的做法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查理感到突然和无所适从。查理觉得,“皇帝”这样的称号太令人反感了,自己并不需要被授予这些所谓的荣誉。他更担忧这个加冕背后的无穷隐患:拜占庭的罗马人对于他的皇帝称号肯定会万分仇恨,这甚至会对法兰克王国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查理事后后悔地说:“如果知道教皇的策谋,就不会在那天去教堂,尽管那是一个伟大的节日。”

这是爱因哈德在自己的书中记录的情况,依此看,查理大帝是不愿意被加冕称帝的。很多学者采取这一说法,是因为爱因哈德从20岁起便被查理聘请到宫中掌管秘书,参与机要,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跟随在查理左右,深得查理的宠信,他的记载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如果说爱因哈德说的是真的,查理不愿意称帝,除了顾忌拜占庭的罗马人的仇恨,还会不会有别的原因?普遍认为他忌讳的是教皇利奥三世。教皇主动给他加冕表面上看来是报恩,但同时也会趁机夺回一些权力。查理虽然是个纯粹的基督徒,但他也并不希望教会干预政权,为此,他曾刻意保持了“法兰克及伦巴德国家”的称号,当立他的儿子为王时,查理亲自主持了这一神圣仪式。

figure_0075_0024

查理大帝像

现代许多西方史学家对查理不愿意加冕称帝的说法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当时的查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完全能够控制当时的局势。如果他不愿意,教皇利奥三世决不敢做出冒犯他的事情。

事实上,不管查理是否愿意罗马教皇为他加冕,他在实质上已经成为古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这次加冕是中世纪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影响极其深远,奠定了教廷和王廷对西欧进行双重统治的政治思想基础,开创了中世纪教皇为皇帝加冕的先例。它象征着皇帝的权力来自于上帝,受之于教皇,暗含着教皇权力依然高于皇帝的意思,为日后的教权与王权之争埋下了祸根。

伊凡雷帝杀死了亲儿子吗

伊凡雷帝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他3岁就继承了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公位,人称伊凡四世。他性情凶残又生性多疑,独断专行且手段残酷,因而得名“雷帝”。这与伊凡四世幼年的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他17岁亲理朝政以前可以说是生活在一片黑暗中,先是他的母亲倒行逆施且不明原因地暴亡,然后是贵族们为了争权夺利而每天火并厮杀,没有人顾及年幼的小沙皇的教育。从这种尔虞我诈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伊凡四世,过早地目睹了宫廷生活的黑暗和丑恶,在他的性格中埋下了暴戾多疑的种子。俗语说:虎毒不食子,伊凡雷帝却被怀疑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俄国著名画家列宾创作过一幅名为《伊凡雷帝杀子》的油画:在灰暗压抑气氛笼罩下的画面上,奄奄一息的皇太子伊凡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胸前,伊凡雷帝惊恐地搂着儿子,他用一只苍老的、血管突出的手抱着伊凡的身体,另一只手紧紧按住儿子流血的伤口,试图挽回儿子的生命。但死神已经快要降临了,儿子的身体软绵绵地支撑在地毯上,用一双绝望却宽恕的眼睛看着衰老的父亲。而伊凡雷帝的双眼中充满着悔恨,两人的眼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整幅画有着一种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figure_0076_0025

伊凡雷帝杀子俄国列宾1855年

伊凡雷帝的惊恐与其子的无奈绝望形成鲜明对照,伊凡雷帝真的误杀了儿子吗?

人们为什么会怀疑伊凡雷帝呢?主要是伊凡雷帝的性格非常残忍,在他还是个孩子时,就经常把捉住的小鸟一刀一刀地杀死,或是站在高高的墙上,将手中的小狗摔死,从而发泄心中的不满。而在他13岁的时候,就放出豢养的恶狗,将执掌朝政的皇叔伊斯基活活咬死。而当他刚登上皇位后,为了加强皇权,就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恐怖政策,惩罚反对皇权的大贵族,也不可避免地杀害了许多无辜的平民,用尖桩刑、炮烙、活挖人心、抽筋剖腹等酷刑处死了数万人,得到了“雷帝”的称呼,意思就是“恐怖的伊凡沙皇”。

他的暴政和独裁不仅使遭到镇压的大贵族们心怀怨恨,也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就连沙皇身边的人,也有“伴君如伴虎”的危机感。本来,伊凡雷帝的这种暴戾性格在他娶了年轻美貌、温柔善良的皇后之后有所改变,她能理解他,开始以自己的爱温暖着沙皇那颗受伤的心灵,总是像天使一样地抚慰着他。可是,保佑他的天使没有永远伴随他,1560年,他亲眼看着心爱的女人被疾病夺去了生命。失去了皇后之后,童年时期形成的性格又激发出来了。到了晚年,孤独的伊凡雷帝性情更加乖戾、喜怒无常,他总是疑神疑鬼,觉得有人要害他。但是,对于他的长子、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伊凡,他还是宠爱有加的,经常让他跟随在自己左右。可以说,除了这个儿子,他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人了。可是这位皇太子却死在伊凡雷帝的前面,上演了一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伊凡太子的死因有着不同的说法,最普遍的一种是:从1581年起,伊凡雷帝开始怀疑太子有夺取皇位的嫌疑,多疑的性格使这种想法日益强烈,父子关系也因为他的提防而紧张起来。有一天,伊凡雷帝看见伊凡的妻子叶莲娜只穿了一件薄裙在皇宫中走来走去,违反了当时俄国妇女至少要穿3件衣裙的惯例。伊凡雷帝勃然大怒,动手打了儿媳,使已经怀孕的叶莲娜因惊吓而流产。伊凡听到这个消息后,对伊凡雷帝大吼大叫,伊凡雷帝也很生气,一边大骂着“你这个可耻的叛徒”,一边举起手中的铁头权杖向儿子刺去。晚年的伊凡雷帝手里常常拿着一根铁头杖,这是一根顶端包有铁锥尖、柄上刻有花纹的长木杖。伊凡四世一旦发怒,就会随时用这个铁尖木杖向对方刺去,所以宫内的人只要听到木杖敲击地面的声音,就会吓得赶紧躲起来。可是没想到当时伊凡雷帝的铁杖正好刺中了儿子伊凡的太阳穴,然后就是列宾笔下《伊凡雷帝杀子》悲剧场面,最后伊凡因伤势过重而死去了。

俄罗斯历史学家斯克伦尼·尼科夫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当时伊凡父子虽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但父亲只不过在儿子身上用权杖敲了几下,并没有造成致命的伤害。太子伊凡原先就有病,再加上丧子和恨父,心情极度悲伤,以致癫痫病发作,后来又引起并发症死去了。因为伊凡雷帝在争吵前几天的信中曾谈道:“儿子伊凡病倒了,今天他仍在病中。”所以,伊凡的死主要是病死,而不是伊凡雷帝失手杀死了他。

各国历史上宫廷内部血雨腥风,像这样的父子相残、兄弟反目的事情层出不穷。伊凡雷帝有没有杀死自己的亲儿子,只有让历史来慢慢寻找真实答案了。

英王威廉二世真是死于意外吗

自古宫廷多纷争。在权势和财富的驱使之下手足相残、杀母弑父之事可谓比比皆是。人称“红面庞”的威廉二世似乎也是因为此类原因而丧命于狩猎场的。

1100年8月的一个下午,英王威廉二世在新林骑马狩猎。新林占英国南部一大片土地,当时是皇家狩猎苑。威廉的弟弟亨利和一些随从同行。一行人分为几个狩猎小组,国王和他的亲信顾问蒂雷尔一组猎鹿。国王看见一只赤鹿跑过,立刻射了一箭,射中了赤鹿,但是它没有死。很长一段时间威廉坐在马鞍上不动声色,他用手挡着夕阳的斜照光线,想看清楚那只受伤赤鹿的行走路线。

蒂雷尔就在此时射了一箭,鹿没有射到,却把国王射中,国王向前面倒下去,那支箭在国王摔到地上的时候更深地插入他的胸膛,国王当时便没了气息。蒂雷尔急忙跑出树林向法国逃去。亨利则和其他的人策马飞奔,赶到临近的收藏皇室财宝的曼彻斯特,亨利把财宝抢到并确实予以掌握后,便马上赶回伦敦,加冕登基为亨利一世。此时,距威廉去世之日仅3天,众人从猎鹿的树林离开时,威廉二世仍然暴尸荒野。

但是国王之死至今仍是疑点重重:威廉二世是死于意外,还是被他那充满野心的弟弟谋害了呢?或是如有人所说的威廉二世心甘情愿依照教规自杀身亡呢?大多数人当然相信传说中所出现的凶兆,这凶兆是威廉到新林行猎前夕所做的一个噩梦:他梦见自己躺在血泊中而被惊醒,惊醒时不断狂叫。此外,还有人说听见国王命令蒂雷尔杀死他,因为根据威廉信仰的“宗教”,他已经老而无用,作为一个权力逐渐衰落的国王,必须在仪式中引颈就戮。

figure_0077_0026

威廉二世中箭图

在宫廷纷争极端敏感的时候丧命,威廉二世的死真是意外吗?

威廉一世共有3个儿子,威廉二世是老二。威廉一世在世时已给3个儿子分家,留给长子罗伯特的是法国的诺曼底,给次子威廉的是英国,亨利则没有土地,只获得一笔财富。大哥与二哥经常争执不下,甚至兵戈相见,但是二人在1096年以诺曼底为抵押,罗伯特向威廉借了他们所需的钱。罗伯特在1100年夏季启程返国时,还娶了一个十分富有的女人。威廉决定,决不让哥哥还债把诺曼底赎回,他开始计划强夺诺曼底。新林猎鹿驾崩事件就是在做这种准备的时候发生的。

同时,如果亨利真的企图篡夺英国王位,他一定已把形势看得非常清楚。出乎意料的新发展对他篡位的计划有所妨碍,所以亨利先下手为强,其后只需对付一个哥哥而不必再与两位兄长争雄。威廉驾崩,罗伯特又远在他乡,亨利就能篡夺他原本无权过问的王位。证明亨利要对猎鹿时发生“意外事故”负责的一个有力证据是:他从未试图抓蒂雷尔回来以弑君之罪论处,甚至没有没收蒂雷尔的土地以示惩罚。

可是,以亨利的本领和为人是否能组织这样一个谋朝篡位的大阴谋呢?蒂雷尔跟主谋勾结杀掉恩公和朋友,又会得到什么好处呢?事实上自惨祸发生后直到去世时,蒂雷尔都不承认他有弑君行为。

依上所述,亨利的嫌疑可谓是最大。但他要策划这样一个缜密的阴谋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真凶何在,我们拭目以待。

埃及艳后的神秘之死

生活在公元前69~前30年的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是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个国王。她以惊人的美貌与智慧闻名于世。罗马帝国两位最伟大的人物恺撒与安东尼都曾经疯狂地爱上过她,而她不到40岁便自杀而香消玉殒,不仅令人感叹不已,也让她传奇的经历中又多了一抹神秘色彩,成为一个千百年来让人猜不透的谜。

克里奥帕特拉七世生于公元前69年,是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和克里奥帕特拉五世的女儿,从小生长于宫廷,身上有马其顿人的血统,聪明伶俐,貌美如花。公元前51年,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去世,克里奥帕特拉按照遗诏和当时的法律规定,嫁给了比她小6岁的异母弟弟,当时她也只有21岁,夫妻二人一起掌管朝政。公元前48年,她在与其弟夺权的宫廷斗争中失败,被其弟驱逐,被迫离开了亚历山大城。但她雄心不死,一心想回埃及跟弟弟争夺王位,不断在埃及与叙利亚边界一带招兵买马。

figure_0078_0027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克里奥帕特拉美艳绝伦,艺术家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出这位风华绝代的埃及女王。

当时,罗马国家元首恺撒为了追击自己的政敌庞培,率兵来到埃及,以自己尊贵的身份和重兵在握的权势调停埃及王位之争。在这种情势中,克里奥帕特拉的一个拥护者向她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计谋。他让士兵化装成商人,把包在地毯里赤裸的女王抬到恺撒居住的行馆。恺撒以为是行囊,而出现在他面前的竟是一位风姿绰约的美女。她身段曼妙无双,神情妩媚可人,容貌艳丽娇美。恺撒立刻为她的美貌而倾心,而女王也为恺撒的气度着迷。二人离奇的相会和一见钟情的经历,为后世留下了一段香艳的故事,也成为国际政治联姻的佳话。

当然,克里奥帕特拉夜闯军营的“壮举”自然也得到了满意的回报。恺撒率领大军帮助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反戈一击,击败了她的弟弟成为埃及女王。后来女王与恺撒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恺撒。

公元前47年9月,恺撒平定小亚细亚的战乱,也消除了庞贝余党的叛乱回到罗马,女王克里奥帕特拉的美丽倩影时时在他脑海中萦绕,难忍相思之苦的恺撒邀请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来罗马。恺撒亲自去迎接她进城,整个罗马的上层社会都为之轰动,能够一睹女王非凡的风采令很多罗马贵族感到极为荣幸。大学者西塞罗身为名重一时的高士,也来到艳后面前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但令人遗憾的是,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被刺身亡,克里奥帕特拉黯然地离开了罗马。

恺撒死后,安东尼称雄罗马。公元前43年他与屋大维、李必达结成后三头政治联盟,一起将刺杀恺撒的共和派贵族打败,成功后的安东尼出治东部行省。

也许是历史的巧妙安排,当在东方殖民地巡视时,安东尼在小亚细亚的塔尔索马城见到了女王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克里奥帕特拉明白安东尼当时的权势地位,刻意讨好这位刚雄霸罗马的统治者。很快,甜蜜的爱情让安东尼忘记了自己到东方的使命,他乘坐克里奥帕特拉七世的游艇和她一起到了女王的国度。他们在埃及亚历山大的王宫如胶似漆,恩爱无比,共同度过了5年的美好时光。在这期间,安东尼也曾回过一次罗马。因为政治上的需要,他只得背叛爱情。为了缓和与政敌屋大维的冲突,安东尼娶了屋大维的姐姐。但他仍思念着埃及女王,找了借口离开他不爱的妻子,回到东方与克里奥帕特拉结为正式夫妻,并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安东尼宣布把罗马帝国在东方的大片殖民地送给埃及女王,只是为了得到埃及女王的欢心。这种行为显然损害了罗马的国家利益,让罗马人大为不满,而且他抛弃妻子的举动也不合罗马的婚姻习俗,舆论开始谴责他。屋大维抓到机会,说服罗马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取消了安东尼的罗马执政官职务以及他的一切权力。

公元前31年,安东尼组织自己的军队,在阿克提乌姆海角与屋大维大战。双方的实力不相上下,作战上也是平分秋色。但是,正在双方拼死战斗的时候,克里奥帕特拉却突然将自己旗下的舰队撤出了作战队伍。而安东尼身为全军的主帅,见到女王率舰离开,竟然忍心丢下忠心跟随自己浴血奋战的10万将士,乘一只小船跟随女王而去,大军溃败,安东尼从此便留在埃及。屋大维率兵攻打埃及,埃及军队叛变,安东尼大败。安东尼见大势已去,没有翻身的可能,便除去自己身上的披甲,拔出佩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仅52岁。

屋大维生擒了克里奥帕特拉,这时一向自负于自己美貌的她也存在一丝幻想,希望屋大维也会迷恋于自己的美色,但屋大维并没有如她所愿。罗马执政者决定将克里奥帕特拉作为战利品带到罗马游街示众,她得到这个消息后,向屋大维提出一个要求,要为去世的安东尼祭奠。随后她留下一份遗书,更衣沐浴后享用了最后的晚餐。克里奥帕特拉进入自己的卧室,黯然神伤,平静地躺在一张金床上,从此再也没有醒来。

遗书中,女王恳求能够让她与安东尼合葬,词情恳切,哀婉感人。她的自杀令屋大维感到十分失望,而她的举动又令屋大维有些神伤,于是同意了她的请求,将女王的遗体与安东尼合葬在一起。

埃及艳后的自杀给古今中外史学家留下了一个至今也无法解开的谜。

传统的观点认为女王早有准备,她事先安排一位农民把一条名叫“阿斯普”的小毒蛇放入一只篮子,再装满无花果,然后将篮子带进墓堡,故意让毒蛇咬伤自己的手臂,中蛇毒昏迷致死。另一种说法是,女王早就把蛇喂养在花瓶里,自杀时,她用自己头上的金簪刺伤毒蛇的身体,毒蛇负痛发怒报复,缠住她的手臂咬伤她,令她中毒而死。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女王并非被毒蛇咬伤致死,而是用一只空心锥子刺入了自己的头部亡命。但女王尸体上找不到刺伤和咬伤的痕迹,而且在墓堡中也没有发现任何有毒的小蛇。

无论是“毒蛇论”还是“毒药论”,或是“锥子论”,都带给后人以无尽的谜思。

伊丽莎白女王为何终身不嫁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都铎王朝最后一位杰出的女王,在她统治期间(1558~1603年),英国国力达到了最鼎盛的阶段。她确立了英国的国教制度,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对外方面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在东方不断扩张势力。女王在内政外交上创造了无数的辉煌,而个人婚姻方面却始终“独善其身”,成为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谜题。

figure_0080_0028

16岁时的伊丽莎白

作为王室中的女孩,她可能并未曾想过日后会成为英国的一代女王,也可能未曾想过会终生未嫁。

伊丽莎白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女儿,1533年9月7日出生在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尼治宫。她的母亲安妮·博琳原来是亨利八世的宫女,这桩婚姻也没有得到天主教会的承认,而亨利和博琳结婚才三个月,她便来到了人世。因此,伊丽莎白被认为是私生女。根据天主教规,她不能成为天主教徒,这决定了伊丽莎白日后向新教靠拢。在她2岁的时候,妈妈因没有生下男孩,被亨利八世以不忠的借口下令处死。年幼的伊丽莎白从小便饱尝失去母亲的凄凉,忧郁的种子在她的心灵扎下了根。但是她很聪明,而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习也十分刻苦,博览群书,通晓意大利、法兰西和西班牙等国语言,还能翻译难度很大的法文诗。

1553年,伊丽莎白的异母姐姐玛丽登上英国王位,她就是玛丽一世。她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对于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极为不满,一上台就致力于恢复天主教地位,残酷镇压新教教徒,人称“血腥的玛丽”。本来就仇视妹妹的玛丽,更是以伊丽莎白涉嫌卷入新教运动,毫不留情地将她关进伦敦塔囚禁起来,伊丽莎白开始了终日生活在死神阴影下的岁月。1558年,玛丽女王的死改变了她的命运,因为玛丽没有子女,伊丽莎白当晚就在英格兰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和新教徒的拥戴下登上英王宝座。

伊丽莎白登基时只有25岁,她身材细挑,娴雅多姿,漂亮的鹅蛋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她喜欢打扮,也很会打扮自己,白皙的皮肤,配上闪亮的珠宝,时髦的衣饰,优雅的谈吐,是当之无愧的美女,再加上头顶上的王冠,吸引着欧洲大陆不少王公贵胄争相拜倒在她的脚下,用尽心机,以求成为她的丈夫。因为关系到以后英国王位的继承和国家的稳定,伊丽莎白女王的婚事曾被提上英国的政治日程,议会里的大臣们纷纷要求女王早日结婚。可是,伊丽莎白就像一盏蜡烛,任凭群蛾飞扑而不为所动。

最先向伊丽莎白求婚的是她的姐夫、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他早就对伊丽莎白青睐有加,在她被囚期间给予过特别的关照。但西班牙是一个顽固的天主教国家,玛丽女王和腓力二世的结合带给英国的危害,人们记忆犹存。初登王位的伊丽莎白由于私生女的身份,英格兰女王的合法地位一直得不到承认,西班牙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不动声色地利用起腓力二世来,对他的求婚态度暧昧,当她的地位合法化后,便以宗教信仰不同明确拒绝了腓力二世。后来,伊丽莎白又经常以自己的婚姻为筹码,周旋于欧洲各大国之间,为英国谋求利益。

1578年,仍待字闺中的伊丽莎白差点就结婚了。当时,法国国王亨利二世的四弟、年仅23岁的安休公爵到英国做客,年龄相差近一倍的两人一见钟情,手拉手地在御花园里嬉笑调情,甚至当众拥抱。据说伊丽莎白还答应了安休公爵的求婚,但后来似乎是考虑到英、法、西班牙之间复杂的国际关系,在将要举行婚礼的前几天,女王突然变卦。她郑重宣布解除婚约,并表示会一辈子独身。同时她向国民发表了一番这样的谈话:“我无须再选佳婿结婚,因为我在举行加冕典礼时,已将结婚戒指戴与我国臣民的手指上,意即我与全体臣民为伴,将我的生命与贞节献于英国。”感动的英国人民也常用“贞洁女王”的美名来称呼伊丽莎白。

美貌多情的伊丽莎白女王为什么终身不结婚,后人有过种种猜测:女王的父亲亨利八世三次杀妻、六娶皇后,使伊丽莎白从小就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不信任男人和家庭,患上了“婚姻恐惧症”;女王的政敌则宣称她根本没有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一个阴阳人,因为宫中曾传出女王的月经少得可怜;而另一些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说女王有过私生子;还有人认为,从古至今各国王室成员的婚姻,无不烙上深深的政治烙印,只是国家政治、国际关系的附属物,包含了太多的阴谋与利益关系,聪明的女王宁愿选择独身也不愿终生生活在龌龊的交易中。

总之,女王在位45年,大臣们为了她的不嫁之谜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但都未能解开这个死结,随着女王的逝世,更难有解开之日了。

茜茜公主童话的背后是什么

茜茜公主出生于1837年,她的母亲路德维佳女公爵是奥地利公国索菲皇太后的妹妹。据说,茜茜公主健康而美丽,自小受尽家人的宠爱,她更是经常跟随父亲爬山、骑马、打猎,所以养成了非常活泼开朗的性格,全身洋溢着阳光般灿烂的活力与朝气,很招人喜爱,大家都称她“茜茜”。茜茜公主有一个姐姐叫海伦。海伦同奥地利公国索菲皇太后的儿子——23岁的弗兰茨·约瑟夫订有婚约。弗兰茨虽然年轻,却已经是奥国的皇帝、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国王。

1853年8月,年轻的皇帝弗兰茨为了探望未婚妻海伦来到了巴伐利亚,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旅行却改变了茜茜的命运。当时的茜茜还是个15岁的孩子,正处于天真烂漫之时,对男女情事浑然无知,但是她那种摄人心魄的朝气与活力却一下子迷住了年轻的皇帝。于是弗兰茨不顾母亲的反对,放弃了与海伦的婚约,转而向茜茜求婚。8个月后,年满16岁、仍然带着一身孩子气的茜茜就同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结了婚,站在了维也纳的圣坛上成了“皇后陛下”。

不过,这桩皇族的婚姻一开始就充满了隐患。一方面皇帝的母亲索菲皇太后素以严肃著称,她不喜欢活泼而不拘小节的茜茜;另一方面生性天真烂漫的茜茜对维也纳宫廷生活的繁文缛节也感到无法适应。更重要的是,这次婚姻显然是仓促的,男女双方实际上并没有彻底地了解对方的性情。茜茜嫁给弗兰茨·约瑟夫的时候还只是一个16岁的孩子,对男女情爱一无所知,她是否真的爱着弗兰茨,这大概连她自己也不清楚。随着他们婚姻生活的开始,种种暗藏的隐患便如同冰山一样一一浮出水面。

茜茜和弗兰茨难以磨合的性格成为他们婚姻最大的绊脚石。弗兰茨生性果断冷静,处理任何事情都是一丝不苟,这同天真活泼的茜茜可以说是格格不入的。茜茜向往自由,渴望温情,感情世界极为丰富。然而,身处冷冰冰的维也纳宫廷之中,她所热爱的那种在丛林中奔跑欢叫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已经成为旧梦,所以她是不可能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与满足的。在初婚的这段日子里,茜茜转而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并且学习语言。她非常聪明,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并且对哲学、历史很感兴趣。同时,她自己也进行文学创作,写下了大量的浪漫诗词,但这些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她乏味、不幸的婚姻生活。

在维也纳豪华奢美的宫廷里,茜茜毫无自由的权力可言,她只是被当作一种门面,一个必要的摆设,一个传宗接代工具,她的一切均有婆母索菲一手安排。恶劣的婆媳关系几乎让茜茜感到窒息,甚至连孩子的抚养、教育,她都无法插手,体会不到初为人母的喜悦。婚后10个月,茜茜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女儿,皇太后索菲以茜茜的性格不适合教育孩子为由,一手揽过了养育这个孩子的责任。茜茜本人则被完全排斥在孩子的教育之外,后来的两个孩子也是这样。茜茜在维也纳宫廷中处在了完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

这样毫无欢乐可言的生活毁掉了茜茜那种阳光般迷人灿烂的朝气与活力,她的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她开始了剧烈地咳嗽,一上楼梯就不住地哆嗦。到了1860年,她的病情每况愈下,她不但患了贫血,而且还得了严重的肺病。这时候,医生劝她到马德里去疗养。她很高兴地离开了维也纳和帝国宫廷,来到了马德里。这里迷人的风光和没有拘束的生活方式使茜茜受压抑的心情很快好转,咳嗽也停止了。然而当她重返维也纳,只待了4天,便又开始了剧烈地咳嗽和发烧,肺病复发。为了治疗病情,茜茜又离开维也纳去了卡夫,奇怪的是当她的船一离开皇宫,病情严重的皇后便立刻大有好转,几周之后,咳嗽居然完全停止了。从此以后,茜茜寻找各种理由离开了维也纳,尽量多和巴伐利亚的家人待在一起。她这个时期经常以“身体不好”为托词而避免公开露面。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开始猜测茜茜的婚姻生活是否如传说中那样美满欢乐。

1866年,奥地利的军队被普鲁士人打败,第二年,皇帝、皇后前往动荡不安的匈牙利访问。在布达佩斯,茜茜一度陷入了与安德烈伯爵热烈的爱情中。1868年,茜茜的第四个孩子玛丽出世,并在布达佩斯接受洗礼。这一回,茜茜决定自己养育这个孩子。

40岁以后的茜茜依然貌美如昔,但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热切地关注自己的容貌和身材。她开始了各种健身活动,尤其是坚持散步,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她还寻求各种各样可以保持青春的秘方,施用在自己身上。到了57岁时,茜茜的身材由于多年的节食、每日的锻炼和从不间断的散步而依然苗条,体重始终保持在50公斤以下。

美貌的茜茜仍然得不到丈夫的关爱。就在这段时间,弗兰茨·约瑟夫和一个女演员的暧昧关系被公开了。令人惊讶的是,茜茜对此事并不介意,相反还很高兴,认为自己外出旅行将不会再受到阻挠。这件事之后,茜茜漫游了整个欧洲和非洲。

1898年,60岁的茜茜丧失了活力,她面色苍白,精神萎靡,9月9日这天,茜茜被人刺杀在日内瓦的一个湖边。

她为何被杀,以及她与丈夫的关系到底怎样,恐怕只有她自己清楚。 H8tBGsViHS4SlxSADy088TLxzGRGf9lWp2XvvBpE0AkWYaHZFuQSzc//p91qexs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